九邊圖論
關燈
小
中
大
之義,我有同舟之急,此何為乎?當緩二也。
累朝以哈密之故,勞費萬狀,議論無巳,是以夷人視之為奇貨,以為中國一日不可無哈密也。
今曰索金币,明曰求進貢,今日送金印,明日還城池。
譬之以果啖兒,舞弄在手。
假令自今不複言哈密恢複事,彼當何為乎?以為将遂有哈密也,則豈待中國棄之而後取之?以為不能,則哈密猶舊也,況閉關絕貢,可以制。
諸夷之命乎?當緩三也。
赤斤、蒙古、安定、曲先等衛,亦皆中國藩蔽,赤斤等衛破于土番,安定等衛破于海賊,何不聞為彼恢複,而切切于哈密乎?當緩四也。
審于六者之間,則哈密可複不可複,宜複不宜複,圓機之士,必當破衆說而建長策矣。
至于亦不刺者,迤北逋寇,盤據西海,吞并屬番,為西南患。
頃歲巳許内附,尋因其敗弱而棄之,頗為失計。
何也?甘肅之患,北虜倏去倏來,南番坐守之夷耳。
惟土魯番自兩犯甘肅以來,累肆荼毒,漸不可長。
若收海上之虜,置之哈密近境,結以恩德,西制土番,北制瓦刺,此千載一時也。
倘有成績,即令職西域之貢,何所不可?議者祗恐别起事端,而不思遠地無幹;秪雲夷心叵測,而不知窮虜易用,視今曰自據西海,散處河岷何如邪?矧以虛縻得實用,借虜地為幹城,得失利害,不較可知。
又今河西屯田敝矣,二千裡内,計丁一萬七千耳,防守不設,耕種難也;累遭殘破,生聚難也,脧削無巳,休養難也。
是故人益貧,口益耗,食益歉,兵益弱,而屯田益不興矣。
近日差官添築新堡,廣招佃種,似矣。
豈有舊堡未充,而更能實新堡者乎?豈有不為防守而敢遠耕者乎?豈有将不休養而人得生聚者乎?又譬之家政,農桑薪水、賓客祭祀之類,動必相連,豈有餘事皆廢而一事獨舉者乎?是故有将而後有兵,有兵而後有人,有人而後有土,有土而後有财,有财而後兵益振,屯益舉矣。
他如李淮之議曰:欲将見堡量給以馬,無事令其了望而耕耘,有事得以聯絡而馳逐,拯溺救焚,此其近策矣。
蘭州舊有管糧郎中,而不司支放,與宣、大事體稍異,巳失事宜,或又令其曆在催征,不更遠乎?若以省參一官專駐蘭州,以督邊課,如近時山東、河南京運事例,而移郎中于甘州,如宣大例,則稽察歸于戶部,催科便于本省,是或一道也。
西甯控十三番族,四堡六千戶所,近又益以海寇之擾,亦要地矣。
不令屬莊浪,而另設參将,易瓒之議是也。
若我太宗以夷治夷,建寺立僧之法,蓋有深意。
今有講其故者乎?西域之貢,番文動數百紙,詐冒相仍,騷擾無益。
若給符限年,勒以名數,庶可久可繼之道也。
嗚呼!病于塞而求通,傷于困而思起。
今曰之甘肅,豈一事邪?舉其大者,聊以見緩急而巳。
河西地勢曠遠難于設險今日守梨方略須做植蟲固留兵屯田之策斯善矣。
固原 固原開城縣地也。
成化以前,套虜未熾,平、固、安、會之間,得以休息,所備者靖虜一面耳。
自弘治十四年,火篩入掠之後,遂為虜沖,于是始攺立州衛,以固、靖、甘、蘭四衛隸之,設總制、參、遊等官,屹然一巨鎮矣。
鎮與甯夏為唇齒,花馬池一帶,邊人謂之大門,若并力堅守花馬池,則固原自可無虞,而響石溝至靖虜一帶,修築又在所緩。
蓋力分則勢弱,寇已入門,主人束手。
故愚以為總制不駐花馬池,則固原未可息肩也。
靖虜一帶,每歲黃河冰合,一望千裡,皆如平地。
若賀蘭、山後之虜,踏冰馳踔,則蘭、靖、安、會之間,便為禍階。
調兵防守,候在冰凍。
而西、鳳、臨、鞏之卒,多未經戰,豈能捍禦?愚又以為不添沿河之堡,不屯常戌之兵,則固原又未可息肩也。
徵調客兵,他鎮有事。
則然,無事則巳。
若固原防守之戍,每歲凡四閱月,而??糧不為之處,尚在本兵額内支給,如之何其不告乏乎?小鹽池批驗舊在固原,蓋來商旅,納貨賄,期以填實此地,而王瓊移置下馬房,其見偏矣。
夫固原,中制之地也,總制所在,戎務攸關,此特二隅之論耳。
若夫任将任官,足食足兵之計,孰不知之,孰不能言之?體權盡變,存乎其人焉耳。
固原在甯夏之南,雖雲近番訓要害之地,然東向可以顧榆林,西向可以顧甘肅。
是以迩來總督參遊悉駐劄幹此。
若鎮、巡運籌其中,參遊分兵,會各鎮折沖于外,處置得宜,糧饷無缺,全陜亦可自恃以無恐矣。
跋語 歲庚申,餘有西吳山水之約,會春明薄遊苕上,逗留闵襄子齋,聲氣偶合,遂訂交焉。
晤對無他及,祗以時事倥??,每不勝憤憤,因出四編相示。
念餘非知兵者。
記少受詩,至六月之章,誦薄伐俨狁,至于太原,則欣欣色喜,恨不躬披泾陽、焦獲之地,而左右戎行。
及誦采薇之章,至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二語,又恨不獲古人師貞之律,寔憑依焉。
幸天假靜緣,得從刊閱之役。
讀陰符而得兵之源,讀素書而得兵之本,讀孫吳而得兵之法,讀九邊海防諸論而得兵之制。
舉生平所耳熱而心??者,如夢之覺,如渴之漿。
襄子乃天下有心人,其以是編迪我者弘矣。
東海後學徐亮謹識。
兵垣四編 海防
累朝以哈密之故,勞費萬狀,議論無巳,是以夷人視之為奇貨,以為中國一日不可無哈密也。
今曰索金币,明曰求進貢,今日送金印,明日還城池。
譬之以果啖兒,舞弄在手。
假令自今不複言哈密恢複事,彼當何為乎?以為将遂有哈密也,則豈待中國棄之而後取之?以為不能,則哈密猶舊也,況閉關絕貢,可以制。
諸夷之命乎?當緩三也。
赤斤、蒙古、安定、曲先等衛,亦皆中國藩蔽,赤斤等衛破于土番,安定等衛破于海賊,何不聞為彼恢複,而切切于哈密乎?當緩四也。
審于六者之間,則哈密可複不可複,宜複不宜複,圓機之士,必當破衆說而建長策矣。
至于亦不刺者,迤北逋寇,盤據西海,吞并屬番,為西南患。
頃歲巳許内附,尋因其敗弱而棄之,頗為失計。
何也?甘肅之患,北虜倏去倏來,南番坐守之夷耳。
惟土魯番自兩犯甘肅以來,累肆荼毒,漸不可長。
若收海上之虜,置之哈密近境,結以恩德,西制土番,北制瓦刺,此千載一時也。
倘有成績,即令職西域之貢,何所不可?議者祗恐别起事端,而不思遠地無幹;秪雲夷心叵測,而不知窮虜易用,視今曰自據西海,散處河岷何如邪?矧以虛縻得實用,借虜地為幹城,得失利害,不較可知。
又今河西屯田敝矣,二千裡内,計丁一萬七千耳,防守不設,耕種難也;累遭殘破,生聚難也,脧削無巳,休養難也。
是故人益貧,口益耗,食益歉,兵益弱,而屯田益不興矣。
近日差官添築新堡,廣招佃種,似矣。
豈有舊堡未充,而更能實新堡者乎?豈有不為防守而敢遠耕者乎?豈有将不休養而人得生聚者乎?又譬之家政,農桑薪水、賓客祭祀之類,動必相連,豈有餘事皆廢而一事獨舉者乎?是故有将而後有兵,有兵而後有人,有人而後有土,有土而後有财,有财而後兵益振,屯益舉矣。
他如李淮之議曰:欲将見堡量給以馬,無事令其了望而耕耘,有事得以聯絡而馳逐,拯溺救焚,此其近策矣。
蘭州舊有管糧郎中,而不司支放,與宣、大事體稍異,巳失事宜,或又令其曆在催征,不更遠乎?若以省參一官專駐蘭州,以督邊課,如近時山東、河南京運事例,而移郎中于甘州,如宣大例,則稽察歸于戶部,催科便于本省,是或一道也。
西甯控十三番族,四堡六千戶所,近又益以海寇之擾,亦要地矣。
不令屬莊浪,而另設參将,易瓒之議是也。
若我太宗以夷治夷,建寺立僧之法,蓋有深意。
今有講其故者乎?西域之貢,番文動數百紙,詐冒相仍,騷擾無益。
若給符限年,勒以名數,庶可久可繼之道也。
嗚呼!病于塞而求通,傷于困而思起。
今曰之甘肅,豈一事邪?舉其大者,聊以見緩急而巳。
河西地勢曠遠難于設險今日守梨方略須做植蟲固留兵屯田之策斯善矣。
固原 固原開城縣地也。
成化以前,套虜未熾,平、固、安、會之間,得以休息,所備者靖虜一面耳。
自弘治十四年,火篩入掠之後,遂為虜沖,于是始攺立州衛,以固、靖、甘、蘭四衛隸之,設總制、參、遊等官,屹然一巨鎮矣。
鎮與甯夏為唇齒,花馬池一帶,邊人謂之大門,若并力堅守花馬池,則固原自可無虞,而響石溝至靖虜一帶,修築又在所緩。
蓋力分則勢弱,寇已入門,主人束手。
故愚以為總制不駐花馬池,則固原未可息肩也。
靖虜一帶,每歲黃河冰合,一望千裡,皆如平地。
若賀蘭、山後之虜,踏冰馳踔,則蘭、靖、安、會之間,便為禍階。
調兵防守,候在冰凍。
而西、鳳、臨、鞏之卒,多未經戰,豈能捍禦?愚又以為不添沿河之堡,不屯常戌之兵,則固原又未可息肩也。
徵調客兵,他鎮有事。
則然,無事則巳。
若固原防守之戍,每歲凡四閱月,而??糧不為之處,尚在本兵額内支給,如之何其不告乏乎?小鹽池批驗舊在固原,蓋來商旅,納貨賄,期以填實此地,而王瓊移置下馬房,其見偏矣。
夫固原,中制之地也,總制所在,戎務攸關,此特二隅之論耳。
若夫任将任官,足食足兵之計,孰不知之,孰不能言之?體權盡變,存乎其人焉耳。
固原在甯夏之南,雖雲近番訓要害之地,然東向可以顧榆林,西向可以顧甘肅。
是以迩來總督參遊悉駐劄幹此。
若鎮、巡運籌其中,參遊分兵,會各鎮折沖于外,處置得宜,糧饷無缺,全陜亦可自恃以無恐矣。
跋語 歲庚申,餘有西吳山水之約,會春明薄遊苕上,逗留闵襄子齋,聲氣偶合,遂訂交焉。
晤對無他及,祗以時事倥??,每不勝憤憤,因出四編相示。
念餘非知兵者。
記少受詩,至六月之章,誦薄伐俨狁,至于太原,則欣欣色喜,恨不躬披泾陽、焦獲之地,而左右戎行。
及誦采薇之章,至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二語,又恨不獲古人師貞之律,寔憑依焉。
幸天假靜緣,得從刊閱之役。
讀陰符而得兵之源,讀素書而得兵之本,讀孫吳而得兵之法,讀九邊海防諸論而得兵之制。
舉生平所耳熱而心??者,如夢之覺,如渴之漿。
襄子乃天下有心人,其以是編迪我者弘矣。
東海後學徐亮謹識。
兵垣四編 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