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符經
關燈
小
中
大
三要者,三盜也。
三盜者,五賊也。
木中有火,火出則木死;國中有奸,身中有邪,知而煉之,火為我用,賊為我禽,謂之聖人。
聖人何知?知天之道,生以殺之,天道自然也。
故天地以五賊盜萬物,萬物以五賊盜人,人以五賊盜萬物。
一氣混成,三才互吞,以成宇宙,以生萬物,所謂三要也。
三要相盜,出入九竅。
人外形能食味,神能食氣也。
食失時,靈物受病,故食天地萬物以時,則養不屈。
人心機也,動天地萬物以機,則動不危。
故曰知三要者,可以動靜。
似乎不神,而有所以神,何也?所謂食之時不出曰月之時;動之機不離萬物小大之機,曰月在于數中,小大定于象中。
律而倪之,曆而步之,非有神奇也。
然而食之理骸,動之化安,聖由此功,神由此明,則不神而神。
聖人以此盜天地萬物,而不為天地萬物盜矣。
謂之盜機也,人莫能見,見之者昌,人莫能知,知而修之,謂之聖人。
君子竊其微妙以資性,小人窺弄其機以輕命,君子何以固躬,流露其身,則身非固器矣。
故聾者精絕于耳,則合于神,視之不可勝用也。
瞽者神絕于目,則藏于精,聽之不可勝用也。
九竅之巧,第絕其一原,視聽功力,巳自十倍。
矧倒握天機,三反晝夜,動靜其中,三十六時,能食其時,能動其機,禽賊之師,固當萬倍矣。
此中生死,全系于心,心以物生,則神不居妙;心以物來,則精可合明,生死機關,全在目精也。
夫目在九竅中,最為巧利,盜之所影,邪之所禅,絕利藏巧,宜自目先,反精自照,五賊可見,因而制之,聖功此根,神明此運也。
若不轉自機關,必在情中生死。
是故天性之人,烈風迅雷,大發殺機,以開生氣,百骸萬化,鼓動欣然,所謂害氣生恩。
美哉樂哉,樂則似其性中有餘巧。
絕物死,至靜也,靜則似其性廉。
夫至靜之性,乃天性也。
天道害而生恩,公而成私。
故烈風迅雷者,天氣之機也。
五賊無時,禽之在氣機。
蓋目者,人之星宿也,持轉易之關,故曰機在目。
氣者,人之龍蛇也,存伏藏之用,故曰制在氣。
明于二在者,可以三反,可以反複天地矣。
五賊成禽,此真宇宙在手矣。
故夫生死相根,恩害一門,生者死之,死者生之,恩者害之,害者恩之,乃為反複天地聖功也。
人知神之為神,故以天文、星宿、地理、蛇龍之類為聖。
我知不神之所以神,故以時文物理為哲。
曰月有數,時之文也;小大有定,物之理也;食其時,動其機,知之哲也。
是故藏巧絕利,不可以愚虞;目機氣制,不可以奇期。
有愚與奇,不名自然。
道不自然,有害無恩。
沈水入火,非愚則奇也。
夫水火,五賊之交也,制之不以自然,小人得之,輕命矣。
夫禽制之法,豈有奇哉? 自然則靜,不自然則動,動則死,靜則生。
自然而靜者,浸也;浸而生者,推也。
浸以推,浸以移,因浸以勝。
陰陽之制,自然也。
知之者,聖人因而制在氣靜相生也,浸相勝也,不使其心,不作其機,密而用之,潛而遷之,至靜之行,非有律曆也。
靜中若動,奇器生焉。
奇者,獨露之機,器者,運功之象,是生八卦甲子,循環律曆,陰陽之用,皆三十六矣。
曰月有數,小大有定,五賊生死其中,三反上下其際,其盜機也甚,伏藏也甚,日以勝相生,以生相勝,不禽而禽,無制而制,萬象之先,自然之内也。
昭昭乎其以時物文理哲乎。
故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天之道自然,天之行浸。
故。
不知浸以自然,則不能行八卦甲子;不能行八卦甲子,則不知三反晝夜;不知三反書夜,則不能天地反複。
然則雖見五賊,不得禽之為用,不為用,則奸生而禍克矣。
夫惟聖人昭昭乎見而制之,故有昌無亡。
臨川湯顯祖若士輯。
三盜者,五賊也。
木中有火,火出則木死;國中有奸,身中有邪,知而煉之,火為我用,賊為我禽,謂之聖人。
聖人何知?知天之道,生以殺之,天道自然也。
故天地以五賊盜萬物,萬物以五賊盜人,人以五賊盜萬物。
一氣混成,三才互吞,以成宇宙,以生萬物,所謂三要也。
三要相盜,出入九竅。
人外形能食味,神能食氣也。
食失時,靈物受病,故食天地萬物以時,則養不屈。
人心機也,動天地萬物以機,則動不危。
故曰知三要者,可以動靜。
似乎不神,而有所以神,何也?所謂食之時不出曰月之時;動之機不離萬物小大之機,曰月在于數中,小大定于象中。
律而倪之,曆而步之,非有神奇也。
然而食之理骸,動之化安,聖由此功,神由此明,則不神而神。
聖人以此盜天地萬物,而不為天地萬物盜矣。
謂之盜機也,人莫能見,見之者昌,人莫能知,知而修之,謂之聖人。
君子竊其微妙以資性,小人窺弄其機以輕命,君子何以固躬,流露其身,則身非固器矣。
故聾者精絕于耳,則合于神,視之不可勝用也。
瞽者神絕于目,則藏于精,聽之不可勝用也。
九竅之巧,第絕其一原,視聽功力,巳自十倍。
矧倒握天機,三反晝夜,動靜其中,三十六時,能食其時,能動其機,禽賊之師,固當萬倍矣。
此中生死,全系于心,心以物生,則神不居妙;心以物來,則精可合明,生死機關,全在目精也。
夫目在九竅中,最為巧利,盜之所影,邪之所禅,絕利藏巧,宜自目先,反精自照,五賊可見,因而制之,聖功此根,神明此運也。
若不轉自機關,必在情中生死。
是故天性之人,烈風迅雷,大發殺機,以開生氣,百骸萬化,鼓動欣然,所謂害氣生恩。
美哉樂哉,樂則似其性中有餘巧。
絕物死,至靜也,靜則似其性廉。
夫至靜之性,乃天性也。
天道害而生恩,公而成私。
故烈風迅雷者,天氣之機也。
五賊無時,禽之在氣機。
蓋目者,人之星宿也,持轉易之關,故曰機在目。
氣者,人之龍蛇也,存伏藏之用,故曰制在氣。
明于二在者,可以三反,可以反複天地矣。
五賊成禽,此真宇宙在手矣。
故夫生死相根,恩害一門,生者死之,死者生之,恩者害之,害者恩之,乃為反複天地聖功也。
人知神之為神,故以天文、星宿、地理、蛇龍之類為聖。
我知不神之所以神,故以時文物理為哲。
曰月有數,時之文也;小大有定,物之理也;食其時,動其機,知之哲也。
是故藏巧絕利,不可以愚虞;目機氣制,不可以奇期。
有愚與奇,不名自然。
道不自然,有害無恩。
沈水入火,非愚則奇也。
夫水火,五賊之交也,制之不以自然,小人得之,輕命矣。
夫禽制之法,豈有奇哉? 自然則靜,不自然則動,動則死,靜則生。
自然而靜者,浸也;浸而生者,推也。
浸以推,浸以移,因浸以勝。
陰陽之制,自然也。
知之者,聖人因而制在氣靜相生也,浸相勝也,不使其心,不作其機,密而用之,潛而遷之,至靜之行,非有律曆也。
靜中若動,奇器生焉。
奇者,獨露之機,器者,運功之象,是生八卦甲子,循環律曆,陰陽之用,皆三十六矣。
曰月有數,小大有定,五賊生死其中,三反上下其際,其盜機也甚,伏藏也甚,日以勝相生,以生相勝,不禽而禽,無制而制,萬象之先,自然之内也。
昭昭乎其以時物文理哲乎。
故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天之道自然,天之行浸。
故。
不知浸以自然,則不能行八卦甲子;不能行八卦甲子,則不知三反晝夜;不知三反書夜,則不能天地反複。
然則雖見五賊,不得禽之為用,不為用,則奸生而禍克矣。
夫惟聖人昭昭乎見而制之,故有昌無亡。
臨川湯顯祖若士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