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關燈
小
中
大
地裡出出律律、紛紛攘攘奏邊書,急得個上上下下都無措。
早則是喧喧嗾嗾、驚驚遽遽、倉倉卒卒、挨挨拶拶出延秋西路,銮輿後攜着個嬌嬌滴滴貴妃同去。
又隻見密密匝匝的兵,惡惡狠狠的語,鬧鬧炒炒,轟轟剨剨,四下喳呼,生逼散恩恩愛愛疼疼熱熱帝王夫婦。
霎時間畫就了這一幅慘慘凄凄絕代佳人絕命圖! 像這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有刺激性的絕妙文章,在清代的詩詞裡面是絕對找不出來的,在戲曲裡面也是稀罕的創作。
洪昇就是惟以《長生殿》成就他的文名的。
他其餘的作品尚有《回文錦》《回龍院》《錦繡圖》《鬧高唐》《節孝坊》《舞霓裳》《沉香亭》諸曲本,但都不是珍貴的著作。
蔣士铨是清代一個很有名氣的詩人,已在前面講過。
實則與其說他是詩人,倒不如說他是個戲曲家,因為他在戲曲方面的成就比他所作詩的成績要崇高得多。
所作曲本共十五種,其最有名的則為《一片石》《空谷香》《桂林霜》《四弦秋》《香祖樓》《臨川夢》《第二碑》《雪中人》《冬青樹》九種,号稱《藏園九種曲》。
《空谷香》是叙顧瓒園與其妾姚夢蘭由離而合的故事,《香祖樓》是叙仲約禮與其妾李若蘭由合而離的故事,《四弦秋》是演白居易的《琵琶行》,《臨川夢》是演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冬青樹》是寫宋末亡國的史事。
這五種曲本是蔣氏最傑出的代表作。
今舉《四弦秋》中的《秋夢》為例: [霜天曉角]空船自守,别恨年年有。
最苦寒江似酒,将人醉過深秋。
[小桃紅]曾記得一江春水向東流,忽忽的傷春後也。
我去來江邊,怎比他閨中少婦不知愁。
才眼底,又在心頭;捱不過夜潮生,暮帆收。
雁聲來趁着蟲聲逗也,靠牙牆數遍更籌。
難道我教他,教他去封侯。
[黑麻令]抛撇下青樓翠樓,便飄零江州外州,訴不盡新愁舊愁。
做了個半老佳人,厮守定蘆洲荻洲,渾不是花柔柳柔。
結果在漁舟釣舟,剩當時一面琵琶,斷送了紅妝白頭。
[江神子]我道是低迷燕子樓,卻依然身落扁舟。
為此枕邊現出根由,聽孤城畫角咽江流。
問誰向夢兒中最久? [尾聲]少年情事堪尋究,淚珠兒把闌幹紅透。
咳!不知他那幾擔的新茶可曾賣去否? 清代的戲曲作家之以傳奇著名者,除上述四大名角外,值得介紹的還有不少。
李玉(約1602—約1676),字玄玉,吳縣人。
作曲三十二種,其所号稱“《一》《人》《永》《占》”的《一棒雪》《人獸關》《永團圓》及《占花魁》四劇,論者謂可追步湯顯祖的“四夢”。
楊潮觀字宏度,号笠湖,無錫人。
著《吟風閣》短劇三十種,以《黃石婆授計逃關》《快活山樵歌九轉》《偷桃捉住東方朔》《邯鄲郡錯嫁才人》《汲長孺矯诏發倉》五種描寫最佳。
論者竟有謂楊氏的劇曲還在蔣士铨之上,其價值之高即此可想見一斑。
萬樹字花農,号紅友,宜興人。
他的傳奇有《風流棒》《空青石》《念八翻》《錦塵帆》《十串珠》《萬金甕》《金神鳳》及《資齊鑒》八種。
黃憲清字韻珊,海鹽人,著《倚晴樓七種曲》,以《帝女花》及《桃谿雪》二種為其代表作。
此外如袁于令的《西樓記》、吳炳的《情郵記》、吳偉業的《秣陵春》、尤侗的《鈞天樂》、董榕的《芝龛記》,皆為名作。
其餘還有許多劇作家及其作品的名目,可謂盛極一時。
傳奇的發展至乾隆時期為止,自此以後便很快地衰落了下去。
其原因是由于傳奇所依據的昆曲,被新興的二黃、西皮所壓倒了。
傳奇本是一種歌劇,是借着歌唱扮演而盛極一時的。
今既有新興的樂曲來演唱,流行起來了,舊的昆曲已被棄置了,則依據昆曲而制作的傳奇也自然因不适合于演唱的要求,而絕迹于劇壇。
從此有才氣的文人都不熱心去作不景氣的傳奇了,所以在清代的後半期,竟沒有産生一部有價值的傳奇正品。
二黃在最初隻是一種牧歌式的歌唱,逐漸進化,乃變成一種時新的曲調。
初盛行于湖北黃陂,漸而傳到湖南、廣東、廣西、安徽等處,遂被稱為湖廣調。
後來湖廣調受了安徽調的影響,乃變成現在的二黃。
由安徽流傳到北京,便變成了京二黃。
這便是京戲所依據的樂曲。
在最初湖廣調産生的時候,本無二黃與西皮之别。
後因一部分的湖廣調受了徽調的影響,徽調中的《高撥子》腔隻有二黃弦,便變成二黃;又一部分的湖廣調受了秦腔(又名柳子腔)的影響,秦腔隻有西皮弦,便變成西皮。
京戲的樂曲即以皮黃為主腦。
皮黃曲中所應用的腔調不止一種,它能夠容納各種的腔調,兼容并包。
此所以把不合時宜的昆曲打倒了。
清代的後半期,傳奇雖然衰落下去,但依據皮黃曲調而制作的新興戲曲卻勃然而興了。
這些新興戲曲的作者大都不是文人,他們所用的文詞比傳奇要俚俗得多。
雖不為文人士大夫所激賞,卻極為一般民衆所歡迎。
如果用藝術的眼光來審查這些新興的皮黃戲曲,其中文字結構惡劣的固然不少,但具有藝術價值的實有很多。
如《打漁殺家》《朱砂痣》《捉放曹》《秦瓊賣馬》《馬前潑水》《擊鼓罵曹》《武家坡》《玉堂春》《花田錯》《寶蟾送酒》一類的戲,本都是極完善隽妙的作品。
隻可惜皮黃戲到現在又受了新輸進來的西洋藝術(歌舞劇與話劇)的排擠,又日漸衰落了。
純粹舊式的皮黃戲在不久的将來是一定要沒落的。
清代的小說 長篇小說經過明代的發展,到了清代更是突飛猛進地發揚光大,乃造成長篇小說的黃金時代。
顯然小說的産額已愈見其多,比《水浒傳》和《三國志演義》的篇幅更浩繁的長篇大著作也在繼續地産生。
宋明的著名文人向來是不理會小說的,到了清代的開明的文人(如袁枚、紀昀等),也知道欣賞小說,并進而創作小說了。
小說批評的專家(如金人瑞)也誕生了,竟有“天下之文章無出《水浒》右者”的駭人聽聞的話出來了。
由此可知:小說的勢力已從民衆社會伸張到文人貴族社會裡來;通俗的白話文學不僅為廣大的民衆所歡迎,亦漸次為文人所認識其價值,而慢慢地來蠶食正統派的古典貴族文學的地位了。
往下,我們分為四類來講清代的長篇小說。
(一)言情小說專講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的言情小說,在清代頗為流行。
但最負盛名的傑作,則莫如一部《紅樓夢》。
《紅樓夢》一名《石頭記》,曹霑(約1715或1721—約1764)作。
霑字夢阮,号雪芹、芹圃、芹溪,鑲藍旗漢軍。
生長于南京。
祖與父均曾任江甯織造,豪于赀财。
他的幼年就是嬌養在這樣的一個富貴豪華的家庭中,後不幸家道中落,至他中年的時候,竟至貧居北京西郊,啜粥。
他的偉著《紅樓夢》就是在他這種貧困的生活中寫成的。
關于《紅樓夢》的背景,論者紛纭,有謂系記納蘭性德家事者,有謂系叙清世祖與董鄂妃的故事者,有謂系影射康熙朝政治狀态者,皆捕風捉影之談,實則此書乃作者自叙傳也。
在《紅樓夢》的第一回裡有一段說得最明顯的話:“作者自雲:因曾經曆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
”又雲:“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
何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钗女子?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是大無可如何之日也。
當此,則自欲将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纨袴之時,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緻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 由此可見曹霑的創作動機是在于忏悔,是在潦倒的窮途追念過去的繁華。
他的《紅樓夢》正因為是抒寫經曆過的實生活,是表現奔迸着的生命,所以才寫得那麼活躍深刻。
假若一定要說《紅樓夢》不是表現作者的自身,則這部偉大的藝術,将無法解釋其誕生的理由了。
《紅樓夢》全部共一百二十回,曹霑所著僅八十回,未完稿,其後四十回相傳為高鹗所續。
内容系講一個三角戀愛的悲劇。
主角為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钗三人。
賈寶玉與林黛玉有深摯的愛情而不能結合。
後賈寶玉被騙與薛寶钗結婚,林黛玉則病死于賈薛結婚之日。
最後賈寶玉亦遁迹空門以終。
全劇的陪襯人物和事件極繁,結構似稍嫌散漫,然其藝術描寫之工,實超乎任何說部之上。
我們看着它處處是寫些瑣碎不經意的事情,然而每一件瑣碎的事情都被寫得極精緻,有意思,有風趣,文筆處處引人入勝,使我們很明快地讀下去,隻覺其工細入微,而不覺其繁瑣。
至于描寫人物,尤其是曹霑的大本領。
他能把許多相類似人物的細微的不同處分别刻畫出來。
如賈府的子弟同是堕落,然而各人的癖性和弱點全然不同。
又如大觀園裡的姊妹們,同是聰明才華,然而各人的風格和才具又各不相同。
在《紅樓夢》裡面竟能把每個人所特具的細微的個性都表現得恰如其分。
甚至于每個劇中人的作品也都寫得各如其人;甚至于一座大觀園也建築得恰如各姊妹們的性格及身份。
這都可看出曹霑實在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大文學家,才寫出這部言情的聖品。
續百二十回《紅樓夢》者很多,如《後紅樓夢》《紅樓後夢》《續紅樓夢》《紅樓複夢》《紅樓夢補》《紅樓補夢》《紅樓重夢》《紅樓再夢》《紅樓幻夢》《紅樓圓夢》《增補紅樓》《鬼紅樓》《紅樓夢影》等皆系承高鹗續書而補其缺陷,結以團圓。
描寫多拙劣異常,遠不能和《紅樓夢》比拟了。
自《紅樓夢》流行後,言情小說乃大昌。
如魏子安的《花月痕》、陳球的《燕山外史》,皆是寫些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
至後來乃流于專講狹邪猥亵之事。
如陳
早則是喧喧嗾嗾、驚驚遽遽、倉倉卒卒、挨挨拶拶出延秋西路,銮輿後攜着個嬌嬌滴滴貴妃同去。
又隻見密密匝匝的兵,惡惡狠狠的語,鬧鬧炒炒,轟轟剨剨,四下喳呼,生逼散恩恩愛愛疼疼熱熱帝王夫婦。
霎時間畫就了這一幅慘慘凄凄絕代佳人絕命圖! 像這樣“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有刺激性的絕妙文章,在清代的詩詞裡面是絕對找不出來的,在戲曲裡面也是稀罕的創作。
洪昇就是惟以《長生殿》成就他的文名的。
他其餘的作品尚有《回文錦》《回龍院》《錦繡圖》《鬧高唐》《節孝坊》《舞霓裳》《沉香亭》諸曲本,但都不是珍貴的著作。
蔣士铨是清代一個很有名氣的詩人,已在前面講過。
實則與其說他是詩人,倒不如說他是個戲曲家,因為他在戲曲方面的成就比他所作詩的成績要崇高得多。
所作曲本共十五種,其最有名的則為《一片石》《空谷香》《桂林霜》《四弦秋》《香祖樓》《臨川夢》《第二碑》《雪中人》《冬青樹》九種,号稱《藏園九種曲》。
《空谷香》是叙顧瓒園與其妾姚夢蘭由離而合的故事,《香祖樓》是叙仲約禮與其妾李若蘭由合而離的故事,《四弦秋》是演白居易的《琵琶行》,《臨川夢》是演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冬青樹》是寫宋末亡國的史事。
這五種曲本是蔣氏最傑出的代表作。
今舉《四弦秋》中的《秋夢》為例: [霜天曉角]空船自守,别恨年年有。
最苦寒江似酒,将人醉過深秋。
[小桃紅]曾記得一江春水向東流,忽忽的傷春後也。
我去來江邊,怎比他閨中少婦不知愁。
才眼底,又在心頭;捱不過夜潮生,暮帆收。
雁聲來趁着蟲聲逗也,靠牙牆數遍更籌。
難道我教他,教他去封侯。
[黑麻令]抛撇下青樓翠樓,便飄零江州外州,訴不盡新愁舊愁。
做了個半老佳人,厮守定蘆洲荻洲,渾不是花柔柳柔。
結果在漁舟釣舟,剩當時一面琵琶,斷送了紅妝白頭。
[江神子]我道是低迷燕子樓,卻依然身落扁舟。
為此枕邊現出根由,聽孤城畫角咽江流。
問誰向夢兒中最久? [尾聲]少年情事堪尋究,淚珠兒把闌幹紅透。
咳!不知他那幾擔的新茶可曾賣去否? 清代的戲曲作家之以傳奇著名者,除上述四大名角外,值得介紹的還有不少。
李玉(約1602—約1676),字玄玉,吳縣人。
作曲三十二種,其所号稱“《一》《人》《永》《占》”的《一棒雪》《人獸關》《永團圓》及《占花魁》四劇,論者謂可追步湯顯祖的“四夢”。
楊潮觀字宏度,号笠湖,無錫人。
著《吟風閣》短劇三十種,以《黃石婆授計逃關》《快活山樵歌九轉》《偷桃捉住東方朔》《邯鄲郡錯嫁才人》《汲長孺矯诏發倉》五種描寫最佳。
論者竟有謂楊氏的劇曲還在蔣士铨之上,其價值之高即此可想見一斑。
萬樹字花農,号紅友,宜興人。
他的傳奇有《風流棒》《空青石》《念八翻》《錦塵帆》《十串珠》《萬金甕》《金神鳳》及《資齊鑒》八種。
黃憲清字韻珊,海鹽人,著《倚晴樓七種曲》,以《帝女花》及《桃谿雪》二種為其代表作。
此外如袁于令的《西樓記》、吳炳的《情郵記》、吳偉業的《秣陵春》、尤侗的《鈞天樂》、董榕的《芝龛記》,皆為名作。
其餘還有許多劇作家及其作品的名目,可謂盛極一時。
傳奇的發展至乾隆時期為止,自此以後便很快地衰落了下去。
其原因是由于傳奇所依據的昆曲,被新興的二黃、西皮所壓倒了。
傳奇本是一種歌劇,是借着歌唱扮演而盛極一時的。
今既有新興的樂曲來演唱,流行起來了,舊的昆曲已被棄置了,則依據昆曲而制作的傳奇也自然因不适合于演唱的要求,而絕迹于劇壇。
從此有才氣的文人都不熱心去作不景氣的傳奇了,所以在清代的後半期,竟沒有産生一部有價值的傳奇正品。
二黃在最初隻是一種牧歌式的歌唱,逐漸進化,乃變成一種時新的曲調。
初盛行于湖北黃陂,漸而傳到湖南、廣東、廣西、安徽等處,遂被稱為湖廣調。
後來湖廣調受了安徽調的影響,乃變成現在的二黃。
由安徽流傳到北京,便變成了京二黃。
這便是京戲所依據的樂曲。
在最初湖廣調産生的時候,本無二黃與西皮之别。
後因一部分的湖廣調受了徽調的影響,徽調中的《高撥子》腔隻有二黃弦,便變成二黃;又一部分的湖廣調受了秦腔(又名柳子腔)的影響,秦腔隻有西皮弦,便變成西皮。
京戲的樂曲即以皮黃為主腦。
皮黃曲中所應用的腔調不止一種,它能夠容納各種的腔調,兼容并包。
此所以把不合時宜的昆曲打倒了。
清代的後半期,傳奇雖然衰落下去,但依據皮黃曲調而制作的新興戲曲卻勃然而興了。
這些新興戲曲的作者大都不是文人,他們所用的文詞比傳奇要俚俗得多。
雖不為文人士大夫所激賞,卻極為一般民衆所歡迎。
如果用藝術的眼光來審查這些新興的皮黃戲曲,其中文字結構惡劣的固然不少,但具有藝術價值的實有很多。
如《打漁殺家》《朱砂痣》《捉放曹》《秦瓊賣馬》《馬前潑水》《擊鼓罵曹》《武家坡》《玉堂春》《花田錯》《寶蟾送酒》一類的戲,本都是極完善隽妙的作品。
隻可惜皮黃戲到現在又受了新輸進來的西洋藝術(歌舞劇與話劇)的排擠,又日漸衰落了。
純粹舊式的皮黃戲在不久的将來是一定要沒落的。
清代的小說 長篇小說經過明代的發展,到了清代更是突飛猛進地發揚光大,乃造成長篇小說的黃金時代。
顯然小說的産額已愈見其多,比《水浒傳》和《三國志演義》的篇幅更浩繁的長篇大著作也在繼續地産生。
宋明的著名文人向來是不理會小說的,到了清代的開明的文人(如袁枚、紀昀等),也知道欣賞小說,并進而創作小說了。
小說批評的專家(如金人瑞)也誕生了,竟有“天下之文章無出《水浒》右者”的駭人聽聞的話出來了。
由此可知:小說的勢力已從民衆社會伸張到文人貴族社會裡來;通俗的白話文學不僅為廣大的民衆所歡迎,亦漸次為文人所認識其價值,而慢慢地來蠶食正統派的古典貴族文學的地位了。
往下,我們分為四類來講清代的長篇小說。
(一)言情小說專講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的言情小說,在清代頗為流行。
但最負盛名的傑作,則莫如一部《紅樓夢》。
《紅樓夢》一名《石頭記》,曹霑(約1715或1721—約1764)作。
霑字夢阮,号雪芹、芹圃、芹溪,鑲藍旗漢軍。
生長于南京。
祖與父均曾任江甯織造,豪于赀财。
他的幼年就是嬌養在這樣的一個富貴豪華的家庭中,後不幸家道中落,至他中年的時候,竟至貧居北京西郊,啜粥。
他的偉著《紅樓夢》就是在他這種貧困的生活中寫成的。
關于《紅樓夢》的背景,論者紛纭,有謂系記納蘭性德家事者,有謂系叙清世祖與董鄂妃的故事者,有謂系影射康熙朝政治狀态者,皆捕風捉影之談,實則此書乃作者自叙傳也。
在《紅樓夢》的第一回裡有一段說得最明顯的話:“作者自雲:因曾經曆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
”又雲:“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
何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钗女子?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是大無可如何之日也。
當此,則自欲将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纨袴之時,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緻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 由此可見曹霑的創作動機是在于忏悔,是在潦倒的窮途追念過去的繁華。
他的《紅樓夢》正因為是抒寫經曆過的實生活,是表現奔迸着的生命,所以才寫得那麼活躍深刻。
假若一定要說《紅樓夢》不是表現作者的自身,則這部偉大的藝術,将無法解釋其誕生的理由了。
《紅樓夢》全部共一百二十回,曹霑所著僅八十回,未完稿,其後四十回相傳為高鹗所續。
内容系講一個三角戀愛的悲劇。
主角為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钗三人。
賈寶玉與林黛玉有深摯的愛情而不能結合。
後賈寶玉被騙與薛寶钗結婚,林黛玉則病死于賈薛結婚之日。
最後賈寶玉亦遁迹空門以終。
全劇的陪襯人物和事件極繁,結構似稍嫌散漫,然其藝術描寫之工,實超乎任何說部之上。
我們看着它處處是寫些瑣碎不經意的事情,然而每一件瑣碎的事情都被寫得極精緻,有意思,有風趣,文筆處處引人入勝,使我們很明快地讀下去,隻覺其工細入微,而不覺其繁瑣。
至于描寫人物,尤其是曹霑的大本領。
他能把許多相類似人物的細微的不同處分别刻畫出來。
如賈府的子弟同是堕落,然而各人的癖性和弱點全然不同。
又如大觀園裡的姊妹們,同是聰明才華,然而各人的風格和才具又各不相同。
在《紅樓夢》裡面竟能把每個人所特具的細微的個性都表現得恰如其分。
甚至于每個劇中人的作品也都寫得各如其人;甚至于一座大觀園也建築得恰如各姊妹們的性格及身份。
這都可看出曹霑實在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大文學家,才寫出這部言情的聖品。
續百二十回《紅樓夢》者很多,如《後紅樓夢》《紅樓後夢》《續紅樓夢》《紅樓複夢》《紅樓夢補》《紅樓補夢》《紅樓重夢》《紅樓再夢》《紅樓幻夢》《紅樓圓夢》《增補紅樓》《鬼紅樓》《紅樓夢影》等皆系承高鹗續書而補其缺陷,結以團圓。
描寫多拙劣異常,遠不能和《紅樓夢》比拟了。
自《紅樓夢》流行後,言情小說乃大昌。
如魏子安的《花月痕》、陳球的《燕山外史》,皆是寫些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
至後來乃流于專講狹邪猥亵之事。
如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