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關燈
小
中
大
,世隆與瑞蘭亦破鏡重圓。
《殺狗記》,徐作。
徐,字仲由,淳安人。
此劇的内容系襲取元蕭德祥的《殺狗勸夫》。
叙一富翁孫華沉湎于酒色,虐待其弟孫榮,而與一般勢利小人為伍。
其妻楊氏賢良,欲谏阻其夫的非行,乃設計以殺狗為殺人,夫醉歸而告之,使求朋友幫助于夜中抛棄門前的死屍,朋友不應。
後得其弟榮之助,始運屍城外掩埋之。
華頓悟前非,兄弟和好如初。
二友人則以孫華不與招待,以殺人罪控之于官。
但楊氏直白法庭以殺狗勸夫之計,赴城外驗之,果然是狗。
于是兩個壞朋友被罰,而孫氏一門得蒙朝廷褒封的恩榮。
“《荊》《劉》《拜》《殺》”四劇的文字皆以樸質俚俗勝,貶之者則往往斥為惡劣不雅。
其結構至佳,李漁說:“頭緒繁多,傳奇之大病也。
《荊》《劉》《拜》《殺》之得傳于後,止為一線到底。
”這個批評是很确切的。
《拜月亭》尤為四劇中的白眉,論者多以《琵琶》《拜月》并稱為南曲之二大傑作。
戲曲在元代與明初,作者多不聞名之人,作品亦多以通俗見長。
至明之中葉,則文人的撰作漸多,最著的如邱濬、楊慎、王世貞、鄭若庸、沈璟、湯顯祖、屠隆、祝允明、唐寅等,都是當代很有名的詩文家,他們多愛用典雅工麗之詞作曲,于是傳奇之文章愈工,而戲曲之本色愈失。
至湯顯祖出而放言“餘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已不注重于傳奇的歌唱作用,而偏向文學方面的發展了。
湯顯祖(1550—1616)是明代文人中一個最偉大的傳奇家,字義仍,号若士,江西臨川人。
萬曆進士,授南京太常博士,遷禮部主事。
後因事谪廣州徐聞典史,遷遂昌知縣。
罷官後,鄉居玉茗堂,以詞曲自娛,垂二十年。
他的詩文在當代不能算是傑出,而所作傳奇則價值獨高。
今所傳他的傳奇,以“臨川四夢”最有名,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與《紫钗記》四種。
《牡丹亭》一名《還魂記》,為顯祖最得意的一部傑作,凡五十五出。
叙少女杜麗娘因讀《詩經》“關關雎鸠”篇而懷春,心情悒郁,遊花園歸而倦卧,夢遇少年柳夢梅,互相愛戀,遂成婚好。
不料好夢易失,醒來一切皆幻。
自此麗娘罹相思病,自畫春容,以寄所懷。
不久病亡,葬于後花園之梅花觀。
柳夢梅者本實有其人,因遇風雪投宿于梅花觀。
偶于遊園時拾得麗娘畫像,異常驚喜,日夜敬禮不絕。
恰逢麗娘之魂來遊,遂得重續舊好。
其後麗娘得慶再生,夢梅亦中狀元,并于亂平後遇着麗娘的父母,一家團圓,而此劇以終。
全劇的文字香豔濃郁,真令人齒頰生香。
今舉第十出《驚夢》為例: [繞池遊]夢回莺啭,亂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炷盡沉煙,抛殘繡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醉扶歸]你道翠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豔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
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好姐姐]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外煙絲醉軟。
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圓。
[隔尾]觀之不足由他缱,便賞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興盡回家閑過遣! 《牡丹亭》是宣洩女性戀愛熱情的一部奇書,特别是青年男女們所愛讀的。
相傳當時有婁江女子俞二娘為酷愛《牡丹亭》的詞句,至斷腸而死。
由此便可見此書感動人的能力了。
此外,湯顯祖的作品:《南柯記》系本于唐公佐的《南柯太守傳》,《邯鄲記》本于唐沈既濟的《枕中記》,《紫钗記》(乃《紫箫記》的改定稿)本于唐蔣防的《霍小玉傳》,皆系根據原作的情節而加以補充,以成為長篇的傳奇。
此三劇皆詞藻精美,《紫钗記》尤以豔麗稱,然都不及《牡丹亭》之負盛譽。
至于明末,文人作曲,益尚文詞,競誇新豔,于是大多數的傳奇作品皆離開大衆的立場,隻成為少數人所能欣賞的讀物。
此時隻見古典劇流行一時,俚俗樸實的傳奇已經罕見了。
阮大铖(約1587—1646)是明代傳奇作家的後勁,字集之,号圓海,又号百子山樵,懷甯人。
官至兵部尚書,因依附魏忠賢,為士林所痛絕。
然其作品之隽美,則雖反對彼者亦交口稱譽。
所著有《燕子箋》《春燈謎》《雙金榜》《牟尼合》及《忠孝環》五劇,以《燕子箋》為最佳。
此劇凡四十二出。
叙唐時少年霍都梁與妓女華行雲相戀,因畫二人合像至裱裝店去裱。
不料此畫像因裱裝店的錯送,為一酷肖行雲的宦家女郎郦飛雲所得。
飛雲見畫像中一美少年倚于酷肖自己者之傍,愛慕非常,因題詞以寄意。
詞箋為燕子銜去,恰落于都梁處。
其後飛雲因避亂與家人散失,為父執賈南仲所收容而認為義女,适都梁亦在南仲的幕中,旋得南仲的主持,二人乃結為婚姻。
行雲亦于亂離中與飛雲母相遇,被認為義女,後亦歸都梁。
這是内容的梗概。
此劇在當時極負盛譽,扮演登場,歲無虛日,為明末傳奇中的白眉。
今舉其第十一出《寫箋》中數
《殺狗記》,徐作。
徐,字仲由,淳安人。
此劇的内容系襲取元蕭德祥的《殺狗勸夫》。
叙一富翁孫華沉湎于酒色,虐待其弟孫榮,而與一般勢利小人為伍。
其妻楊氏賢良,欲谏阻其夫的非行,乃設計以殺狗為殺人,夫醉歸而告之,使求朋友幫助于夜中抛棄門前的死屍,朋友不應。
後得其弟榮之助,始運屍城外掩埋之。
華頓悟前非,兄弟和好如初。
二友人則以孫華不與招待,以殺人罪控之于官。
但楊氏直白法庭以殺狗勸夫之計,赴城外驗之,果然是狗。
于是兩個壞朋友被罰,而孫氏一門得蒙朝廷褒封的恩榮。
“《荊》《劉》《拜》《殺》”四劇的文字皆以樸質俚俗勝,貶之者則往往斥為惡劣不雅。
其結構至佳,李漁說:“頭緒繁多,傳奇之大病也。
《荊》《劉》《拜》《殺》之得傳于後,止為一線到底。
”這個批評是很确切的。
《拜月亭》尤為四劇中的白眉,論者多以《琵琶》《拜月》并稱為南曲之二大傑作。
戲曲在元代與明初,作者多不聞名之人,作品亦多以通俗見長。
至明之中葉,則文人的撰作漸多,最著的如邱濬、楊慎、王世貞、鄭若庸、沈璟、湯顯祖、屠隆、祝允明、唐寅等,都是當代很有名的詩文家,他們多愛用典雅工麗之詞作曲,于是傳奇之文章愈工,而戲曲之本色愈失。
至湯顯祖出而放言“餘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已不注重于傳奇的歌唱作用,而偏向文學方面的發展了。
湯顯祖(1550—1616)是明代文人中一個最偉大的傳奇家,字義仍,号若士,江西臨川人。
萬曆進士,授南京太常博士,遷禮部主事。
後因事谪廣州徐聞典史,遷遂昌知縣。
罷官後,鄉居玉茗堂,以詞曲自娛,垂二十年。
他的詩文在當代不能算是傑出,而所作傳奇則價值獨高。
今所傳他的傳奇,以“臨川四夢”最有名,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與《紫钗記》四種。
《牡丹亭》一名《還魂記》,為顯祖最得意的一部傑作,凡五十五出。
叙少女杜麗娘因讀《詩經》“關關雎鸠”篇而懷春,心情悒郁,遊花園歸而倦卧,夢遇少年柳夢梅,互相愛戀,遂成婚好。
不料好夢易失,醒來一切皆幻。
自此麗娘罹相思病,自畫春容,以寄所懷。
不久病亡,葬于後花園之梅花觀。
柳夢梅者本實有其人,因遇風雪投宿于梅花觀。
偶于遊園時拾得麗娘畫像,異常驚喜,日夜敬禮不絕。
恰逢麗娘之魂來遊,遂得重續舊好。
其後麗娘得慶再生,夢梅亦中狀元,并于亂平後遇着麗娘的父母,一家團圓,而此劇以終。
全劇的文字香豔濃郁,真令人齒頰生香。
今舉第十出《驚夢》為例: [繞池遊]夢回莺啭,亂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炷盡沉煙,抛殘繡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醉扶歸]你道翠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豔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
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好姐姐]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外煙絲醉軟。
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圓。
[隔尾]觀之不足由他缱,便賞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興盡回家閑過遣! 《牡丹亭》是宣洩女性戀愛熱情的一部奇書,特别是青年男女們所愛讀的。
相傳當時有婁江女子俞二娘為酷愛《牡丹亭》的詞句,至斷腸而死。
由此便可見此書感動人的能力了。
此外,湯顯祖的作品:《南柯記》系本于唐公佐的《南柯太守傳》,《邯鄲記》本于唐沈既濟的《枕中記》,《紫钗記》(乃《紫箫記》的改定稿)本于唐蔣防的《霍小玉傳》,皆系根據原作的情節而加以補充,以成為長篇的傳奇。
此三劇皆詞藻精美,《紫钗記》尤以豔麗稱,然都不及《牡丹亭》之負盛譽。
至于明末,文人作曲,益尚文詞,競誇新豔,于是大多數的傳奇作品皆離開大衆的立場,隻成為少數人所能欣賞的讀物。
此時隻見古典劇流行一時,俚俗樸實的傳奇已經罕見了。
阮大铖(約1587—1646)是明代傳奇作家的後勁,字集之,号圓海,又号百子山樵,懷甯人。
官至兵部尚書,因依附魏忠賢,為士林所痛絕。
然其作品之隽美,則雖反對彼者亦交口稱譽。
所著有《燕子箋》《春燈謎》《雙金榜》《牟尼合》及《忠孝環》五劇,以《燕子箋》為最佳。
此劇凡四十二出。
叙唐時少年霍都梁與妓女華行雲相戀,因畫二人合像至裱裝店去裱。
不料此畫像因裱裝店的錯送,為一酷肖行雲的宦家女郎郦飛雲所得。
飛雲見畫像中一美少年倚于酷肖自己者之傍,愛慕非常,因題詞以寄意。
詞箋為燕子銜去,恰落于都梁處。
其後飛雲因避亂與家人散失,為父執賈南仲所收容而認為義女,适都梁亦在南仲的幕中,旋得南仲的主持,二人乃結為婚姻。
行雲亦于亂離中與飛雲母相遇,被認為義女,後亦歸都梁。
這是内容的梗概。
此劇在當時極負盛譽,扮演登場,歲無虛日,為明末傳奇中的白眉。
今舉其第十一出《寫箋》中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