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關燈
小
中
大
亡國,清露泣香紅。
歐陽炯(896—971),益州華陽人。
他算是西蜀詞人的殿軍。
少事王衍,為中書舍人。
後事孟知祥和孟昶,官至同平章事。
入宋為左散騎常侍。
《宋史》稱其“性坦率,無檢操,雅善長笛”。
後人因他曆事四朝,甚不取其人。
但他的詞确是值得贊美的,例如《更漏子》: 玉闌幹,金甃井,月照碧梧桐影。
獨自個,立多時,露華濃濕衣。
一向,凝情望,待得不成模樣。
雖叵耐,又尋思:争生嗔得伊? 此外的西蜀詞人,尚有牛峤、牛希濟、毛文錫、薛昭蘊、魏承班、尹鹗、閻選諸家,他們的詞皆著錄于《花間集》。
南唐詞壇雖不及西蜀之盛,而作者皆造詣甚高。
最著者為馮延巳與李煜。
馮延巳(906—960),字正中,其先彭城人,徙居新安。
事南唐官至左仆射同平章事。
他的詞亦長于寫情,例如: 歸國謠(節選)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潇湘客。
蘆花千裡霜月白,傷行色,來朝便是關山隔。
虞美人(節選) 玉鈎鸾柱調鹦鹉,宛轉留春語。
雲屏冷落畫堂空,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搴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鸾舞。
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幹? 陳世修序作者的《陽春集》說:“馮公樂府,思深詞麗,韻逸調新。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馮正中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庑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
”這是不錯的,在五代詞人中,影響宋代詞風最大者,要算馮延巳。
他的詞,婉約清麗,饒有情緻,便于模拟。
宋代詞人晏殊、歐陽修、晏幾道、李清照,都是屬于他這一派。
五代詞至于李煜,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
《人間詞話》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一洗五代曼豔绮靡的詞風。
南唐後主李煜(937—978),字重光,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建隆二年(961)嗣位,在位十五年。
開寶八年(975),宋遣曹彬攻陷金陵,煜出降,南唐遂亡。
他沒有亡國以前的詞,也多是绮豔輕浮之作。
亡國以後,宋帝封他為違命侯,監視他很嚴,他才感覺生活的悲苦,才發為哀吟,他的作品才得到最大的成功。
今舉數詞為例: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别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
玉鈎羅幕,惆怅暮煙垂。
别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袅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李後主的詞真是聖品了。
拿溫庭筠、韋莊來和李後主比較,便越顯出李後主的偉大。
周濟說:“王嫱西施,天下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
”(《論詞雜著》)王國維也說:“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人間詞話》)這都是确切的批評。
此外五代詞人入宋的,還有孫光憲和張泌,也是值得贊許的作者。
孫光憲字孟文,陵州貴平人。
受知于荊南高從晦,官至禦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
其詞如《思帝鄉》: 如何!遣情情更多。
永日水堂簾下,斂羞蛾。
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
看盡滿地疏雨,打團荷。
光憲的詞境界甚高,語句絕無含蓄,而自然入妙。
張泌(約930—?),字子澄,淮南人。
仕南唐為内史舍人,入宋為郎中。
其詞頗涉纖豔輕薄,如《浣溪沙》: 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随行。
依稀聞道太狂生! 說起來,“纖豔輕薄”四個字,不但是張泌詞的毛病,五代詞人通不免有這種毛病。
晚唐五代本是文風纖豔的時代,詞亦襲其流風。
填詞原出于民間歌辭,自亦不免輕薄。
即如李後主,也是入宋以後才開始用詞來抒寫悲哀的生活,才有深摯的感慨。
當他在五代的時候,其作品還是纖豔一流。
這是時代的風氣如此,無怪其然。
我們知道五代還是詞的草創時代,并沒有幾個先進作家來作模範,他們隻有憑着自己的天才去創造,竟産生這麼一部好成績,替宋詞開了一條偉大的先路,這已經是夠值得我們贊美了的。
歐陽炯(896—971),益州華陽人。
他算是西蜀詞人的殿軍。
少事王衍,為中書舍人。
後事孟知祥和孟昶,官至同平章事。
入宋為左散騎常侍。
《宋史》稱其“性坦率,無檢操,雅善長笛”。
後人因他曆事四朝,甚不取其人。
但他的詞确是值得贊美的,例如《更漏子》: 玉闌幹,金甃井,月照碧梧桐影。
獨自個,立多時,露華濃濕衣。
一向,凝情望,待得不成模樣。
雖叵耐,又尋思:争生嗔得伊? 此外的西蜀詞人,尚有牛峤、牛希濟、毛文錫、薛昭蘊、魏承班、尹鹗、閻選諸家,他們的詞皆著錄于《花間集》。
南唐詞壇雖不及西蜀之盛,而作者皆造詣甚高。
最著者為馮延巳與李煜。
馮延巳(906—960),字正中,其先彭城人,徙居新安。
事南唐官至左仆射同平章事。
他的詞亦長于寫情,例如: 歸國謠(節選)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潇湘客。
蘆花千裡霜月白,傷行色,來朝便是關山隔。
虞美人(節選) 玉鈎鸾柱調鹦鹉,宛轉留春語。
雲屏冷落畫堂空,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搴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鸾舞。
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倚闌幹? 陳世修序作者的《陽春集》說:“馮公樂府,思深詞麗,韻逸調新。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馮正中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庑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
”這是不錯的,在五代詞人中,影響宋代詞風最大者,要算馮延巳。
他的詞,婉約清麗,饒有情緻,便于模拟。
宋代詞人晏殊、歐陽修、晏幾道、李清照,都是屬于他這一派。
五代詞至于李煜,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
《人間詞話》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一洗五代曼豔绮靡的詞風。
南唐後主李煜(937—978),字重光,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建隆二年(961)嗣位,在位十五年。
開寶八年(975),宋遣曹彬攻陷金陵,煜出降,南唐遂亡。
他沒有亡國以前的詞,也多是绮豔輕浮之作。
亡國以後,宋帝封他為違命侯,監視他很嚴,他才感覺生活的悲苦,才發為哀吟,他的作品才得到最大的成功。
今舉數詞為例: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别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
玉鈎羅幕,惆怅暮煙垂。
别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袅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李後主的詞真是聖品了。
拿溫庭筠、韋莊來和李後主比較,便越顯出李後主的偉大。
周濟說:“王嫱西施,天下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
”(《論詞雜著》)王國維也說:“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人間詞話》)這都是确切的批評。
此外五代詞人入宋的,還有孫光憲和張泌,也是值得贊許的作者。
孫光憲字孟文,陵州貴平人。
受知于荊南高從晦,官至禦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
其詞如《思帝鄉》: 如何!遣情情更多。
永日水堂簾下,斂羞蛾。
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
看盡滿地疏雨,打團荷。
光憲的詞境界甚高,語句絕無含蓄,而自然入妙。
張泌(約930—?),字子澄,淮南人。
仕南唐為内史舍人,入宋為郎中。
其詞頗涉纖豔輕薄,如《浣溪沙》: 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随行。
依稀聞道太狂生! 說起來,“纖豔輕薄”四個字,不但是張泌詞的毛病,五代詞人通不免有這種毛病。
晚唐五代本是文風纖豔的時代,詞亦襲其流風。
填詞原出于民間歌辭,自亦不免輕薄。
即如李後主,也是入宋以後才開始用詞來抒寫悲哀的生活,才有深摯的感慨。
當他在五代的時候,其作品還是纖豔一流。
這是時代的風氣如此,無怪其然。
我們知道五代還是詞的草創時代,并沒有幾個先進作家來作模範,他們隻有憑着自己的天才去創造,竟産生這麼一部好成績,替宋詞開了一條偉大的先路,這已經是夠值得我們贊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