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鹹
關燈
小
中
大
漢鐘離,名權,字雲房,以裨将從周處與齊萬年戰,敗,跳終南山,遇東華王真人。
至唐始一出,度呂岩,自稱天下都散漢。
呂純陽,名岩,字洞賓。
舉進士不第,遇鐘離,同憩一肆中,鐘離自起炊爨。
呂忽昏睡,以舉子赴京,狀元及第,曆官清要,前後兩娶貴家女,五子十孫,簪笏滿門,如此四十年。
後居相位,獨相十年,權勢熏灼,忽被重罪,籍沒家資,押赴雲陽,身首異處。
忽然驚醒,方興浩歎。
鐘離在傍,炊尚未熟,笑曰:‘黃粱猶未熟,一夢到華胥。
’呂驚曰:‘君知我夢耶?’鐘離曰:‘子适來之夢,升沉萬态,榮瘁多端,五十年間,止為俄頃,非有大覺,焉知人世真一大夢也。
’洞賓感悟,遂拜鐘離求其超度。
”有一次漢鐘離和呂洞賓同住,漢鐘離在煮黃粱,呂洞賓睡着了。
夢裡,呂洞賓經曆了狀元及第、身居高位、娶得貴妻、子孫滿堂,一時權勢熏天,不可一世。
忽然之間又獲重罪,抄沒家産,身首異處。
驚醒之時,發現黃粱都還沒煮熟。
平仄上,上聯是仄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廣韻》“傍陌切”,入聲;一,《廣韻》“於悉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
⑧九夏炎飙,長日風亭留客騎(jì);三冬寒冽,漫天雪浪駐征帆:九夏,夏季有九十天,為九旬,故曰“九夏”,晉陶淵明《榮木》詩序“日月推遷,已複九夏”。
炎飙,炎熱的疾風,晉葛洪《抱樸子&bull論仙》“蹈炎飙而不灼,蹑玄波而輕步”;飙,旋風、暴風。
長日,指漫長的白天,夏季白天比較長。
風亭,就是亭子,唐宋之問《旅宿淮陽亭口号》“日暮風亭上,悠悠旅思多”。
下聯化用唐殷堯藩《襄口阻風》“雪浪排空接海門,孤舟三日阻龍津”。
客騎,此指騎馬出行的遊子。
三冬,冬季有三個月,故曰“三冬”。
寒冽,寒冷,宋張繼先《雪夜漁舟》“浩氣沖盈,真宮深厚,永夜不愁寒冽”。
雪浪,揚起的積雪,也指白色的浪花。
此當指前者,與“三冬”相應。
“留”“駐”都是使對象留下、停駐的意思。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九夏炎飙”“三冬寒冽”相對,皆為主謂結構,表示時令和環境。
“長日風亭留客騎”“漫天雪浪駐征帆”相對,也都是主謂結構。
【譯文】 栽種和樹立相對,除草和割草相對。
分管陝地東西兩邊的周公、召公和監管殷舊地的管叔、蔡叔、霍叔相對。
朝中臣子和國中元老相對,職務和官銜相對。
麋鹿成群結隊,兔子狡猾伶俐。
打開書信和開啟信函相對。
綠楊樹中莺聲宛轉,紅杏林裡燕語呢喃。
黃菊和白酒足以讓陶淵明開懷,黃粱一夢使得呂洞賓悟道成仙。
夏天疾風炎熱,漫長的白天裡隻有風亭能讓騎行的客人停下腳步;冬天寒風凜冽,漫天的雪花使得舟船隻能停泊在岸不能揚帆遠行。
其二 梧對竹,柏對杉①。
夏濩對韶鹹②。
澗瀍對溱洧,鞏洛對崤函③。
藏書洞,避诏岩④。
脫俗對超凡⑤。
賢人羞獻媚,正士嫉工讒⑥。
霸越謀臣推少伯,佐唐蕃将重渾瑊⑦。
邺下狂生,羯鼓三撾捐錦襖;江州司馬,琵琶一曲濕青衫⑧。
【注釋】 ①梧對竹,柏對杉:平仄上,“梧”“杉”是平聲,“竹”“柏”是仄聲。
竹,《廣韻》“張六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植物名詞。
②夏濩(huò)對韶鹹:“夏”“濩”“韶”“鹹”,都是古代的樂曲名,《夏》是夏禹時期的,《濩》是商湯時期的,《韶》是虞舜時候的,《鹹》是唐堯時候的。
平仄上,“夏濩”是仄仄,“韶鹹”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名詞短語,且都是并列結構。
③澗瀍(chán)對溱洧(zhēnwěi),鞏洛對崤函:澗瀍,兩條江河的名稱,澗水和瀍水,均流經今洛陽市境注入洛水,出自《尚書&bull洛诰》“我乃蔔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
溱洧,溱水與洧水,出自《詩經&bull鄭風&bull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兮”。
鞏,春秋古國名,故址在今河南鞏縣;洛,洛邑,周都邑名,後名洛陽,亦在今河南。
崤函,崤山和函谷,自古為險要的關隘,《戰國策&bull秦策一》曰:“蘇秦始将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崤)、函之固……。
’”平仄上,“澗瀍”是仄平,“溱洧”是平仄;“鞏洛”是仄仄,“崤函”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皆為并列結構。
④藏書洞,避诏岩:藏書洞,《永樂大典》引《元一統志》載“藏書洞”曰:“秦人藏書洞在湖廣沅州沅陵縣小酉山下,有石穴中有書千卷,秦人避地隐學于此,因留之。
”避诏岩,位于華山南峰天門西北,宋代隐士陳抟在此避朝廷征诏。
根據《宋史&bull陳抟傳》記載,“陳抟,字圖南,亳州真源人”,“讀經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
至唐始一出,度呂岩,自稱天下都散漢。
呂純陽,名岩,字洞賓。
舉進士不第,遇鐘離,同憩一肆中,鐘離自起炊爨。
呂忽昏睡,以舉子赴京,狀元及第,曆官清要,前後兩娶貴家女,五子十孫,簪笏滿門,如此四十年。
後居相位,獨相十年,權勢熏灼,忽被重罪,籍沒家資,押赴雲陽,身首異處。
忽然驚醒,方興浩歎。
鐘離在傍,炊尚未熟,笑曰:‘黃粱猶未熟,一夢到華胥。
’呂驚曰:‘君知我夢耶?’鐘離曰:‘子适來之夢,升沉萬态,榮瘁多端,五十年間,止為俄頃,非有大覺,焉知人世真一大夢也。
’洞賓感悟,遂拜鐘離求其超度。
”有一次漢鐘離和呂洞賓同住,漢鐘離在煮黃粱,呂洞賓睡着了。
夢裡,呂洞賓經曆了狀元及第、身居高位、娶得貴妻、子孫滿堂,一時權勢熏天,不可一世。
忽然之間又獲重罪,抄沒家産,身首異處。
驚醒之時,發現黃粱都還沒煮熟。
平仄上,上聯是仄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廣韻》“傍陌切”,入聲;一,《廣韻》“於悉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
⑧九夏炎飙,長日風亭留客騎(jì);三冬寒冽,漫天雪浪駐征帆:九夏,夏季有九十天,為九旬,故曰“九夏”,晉陶淵明《榮木》詩序“日月推遷,已複九夏”。
炎飙,炎熱的疾風,晉葛洪《抱樸子&bull論仙》“蹈炎飙而不灼,蹑玄波而輕步”;飙,旋風、暴風。
長日,指漫長的白天,夏季白天比較長。
風亭,就是亭子,唐宋之問《旅宿淮陽亭口号》“日暮風亭上,悠悠旅思多”。
下聯化用唐殷堯藩《襄口阻風》“雪浪排空接海門,孤舟三日阻龍津”。
客騎,此指騎馬出行的遊子。
三冬,冬季有三個月,故曰“三冬”。
寒冽,寒冷,宋張繼先《雪夜漁舟》“浩氣沖盈,真宮深厚,永夜不愁寒冽”。
雪浪,揚起的積雪,也指白色的浪花。
此當指前者,與“三冬”相應。
“留”“駐”都是使對象留下、停駐的意思。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九夏炎飙”“三冬寒冽”相對,皆為主謂結構,表示時令和環境。
“長日風亭留客騎”“漫天雪浪駐征帆”相對,也都是主謂結構。
【譯文】 栽種和樹立相對,除草和割草相對。
分管陝地東西兩邊的周公、召公和監管殷舊地的管叔、蔡叔、霍叔相對。
朝中臣子和國中元老相對,職務和官銜相對。
麋鹿成群結隊,兔子狡猾伶俐。
打開書信和開啟信函相對。
綠楊樹中莺聲宛轉,紅杏林裡燕語呢喃。
黃菊和白酒足以讓陶淵明開懷,黃粱一夢使得呂洞賓悟道成仙。
夏天疾風炎熱,漫長的白天裡隻有風亭能讓騎行的客人停下腳步;冬天寒風凜冽,漫天的雪花使得舟船隻能停泊在岸不能揚帆遠行。
其二 梧對竹,柏對杉①。
夏濩對韶鹹②。
澗瀍對溱洧,鞏洛對崤函③。
藏書洞,避诏岩④。
脫俗對超凡⑤。
賢人羞獻媚,正士嫉工讒⑥。
霸越謀臣推少伯,佐唐蕃将重渾瑊⑦。
邺下狂生,羯鼓三撾捐錦襖;江州司馬,琵琶一曲濕青衫⑧。
【注釋】 ①梧對竹,柏對杉:平仄上,“梧”“杉”是平聲,“竹”“柏”是仄聲。
竹,《廣韻》“張六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植物名詞。
②夏濩(huò)對韶鹹:“夏”“濩”“韶”“鹹”,都是古代的樂曲名,《夏》是夏禹時期的,《濩》是商湯時期的,《韶》是虞舜時候的,《鹹》是唐堯時候的。
平仄上,“夏濩”是仄仄,“韶鹹”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名詞短語,且都是并列結構。
③澗瀍(chán)對溱洧(zhēnwěi),鞏洛對崤函:澗瀍,兩條江河的名稱,澗水和瀍水,均流經今洛陽市境注入洛水,出自《尚書&bull洛诰》“我乃蔔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
溱洧,溱水與洧水,出自《詩經&bull鄭風&bull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兮”。
鞏,春秋古國名,故址在今河南鞏縣;洛,洛邑,周都邑名,後名洛陽,亦在今河南。
崤函,崤山和函谷,自古為險要的關隘,《戰國策&bull秦策一》曰:“蘇秦始将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崤)、函之固……。
’”平仄上,“澗瀍”是仄平,“溱洧”是平仄;“鞏洛”是仄仄,“崤函”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皆為并列結構。
④藏書洞,避诏岩:藏書洞,《永樂大典》引《元一統志》載“藏書洞”曰:“秦人藏書洞在湖廣沅州沅陵縣小酉山下,有石穴中有書千卷,秦人避地隐學于此,因留之。
”避诏岩,位于華山南峰天門西北,宋代隐士陳抟在此避朝廷征诏。
根據《宋史&bull陳抟傳》記載,“陳抟,字圖南,亳州真源人”,“讀經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