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覃
關燈
小
中
大
l律曆志上》“太極元氣,函三為一。
極,中也。
元,始也”,顔師古注引孟康曰“元氣始起于子。
未分之時,天地人混合為一,故子數獨一也”。
平仄上,“得一”是仄仄,“函三”是平平。
得,《廣韻》“多則切”;一,《廣韻》“於悉切”。
二者皆為入聲字。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動賓結構,此處數詞“一”“三”指稱哲學上的概念。
⑥八寶珊瑚枕,雙珠玳瑁簪:八寶珊瑚枕,裝飾有很多珍寶的珊瑚枕頭。
雙珠玳瑁簪,裝飾有兩顆珍珠的玳瑁做的簪子;玳瑁,形似龜的爬行動物,其甲殼黃褐色,有黑斑和光澤,可做裝飾品,《漢書&bull東方朔傳》“宮人簪瑇瑁(玳瑁),垂珠玑”。
“珊瑚”“玳瑁”是古代貴族居室裡常見的飾物,經常入詩,如唐權德輿《玉台體十二首》“淚盡珊瑚枕,魂銷玳瑁床”,唐羅隐《詠史》“徐陵筆硯珊瑚架,趙勝賓朋玳瑁簪”。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
八,《廣韻》“博拔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定中結構:“八寶”“雙珠”是結構的第一層定語,為定中結構;第二層定語是“珊瑚”“玳瑁”,都是聯綿詞。
⑦蕭王待士心惟赤,盧相欺君面獨藍:上聯說的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典故。
《後漢書&bull光武帝紀》載:“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是時長安政亂,四方背叛。
……光武将擊之,先遣吳漢北發十郡兵。
幽州牧苗曾不從,漢遂斬曾而發其衆。
秋,光武擊銅馬于鄡,吳漢将突騎來會清陽。
賊數挑戰,光武堅營自守;有出鹵掠者,辄擊取之,絕其糧道。
積月餘日,賊食盡,夜遁去,追至館陶,大破之。
受降未盡,而高湖﹑重連從東南來,與銅馬餘衆合,光武複與大戰于蒲陽,悉破降之,封其渠帥為列侯。
降者猶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歸營勒兵,乃自乘輕騎按行部陳。
降者更相語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
悉将降人分配諸将,衆遂數十萬,故關西号光武為‘銅馬帝’。
”劉秀在做蕭王的時候,對前來投降者都推心置腹,以赤心待人,故而得到了大家的信服。
下聯說的是唐代佞臣盧杞的典故。
《新唐書&bull奸臣列傳》載:“盧杞,字子良。
父弈,見《忠義傳》。
杞有口才,體陋甚,鬼貌藍色,不恥惡衣菲食,人未悟其不情,鹹謂有祖風節”,“既得志,險賊浸露。
賢者媢,能者忌。
小忤己,不傅死地不止。
将大樹威,脅衆市權為自固者”。
盧杞心胸狹隘,黨同伐異,陷害忠良;貌似忠厚,其實奸邪,欺君罔上。
故下聯謂之“欺君面獨藍”。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仄平平仄仄平。
獨,《廣韻》“徒谷切”,入聲。
語法上,“蕭王待士”“盧相欺君”相對,都是主謂結構,謂語“待士”“欺君”亦皆為動賓結構;“心惟赤”“面獨藍”相對,也是主謂結構,顔色名詞“赤”“藍”作謂語中心。
此聯對仗十分工整。
⑧賈島詩狂,手拟敲門行處想;張颠草聖,頭能濡墨寫時酣:賈島,唐代詩人,與孟郊并稱,人稱“郊寒島瘦”。
明末清初張岱《夜航船&bull文學部&bull推敲》載:“賈島于京師驢背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既下‘敲’字,又欲下‘推’字,揀之未字,引手作推、敲勢。
時韓愈權京兆尹,島不覺沖其前導。
擁至尹前,具道所以。
愈曰:‘敲字佳矣。
’與并辔歸,為布衣交。
”賈島在京師的時候,有一次騎着驢吟出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他拿不定主意“敲”要不要換成“推”,于是手作推和敲的姿勢,不知不覺沖撞了京兆尹韓愈的馬隊。
下聯說的是唐代書法家張旭的典故。
張旭,以草書著稱,人稱“草聖”,他的草書與“白(李白)歌詩、裴旻劍舞”号稱“三絕”(《新唐書&bull李白傳》)。
《舊唐書&bull賀知章傳》雲“時有吳郡張旭,亦與知章相善。
旭善草書,而好酒,每醉後号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時人号為張颠”,《新唐書&bull張旭傳》更曰“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複得也,世呼‘張颠’”。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主語“賈島詩狂”“張颠草聖”相對,是複指結構,“詩狂”即賈島,“草聖”即張颠;謂語部分“手拟敲門”對“頭能濡墨”,“行處想”對“寫時酣”,前者為主謂結構,後者為狀中結構,皆用來陳述前面主語的行為特征。
【譯文】 宮和阙相對,座和龛相對。
水的北邊和天的南面相對。
海上蜃樓和螞蟻巢穴相對,超凡的言論和高明的談吐相對。
選拔人才,培養賢能。
萬物得一和包涵三氣相對。
八種寶石鑲嵌的珊瑚枕,兩顆珍珠裝飾的玳瑁簪。
蕭王劉秀對待部下推心置腹,宰相盧杞
極,中也。
元,始也”,顔師古注引孟康曰“元氣始起于子。
未分之時,天地人混合為一,故子數獨一也”。
平仄上,“得一”是仄仄,“函三”是平平。
得,《廣韻》“多則切”;一,《廣韻》“於悉切”。
二者皆為入聲字。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動賓結構,此處數詞“一”“三”指稱哲學上的概念。
⑥八寶珊瑚枕,雙珠玳瑁簪:八寶珊瑚枕,裝飾有很多珍寶的珊瑚枕頭。
雙珠玳瑁簪,裝飾有兩顆珍珠的玳瑁做的簪子;玳瑁,形似龜的爬行動物,其甲殼黃褐色,有黑斑和光澤,可做裝飾品,《漢書&bull東方朔傳》“宮人簪瑇瑁(玳瑁),垂珠玑”。
“珊瑚”“玳瑁”是古代貴族居室裡常見的飾物,經常入詩,如唐權德輿《玉台體十二首》“淚盡珊瑚枕,魂銷玳瑁床”,唐羅隐《詠史》“徐陵筆硯珊瑚架,趙勝賓朋玳瑁簪”。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
八,《廣韻》“博拔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定中結構:“八寶”“雙珠”是結構的第一層定語,為定中結構;第二層定語是“珊瑚”“玳瑁”,都是聯綿詞。
⑦蕭王待士心惟赤,盧相欺君面獨藍:上聯說的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典故。
《後漢書&bull光武帝紀》載:“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是時長安政亂,四方背叛。
……光武将擊之,先遣吳漢北發十郡兵。
幽州牧苗曾不從,漢遂斬曾而發其衆。
秋,光武擊銅馬于鄡,吳漢将突騎來會清陽。
賊數挑戰,光武堅營自守;有出鹵掠者,辄擊取之,絕其糧道。
積月餘日,賊食盡,夜遁去,追至館陶,大破之。
受降未盡,而高湖﹑重連從東南來,與銅馬餘衆合,光武複與大戰于蒲陽,悉破降之,封其渠帥為列侯。
降者猶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歸營勒兵,乃自乘輕騎按行部陳。
降者更相語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
悉将降人分配諸将,衆遂數十萬,故關西号光武為‘銅馬帝’。
”劉秀在做蕭王的時候,對前來投降者都推心置腹,以赤心待人,故而得到了大家的信服。
下聯說的是唐代佞臣盧杞的典故。
《新唐書&bull奸臣列傳》載:“盧杞,字子良。
父弈,見《忠義傳》。
杞有口才,體陋甚,鬼貌藍色,不恥惡衣菲食,人未悟其不情,鹹謂有祖風節”,“既得志,險賊浸露。
賢者媢,能者忌。
小忤己,不傅死地不止。
将大樹威,脅衆市權為自固者”。
盧杞心胸狹隘,黨同伐異,陷害忠良;貌似忠厚,其實奸邪,欺君罔上。
故下聯謂之“欺君面獨藍”。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仄平平仄仄平。
獨,《廣韻》“徒谷切”,入聲。
語法上,“蕭王待士”“盧相欺君”相對,都是主謂結構,謂語“待士”“欺君”亦皆為動賓結構;“心惟赤”“面獨藍”相對,也是主謂結構,顔色名詞“赤”“藍”作謂語中心。
此聯對仗十分工整。
⑧賈島詩狂,手拟敲門行處想;張颠草聖,頭能濡墨寫時酣:賈島,唐代詩人,與孟郊并稱,人稱“郊寒島瘦”。
明末清初張岱《夜航船&bull文學部&bull推敲》載:“賈島于京師驢背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既下‘敲’字,又欲下‘推’字,揀之未字,引手作推、敲勢。
時韓愈權京兆尹,島不覺沖其前導。
擁至尹前,具道所以。
愈曰:‘敲字佳矣。
’與并辔歸,為布衣交。
”賈島在京師的時候,有一次騎着驢吟出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他拿不定主意“敲”要不要換成“推”,于是手作推和敲的姿勢,不知不覺沖撞了京兆尹韓愈的馬隊。
下聯說的是唐代書法家張旭的典故。
張旭,以草書著稱,人稱“草聖”,他的草書與“白(李白)歌詩、裴旻劍舞”号稱“三絕”(《新唐書&bull李白傳》)。
《舊唐書&bull賀知章傳》雲“時有吳郡張旭,亦與知章相善。
旭善草書,而好酒,每醉後号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時人号為張颠”,《新唐書&bull張旭傳》更曰“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複得也,世呼‘張颠’”。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主語“賈島詩狂”“張颠草聖”相對,是複指結構,“詩狂”即賈島,“草聖”即張颠;謂語部分“手拟敲門”對“頭能濡墨”,“行處想”對“寫時酣”,前者為主謂結構,後者為狀中結構,皆用來陳述前面主語的行為特征。
【譯文】 宮和阙相對,座和龛相對。
水的北邊和天的南面相對。
海上蜃樓和螞蟻巢穴相對,超凡的言論和高明的談吐相對。
選拔人才,培養賢能。
萬物得一和包涵三氣相對。
八種寶石鑲嵌的珊瑚枕,兩顆珍珠裝飾的玳瑁簪。
蕭王劉秀對待部下推心置腹,宰相盧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