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覃
關燈
小
中
大
【題解】
“覃”是“平水韻”中下平聲的第十三韻部。
“覃”在《廣韻》中作“徒含切”,平聲,覃韻。
《笠翁對韻》中用到的韻腳字有龛、南、談、楠、三、簪、藍、酣、谙、柑、男、岚、眈、聃、貪等15個;《聲律啟蒙》中用到的有18字,包括三、南、庵、藍、潭、眈、酣、蠶、堪、覃、柑、慚、談、男、甘、堪、岚、骖等。
其中兩書共用的有三、南、藍、眈、柑、談、男、岚等8個字;僅《笠翁對韻》用到的有龛、楠、簪、酣、谙、聃、貪7個字,僅《聲律啟蒙》用到的有庵、潭、酣、蠶、堪、覃、慚、甘、堪、骖10個字。
其一 宮對阙,座對龛①。
水北對天南②。
蜃樓對蟻郡,偉論對高談③。
遴杞梓,樹楩楠④。
得一對函三⑤。
八寶珊瑚枕,雙珠玳瑁簪⑥。
蕭王待士心惟赤,盧相欺君面獨藍⑦。
賈島詩狂,手拟敲門行處想;張颠草聖,頭能濡墨寫時酣⑧。
【注釋】 ①宮對阙(què),座對龛(kān):宮,本是對房屋、居所的通稱,秦漢以後指帝王所居的房子。
阙,宮門、城門兩側的高台,中間有道路,台上起樓觀。
座,座位,坐具。
龛,供奉神佛或神主的石室或小閣子。
平仄上,“宮”“龛”是平聲,“阙”“座”是仄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名詞。
②水北對天南:天南,過去指嶺南,泛指南方,唐白居易《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詩情書意兩殷勤,來自天南瘴海濱”。
平仄上,“水北”是仄仄,“天南”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方位短語。
③蜃樓對蟻郡,偉論對高談:蜃樓,又叫海市蜃樓,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或全反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種奇異景象,常發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古人誤認為蜃吐氣而成,故稱“蜃樓”。
唐杜甫《第五弟豐獨在江左,近三四載寂無消息,覓使寄此二首》其二“影著啼猿樹,魂飄結蜃樓”。
蟻郡,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寫了一個名叫淳于棼的人,“吳、楚遊俠之士。
嗜酒使氣,不守細行。
累巨産,養豪客”,“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幹修密,清陰數畝。
淳于生日,與群豪大飲其下”。
“唐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緻疾。
時二友人于坐扶生歸家,卧于堂東庑之下。
二友謂生曰:‘子其寝矣!餘将秣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于是淳于棼解衣就枕,夢見槐安國的使者前來邀請他。
他跟随前去,從槐樹的洞穴口鑽進去,來到了大槐安國。
國王将次女瑤芳嫁給他,又做了南柯郡的太守。
“自守郡二十載,風化廣被,百姓歌謠,建功德碑,立生祠宇。
王甚重之,賜食邑,錫爵位,居台輔。
”淳于棼生有五男二女,兒子也做了高官,女兒嫁給王族,“榮耀顯赫,一時之盛,代莫比之”。
後來,他帶兵打了敗仗,公主又死了,國王疑忌,逐漸不再受到重用,就被遣送回家。
醒來發現“己身卧于堂東庑之下”,“見家之僮仆擁彗于庭,二客濯足于榻,斜日未隐于西垣,餘樽尚湛于東牖。
夢中倏忽,若度一世矣”。
淳于棼把夢裡的情形告訴自己的兩位朋友,大家都覺得驚駭,于是就走出來到大槐樹下尋找,果然看到了一個洞穴,兩個朋友就讓人用斧頭将槐樹砍開,裡面是土壤積成的亭台樓閣,還有許多螞蟻圍着一隻“素翼朱首,長可三寸”的大螞蟻,就是所謂的槐安國,旁邊還有一個土城,就是所謂南柯郡。
偉論,高明超卓的言論;高談,高明的談吐。
“論”,琅環閣藏本作“倫”。
“偉倫”多與“魁彥”并舉,皆表傑出的人物;且“倫”為平聲,意義、平仄皆不合。
今本多作“論”,故此從之。
平仄上,“蜃樓”是仄平,“蟻郡”是仄仄;“偉論”是仄仄,“高談”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遴杞梓(qǐzǐ),樹楩(pián)楠:上聯出自《晉書&bull陸機陸雲傳》“觀夫陸機、陸雲,實荊衡之杞梓,挺珪璋于秀實,馳英華于早年”。
遴,選拔,遴選。
杞梓,都是美好的木材,比喻優秀人材。
樹,種植,樹立。
楩楠,楩木與楠木,皆大木,比喻棟梁之材,《墨子&bull公輸》有“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
因此,上下聯語義上都帶雙關義,既可指遴選、種植好木材,也可指選拔、培養人才。
“楩”琅環閣藏本作“梗”,也是樹名。
然“梗”是仄聲字,與“杞”失對,故本書不取。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動賓結構。
⑤得一對函三:得一,得道。
《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王弼注曰“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為主也。
物皆各得此一以成”。
函三,謂包含天、地、人三氣,《漢書&bul
“覃”在《廣韻》中作“徒含切”,平聲,覃韻。
《笠翁對韻》中用到的韻腳字有龛、南、談、楠、三、簪、藍、酣、谙、柑、男、岚、眈、聃、貪等15個;《聲律啟蒙》中用到的有18字,包括三、南、庵、藍、潭、眈、酣、蠶、堪、覃、柑、慚、談、男、甘、堪、岚、骖等。
其中兩書共用的有三、南、藍、眈、柑、談、男、岚等8個字;僅《笠翁對韻》用到的有龛、楠、簪、酣、谙、聃、貪7個字,僅《聲律啟蒙》用到的有庵、潭、酣、蠶、堪、覃、慚、甘、堪、骖10個字。
其一 宮對阙,座對龛①。
水北對天南②。
蜃樓對蟻郡,偉論對高談③。
遴杞梓,樹楩楠④。
得一對函三⑤。
八寶珊瑚枕,雙珠玳瑁簪⑥。
蕭王待士心惟赤,盧相欺君面獨藍⑦。
賈島詩狂,手拟敲門行處想;張颠草聖,頭能濡墨寫時酣⑧。
【注釋】 ①宮對阙(què),座對龛(kān):宮,本是對房屋、居所的通稱,秦漢以後指帝王所居的房子。
阙,宮門、城門兩側的高台,中間有道路,台上起樓觀。
座,座位,坐具。
龛,供奉神佛或神主的石室或小閣子。
平仄上,“宮”“龛”是平聲,“阙”“座”是仄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名詞。
②水北對天南:天南,過去指嶺南,泛指南方,唐白居易《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詩情書意兩殷勤,來自天南瘴海濱”。
平仄上,“水北”是仄仄,“天南”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方位短語。
③蜃樓對蟻郡,偉論對高談:蜃樓,又叫海市蜃樓,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或全反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種奇異景象,常發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古人誤認為蜃吐氣而成,故稱“蜃樓”。
唐杜甫《第五弟豐獨在江左,近三四載寂無消息,覓使寄此二首》其二“影著啼猿樹,魂飄結蜃樓”。
蟻郡,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寫了一個名叫淳于棼的人,“吳、楚遊俠之士。
嗜酒使氣,不守細行。
累巨産,養豪客”,“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幹修密,清陰數畝。
淳于生日,與群豪大飲其下”。
“唐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緻疾。
時二友人于坐扶生歸家,卧于堂東庑之下。
二友謂生曰:‘子其寝矣!餘将秣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于是淳于棼解衣就枕,夢見槐安國的使者前來邀請他。
他跟随前去,從槐樹的洞穴口鑽進去,來到了大槐安國。
國王将次女瑤芳嫁給他,又做了南柯郡的太守。
“自守郡二十載,風化廣被,百姓歌謠,建功德碑,立生祠宇。
王甚重之,賜食邑,錫爵位,居台輔。
”淳于棼生有五男二女,兒子也做了高官,女兒嫁給王族,“榮耀顯赫,一時之盛,代莫比之”。
後來,他帶兵打了敗仗,公主又死了,國王疑忌,逐漸不再受到重用,就被遣送回家。
醒來發現“己身卧于堂東庑之下”,“見家之僮仆擁彗于庭,二客濯足于榻,斜日未隐于西垣,餘樽尚湛于東牖。
夢中倏忽,若度一世矣”。
淳于棼把夢裡的情形告訴自己的兩位朋友,大家都覺得驚駭,于是就走出來到大槐樹下尋找,果然看到了一個洞穴,兩個朋友就讓人用斧頭将槐樹砍開,裡面是土壤積成的亭台樓閣,還有許多螞蟻圍着一隻“素翼朱首,長可三寸”的大螞蟻,就是所謂的槐安國,旁邊還有一個土城,就是所謂南柯郡。
偉論,高明超卓的言論;高談,高明的談吐。
“論”,琅環閣藏本作“倫”。
“偉倫”多與“魁彥”并舉,皆表傑出的人物;且“倫”為平聲,意義、平仄皆不合。
今本多作“論”,故此從之。
平仄上,“蜃樓”是仄平,“蟻郡”是仄仄;“偉論”是仄仄,“高談”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遴杞梓(qǐzǐ),樹楩(pián)楠:上聯出自《晉書&bull陸機陸雲傳》“觀夫陸機、陸雲,實荊衡之杞梓,挺珪璋于秀實,馳英華于早年”。
遴,選拔,遴選。
杞梓,都是美好的木材,比喻優秀人材。
樹,種植,樹立。
楩楠,楩木與楠木,皆大木,比喻棟梁之材,《墨子&bull公輸》有“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
因此,上下聯語義上都帶雙關義,既可指遴選、種植好木材,也可指選拔、培養人才。
“楩”琅環閣藏本作“梗”,也是樹名。
然“梗”是仄聲字,與“杞”失對,故本書不取。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動賓結構。
⑤得一對函三:得一,得道。
《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王弼注曰“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為主也。
物皆各得此一以成”。
函三,謂包含天、地、人三氣,《漢書&b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