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侵

關燈
【題解】 “侵”是“平水韻”中下平聲的第十二韻部。

     “侵”在《廣韻》中作“七林切”,平聲,侵韻。

     《笠翁對韻》所用到的韻腳字有吟、今、岑、林、金、砧、針、臨、霖、深、擒、音、骎、心、陰等15個,《聲律啟蒙》所用到的韻腳字有心、琴、砧、森、參、金、陰、今、禽、深、襟、吟、霖、針等14個。

    其中屬于兩書共用的有9個字:吟、今、砧、針、霖、深、心、陰、金。

    其中僅《笠翁對韻》用到的有岑、林、臨、擒、音、骎6個字,僅《聲律啟蒙》用到的有琴、森、參、禽、襟等5個字。

     其一 歌對曲,嘯對吟①。

     往古對來今②。

     山頭對水面,遠浦對遙岑③。

     勤三上,惜寸陰④。

     茂樹對平林⑤。

     卞和三獻玉,楊震四知金⑥。

     青皇風暖催芳草,白帝城高急暮砧⑦。

     繡虎雕龍,才子窗前揮彩筆;描鸾刺鳳,佳人簾下度金針⑧。

     【注釋】 ①歌對曲,嘯對吟:嘯,撮口吹出聲音,《詩經&bull召南&bull江有汜》“不我過,其嘯也歌”,鄭玄箋“嘯,蹙口而出聲”。

    吟,吟詠,誦讀。

    “歌”“曲”是同義詞;“嘯”“吟”皆指從嘴裡發出聲音,語義也相類,隻是方式有所不同。

    平仄上,“歌”“吟”是平聲,“曲”“嘯”是仄聲。

    語法上,第一組是名詞,第二組是動詞。

     ②往古對來今:往古,從前、過去。

    來今,今天、當下。

    《鹖冠子&bull世兵》:“往古來今,事孰無郵。

    ”這兩個詞語可以理解為已經過去的從前、正在走來的現在,這是古人對時間變化的一種理解,時間好像流水,如孔子所謂“逝者如斯夫”。

    平仄上,“往古”是仄仄,“來今”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由動詞“往”“來”修飾時間名詞“古”“今”。

     ③山頭對水面,遠浦對遙岑(cén):遠浦,遠處的港灣,《夜航船&bull地理部》記載了“潇湘八景”,“遠浦歸帆”即是其中一景;浦,河岸,可以泊船的水灣。

    遙岑,指遠處的小山,宋辛棄疾《水龍吟&bull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裡清秋,水随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岑,《爾雅&bull釋山》“山小而高曰岑”。

    平仄上,“山頭”是平平,“水面”是仄仄;“遠浦”是仄仄,“遙岑”是平平。

    語法上,都是定中結構。

     ④勤三上,惜寸陰:三上,宋歐陽修《歸田錄》曰:“錢思公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時,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卧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

    ’謝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琅然聞于遠近,其笃學如此。

    ’餘因謂希深曰:‘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

    ’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

    ”歐陽修說他所作的文章多,即馬上、枕上、廁上完成,非常勤奮。

    惜寸陰,珍惜時間的意思,出自《淮南子&bull原道訓》的“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後人常用此語,如《晉書&bull陶侃傳》中“(陶侃)常語人曰:‘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衆人,當惜分陰’”;寸陰,古人常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古人用寸金和寸陰來比拟,說明光陰的短暫和寶貴。

    平仄上,“勤三上”是平平仄,“惜寸陰”是仄仄平。

    惜,《廣韻》“思積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不甚對仗。

    “勤三上”是勤于三上的意思,故而是述補結構;“惜寸陰”是動賓結構。

     ⑤茂樹對平林:茂樹,繁盛茂密的樹。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詩經&bull小雅&bull車舝》“依彼平林,有集維”,毛亨傳“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唐李白《菩薩蠻》有“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平仄上,“茂樹”是仄仄,“平林”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⑥卞和三獻玉,楊震四知金:上聯的典故出自《韓非子&bull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

    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楚國人和氏得到一塊玉璞,先後獻給厲王、武王,玉匠都不識貨,和氏被視為騙子,被兩位楚王先後砍掉了左腳和右腳。

    文王即位的時候,和氏抱着這塊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血來了。

    文王找人剖開這塊玉璞,果然得到了價值連城的寶玉,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