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尤

關燈
【題解】 “尤”是“平水韻”中下平聲的第十一韻部。

     “尤”在《廣韻》中作“羽求切”,平聲,尤韻。

     《笠翁對韻》中所用到的韻腳字有憂、缪、鷗、愁、頭、秋、鈎、疇、裘、幽、籌、流、丘、讴、悠、鸠、樓、牛、侯、遊、洲、舟等22個,《聲律啟蒙》所用到的有憂、遊、牛、愁、頭、秋、樓、洲(州)、鸠、舟、鈎、裘、流、幽、疇等15個字。

    其中《聲律啟蒙》所用到的韻腳字,《笠翁對韻》都用到了,而缪、鷗、籌、丘、讴、悠、侯等7個字是《聲律啟蒙》沒有用到的。

     其一 榮對辱,喜對憂①。

     缱绻對綢缪②。

     吳娃對越女,野馬對沙鷗③。

     茶解渴,酒消愁④。

     白眼對蒼頭⑤。

     馬遷修史記,孔子作春秋⑥。

     莘野耕夫閑舉耜,磻溪漁父晚垂鈎⑦。

     龍馬遊河,羲聖因圖而畫卦;神龜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疇⑧。

     【注釋】 ①榮對辱,喜對憂:“榮”“辱”這對概念是指地位的高低、名譽的好壞;“喜”“憂”這對概念說的是情緒上的相對。

    兩對都是反義詞。

    平仄上,“榮”“憂”是平聲,“辱”“喜”是仄聲。

    語法上,“榮”“辱”是形容詞,“喜”“憂”是表心理活動的動詞。

     ②缱绻(qiǎnquǎn)對綢缪(móu):缱绻,糾纏萦繞、固結不解,《詩經&bull大雅&bull民勞》“無縱詭随,以謹缱绻”;引申為纏綿,形容感情深厚,宋王安石《解使事泊棠陰時三弟皆在京師》“久留非吾意,欲去猶缱绻”。

    綢缪,緊密纏綿貌,《詩經&bull唐風&bull綢缪》“綢缪束薪,三星在天”,毛亨傳“綢缪,猶纏綿也”;引申為情意殷切,漢李陵《與蘇武詩》之二“獨有盈觞酒,與子結綢缪”。

    二者屬于同義詞。

    平仄上,“缱绻”是仄仄,“綢缪”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聯綿詞。

     ③吳娃對越女,野馬對沙鷗:吳娃,《資治通鑒&bull周赧王二十年》載“主父初以長子章為太子,後得吳娃,愛之”,胡三省注“吳娃……吳、楚之間謂美女曰娃”。

    越女,越國的美女,如西施,漢枚乘《七發》“越女侍前,齊姬奉後”。

    沙鷗,栖息于沙洲上的鷗鳥,唐杜甫《旅夜書懷》“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平仄上,“吳娃”是平平,“越女”是仄仄;“野馬”是仄仄,“沙鷗”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茶解渴,酒消愁:消愁,消除憂愁,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平仄上,“茶解渴”是平仄仄,“酒消愁”是仄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主謂結構。

     ⑤白眼對蒼頭:白眼,眼白比較多的眼睛,此處說的是唐代将領張公素的典故,《新唐書&bull張公素傳》:“诏公素為節度使,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性暴厲,眸子多白,燕人号‘白眼相公’。

    ”史書上說張公素這人性格比較暴躁,眼白多,人稱“白眼相公”。

    蒼頭,指以青巾裹頭的軍隊,出自《史記&bull項羽本紀》“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裴骃《集解》引應劭曰“蒼頭特起,言與衆異也。

    蒼頭,謂士卒皂巾,若赤眉、青領,以相别也”。

    平仄上,“白眼”是仄仄,“蒼頭”是平平。

    白,《廣韻》“傍陌切”,入聲。

    語法上,二者都是名詞,且都為定中結構。

     ⑥馬遷修史記,孔子作春秋:馬遷,指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著有《史記》一書。

    孔子,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相傳他編定了魯國的史書《春秋》。

    平仄上,上聯是仄平平仄仄,下聯是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主謂結構。

     ⑦莘(shēn)野耕夫閑舉耜(sì),磻(pán)溪漁父(fǔ)晚垂鈎:莘野,這個典故和伊尹有關,伊尹是商湯時的大臣,相傳生于伊水,故名伊尹。

    本是湯妻陪嫁的奴隸,後助湯伐夏桀。

    湯去世後,輔佐蔔丙、仲壬、太甲、沃丁。

    太甲荒淫,伊尹把他流放到桐宮,三年後看太甲改悔,就迎之複位。

    《孟子&bull萬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趙岐注“有莘,國名。

    伊尹初隐之時,耕于有莘之國”,後來,“莘野”就用來指隐居之所。

    耜,耕田的用具耒的下端鏟土的部件,可拆卸置換。

    下聯說的是姜太公的故事。

    磻溪,水名,傳說為姜太公還沒遇到周文王時的垂釣之處,《韓詩外傳》卷八“太公望少為人婿,老而見去,屠牛朝歌,賃于棘津,釣于磻溪”。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

     ⑧龍馬遊河,羲聖因圖而畫卦;神龜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