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尤
關燈
小
中
大
,李白被流放夜郎。
“白晚節好黃、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李白為捉月而死,其真實性頗受人懷疑,但亦不失為一個美麗的傳說。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谪,《廣韻》“陟革切”,入聲;捉,《廣韻》“側角切”,入聲;接,《廣韻》“即葉切”,入聲。
語法上,“鐘子聽琴”對“谪仙捉月”,都是主謂結構;“荒徑入林”對“洪濤接岸”,也是主謂結構;“山寂寂”對“水悠悠”,也都是主謂結構。
【譯文】 帽子和鞋子相對,鞋子和大衣相對。
院落小巧和庭院幽深相對。
面對牆壁和膝蓋着地相對,晁錯的智慧和張良的謀劃相對。
高山聳立,大江奔流。
方形的地壇和圓形的天壇相對。
花潭中有人歌越人曲,柳嶼上有人唱吳地歌。
三月的雨天中,黃莺悠閑,燕子繁忙;秋日的天氣裡,蟋蟀鳴叫,知了噤聲。
鐘子期聽伯牙的琴聲,仿佛荒涼的小徑延伸到寂靜山林;李太白醉酒捕捉月亮,此時悠悠江水中巨浪拍打着岸邊。
其三 魚對鳥,鴿對鸠①。
翠館對紅樓②。
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③。
虎類狗,蟻如牛④。
列辟對諸侯⑤。
陳唱臨春樂,隋歌清夜遊⑥。
空中事業麒麟閣,地下文章鹦鹉洲⑦。
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如舟⑧。
【注釋】 ①魚對鳥,鴿對鸠:平仄上,“魚”“鸠”是平聲,“鳥”“鴿”是仄聲。
鴿,《廣韻》“古沓切”,入聲。
語法上,四者都是動物名詞。
②翠館對紅樓:翠館,就是青樓妓院,元張憲《席上得搖字》“翠館行廚雪乍消,牆頭新柳又垂條”。
紅樓,指華美的樓房,也常用來指青樓妓院。
平仄上,“翠館”是仄仄,“紅樓”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③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七賢,即“竹林七賢”,指魏晉時七個名士,《晉書&bull嵇康傳》“(嵇康)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内山濤;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鹹,琅玡王戎。
遂為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三友,指松、竹、梅,俗稱“歲寒三友”,清朱耷《題三友圖》詩序“三友,歲寒梅、竹、松也”。
愛日,愛惜時光,《呂氏春秋&bull上農》“敬時愛日,至老不休”。
悲秋,為萬物凋零的秋景而傷感,古代文人常常傷春悲秋,引發時日無多的悲傷情感,唐杜甫《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平仄上,“七賢”是仄平,“三友”是平仄;“愛日”是仄仄,“悲秋”是平平。
七,《廣韻》“親吉切”,入聲。
語法上,“七賢”“三友”都是定中結構,“愛日”“悲秋”都是動賓結構。
④虎類狗,蟻如牛:虎類狗,出自《後漢書&bull馬援傳》的記載,“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
其先趙奢為趙将,号曰馬服君,子孫因為氏”。
“初,兄子嚴、敦并喜譏議,而通輕俠客。
援前在交阯,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
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甯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複言者,施衿結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緻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鹄不成尚類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車辄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馬援聽說自己的侄兒喜歡議論他人,就寫信跟他們說:龍伯高敦厚謹慎,謙遜内斂,廉潔節約;而杜季良豪俠仗義,朋友遍天下。
但馬援願意自己的侄兒學習龍伯高,不願意他們學習杜季良。
因為學習龍伯高不成功,還可以成為一個謹慎之人,“所謂刻鹄不成尚類鹜者”;要是學習杜季良失敗,那就會成為一個輕薄之人,“畫虎不成反類狗者”。
蟻如牛,出自《世說新語&bull纰漏》:“殷仲堪父病虛悸,聞床下蟻動,謂是牛鬥。
孝武不知是殷公,問仲堪:‘有一殷病如此不?’仲堪流涕而起曰:‘臣進退維谷。
’”殷仲堪的父親殷師得了心悸病,聽到床下螞蟻的動靜,以為是牛在鬥。
孝武帝不知道情況,問起這件事,殷仲堪流淚起身回答說:臣進退兩難,不知如何作答。
平仄上,“虎類狗”是仄仄仄,“蟻如牛”是仄平平。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
“白晚節好黃、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李白為捉月而死,其真實性頗受人懷疑,但亦不失為一個美麗的傳說。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谪,《廣韻》“陟革切”,入聲;捉,《廣韻》“側角切”,入聲;接,《廣韻》“即葉切”,入聲。
語法上,“鐘子聽琴”對“谪仙捉月”,都是主謂結構;“荒徑入林”對“洪濤接岸”,也是主謂結構;“山寂寂”對“水悠悠”,也都是主謂結構。
【譯文】 帽子和鞋子相對,鞋子和大衣相對。
院落小巧和庭院幽深相對。
面對牆壁和膝蓋着地相對,晁錯的智慧和張良的謀劃相對。
高山聳立,大江奔流。
方形的地壇和圓形的天壇相對。
花潭中有人歌越人曲,柳嶼上有人唱吳地歌。
三月的雨天中,黃莺悠閑,燕子繁忙;秋日的天氣裡,蟋蟀鳴叫,知了噤聲。
鐘子期聽伯牙的琴聲,仿佛荒涼的小徑延伸到寂靜山林;李太白醉酒捕捉月亮,此時悠悠江水中巨浪拍打着岸邊。
其三 魚對鳥,鴿對鸠①。
翠館對紅樓②。
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③。
虎類狗,蟻如牛④。
列辟對諸侯⑤。
陳唱臨春樂,隋歌清夜遊⑥。
空中事業麒麟閣,地下文章鹦鹉洲⑦。
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如舟⑧。
【注釋】 ①魚對鳥,鴿對鸠:平仄上,“魚”“鸠”是平聲,“鳥”“鴿”是仄聲。
鴿,《廣韻》“古沓切”,入聲。
語法上,四者都是動物名詞。
②翠館對紅樓:翠館,就是青樓妓院,元張憲《席上得搖字》“翠館行廚雪乍消,牆頭新柳又垂條”。
紅樓,指華美的樓房,也常用來指青樓妓院。
平仄上,“翠館”是仄仄,“紅樓”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③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七賢,即“竹林七賢”,指魏晉時七個名士,《晉書&bull嵇康傳》“(嵇康)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内山濤;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鹹,琅玡王戎。
遂為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三友,指松、竹、梅,俗稱“歲寒三友”,清朱耷《題三友圖》詩序“三友,歲寒梅、竹、松也”。
愛日,愛惜時光,《呂氏春秋&bull上農》“敬時愛日,至老不休”。
悲秋,為萬物凋零的秋景而傷感,古代文人常常傷春悲秋,引發時日無多的悲傷情感,唐杜甫《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平仄上,“七賢”是仄平,“三友”是平仄;“愛日”是仄仄,“悲秋”是平平。
七,《廣韻》“親吉切”,入聲。
語法上,“七賢”“三友”都是定中結構,“愛日”“悲秋”都是動賓結構。
④虎類狗,蟻如牛:虎類狗,出自《後漢書&bull馬援傳》的記載,“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
其先趙奢為趙将,号曰馬服君,子孫因為氏”。
“初,兄子嚴、敦并喜譏議,而通輕俠客。
援前在交阯,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
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甯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複言者,施衿結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緻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鹄不成尚類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車辄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馬援聽說自己的侄兒喜歡議論他人,就寫信跟他們說:龍伯高敦厚謹慎,謙遜内斂,廉潔節約;而杜季良豪俠仗義,朋友遍天下。
但馬援願意自己的侄兒學習龍伯高,不願意他們學習杜季良。
因為學習龍伯高不成功,還可以成為一個謹慎之人,“所謂刻鹄不成尚類鹜者”;要是學習杜季良失敗,那就會成為一個輕薄之人,“畫虎不成反類狗者”。
蟻如牛,出自《世說新語&bull纰漏》:“殷仲堪父病虛悸,聞床下蟻動,謂是牛鬥。
孝武不知是殷公,問仲堪:‘有一殷病如此不?’仲堪流涕而起曰:‘臣進退維谷。
’”殷仲堪的父親殷師得了心悸病,聽到床下螞蟻的動靜,以為是牛在鬥。
孝武帝不知道情況,問起這件事,殷仲堪流淚起身回答說:臣進退兩難,不知如何作答。
平仄上,“虎類狗”是仄仄仄,“蟻如牛”是仄平平。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