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蒸
關燈
小
中
大
正圓形,矩用來校正方形,今有“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的成語。
揮斤,揮舞斧頭,出自《莊子&bull徐無鬼》“運斤成風”的典故:“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垩而鼻不傷。
”楚國有個塗牆的匠人,白粉落到他鼻端,薄薄一層。
他的好朋友是個木匠,揮舞斧頭砍下去,白粉沒了,鼻子卻絲毫沒有受傷。
準繩,測定物體平直的器具,準是測平面的水準器,繩是量直度的墨線。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
主語“賢人視履”“大匠揮斤”也都是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循規矩”“按準繩”作謂語,陳述主語,即“賢人視履”“大匠揮斤”必須做到遵循規矩、按照準繩。
⑧野渡春風,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對漁燈:野渡,荒落之處或村野的渡口,唐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乘潮,順着潮水,唐劉希夷《相和歌辭&bull江南曲八首》“舣舟乘潮去,風帆振草涼”。
酒舫,供人飲酒作樂的船,唐元結《石魚湖上醉歌》“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舫”。
下聯當化用唐張繼《楓橋夜泊》的“江楓漁火對愁眠”和宋柳永的《安公子》“雨殘稍覺江天暮。
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鹭。
望幾點、漁燈隐映蒹葭浦。
停畫桡、兩兩舟人語。
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
遊宦成羁旅。
短樯吟倚閑凝伫。
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
江天,江上的天空,江天一色,故而更顯空闊遼遠。
暮雨,傍晚的雨。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隔,《廣韻》“古核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狀中結構。
“野渡春風”“江天暮雨”描述環境,前者表處所,後者表天氣,作狀語。
“人喜乘潮移酒舫”“客愁隔岸對漁燈”是句子的主體,為主謂結構;謂語動詞“喜”“愁”是兩個心理活動動詞,在此是“為……喜”“為……愁”的用法;“乘潮移酒舫”“隔岸對漁燈”兩個狀中結構作“喜”“愁”的賓語。
此聯結構複雜,然而其對仗十分工整。
【譯文】 草和蓼草相對,芡實和菱角相對。
射雁的箭和捕魚的網相對。
齊國産的纨和魯國産的缟相對,蜀地産的錦和吳地産的绫相對。
星星逐漸隐沒,太陽剛剛升起。
多次聘請和頻頻征召相對。
蕭何曾經擔任小吏,賈島一度出家為僧。
賢德的人做事遵循規矩,高超的匠人運斧有準頭。
村野渡口春風吹拂,人們高高興興利用潮水移動酒船;傍晚江邊細雨綿綿,遊子面對着隔岸的漁燈愁緒滿懷。
其二 談對吐,謂對稱①。
冉闵對顔曾②。
侯嬴對伯嚭,祖逖對孫登③。
抛白纻,宴紅绫④。
勝友對良朋⑤。
争名如逐鹿,謀利似趨蠅⑥。
仁傑姨慚周不仕,王陵母識漢方興⑦。
句寫窮愁,浣花寄迹傳工部;詩吟變亂,凝碧傷心歎右丞⑧。
【注釋】 ①談對吐,謂對稱:“談”“吐”都是表“談論”義的同義詞,“謂”“稱”都是表“稱呼”義的同義詞。
平仄上,“談”“稱”是平聲,“吐”“謂”是仄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動詞。
②冉闵對顔曾:冉指冉求,字子有;闵指闵損,字子骞。
孔子的弟子還有冉伯牛、冉仲弓的姓氏為冉,但隻有冉求有被尊為“子”的記錄,《論語&bull雍也》“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闵損亦是如此,《論語&bull先進》“闵子侍側,闇闇如也”。
四人皆是孔子的弟子,各有專長,《論語&bull先進》曰:“德行: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
”顔指顔回,字子淵;曾指曾參,字子輿。
顔回也是德行科弟子。
曾參是孔子弟子曾點的兒子,是孔門晚期最出名的弟子,據傳《大學》是他所著。
平仄上,“冉闵”是仄仄,“顔曾”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指人名詞。
③侯嬴對伯嚭(pǐ),祖逖(tì)對孫登:侯嬴,戰國時期魏國的一位賢德忠義之士,據《史記&bull魏公子列傳》載,“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魏公子信陵君聽說此人非常賢德,三番幾次去拜訪,又邀請他參加盛宴,向滿座高朋介紹他。
侯嬴也觀察到信陵君确實是禮賢下士之人,為他出謀劃策,不惜犧牲性命。
唐李白《俠客行》有“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将炙啖朱亥,持觞勸侯嬴”,即是叙寫侯嬴等人的俠義行為。
伯嚭,春秋末期楚國人,後逃亡吳國,得到吳王夫差的信任。
伯嚭為人貪婪,是一個奸佞之臣。
據《史記&bull越王勾踐世家》載
揮斤,揮舞斧頭,出自《莊子&bull徐無鬼》“運斤成風”的典故:“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垩而鼻不傷。
”楚國有個塗牆的匠人,白粉落到他鼻端,薄薄一層。
他的好朋友是個木匠,揮舞斧頭砍下去,白粉沒了,鼻子卻絲毫沒有受傷。
準繩,測定物體平直的器具,準是測平面的水準器,繩是量直度的墨線。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
主語“賢人視履”“大匠揮斤”也都是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循規矩”“按準繩”作謂語,陳述主語,即“賢人視履”“大匠揮斤”必須做到遵循規矩、按照準繩。
⑧野渡春風,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對漁燈:野渡,荒落之處或村野的渡口,唐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乘潮,順着潮水,唐劉希夷《相和歌辭&bull江南曲八首》“舣舟乘潮去,風帆振草涼”。
酒舫,供人飲酒作樂的船,唐元結《石魚湖上醉歌》“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舫”。
下聯當化用唐張繼《楓橋夜泊》的“江楓漁火對愁眠”和宋柳永的《安公子》“雨殘稍覺江天暮。
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鹭。
望幾點、漁燈隐映蒹葭浦。
停畫桡、兩兩舟人語。
道去程今夜,遙指前村煙樹。
遊宦成羁旅。
短樯吟倚閑凝伫。
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
江天,江上的天空,江天一色,故而更顯空闊遼遠。
暮雨,傍晚的雨。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隔,《廣韻》“古核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狀中結構。
“野渡春風”“江天暮雨”描述環境,前者表處所,後者表天氣,作狀語。
“人喜乘潮移酒舫”“客愁隔岸對漁燈”是句子的主體,為主謂結構;謂語動詞“喜”“愁”是兩個心理活動動詞,在此是“為……喜”“為……愁”的用法;“乘潮移酒舫”“隔岸對漁燈”兩個狀中結構作“喜”“愁”的賓語。
此聯結構複雜,然而其對仗十分工整。
【譯文】 草和蓼草相對,芡實和菱角相對。
射雁的箭和捕魚的網相對。
齊國産的纨和魯國産的缟相對,蜀地産的錦和吳地産的绫相對。
星星逐漸隐沒,太陽剛剛升起。
多次聘請和頻頻征召相對。
蕭何曾經擔任小吏,賈島一度出家為僧。
賢德的人做事遵循規矩,高超的匠人運斧有準頭。
村野渡口春風吹拂,人們高高興興利用潮水移動酒船;傍晚江邊細雨綿綿,遊子面對着隔岸的漁燈愁緒滿懷。
其二 談對吐,謂對稱①。
冉闵對顔曾②。
侯嬴對伯嚭,祖逖對孫登③。
抛白纻,宴紅绫④。
勝友對良朋⑤。
争名如逐鹿,謀利似趨蠅⑥。
仁傑姨慚周不仕,王陵母識漢方興⑦。
句寫窮愁,浣花寄迹傳工部;詩吟變亂,凝碧傷心歎右丞⑧。
【注釋】 ①談對吐,謂對稱:“談”“吐”都是表“談論”義的同義詞,“謂”“稱”都是表“稱呼”義的同義詞。
平仄上,“談”“稱”是平聲,“吐”“謂”是仄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動詞。
②冉闵對顔曾:冉指冉求,字子有;闵指闵損,字子骞。
孔子的弟子還有冉伯牛、冉仲弓的姓氏為冉,但隻有冉求有被尊為“子”的記錄,《論語&bull雍也》“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闵損亦是如此,《論語&bull先進》“闵子侍側,闇闇如也”。
四人皆是孔子的弟子,各有專長,《論語&bull先進》曰:“德行: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
”顔指顔回,字子淵;曾指曾參,字子輿。
顔回也是德行科弟子。
曾參是孔子弟子曾點的兒子,是孔門晚期最出名的弟子,據傳《大學》是他所著。
平仄上,“冉闵”是仄仄,“顔曾”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指人名詞。
③侯嬴對伯嚭(pǐ),祖逖(tì)對孫登:侯嬴,戰國時期魏國的一位賢德忠義之士,據《史記&bull魏公子列傳》載,“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魏公子信陵君聽說此人非常賢德,三番幾次去拜訪,又邀請他參加盛宴,向滿座高朋介紹他。
侯嬴也觀察到信陵君确實是禮賢下士之人,為他出謀劃策,不惜犧牲性命。
唐李白《俠客行》有“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将炙啖朱亥,持觞勸侯嬴”,即是叙寫侯嬴等人的俠義行為。
伯嚭,春秋末期楚國人,後逃亡吳國,得到吳王夫差的信任。
伯嚭為人貪婪,是一個奸佞之臣。
據《史記&bull越王勾踐世家》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