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麻
關燈
小
中
大
傳。
飄蕭覺素發,凜欲沖儒冠。
人生許與分,隻在顧盼間。
聊為義鹘行,用激壯士肝。
”蒼鷹的孩子被白蛇吃了,雌鳥力不能勝。
後來雄鳥從外面覓食歸來,得知此事,翻身去找來一隻健鹘。
鹘、蛇大鬥一場,終得報仇雪恨。
功成之後,鹘卻不知所蹤,故而詩人記錄了此鹘的俠義之事,流傳人間。
鹘,鳥名,飛得很快,善于襲擊其它鳥類,亦名隼,明李時珍《本草綱目&bull禽四&bull鸱》“鹘,小于鸱而最猛捷,能擊鸠、鴿,亦名鹬子,一名籠脫”。
慈鴉,就是慈烏,烏鴉的一種,相傳此鳥能反哺其母,故稱。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bull禽三&bull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
平仄上,“義鹘”是仄仄,“慈鴉”是平平。
鹘,《廣韻》“戶骨切”,入聲。
語法上,“義鹘”“慈鴉”都是定中結構。
③鵝群對雁陣,白苎(zhù)對黃麻:鵝群,這裡用的是王羲之的典故,《晉書&bull王羲之傳》載:“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
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
’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王羲之好鵝,曾寫《道德經》與山陰道士換一群鵝。
雁陣,成列而飛的雁群,唐王勃《滕王閣序》“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兵法和書法中都有“雁陣”之說。
白苎,白色的苎麻;黃麻,大麻。
二者都是藥名,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皆有提及。
平仄上,“白苎”是仄仄,“黃麻”是平平。
白,《廣韻》“傍陌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讀三到,吟八叉:讀三到,清代教育家李毓秀《弟子規》有“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這個典故出自南宋朱熹《訓學齋規》:“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吟八叉,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典故。
據《唐才子傳》載:“庭筠字飛卿,舊名岐,并州人,宰相彥博之孫也。
少敏悟,天才雄贍,能走筆成萬言。
善鼓琴吹笛,雲:‘有弦即彈,有孔即吹,何必爨桐與柯亭也。
’側詞豔曲,與李商隐齊名,時号‘溫、李’。
才情绮麗,尤工律賦。
每試,押官韻,燭下未嘗起草,但籠袖憑幾,每一韻一吟而已,場中曰‘溫八吟’。
又謂八叉手成八韻,名‘溫八叉’。
”溫庭筠寫詩,押官韻,每一韻一吟叉一次手,人稱“溫八吟”“溫八叉”。
平仄上,“讀三到”是仄平仄,“吟八叉”是平仄平。
讀,《廣韻》“徒谷切”,入聲;八,《廣韻》“博拔切”,入聲。
語法上,“讀三到”“吟八叉”都是主謂結構:主語“讀”“吟”都是動詞,指讀書、吟詩兩種行為,是古代文人常做的兩件事;“三到”“八叉”陳述讀書的要求和吟詩的狀态,皆為狀中結構。
⑤肅靜對喧嘩:肅靜,嚴肅而安靜。
喧嘩,聲音嘈雜混亂。
二者語義相對。
平仄上,“肅靜”是仄仄,“喧嘩”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形容詞,并列結構。
⑥圍棋兼把釣,沉李并浮瓜:把釣,就是手持釣竿釣魚,唐韓偓《秋深閑興》“把釣覆棋兼舉白,不離名教可颠狂”;把,手持的意思。
圍棋、釣魚皆頗為耗時,古人常通過描寫這兩種行為來抒發隐逸散淡的情懷。
沉李浮瓜,這個詞語又作“浮瓜沉李”,出自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謂以涼水泡洗瓜果解渴;後便借此來代指消夏樂事,宋蘇轼《答蘇伯固四首》之四“大盆如命取去,為暑中浮瓜沉李之一快也”。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兩句皆用兩個動作行為表并列關系,用“兼”“并”兩個詞連接。
⑦羽客片時能煮石,狐禅千劫似蒸沙:羽客,指神仙或方士,唐柳宗元《摘櫻桃贈元居士時在望仙亭南樓與朱道士同處》“蓬萊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
煮石,就是煮白石,據說神仙以煮白石為糧,晉葛洪《神仙傳&bull白石先生》“(白石先生)常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
狐禅,禅門指妄稱開悟、流入邪僻者,後用以泛指異端邪說,又叫“野狐禅”“野狐”。
千劫,指曠遠的時間與無數的生滅成壞,唐太宗《聖教序》“無滅無生曆千劫”;劫,是佛教名詞,“劫波”的略稱,意為極久遠的時節。
蒸沙,出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沙。
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
”佛經中常見此語,如《宗鏡錄》“足抹大地石,蒸沙成飯無”等。
可見下聯意謂如果其心不正,修野狐禅這種邪門外道,則即便曆盡千劫,如蒸沙做飯,也是不能得道成功的。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平。
石,《廣韻》“常隻切”,入聲;劫,《廣韻》“居怯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羽客”“狐禅”是主語,前者是正道,後者是外道;謂語部分“片時能煮石”“千劫似蒸沙”,都是狀中結構,狀語是“片時”“千劫”,表時間,前者強調時間之短,後者表示曆時之久。
⑧黨尉粗豪,金帳籠香斟美酒;陶生清逸,銀铛(chēng)融雪啜團茶:此聯說的是北宋名臣陶谷的典故,《苕溪漁隐叢話前集》載:“宋陶谷,字秀實,為學士,得黨太尉家姬。
遇雪,陶取雪水烹茶,謂姬曰:‘黨家有此風否?’對曰:‘彼粗人,安有此。
但能于銷金帳中淺斟低唱,飲羊羔兒酒耳。
’陶默然,慚其言。
”陶谷有個小妾,曾是黨太尉的家姬。
這一天下雪,陶谷就取雪水煮茶,問這歌姬說:“黨家有沒有這樣的做法?”她回說:“那是個粗人,怎麼會做這種事情?他隻會在銷金帳中淺斟低唱,飲羊羔酒罷了!”陶谷聽了感到很慚愧。
铛,一種古代的溫器,用來把茶和酒溫熱。
铛一般以金屬或陶、瓷等制成,此處說用銀,當是嘲諷陶生的賣弄。
啜,飲的意思。
團茶,宋代用圓模制成的茶餅,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茶之品,莫貴于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黨尉粗豪”對“陶生清逸”,是主謂結構,形容詞充當謂語。
“金帳籠香”“銀铛融雪”相對,是狀中結構,“金帳”“銀铛”是表工具的狀語。
“斟美酒”“啜團茶”相對,都是動賓結構。
對仗工整。
【譯文】 疏和密相對,樸和華相對。
仁義的鹘和慈孝的鴉相對。
鵝群和雁陣相對,白苎和黃麻相對。
古人讀書講究三到,溫庭筠吟詩須八叉。
肅靜和喧嘩相對。
一邊圍棋一邊垂釣,又是泡李又是浸瓜。
神仙方士片刻就能把石頭煮成食物,邪魔外道曆經千劫也無法修成正果。
黨尉性情粗豪,在銷金帳裡斟飲美酒;陶谷為人清雅,用銀铛融雪烹煮好茶。
飄蕭覺素發,凜欲沖儒冠。
人生許與分,隻在顧盼間。
聊為義鹘行,用激壯士肝。
”蒼鷹的孩子被白蛇吃了,雌鳥力不能勝。
後來雄鳥從外面覓食歸來,得知此事,翻身去找來一隻健鹘。
鹘、蛇大鬥一場,終得報仇雪恨。
功成之後,鹘卻不知所蹤,故而詩人記錄了此鹘的俠義之事,流傳人間。
鹘,鳥名,飛得很快,善于襲擊其它鳥類,亦名隼,明李時珍《本草綱目&bull禽四&bull鸱》“鹘,小于鸱而最猛捷,能擊鸠、鴿,亦名鹬子,一名籠脫”。
慈鴉,就是慈烏,烏鴉的一種,相傳此鳥能反哺其母,故稱。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bull禽三&bull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
平仄上,“義鹘”是仄仄,“慈鴉”是平平。
鹘,《廣韻》“戶骨切”,入聲。
語法上,“義鹘”“慈鴉”都是定中結構。
③鵝群對雁陣,白苎(zhù)對黃麻:鵝群,這裡用的是王羲之的典故,《晉書&bull王羲之傳》載:“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
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
’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王羲之好鵝,曾寫《道德經》與山陰道士換一群鵝。
雁陣,成列而飛的雁群,唐王勃《滕王閣序》“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兵法和書法中都有“雁陣”之說。
白苎,白色的苎麻;黃麻,大麻。
二者都是藥名,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皆有提及。
平仄上,“白苎”是仄仄,“黃麻”是平平。
白,《廣韻》“傍陌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讀三到,吟八叉:讀三到,清代教育家李毓秀《弟子規》有“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這個典故出自南宋朱熹《訓學齋規》:“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吟八叉,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典故。
據《唐才子傳》載:“庭筠字飛卿,舊名岐,并州人,宰相彥博之孫也。
少敏悟,天才雄贍,能走筆成萬言。
善鼓琴吹笛,雲:‘有弦即彈,有孔即吹,何必爨桐與柯亭也。
’側詞豔曲,與李商隐齊名,時号‘溫、李’。
才情绮麗,尤工律賦。
每試,押官韻,燭下未嘗起草,但籠袖憑幾,每一韻一吟而已,場中曰‘溫八吟’。
又謂八叉手成八韻,名‘溫八叉’。
”溫庭筠寫詩,押官韻,每一韻一吟叉一次手,人稱“溫八吟”“溫八叉”。
平仄上,“讀三到”是仄平仄,“吟八叉”是平仄平。
讀,《廣韻》“徒谷切”,入聲;八,《廣韻》“博拔切”,入聲。
語法上,“讀三到”“吟八叉”都是主謂結構:主語“讀”“吟”都是動詞,指讀書、吟詩兩種行為,是古代文人常做的兩件事;“三到”“八叉”陳述讀書的要求和吟詩的狀态,皆為狀中結構。
⑤肅靜對喧嘩:肅靜,嚴肅而安靜。
喧嘩,聲音嘈雜混亂。
二者語義相對。
平仄上,“肅靜”是仄仄,“喧嘩”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形容詞,并列結構。
⑥圍棋兼把釣,沉李并浮瓜:把釣,就是手持釣竿釣魚,唐韓偓《秋深閑興》“把釣覆棋兼舉白,不離名教可颠狂”;把,手持的意思。
圍棋、釣魚皆頗為耗時,古人常通過描寫這兩種行為來抒發隐逸散淡的情懷。
沉李浮瓜,這個詞語又作“浮瓜沉李”,出自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謂以涼水泡洗瓜果解渴;後便借此來代指消夏樂事,宋蘇轼《答蘇伯固四首》之四“大盆如命取去,為暑中浮瓜沉李之一快也”。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兩句皆用兩個動作行為表并列關系,用“兼”“并”兩個詞連接。
⑦羽客片時能煮石,狐禅千劫似蒸沙:羽客,指神仙或方士,唐柳宗元《摘櫻桃贈元居士時在望仙亭南樓與朱道士同處》“蓬萊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
煮石,就是煮白石,據說神仙以煮白石為糧,晉葛洪《神仙傳&bull白石先生》“(白石先生)常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
狐禅,禅門指妄稱開悟、流入邪僻者,後用以泛指異端邪說,又叫“野狐禅”“野狐”。
千劫,指曠遠的時間與無數的生滅成壞,唐太宗《聖教序》“無滅無生曆千劫”;劫,是佛教名詞,“劫波”的略稱,意為極久遠的時節。
蒸沙,出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沙。
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
”佛經中常見此語,如《宗鏡錄》“足抹大地石,蒸沙成飯無”等。
可見下聯意謂如果其心不正,修野狐禅這種邪門外道,則即便曆盡千劫,如蒸沙做飯,也是不能得道成功的。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平。
石,《廣韻》“常隻切”,入聲;劫,《廣韻》“居怯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羽客”“狐禅”是主語,前者是正道,後者是外道;謂語部分“片時能煮石”“千劫似蒸沙”,都是狀中結構,狀語是“片時”“千劫”,表時間,前者強調時間之短,後者表示曆時之久。
⑧黨尉粗豪,金帳籠香斟美酒;陶生清逸,銀铛(chēng)融雪啜團茶:此聯說的是北宋名臣陶谷的典故,《苕溪漁隐叢話前集》載:“宋陶谷,字秀實,為學士,得黨太尉家姬。
遇雪,陶取雪水烹茶,謂姬曰:‘黨家有此風否?’對曰:‘彼粗人,安有此。
但能于銷金帳中淺斟低唱,飲羊羔兒酒耳。
’陶默然,慚其言。
”陶谷有個小妾,曾是黨太尉的家姬。
這一天下雪,陶谷就取雪水煮茶,問這歌姬說:“黨家有沒有這樣的做法?”她回說:“那是個粗人,怎麼會做這種事情?他隻會在銷金帳中淺斟低唱,飲羊羔酒罷了!”陶谷聽了感到很慚愧。
铛,一種古代的溫器,用來把茶和酒溫熱。
铛一般以金屬或陶、瓷等制成,此處說用銀,當是嘲諷陶生的賣弄。
啜,飲的意思。
團茶,宋代用圓模制成的茶餅,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茶之品,莫貴于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黨尉粗豪”對“陶生清逸”,是主謂結構,形容詞充當謂語。
“金帳籠香”“銀铛融雪”相對,是狀中結構,“金帳”“銀铛”是表工具的狀語。
“斟美酒”“啜團茶”相對,都是動賓結構。
對仗工整。
【譯文】 疏和密相對,樸和華相對。
仁義的鹘和慈孝的鴉相對。
鵝群和雁陣相對,白苎和黃麻相對。
古人讀書講究三到,溫庭筠吟詩須八叉。
肅靜和喧嘩相對。
一邊圍棋一邊垂釣,又是泡李又是浸瓜。
神仙方士片刻就能把石頭煮成食物,邪魔外道曆經千劫也無法修成正果。
黨尉性情粗豪,在銷金帳裡斟飲美酒;陶谷為人清雅,用銀铛融雪烹煮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