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麻

關燈
叔敖之為嬰兒也,出遊而還,憂而不食。

    其母問其故,泣而對曰:‘今日吾見兩頭蛇,恐去死無日矣。

    ’其母曰:‘今蛇安在?’曰:‘吾聞見兩頭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見,吾已埋之也。

    ’其母曰:‘無憂,汝不死。

    吾聞之,有陰德者,天報以福。

    ’”孫叔敖年幼的時候,見了兩頭蛇,怕别人見到之後遭殃,就把蛇殺了埋了。

    平仄上,“百舌鳥”是仄仄仄,“兩頭蛇”是仄平平。

    百,《廣韻》“博陌切”,入聲;舌,《廣韻》“食列切”,入聲。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名詞,定中結構。

     ⑤帝裡對仙家:帝裡,就是帝都,唐李百藥《賦得魏都》“帝裡三方盛,王庭萬國來”。

    仙家,就是仙人所住的地方,唐牟融《天台》“洞裡無塵通客境,人間有路入仙家”。

    平仄上,“帝裡”是仄仄,“仙家”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名詞,定中結構。

     ⑥堯仁敷率土,舜德被流沙:敷,傳布、散布,《尚書&bull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率土,《詩經&bull小雅&bull北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引之《經義述聞》雲:“《爾雅》曰:‘率,自也。

    ’‘自土之濱’者,舉外以包内,猶言‘四海之内,莫非王臣’。

    ”“率土”和“普天”相對,都是境域之内的意思。

    被,達到、延及,《尚書&bull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孔安國傳“被,覆”。

    流沙,就是沙漠,因為沙經常被風吹而流動,故名;《楚辭&bull離騷》“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王逸注“流沙,沙流如水也”。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仄仄平平。

    德,《廣韻》“多則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

     ⑦橋上授書曾納履(lǚ),壁間題句已籠紗:上聯說的是張良的故事。

    張良的祖先是戰國時期韓國人,根據《史記&bull留侯世家》載,韓國被秦國所滅之後,張良曾與大力士試圖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而失敗,不得不到下邳躲起來。

    “良嘗閑從容步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愕)然,欲毆之。

    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驚,随目之。

    父去裡所,複還,曰:‘孺子可教矣。

    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良因怪之,跪曰:‘諾。

    ’”他在下邳遇到一位老人,他的鞋子掉到橋下,讓張良去撿起來,還要張良為自己穿上。

    張良一一照做,老人就約他五天後的早上相見。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

    ’五日雞鳴,良往。

    父又先在,複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複早來。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

    ’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

    後十年興。

    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遂去,無他言,不複見。

    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經過反複地考驗以後,老人送了他一本兵書。

    張良學了之後,輔佐劉邦打下了天下。

    納履,穿鞋的意思,《樂府詩集&bull相和歌辭七&bull君子行》“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下聯的典故是有關唐代詩人王播的,《苕溪漁隐叢話後集&bull唐人雜紀上》引《古今詩話》雲:“王播少孤貧,嘗客揚州惠昭寺木蘭院,随僧齋飧,僧頗厭之;及播至,已飯矣。

    後二紀,播自重位鎮是邦,因訪舊遊,向所題以碧紗籠之。

    播乃題二絕雲:‘二十年前此院遊,木蘭花發院初修。

    而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

    ’‘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阇黎飯後鐘。

    二十年來塵撲面,而今始得碧紗籠。

    ’”王播貧弱之時,寄食于木蘭院,遭到僧人們的厭棄。

    等到二十多年後做了大官回去,發現原來題在寺裡的詩句已經用碧紗籠罩起來了,于是就有了“二十年來塵撲面,而今始得碧紗籠”的詩句。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橋上授書”與“壁間題句”相對,都是狀中結構,主語省去。

    “曾納履”與“已籠紗”相對,兩個都是狀中結構,也省去主語。

     ⑧遠塞迢迢,露碛(qì)風沙何可極;長沙渺渺,雪濤煙浪信無涯:迢迢,形容道路遙遠,唐孟浩然《涼州詞》“胡地迢迢三萬裡,那堪馬上送明君”。

    碛,沙漠的意思,《資治通鑒&bull隋炀帝大業四年》“世雄孤軍度碛,伊吾初謂隋軍不能至,皆不設備;聞世雄軍已度碛,大懼,請降”,胡三省注“流沙亦謂之碛”。

    渺渺,悠遠,宋王安石《憶金陵》“想見舊時遊曆處,煙雲渺渺水茫茫”。

    信,确實、實在,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無涯,沒有邊際。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碛,《廣韻》“七迹切”,入聲;極,《廣韻》“渠力切”,入聲。

    語法上,“遠塞迢迢”對“長沙渺渺”,皆為主謂結構。

    “露碛風沙何可極”對“雪濤煙浪信無涯”,也都是主謂結構;謂語部分“何可極”“信無涯”皆為狀中結構;狀語“何”“信”,前者用疑詞表反問,後者用确語表肯定,都表達一種無可置疑的語氣。

     【譯文】 圓和缺相對,正和斜相對。

     談笑和歎息相對。

     沈約的細腰和潘嶽的蒼鬓相對,孟宗的筍和盧仝的茶相對。

     百舌鳥,兩頭蛇。

     帝王所居之處和仙人所處之家相對。

     堯帝的仁德遍及天下,虞舜的德澤傳到流沙。

     張良在橋上遇到老人,他給老人穿鞋,老人授與他兵書;王播曾在寺牆上題詩,二十多年之後,詩句被罩上碧紗。

     邊塞迢迢,那裸露的沙礫如何可以窮盡;平沙渺渺,這海上的波浪實在無邊無涯。

     其四 疏對密,樸對華①。

     義鹘對慈鴉②。

     鵝群對雁陣,白苎對黃麻③。

     讀三到,吟八叉④。

     肅靜對喧嘩⑤。

     圍棋兼把釣,沉李并浮瓜⑥。

     羽客片時能煮石,狐禅千劫似蒸沙⑦。

     黨尉粗豪,金帳籠香斟美酒;陶生清逸,銀铛融雪啜團茶⑧。

     【注釋】 ①疏對密,樸對華:樸,指未經加工的木料,與“華麗”“華美”的“華”意義相對。

    平仄上,“疏”“華”是平聲,“密”“樸”是仄聲。

    樸,《廣韻》“匹角切”,入聲。

    語法上,兩組詞語皆是意義相對的形容詞。

     ②義鹘(hú)對慈鴉:義鹘,典出唐杜甫《義鹘行》詩:“陰崖有蒼鷹,養子黑柏颠。

    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

    雄飛遠求食,雌者鳴辛酸。

    力強不可制,黃口無半存。

    其父從西歸,翻身入長煙。

    斯須領健鹘,痛憤寄所宣。

    鬥上捩孤影,噭哮來九天。

    修鱗脫遠枝,巨颡拆老拳。

    高空得蹭蹬,短草辭蜿蜒。

    折尾能一掉,飽腸皆已穿。

    生雖滅衆雛,死亦垂千年。

    物情有報複,快意貴目前。

    茲實鸷鳥最,急難心炯然。

    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賢。

    近經潏水湄,此事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