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肴

關燈
)帳,獸錦袍:鲛绡帳,鲛绡紗做的帳子。

    鲛绡,傳說中鲛人所織的绡,非常輕薄,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南海出鲛绡紗,泉室潛織,一名龍紗。

    其價百餘金,以為服,入水不濡”;绡,輕紗。

    《紅樓夢》第九十二回這樣描寫鲛绡帳的珍貴:“馮紫英道:‘這叫做“鲛绡帳”。

    ’在匣子裡拿出來時,疊得長不滿五寸,厚不上半寸。

    馮紫英一層一層的打開,打到十來層,已經桌上鋪不下了。

    馮紫英道:‘你看,裡頭還有兩褶,必得高屋裡去,才張得下。

    這就是鲛絲所織。

    暑熱天氣,張在堂屋裡頭,蒼蠅蚊子一個不能進來,又輕又亮。

    ’賈政道:‘不用全打開,怕疊起來倒費事。

    ’詹光便與馮紫英一層一層折好收拾了。

    馮紫英道:‘這四件東西,價兒也不貴,兩萬銀他就賣。

    母珠一萬,鲛绡帳五千,“漢宮春曉”與自鳴鐘五千。

    ’賈政道:‘那裡買的起!’”獸錦袍,是用織有獸形圖案的錦所做的袍子,典出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平仄上,“鲛绡帳”是平平仄,“獸錦袍”仄仄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⑤露葉對風梢:露葉,沾着露水的葉子,如唐馬戴《高司馬移竹》“叢居堂下幸君移,翠掩燈窗露葉垂”。

    風梢,風中的樹梢。

    “葉”今本多作“果”。

    古詩文如宋向子《清平樂》“露葉薿薿生光,風梢泛泛飄香”,明劉溥《詠衰柳》“露葉煙梢翠色浮,向人長是弄春柔”,明杜瓊《竹》“露葉風梢接水鄉,幾回相對憶潇湘”等等,皆是“露葉”與“風梢”或“煙梢”相對,而未見“露果”與“風梢”相對者。

    從意境、用典來說,取“露葉”更佳。

    琅環閣藏本正作“露葉”。

    平仄上,“露葉”是仄仄,“風梢”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⑥揚州輸橘柚,荊土貢菁茅:此聯出自《尚書&bull禹貢》,記載了大禹時期揚州和荊州以及其他各地向天子進貢特産的情況:“達于淮、海惟揚州……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筱,齒、革、羽、毛惟木。

    島夷卉服。

    厥篚織貝;厥包橘、柚,錫貢。

    沿于江、海,達于淮、泗”,“荊及衡陽惟荊州……厥貢羽、毛、齒、革,惟金三品,杶、幹、栝、柏,砺、砥、砮、丹,惟稇、、楛,三邦厎貢厥名。

    包匦菁茅;厥篚玄、、玑組;九江納錫大龜”。

    輸,交出、獻納。

    橘柚,橘子和柚子,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有“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荊,古九州島之一荊州的簡稱。

    菁茅,香草名,茅的一種,古代祭祀時用以縮酒;《尚書&bull禹貢》“苞匦菁茅”,孔傳“匦,匣也。

    菁以為菹,茅以縮酒”。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平平。

    橘,《廣韻》“居聿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

     ⑦斷蛇埋地稱孫叔,渡蟻編橋識宋郊:上聯出自《列女傳&bull仁智傳&bull孫叔敖母》:“楚令尹孫叔敖之母也。

    叔敖為嬰兒之時,出遊,見兩頭蛇,殺而埋之。

    歸見其母而泣焉,母問其故,對曰:‘吾聞見兩頭蛇者死,今者出遊見之。

    ’其母曰:‘蛇今安在?’對曰:‘吾恐他人複見之,殺而埋之矣。

    ’其母曰:‘汝不死矣。

    夫有陰德者,陽報之。

    德勝不祥,仁除百禍。

    天之處高而聽卑。

    《書》不雲乎:“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爾嘿矣,必興于楚。

    ’及叔敖長,為令尹。

    君子謂叔敖之母知道德之次。

    《詩》雲:‘母氏聖善。

    ’此之謂也。

    頌曰:叔敖之母,深知天道,叔敖見蛇,兩頭岐首,殺而埋之,泣恐不及,母曰陰德,不死必壽。

    ”相傳見了兩頭蛇必死,孫叔敖年少時候見過兩頭蛇,為了不讓别人受害,他就把兩頭蛇殺了埋了,故而受人稱頌。

    下聯是宋代宰相宋郊的故事,清周安士居士《安士全書&bull救蟻中狀元之選》載:“宋宋郊、宋祁兄弟同在太學。

    有僧相之曰:‘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不失科甲。

    ’後春試畢,僧見大宋賀曰:‘似曾活數百萬生命者。

    ’郊笑曰:‘貧儒何力及此?’僧曰:‘蠕動之物皆命也。

    ’郊曰:‘有蟻穴為暴雨所浸,吾編竹橋渡之。

    豈此是耶?’僧曰:‘是矣。

    小宋今當大魁,公終不出其下。

    ’及唱第,祁果狀元。

    章獻太後謂弟不可先兄,乃易郊第一,祁第十。

    始信僧言不謬。

    ”宋代的宋郊有一次看到暴雨浸壞螞蟻穴,就編了一個竹橋讓螞蟻渡水,後來宋郊就因為救了幾百萬螞蟻的生命而積累了福德,中了狀元。

    平仄上,上聯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叔,《廣韻》“式竹切”,入聲;識,《廣韻》“賞職切”,入聲。

    語法上,“斷蛇埋地”對“渡蟻編橋”,皆由兩個動詞結構組成;“稱孫叔”對“識宋郊”,都是動賓結構。

    兩句内部都是因果關系,即“斷蛇埋地”是“稱孫叔”的原因,“渡蟻編橋”是“識宋郊”的原因。

     ⑧好夢難成,蛩(qióng)響階前偏唧唧;良朋遠至,雞聲窗外正膠膠:上聯化用自宋張閏《秋聲》中的“桐雜蟬鳴愁易起,蕉和蛩響夢頻醒”和《全元曲&bull鄭月蓮秋夜雲窗夢》第三折中的“薄設設衾寒枕冷,愁易感好夢難成”。

    蛩響,即蛩聲,蟋蟀的叫聲,唐王維《早秋山中作》“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蛩,蟋蟀、蝗蟲之類。

    唧唧,鳥鳴、蟲吟聲,宋歐陽修《秋聲賦》“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餘之歎息”。

    下聯化自唐杜甫《羌村三首》其三“群雞正亂叫,客至雞鬥争。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良朋遠至,出自《論語&bull學而》的“有朋自遠方來”,唐皎然《樂意聯句一首》也有“良朋益友自遠來”。

    “遠至”或作“遠到”,二者皆可。

    膠膠,雞鳴之聲,出自《詩經&bull鄭風&bull風雨》“風雨潇潇,雞鳴膠膠”。

    今本多作“嘐嘐”,也是雞的叫聲,如唐柳宗元《遊朝陽岩遂登西亭二十韻》“晨雞不餘欺,風雨聞嘐嘐”,亦可。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唧,《廣韻》“子力切”,入聲。

    語法上,“好夢難成”“良朋遠至”相對,皆為主謂結構。

    “蛩響階前偏唧唧”對“雞聲窗外正膠膠”,也是主謂結構:主語“蛩響”“雞聲”相對;“階前”對“窗外”與“偏”對“正”兩組,皆為狀語;由“唧唧”“膠膠”兩個象聲詞充當謂語中心。

     【譯文】 官署和民居相對,糧倉和廚房相對。

     玉磬和金铙相對。

     竹林和梅嶺相對,飛翔的鳳凰和騰躍的蛟龍相對。

     鲛人織的細絹做的帳子,有獸紋的錦緞做的袍子。

     露水沾濕的葉子和微風吹拂的樹梢相對。

     揚州進獻橘柚,荊州納貢菁茅。

     孫叔敖殺死不祥的兩頭蛇埋在地下讓人稱道,宋郊編織竹橋讓螞蟻渡過雨水從而高中狀元。

     好夢難成,因為階前的蟋蟀唧唧叫個不停;友人來訪,窗外的公雞恰好正在膠膠啼鳴。

     四 豪 “豪”是“平水韻”中下平聲的第四韻部。

     “豪”在《廣韻》中作“胡刀切”,平聲,豪韻。

     《笠翁對韻》中所用到的韻腳字有蒿、臯、濤、毛、褒、韬、萄、滔、桃、旄、膏、刀、勞、高、号、豪、曹、袍、舠、醪、羔、騷等22個,《聲律啟蒙》用到的有刀、高、袍、醪、猱、桃、篙、褒、蒿、萄、糟、滔、羔、濤、毛、勞、缫等17個。

    其中有13個兩書都有用到,分别是蒿、濤、毛、褒、萄、滔、桃、刀、勞、高、羔、袍、醪等。

    《笠翁對韻》用到而《聲律啟蒙》沒用到的有臯、韬、旄、膏、号、豪、曹、舠、騷等9個字。

    《聲律啟蒙》用到而《笠翁對韻》沒用到的有猱、篙、糟、缫等4個字。

     其一 茭對芡,荻對蒿①。

     山麓對江臯②。

     莺簧對蝶闆,麥浪對松濤③。

     骐骥足,鳳凰毛④。

     美譽對嘉褒⑤。

     文人窺蠹簡,壯士學龍韬⑥。

     馬援南征裝薏苡,張骞西使進葡萄⑦。

     辯口懸河,萬語千言常亹亹;詞源倒峽,連篇累牍自滔滔⑧。

     【注釋】 ①茭(jiāo)對芡(qiàn),荻(dí)對蒿(hāo):茭,草名,茭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bull草八&bull菰》“江南人呼菰為茭,以其根交結也”。

    芡,水草名。

    “茭”“芡”皆可食用。

    今本“芡”多作“茨”。

    茨(cí),指蒺藜,《詩經&bull鄘風&bull牆有茨》“牆有茨,不可掃也”,毛傳“茨,蒺藜也”。

    “茭”“芡”同類,且“茨”與“茭”皆為平聲,失對,當從琅環閣藏本作“芡”為宜。

    荻,與蘆同類,明李時珍《本草綱目&bull草四&bull蘆》“蘆有數種:其長丈許,中空,皮薄,色白者,葭也,蘆也,葦也。

    短小于葦,而中空,皮厚,色青蒼者,薍也,荻也,萑也。

    其最短小而中實者,蒹也,薕也”。

    蒿,蒿草,《詩經&bull小雅&bull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朱熹《集傳》“蒿,菣也。

    即青蒿也”。

    平仄上,“茭”“蒿”都是平聲,“芡”“荻”都是仄聲。

    荻,《廣韻》“徒曆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植物名詞。

     ②山麓對江臯:麓,山腳,《詩經&bull大雅&bull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濟濟”,毛亨傳曰“麓,山足也”。

    臯,岸邊的意思。

    平仄上,“山麓”是平仄,“江臯”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③莺簧對蝶闆,麥浪對松濤:莺簧,黃莺的鳴聲,以其聲如笙簧奏樂,故稱;簧,樂器裡有彈性的薄片,用竹箬或銅片制成,作為發聲的振動體,《詩經&bull小雅&bull鹿鳴》“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闆,樂器中用以按拍的拍闆,胡三省注《資治通鑒》“闆,拍闆也。

    古樂無之。

    玄宗時,教坊散樂用橫笛一,拍闆一,腰鼓三,後人因之,歌舞率以闆為節,以木若象凡八片,以韋貫之,兩手各執其外一片而拍之”;因拍闆如蝴蝶翅膀開合,故而拍闆有“蝶闆”之稱。

    “蝶闆”與“莺簧”經常并提,《魏閹全傳》第四十二回“啞啞的莺簧蝶闆,開蚤衙兩部鼓吹”。

    麥浪,指田地裡大片麥子被風吹得起伏像波浪的樣子,宋蘇轼《南歌子&bull晚春》“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

    松濤,風撼松林,聲如波濤,唐周渭《遊兼山》“泉飛石澗遊魂冷,風卷松濤匹馬嘶”。

    平仄上,“莺簧”是平平,“蝶闆”是仄仄;“麥浪”是仄仄,“松濤”是平平。

    蝶,《廣韻》“徒協切”,入聲。

    語法上,四者都是定中結構。

     ④骐骥足,鳳凰毛:骐骥,駿馬,用來比喻賢才。

    《荀子&bull勸學》“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

    骐骥足,也是比喻傑出的人才,唐陳子良《贊德上越國公楊素》“君侯稱上宰,命世挺才英。

    本超骐骥足,複蘊風雲情”。

    鳳凰毛,鳳凰的羽毛,比喻珍貴稀少之物,成語有所謂“鳳毛麟角”。

    “骐骥”與“鳳凰”經常相對,如唐白居易《履道西門二首》“跛鼈難随骐骥足,傷禽莫趁鳳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