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蕭
關燈
小
中
大
下聯“鹿藏蕉”第二字平仄失對,故本書不取。
鹿藏蕉,出自《列子&bull周穆王》“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禦而擊之,斃之。
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
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
鄭國有個人在野外砍柴,殺死了一隻鹿,怕别人看見,就急忙把它藏起來,用蕉覆蓋在上面,後來卻忘了藏哪裡了,還以為剛才做了一個夢。
平仄上,“魚貫柳”是平仄仄,“鹿藏蕉”是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魚”“鹿”兩個動物名詞作主語;謂語部分“貫柳”“藏蕉”都是動補結構,魚貫以柳枝,鹿藏于蕉下。
⑤水遠對山遙:“山長”與“水遠”經常相對,形容路遠且坎坷。
“山遙”與“山長”類似。
平仄上,“水遠”是仄仄,“山遙”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
⑥湘靈能鼓瑟,嬴女解吹箫:上聯出自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楚辭&bull遠遊》中的“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唐李賢注“湘靈,舜妃,溺于湘水,為湘夫人”。
湘靈指的是舜的兩位夫人娥皇、女英,在舜帝死後自沉于湘江,故又稱湘夫人、湘妃。
下聯出自《列女傳&bull蕭史》:“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
善吹箫,能緻孔雀白鶴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
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
公為作鳳台,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
一日,皆随鳳凰飛去。
故秦人為作鳳女祠于雍宮中,時有箫聲而已。
”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喜歡上了善于吹箫的蕭史,也跟着一起學。
後來二人随鳳凰飛走。
嬴女,就是指弄玉,秦國公室為嬴姓,所以稱“嬴女”。
能、解,在這裡表示善于、擅長、在某方面比較能的意思。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
⑦雪點寒梅橫小院,風吹弱柳覆平橋:此聯出自唐溫庭筠《和道溪君别業》中的“風飄弱柳平橋晚,雪點梅花小院春”。
古詩中“雪”“梅”經常相提并論,宋盧梅坡《雪梅》其一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柳”與“橋”也是經常一起出現的意象,如唐溫庭筠《春洲曲》“門外平橋連柳堤,歸來晚樹黃莺啼”。
弱柳,柳條柔弱,故有此稱。
平橋,即鹹陽橋,亦名西渭橋,唐溫庭筠《走馬樓三更曲》“馬過平橋通畫堂,虎幡龍戟風悠揚”,曾益注“《一統志》:西渭橋在舊長安西,亦曰平橋,唐時名鹹陽橋”。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雪點寒梅”對“風吹弱柳”,都是主謂結構;“橫小院”對“覆平橋”,皆為動賓結構,賓語表處所,表“橫(過)”“覆(蓋)”的對象。
有意思的是,第一個結構的賓語和第二個結構的主語是共用的;分開來說,即是“雪點寒梅,寒梅橫小院”“風吹弱柳,弱柳覆平橋”。
《笠翁對韻》中有不少這樣的對聯,有一種環環相扣的美感。
⑧月牖(yǒu)通宵,绛蠟罷時光不減;風簾當晝,雕盤停後篆難消:上聯可能出自宋蔡伸《生查子》“霜寒月滿窗,夜永人無寐。
绛蠟有餘情,偏照鴛鴦被”,描繪了因為月光滿窗,故而绛蠟雖然燒殘,仍然光照滿屋的情形。
月牖,透出月光的窗戶;牖,窗戶,《尚書&bull顧命》“牖間南向,敷重篾席”,孔穎達疏“牖,謂窗也”。
绛蠟,紅色的蠟燭,宋蘇轼《次韻代留别》“绛蠟燒殘玉斝飛,離歌唱徹萬行啼”。
下聯典出宋李清照《滿庭芳》“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鈎”。
風簾,指遮蔽門窗的簾子,南朝齊謝朓《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花叢亂數蝶,風簾入雙燕”。
雕盤,指盤香;篆,盤香為線條之形,篆書線條宛轉,故而盤香又叫“篆”。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皆有兩個結構。
“月牖通宵”對“風簾當晝”,都是主謂結構。
“绛蠟罷時光不減”對“雕盤停後篆難消”,都是狀中結構;其狀語是“绛蠟罷時”“雕盤停後”,表時間;“光不減”“篆難消”是主謂結構,為中心語。
上下聯的兩個結構之間都是因果關系:因牖有月而光不減,風簾遮蔽所以篆難消。
【譯文】 耕種和讀書相對,放牧和打柴相對。
琥珀和瓊瑤相對。
兔毛和鴻爪相對,桂棹和蘭槳相對。
魚用柳枝穿起來,鹿藏在蕉葉之下。
水遠和山長相對。
湘妃能彈瑟,弄玉善吹箫。
雪花點點,梅花枝橫小院;輕風吹拂,弱柳覆蓋平橋。
月光照耀窗戶,即便紅燭燒盡屋内卻依然明亮;門簾白天低垂,雕盤香已燃盡而煙霧仍然缭繞。
鹿藏蕉,出自《列子&bull周穆王》“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禦而擊之,斃之。
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
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
鄭國有個人在野外砍柴,殺死了一隻鹿,怕别人看見,就急忙把它藏起來,用蕉覆蓋在上面,後來卻忘了藏哪裡了,還以為剛才做了一個夢。
平仄上,“魚貫柳”是平仄仄,“鹿藏蕉”是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魚”“鹿”兩個動物名詞作主語;謂語部分“貫柳”“藏蕉”都是動補結構,魚貫以柳枝,鹿藏于蕉下。
⑤水遠對山遙:“山長”與“水遠”經常相對,形容路遠且坎坷。
“山遙”與“山長”類似。
平仄上,“水遠”是仄仄,“山遙”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
⑥湘靈能鼓瑟,嬴女解吹箫:上聯出自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楚辭&bull遠遊》中的“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唐李賢注“湘靈,舜妃,溺于湘水,為湘夫人”。
湘靈指的是舜的兩位夫人娥皇、女英,在舜帝死後自沉于湘江,故又稱湘夫人、湘妃。
下聯出自《列女傳&bull蕭史》:“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
善吹箫,能緻孔雀白鶴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
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
公為作鳳台,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
一日,皆随鳳凰飛去。
故秦人為作鳳女祠于雍宮中,時有箫聲而已。
”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喜歡上了善于吹箫的蕭史,也跟着一起學。
後來二人随鳳凰飛走。
嬴女,就是指弄玉,秦國公室為嬴姓,所以稱“嬴女”。
能、解,在這裡表示善于、擅長、在某方面比較能的意思。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
⑦雪點寒梅橫小院,風吹弱柳覆平橋:此聯出自唐溫庭筠《和道溪君别業》中的“風飄弱柳平橋晚,雪點梅花小院春”。
古詩中“雪”“梅”經常相提并論,宋盧梅坡《雪梅》其一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柳”與“橋”也是經常一起出現的意象,如唐溫庭筠《春洲曲》“門外平橋連柳堤,歸來晚樹黃莺啼”。
弱柳,柳條柔弱,故有此稱。
平橋,即鹹陽橋,亦名西渭橋,唐溫庭筠《走馬樓三更曲》“馬過平橋通畫堂,虎幡龍戟風悠揚”,曾益注“《一統志》:西渭橋在舊長安西,亦曰平橋,唐時名鹹陽橋”。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雪點寒梅”對“風吹弱柳”,都是主謂結構;“橫小院”對“覆平橋”,皆為動賓結構,賓語表處所,表“橫(過)”“覆(蓋)”的對象。
有意思的是,第一個結構的賓語和第二個結構的主語是共用的;分開來說,即是“雪點寒梅,寒梅橫小院”“風吹弱柳,弱柳覆平橋”。
《笠翁對韻》中有不少這樣的對聯,有一種環環相扣的美感。
⑧月牖(yǒu)通宵,绛蠟罷時光不減;風簾當晝,雕盤停後篆難消:上聯可能出自宋蔡伸《生查子》“霜寒月滿窗,夜永人無寐。
绛蠟有餘情,偏照鴛鴦被”,描繪了因為月光滿窗,故而绛蠟雖然燒殘,仍然光照滿屋的情形。
月牖,透出月光的窗戶;牖,窗戶,《尚書&bull顧命》“牖間南向,敷重篾席”,孔穎達疏“牖,謂窗也”。
绛蠟,紅色的蠟燭,宋蘇轼《次韻代留别》“绛蠟燒殘玉斝飛,離歌唱徹萬行啼”。
下聯典出宋李清照《滿庭芳》“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鈎”。
風簾,指遮蔽門窗的簾子,南朝齊謝朓《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花叢亂數蝶,風簾入雙燕”。
雕盤,指盤香;篆,盤香為線條之形,篆書線條宛轉,故而盤香又叫“篆”。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皆有兩個結構。
“月牖通宵”對“風簾當晝”,都是主謂結構。
“绛蠟罷時光不減”對“雕盤停後篆難消”,都是狀中結構;其狀語是“绛蠟罷時”“雕盤停後”,表時間;“光不減”“篆難消”是主謂結構,為中心語。
上下聯的兩個結構之間都是因果關系:因牖有月而光不減,風簾遮蔽所以篆難消。
【譯文】 耕種和讀書相對,放牧和打柴相對。
琥珀和瓊瑤相對。
兔毛和鴻爪相對,桂棹和蘭槳相對。
魚用柳枝穿起來,鹿藏在蕉葉之下。
水遠和山長相對。
湘妃能彈瑟,弄玉善吹箫。
雪花點點,梅花枝橫小院;輕風吹拂,弱柳覆蓋平橋。
月光照耀窗戶,即便紅燭燒盡屋内卻依然明亮;門簾白天低垂,雕盤香已燃盡而煙霧仍然缭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