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蕭

關燈
草木開花,引申為興盛;悴,枯萎、憔悴,與“榮”相對,唐韓愈《長安交遊者贈孟郊》“何能辨榮悴,且欲分賢愚”。

    “夕”“朝”是傍晚和早晨的意思,意義也相對。

    平仄上,“榮”“朝”都是平聲,“悴”“夕”都是仄聲。

    夕,《廣韻》“祥易切”,入聲。

    語法上,“榮”“悴”是一對反義形容詞,“夕”“朝”是具有相對義的時間名詞。

     ②露地對雲霄:露地,是佛教語,喻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俱盡,處于沒有覆蔽的地方,《百喻經》“舍棄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來”。

    雲霄,天際、高空,也比喻地位高,晉陸雲《晉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明明皇儲,叡哲時招。

    奮厥河浒,矯足雲霄”。

    平仄上,“露地”是仄仄,“雲霄”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表地點的名詞。

    結構上,二者都是表天空氣象方面的名詞。

    “露”“雲”與表示空間位置的“地”“霄”相組合,形式上是工整的;然其結構關系實有所不同,“露地”是定中結構,“雲霄”是并列結構。

     ③商彜對周鼎,殷濩(huò)對虞韶:商彜、周鼎,《詩鏡總論》曰“商彜周鼎,洵可珍也”。

    彜,指盛酒的尊,引申泛指宗廟常用的禮器;鼎,古代炊器,亦多用為宗廟的禮器。

    商、周,都是朝代名。

    殷,也是指商代;濩,指湯之樂舞。

    古代的舞有很多種,相傳有所謂“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大卷》,唐堯時的《大鹹》,虞舜時的《大磬》,夏禹時的《大夏》,商湯時的《大濩》,周文王、周武王時的《大武》。

    虞,朝代名,帝舜有天下之号;韶,指《韶》樂,舜時候的音樂,《尚書&bull益稷》“《箫韶》九成,鳳皇來儀”,孔傳“《韶》,舜樂名”。

    孔子對《韶》樂的評價很高,《論語&bull八佾》曰:“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論語&bull述而》又曰:“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平仄上,“商彜”是平平,“周鼎”是平仄;“殷濩”是平仄,“虞韶”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樊素口,小蠻腰:樊素,唐白居易家的歌妓,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雲:“妓有樊素者,年二十餘,綽綽有歌舞态,善唱《楊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聞洛下。

    ”小蠻,唐白居易家的舞妓名。

    明郎瑛《七修類稿&bull詩文類》載:“後白居易有愛妓樊素善歌,小蠻善舞,故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平仄上,“樊素口”是平仄仄,“小蠻腰”是仄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⑤六诏對三苗:六诏,唐代位于今雲南及四川西南的烏蠻六個部落的總稱;诏,為王或首領,其帥有六,因号“六诏”。

    三苗,古國名,《尚書&bull舜典》“竄三苗于三危”,孔傳“三苗,國名,缙雲氏之後,為諸侯,号饕餮”。

    平仄上,“六诏”是仄仄,“三苗”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名詞,定中結構。

     ⑥朝天車奕奕,出塞馬蕭蕭:上聯當化自唐蘇颋《敬和崔尚書大明朝堂雨後望終南山見示之作》“奕奕輕車至,清晨朝未央”。

    奕奕,形容衆多的樣子,如唐陳子昂《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奕奕車騎,粲粲都人”。

    蕭蕭,象聲詞,可以形容各種聲音,包括馬叫聲、風雨聲、流水聲、草木搖落聲、樂器聲等等;此處形容馬鳴聲,最早出自《詩經&bull小雅&bull車攻》“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馬鳴蕭蕭,是邊塞常見的景象,唐劉禹錫《邊風行》“邊馬蕭蕭鳴,邊風滿碛生”。

    平仄上,“朝天車奕奕”是平平平仄仄,“出塞馬蕭蕭”是仄仄仄平平。

    出,《廣韻》“赤律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主語是“朝天車”“出塞馬”,都是定中結構,“朝天”“出塞”是動賓結構充當定語;謂語部分“奕奕”“蕭蕭”都是形容性的重疊語。

     ⑦公子幽蘭重泛舸(gě),王孫芳草正聯镳(biāo):上聯的典故出自戰國屈原《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公子,先秦本指諸侯之子,後泛指貴族子弟。

    幽蘭,蘭花,《楚辭&bull離騷》“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常由君子佩戴,用以形容品格高潔,晉陶淵明《飲酒&bull幽蘭生前庭》“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舸,大船,《方言》第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

    下聯的典故出自《楚辭&bull招隐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王孫,周王之孫,後泛指貴族子弟,唐王維《山居秋暝》有“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别》中有“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

    聯镳,猶聯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