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删

關燈
【題解】 “删”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的第十五韻部。

     “删”在《廣韻》中作“所奸切”,平聲,删韻。

     《笠翁對韻》中所用到的韻腳字有灣、閑、艱、珊、關、彎、頑、間、悭、蠻、鬟、山、顔、還、斑等15個,《聲律啟蒙》中用到的有攀、菅、顔、潺、環、删、關、山、悭、鬟、鹇、環、還、斑、奸、頑、蠻、間等18個。

    其中兩書共同用到的韻腳字有關、頑、間、悭、蠻、鬟、山、顔、還、斑等10個,《笠翁對韻》用到而《聲律啟蒙》沒用的是灣、閑、艱、珊、彎等5個字,後者用到而前者沒有用到的是攀、菅、潺、環、删、鹇、環、奸等8個字。

    《笠翁對韻》所用的“珊”屬于十四寒。

     其一 林對塢,嶺對灣①。

     晝永對春閑②。

     謀深對望重,任大對投艱③。

     裾袅袅,佩珊珊④。

     守塞對當關⑤。

     密雲千裡合,新月一鈎彎⑥。

     叔寶君臣皆縱逸,重華父母是嚚頑⑦。

     名動帝畿,西蜀三蘇來日下;壯遊京洛,東吳二陸起雲間⑧。

     【注釋】 ①林對塢(wù),嶺對灣:塢,指四面高中間低的地方、村落,唐羊士谔《山閣聞笛》“臨風玉管吹參差,山塢春深日又遲”;也指四面如屏的花木深處,或四面擋風的建築物,如花塢、竹塢、船塢。

    嶺,指高大的山脈,也指相連的山。

    灣,河水彎曲的地方。

    今本“灣”多作“巒”,然“巒”屬十四寒,當從琅環閣藏本作“灣”為是。

    平仄上,“林”“灣”都是平聲,“塢”“嶺”皆為仄聲。

    語法上,兩組四個詞語都是名詞。

     ②晝永對春閑:晝永,指白晝漫長,出自宋洪邁《容齋三筆》所引李元亮詩:“元亮亦工詩,如‘人閑知晝永,花落見春深’。

    ”人在悠閑時候,又遇白天時間漫長,最難消遣,故而宋李清照《醉花陰》有“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平仄上,“晝永”是仄仄,“春閑”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主謂結構。

     ③謀深對望重,任大對投艱:謀深,古人經常說“深謀遠慮”,深謀是形容深遠周密的謀劃,《國語&bull晉語一》:“讒言益起,狐突杜門不出。

    君子曰:‘善深謀也。

    ’”狐突是晉文公重耳的外祖父,晉國太子申生被讒毀而死,重耳被誣陷而至流亡在外,狐突就閉門不出,君子稱贊他擅長深遠的謀劃。

    望重,古人常說“德高望重”,形容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宋司馬光《辭入對小殿劄子》“臣竊惟富弼三世輔臣,德高望重”。

    任大,擔之以重大的責任,《讀通鑒論&bull宣帝》曰“見善若驚,見不善如仇,君子猶謂其量之有涯而不可以任大;況其所謂善者不必善,所謂不善者非不善乎”。

    投艱,賦予重任,《尚書&bull大诰》“予造天役,遺大投艱于朕身”,孔穎達疏“投擲此艱難之事于我身”。

    平仄上,“謀深”是平平,“望重”是仄仄;“任大”是仄仄,“投艱”是平平。

    語法上,“謀深”“望重”都是主謂結構;“任大”“投艱”都是賦予人以重大的擔子,動賓結構。

     ④裾袅袅,佩珊珊:上聯語出《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所載《楚妃吟》:“窗中曙,花早飛。

    林中明,鳥早歸。

    庭前日,暖中閨,香氣亦霏霏。

    香氣飄,當軒清唱調。

    獨顧慕,含怨複含嬌。

    蝶飛蘭複熏,袅袅輕風入翠裙。

    春可遊,歌聲梁上浮。

    春遊方有樂,沉沉下羅幕。

    ”裾袅袅,輕風吹入裙裾之中,使之随風搖曳擺動,姿态動人。

    下聯化自唐杜甫《鄭驸馬宅宴洞中》“自是秦樓壓鄭谷,時聞雜佩聲珊珊”。

    佩珊珊,古人衣帶上常配玉器等裝飾品,行動時發出珊珊的聲音,非常悅耳動聽。

    平仄上,“裾袅袅”是平仄仄,“佩珊珊”是仄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主謂結構,由疊音詞充當謂語,陳述主語的狀态或聲音。

     ⑤守塞對當關:守塞,防守邊塞,《漢書&bull晁錯傳》“然令遠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

    當關,守關,唐李白《蜀道難》“劍閣峥嵘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平仄上,“守塞”是仄仄,“當關”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動賓結構。

     ⑥密雲千裡合,新月一鈎彎:上聯出自元趙天錫《〔雙調〕雁兒落過清江引碧玉箫》:“北鎮沙陀,千裡暮雲合。

    南接黃河,一線衮金波。

    ”新月一鈎彎,《訓蒙骈句》上卷“十五删”也有“明星千點燦,新月一鈎彎”,當化用了唐王周《無題二首》的“簾卷玉樓人寂寂,一鈎新月未沉西”。

    新月,農曆每月初出的彎形的月亮,其形如鈎,故稱“一鈎”。

    平仄上,上聯是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平平。

    一,《廣韻》“於悉切”,入聲;合,《廣韻》“侯閤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皆為主謂結構,謂語“千裡合”“一鈎彎”是狀中結構,狀語是“千裡”對“一鈎”。

     ⑦叔寶君臣皆縱逸,重華父母是嚚(yín)頑:上聯說的是陳後主陳叔寶的典故,《南史&bull陳本紀》載:“後主諱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宣帝嫡長子也。

    梁承聖二年十一月戊寅,生于江陵。

    ……後主愈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