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寒
關燈
小
中
大
【題解】
“寒”是“平水韻”中上平聲的第十四韻部。
“寒”在《廣韻》中作“胡安切”,平聲,寒韻。
《笠翁對韻》中所用到的韻腳字有安、官、盤、寒、彈、單、珊、杆(幹)、寬、鸾、竿、冠、欄、丹、看、灘、蟠、漫、酸、端、斓等21個,《聲律啟蒙》所用的有難、蟠、鸾、漙、鞍、灘、彈、端、幹(乾)、桓、餐、冠、鄲、寒、壇、盤、寬、丸、欄、闌、官、般、肝、安等24個。
其中兩書都用到的韻腳字有安、官、盤、寒、彈、寬、鸾、冠、欄、灘、蟠、端等12個。
《笠翁對韻》用到而《聲律啟蒙》沒用的是單、珊、杆(幹)、竿、丹、看、漫、酸、斓等9個,後者用到而前者沒用的是難、漙、鞍、幹(乾)、桓、餐、鄲、壇、丸、闌、般、肝等12個。
《笠翁對韻》中所用的“斓”實際屬于“十五删”。
其一 家對國,治對安①。
地主對天官②。
坎男對離女,周诰對殷盤③。
三三暖,九九寒④。
杜撰對包彈⑤。
古壁蛩聲匝,閑亭鶴影單⑥。
燕出簾邊春寂寂,莺聞枕上漏珊珊⑦。
池柳煙飄,日夕郎歸青瑣闼;砌花雨過,月明人倚玉欄杆⑧。
【注釋】 ①家對國,治對安:“家”“國”在上古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治,太平,古代把太平盛世叫“治世”。
安,安定。
平仄上,“家”“安”是平聲,“國”“治”是仄聲。
國,《廣韻》“古或切”,入聲。
語法上,“家”“國”都是名詞,“治”“安”是同義形容詞。
②地主對天官:地主,神名。
《國語&bull越語下》“皇天後土,四鄉地主正之”,韋昭注“鄉,方也。
天神地祇,四方神主,當征讨之”。
天官,天上仙、神居官者。
二者是相對的概念。
平仄上,“地主”是仄仄,“天官”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③坎男對離女,周诰對殷盤:坎,《周易》卦名,八卦之一,也是八卦組合之後的六十四卦之一;坎象征險難,代表水,為北方之卦。
離,也是八卦之一,又為六十四卦之一,《周易&bull說》“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胄,為戈兵。
其于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鼈,為蟹,為蠃,為蚌,為龜。
其于木也,為科上槁”。
八卦在家庭觀念上也各有對應,依次是:乾對應父,坤對應母,震對應長男,巽對應長女,坎對應中男,離對應中女,艮對應少男,兌對應少女。
故曰“坎男”“離女”。
周诰,指《尚書&bull周書》中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
殷盤,指《尚書》中的《盤庚》篇,唐韓愈《進學解》“周《诰》殷《盤》,佶屈聱牙”。
平仄上,“坎男”是仄平,“離女”是平仄;“周诰”是平仄,“殷盤”是平平。
語法上,“坎男”“離女”相對,二者都是并列結構;“周诰”“殷盤”都是定中結構。
④三三暖,九九寒:三三,指夏曆的三月初三,是上巳節,正是暮春時候,天氣回暖,古代有許多慶祝活動。
《夢粱錄》卷二:“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晉時。
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
右軍王羲之《蘭亭序》雲:‘暮春之初,修禊事。
’杜甫《麗人行》雲:‘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形容此景,至今令人愛慕。
兼之此日正遇北極佑聖真君聖誕之日,佑聖觀侍奉香火,其觀系屬禦前去處,内侍提舉觀中事務,當日降賜禦香,修崇醮錄,午時朝賀,排列威儀,奏天樂于墀下,羽流整肅,謹朝谒于陛前,吟詠洞章陳禮。
士庶燒香,紛集殿庭。
諸宮道宇,俱設醮事,上祈國泰,下保民安。
諸軍寨及殿司衙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會,結縛台閣,迎列于道,觀睹者紛紛。
貴家士庶,亦設醮祈恩。
貧者酌水獻花。
杭城事聖之虔,他郡所無也。
”九九,又稱“重九”,指夏曆的九月九日,這一天是重陽節,天氣逐漸寒冷,魏晉後,人們習慣在此日登高遊宴,佩戴茱萸祛邪辟惡,《西京雜記》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舊唐書&bull德宗本紀下》載:“九月丙午,诏:‘比者卿士内外,左右朕躬,朝夕公門,勤勞庶務。
今方隅無事,烝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節日,宜任文武百僚選勝地追賞為樂。
’”可見“三三”“九九”是古代很重要的兩個節日,朝廷也都允許大家宴飲遊樂。
平仄上,“三三暖”是平平仄,“九九寒”是仄仄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三三”“九九”都是主語,“暖”“寒”陳述其天氣狀況。
⑤杜撰對包彈:杜撰,就是沒有根據地編造、虛構,語出宋王楙《野客叢書&bull杜撰》“杜默為詩,多不合律。
故言事不合格者為杜撰……然仆又觀俗有杜田、杜園之說,杜之雲者,猶言假耳”。
包彈,批評、指責,語出《南詞叙錄》“包拯為中丞,善彈劾,故世謂物有可議者曰‘包彈
“寒”在《廣韻》中作“胡安切”,平聲,寒韻。
《笠翁對韻》中所用到的韻腳字有安、官、盤、寒、彈、單、珊、杆(幹)、寬、鸾、竿、冠、欄、丹、看、灘、蟠、漫、酸、端、斓等21個,《聲律啟蒙》所用的有難、蟠、鸾、漙、鞍、灘、彈、端、幹(乾)、桓、餐、冠、鄲、寒、壇、盤、寬、丸、欄、闌、官、般、肝、安等24個。
其中兩書都用到的韻腳字有安、官、盤、寒、彈、寬、鸾、冠、欄、灘、蟠、端等12個。
《笠翁對韻》用到而《聲律啟蒙》沒用的是單、珊、杆(幹)、竿、丹、看、漫、酸、斓等9個,後者用到而前者沒用的是難、漙、鞍、幹(乾)、桓、餐、鄲、壇、丸、闌、般、肝等12個。
《笠翁對韻》中所用的“斓”實際屬于“十五删”。
其一 家對國,治對安①。
地主對天官②。
坎男對離女,周诰對殷盤③。
三三暖,九九寒④。
杜撰對包彈⑤。
古壁蛩聲匝,閑亭鶴影單⑥。
燕出簾邊春寂寂,莺聞枕上漏珊珊⑦。
池柳煙飄,日夕郎歸青瑣闼;砌花雨過,月明人倚玉欄杆⑧。
【注釋】 ①家對國,治對安:“家”“國”在上古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治,太平,古代把太平盛世叫“治世”。
安,安定。
平仄上,“家”“安”是平聲,“國”“治”是仄聲。
國,《廣韻》“古或切”,入聲。
語法上,“家”“國”都是名詞,“治”“安”是同義形容詞。
②地主對天官:地主,神名。
《國語&bull越語下》“皇天後土,四鄉地主正之”,韋昭注“鄉,方也。
天神地祇,四方神主,當征讨之”。
天官,天上仙、神居官者。
二者是相對的概念。
平仄上,“地主”是仄仄,“天官”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定中結構。
③坎男對離女,周诰對殷盤:坎,《周易》卦名,八卦之一,也是八卦組合之後的六十四卦之一;坎象征險難,代表水,為北方之卦。
離,也是八卦之一,又為六十四卦之一,《周易&bull說》“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胄,為戈兵。
其于人也,為大腹,為乾卦,為鼈,為蟹,為蠃,為蚌,為龜。
其于木也,為科上槁”。
八卦在家庭觀念上也各有對應,依次是:乾對應父,坤對應母,震對應長男,巽對應長女,坎對應中男,離對應中女,艮對應少男,兌對應少女。
故曰“坎男”“離女”。
周诰,指《尚書&bull周書》中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
殷盤,指《尚書》中的《盤庚》篇,唐韓愈《進學解》“周《诰》殷《盤》,佶屈聱牙”。
平仄上,“坎男”是仄平,“離女”是平仄;“周诰”是平仄,“殷盤”是平平。
語法上,“坎男”“離女”相對,二者都是并列結構;“周诰”“殷盤”都是定中結構。
④三三暖,九九寒:三三,指夏曆的三月初三,是上巳節,正是暮春時候,天氣回暖,古代有許多慶祝活動。
《夢粱錄》卷二:“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晉時。
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
右軍王羲之《蘭亭序》雲:‘暮春之初,修禊事。
’杜甫《麗人行》雲:‘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形容此景,至今令人愛慕。
兼之此日正遇北極佑聖真君聖誕之日,佑聖觀侍奉香火,其觀系屬禦前去處,内侍提舉觀中事務,當日降賜禦香,修崇醮錄,午時朝賀,排列威儀,奏天樂于墀下,羽流整肅,謹朝谒于陛前,吟詠洞章陳禮。
士庶燒香,紛集殿庭。
諸宮道宇,俱設醮事,上祈國泰,下保民安。
諸軍寨及殿司衙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會,結縛台閣,迎列于道,觀睹者紛紛。
貴家士庶,亦設醮祈恩。
貧者酌水獻花。
杭城事聖之虔,他郡所無也。
”九九,又稱“重九”,指夏曆的九月九日,這一天是重陽節,天氣逐漸寒冷,魏晉後,人們習慣在此日登高遊宴,佩戴茱萸祛邪辟惡,《西京雜記》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舊唐書&bull德宗本紀下》載:“九月丙午,诏:‘比者卿士内外,左右朕躬,朝夕公門,勤勞庶務。
今方隅無事,烝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節日,宜任文武百僚選勝地追賞為樂。
’”可見“三三”“九九”是古代很重要的兩個節日,朝廷也都允許大家宴飲遊樂。
平仄上,“三三暖”是平平仄,“九九寒”是仄仄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三三”“九九”都是主語,“暖”“寒”陳述其天氣狀況。
⑤杜撰對包彈:杜撰,就是沒有根據地編造、虛構,語出宋王楙《野客叢書&bull杜撰》“杜默為詩,多不合律。
故言事不合格者為杜撰……然仆又觀俗有杜田、杜園之說,杜之雲者,猶言假耳”。
包彈,批評、指責,語出《南詞叙錄》“包拯為中丞,善彈劾,故世謂物有可議者曰‘包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