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寒
關燈
小
中
大
治,陝以西由召公治理。
古代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則陝以西即陝右。
下聯說的是潘安的典故。
潘安,河南中牟人,西晉時文學家。
本名潘嶽,因字安仁,故稱潘安,此稱始于唐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
明代蔣一葵《堯山堂外紀》載“後為河陽令,植桃李滿城,人号‘河陽一縣花’”。
古詩文中常以“河陽一縣花”或“潘嶽縣花”作典,如唐郎士元《酬王季友題半日村别業兼呈李明府》“欲待主人林上月,還思潘嶽縣中花”,唐李商隐《縣中惱飲席》“若無江氏五色筆,争奈河陽一縣花”。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平。
伯,《廣韻》“博陌切”,入聲。
語法上,“陝右棠高”“河南花滿”都是主謂結構;“懷召伯”“憶潘安”是動賓結構,主語省略。
⑧陌上芳春,弱柳當風披彩線;池中清曉,碧荷承露捧珠盤:陌上,田間路上,《蘇東坡全集》卷五《陌上花三首》(并引)曰:“遊九仙山,聞裡中兒歌《陌上花》。
父老雲: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陌,《史記&bull秦本紀》“為田開阡陌,東地渡洛”,《索隐》《風俗通》曰:“南北曰阡,東西曰陌。
河東以東西為阡,南北為陌。
”芳春,春天花木複蘇,香氣濃郁,故稱“芳春”,唐陳子昂《送東萊王學士無競》“孤松宜晚歲,衆木愛芳春”。
弱柳,柳條柔弱,故稱“弱柳”,宋楊萬裡《送彭元忠縣丞北歸》“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水半峰雪”。
披彩線,指帶着春光的柳線在春風中飄拂搖漾,唐劉兼《貴遊》“風飄柳線金成穗,雨洗梨花玉有香”。
披,披拂,吹拂、飄動的意思。
彩線,柳條細長下垂如線,所以亦常被稱為“柳線”或“柳絲”,《張用禧詞》“陌頭柳線萬千條,可能绾得遊骢住”。
清曉,天剛亮時,宋歐陽修《漁家傲》詞之七“人語悄,那堪夜雨催清曉”。
承露捧珠盤,漢武帝好求仙訪道,他在建章宮築神明台,立銅仙人舒掌捧銅盤承接甘露,希望得以益壽延年。
唐顔師古注《漢書&bull郊祀志》雲:“《三輔故事》雲:建章宮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陌上”對“池中”,表地點,為方位短語;“芳春”對“清曉”,皆為定中短語,表時間。
“弱柳當風披彩線”與“碧荷承露捧珠盤”都是主謂結構,其謂語部分“當風”與“承露”相對、“披彩線”與“捧珠盤”相對,皆為動賓結構。
【譯文】 胖和瘦相對,窄和寬相對。
黃狗和青鳥相對。
指環和腰帶相對,洗缽和垂釣相對。
誅佞劍,進賢冠。
有彩繪裝飾的棟梁,有雕花修飾的欄杆。
僧人坐化時流下的兩根玉箸般的鼻涕,道家煉制的轉數很多的紫金做的仙丹。
陝西人民在高高的甘棠樹下懷念召伯,河陽百姓在滿城的桃李花中回憶潘安。
春正芳菲,田間路上,柔弱的柳條在輕風中披拂如彩線;清晨時節,池塘之中,碧綠的荷葉如珠盤托着顆顆露珠。
其三 行對卧,聽對看①。
鹿洞對魚灘②。
蛟騰對豹變,虎踞對龍蟠③。
風凜凜,雪漫漫④。
手辣對心酸⑤。
莺莺對燕燕,小小對端端⑥。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⑦。
至聖不凡,嬉戲六齡陳俎豆;老萊大孝,承歡七秩舞斑斓⑧。
【注釋】 ①行對卧,聽對看:平仄上,“行”“聽”是平聲,“卧”“看”是仄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動詞。
②鹿洞對魚灘:鹿洞,指白鹿洞,朱熹講學之處。
魚灘,此指嚴灘、嚴陵濑,相傳為東漢嚴光隐居垂釣處,《後漢書&bull嚴光傳》“除為谏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濑焉”。
平仄上,“鹿洞”是仄仄,“魚灘”是平平。
語法上,都是表地點的名詞,定中結構,為了對仗,作者将常用的“嚴灘”換成“魚灘”,以“魚”與“鹿”相對。
③蛟騰對豹變,虎踞對龍蟠:蛟騰,形容人才奮發,如蛟龍飛騰。
這裡用了唐王勃《滕王閣序》裡的典故:“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将軍之武庫。
”豹變,出自《周易&bull革》“上六,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孔穎達疏“上六居‘革’之終,變道已成,君子處之,雖不能同九五革命創制,如虎文之彪炳,然亦潤色鴻業,如豹文之蔚缛”。
豹變就是說如豹紋那樣發生顯著的變化,借以形容人的成長變化。
“虎踞”“龍蟠”,語出《太平禦覽》所引晉張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歎曰:‘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
’”虎踞,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或地形險要;龍蟠,亦作“龍盤”,如龍之盤卧狀,形容雄壯綿延的樣子。
平仄上,“蛟騰”是平平,“豹變”是仄仄;“虎踞”是仄仄,“龍蟠”是平平。
語法上,兩組四個
古代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則陝以西即陝右。
下聯說的是潘安的典故。
潘安,河南中牟人,西晉時文學家。
本名潘嶽,因字安仁,故稱潘安,此稱始于唐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
明代蔣一葵《堯山堂外紀》載“後為河陽令,植桃李滿城,人号‘河陽一縣花’”。
古詩文中常以“河陽一縣花”或“潘嶽縣花”作典,如唐郎士元《酬王季友題半日村别業兼呈李明府》“欲待主人林上月,還思潘嶽縣中花”,唐李商隐《縣中惱飲席》“若無江氏五色筆,争奈河陽一縣花”。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平。
伯,《廣韻》“博陌切”,入聲。
語法上,“陝右棠高”“河南花滿”都是主謂結構;“懷召伯”“憶潘安”是動賓結構,主語省略。
⑧陌上芳春,弱柳當風披彩線;池中清曉,碧荷承露捧珠盤:陌上,田間路上,《蘇東坡全集》卷五《陌上花三首》(并引)曰:“遊九仙山,聞裡中兒歌《陌上花》。
父老雲: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陌,《史記&bull秦本紀》“為田開阡陌,東地渡洛”,《索隐》《風俗通》曰:“南北曰阡,東西曰陌。
河東以東西為阡,南北為陌。
”芳春,春天花木複蘇,香氣濃郁,故稱“芳春”,唐陳子昂《送東萊王學士無競》“孤松宜晚歲,衆木愛芳春”。
弱柳,柳條柔弱,故稱“弱柳”,宋楊萬裡《送彭元忠縣丞北歸》“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水半峰雪”。
披彩線,指帶着春光的柳線在春風中飄拂搖漾,唐劉兼《貴遊》“風飄柳線金成穗,雨洗梨花玉有香”。
披,披拂,吹拂、飄動的意思。
彩線,柳條細長下垂如線,所以亦常被稱為“柳線”或“柳絲”,《張用禧詞》“陌頭柳線萬千條,可能绾得遊骢住”。
清曉,天剛亮時,宋歐陽修《漁家傲》詞之七“人語悄,那堪夜雨催清曉”。
承露捧珠盤,漢武帝好求仙訪道,他在建章宮築神明台,立銅仙人舒掌捧銅盤承接甘露,希望得以益壽延年。
唐顔師古注《漢書&bull郊祀志》雲:“《三輔故事》雲:建章宮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陌上”對“池中”,表地點,為方位短語;“芳春”對“清曉”,皆為定中短語,表時間。
“弱柳當風披彩線”與“碧荷承露捧珠盤”都是主謂結構,其謂語部分“當風”與“承露”相對、“披彩線”與“捧珠盤”相對,皆為動賓結構。
【譯文】 胖和瘦相對,窄和寬相對。
黃狗和青鳥相對。
指環和腰帶相對,洗缽和垂釣相對。
誅佞劍,進賢冠。
有彩繪裝飾的棟梁,有雕花修飾的欄杆。
僧人坐化時流下的兩根玉箸般的鼻涕,道家煉制的轉數很多的紫金做的仙丹。
陝西人民在高高的甘棠樹下懷念召伯,河陽百姓在滿城的桃李花中回憶潘安。
春正芳菲,田間路上,柔弱的柳條在輕風中披拂如彩線;清晨時節,池塘之中,碧綠的荷葉如珠盤托着顆顆露珠。
其三 行對卧,聽對看①。
鹿洞對魚灘②。
蛟騰對豹變,虎踞對龍蟠③。
風凜凜,雪漫漫④。
手辣對心酸⑤。
莺莺對燕燕,小小對端端⑥。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⑦。
至聖不凡,嬉戲六齡陳俎豆;老萊大孝,承歡七秩舞斑斓⑧。
【注釋】 ①行對卧,聽對看:平仄上,“行”“聽”是平聲,“卧”“看”是仄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動詞。
②鹿洞對魚灘:鹿洞,指白鹿洞,朱熹講學之處。
魚灘,此指嚴灘、嚴陵濑,相傳為東漢嚴光隐居垂釣處,《後漢書&bull嚴光傳》“除為谏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濑焉”。
平仄上,“鹿洞”是仄仄,“魚灘”是平平。
語法上,都是表地點的名詞,定中結構,為了對仗,作者将常用的“嚴灘”換成“魚灘”,以“魚”與“鹿”相對。
③蛟騰對豹變,虎踞對龍蟠:蛟騰,形容人才奮發,如蛟龍飛騰。
這裡用了唐王勃《滕王閣序》裡的典故:“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将軍之武庫。
”豹變,出自《周易&bull革》“上六,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孔穎達疏“上六居‘革’之終,變道已成,君子處之,雖不能同九五革命創制,如虎文之彪炳,然亦潤色鴻業,如豹文之蔚缛”。
豹變就是說如豹紋那樣發生顯著的變化,借以形容人的成長變化。
“虎踞”“龍蟠”,語出《太平禦覽》所引晉張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歎曰:‘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
’”虎踞,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或地形險要;龍蟠,亦作“龍盤”,如龍之盤卧狀,形容雄壯綿延的樣子。
平仄上,“蛟騰”是平平,“豹變”是仄仄;“虎踞”是仄仄,“龍蟠”是平平。
語法上,兩組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