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寒
關燈
小
中
大
’”。
平仄上,“杜撰”是仄仄,“包彈”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動詞,都是主謂結構。
⑥古壁蛩(qiónɡ)聲匝(zā),閑亭鶴影單:上聯形容蟋蟀叫聲滿耳的情形,唐孟郊《西齋養病夜懷多感因呈上從叔子雲》有“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蛩聲”,唐白居易《禁中聞蛩》“西窗獨暗坐,滿耳新蛩聲”。
蛩,蟋蟀。
匝,環繞、遍及的意思,南朝梁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篇》“花開已匝樹,流嘤複滿枝”。
關于下聯,《杭州志》中有一副對聯:“泉冷古梅花可與盟心惟白水,亭空孤鶴影居然埋骨共青山。
”其中“亭空孤鶴影”與此下聯意境類似。
在文學作品裡,鶴影經常是很孤單的,如唐齊己《湖西逸人》“琴前孤鶴影,石上遠僧題”。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
匝,《字彙》“作答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定中結構“古壁蛩聲”“閑亭鶴影”充當主語,謂語由形容詞“匝”“單”充當。
⑦燕出簾邊春寂寂,莺聞枕上漏珊珊:上聯當化用唐魏承班《玉樓春》的“寂寂畫堂梁上燕,高卷翠簾橫數扇”。
春寂寂,唐杜甫《涪城縣香積寺官閣》“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飛鹭晚悠悠”。
莺,黃莺,又叫黃鹂、倉庚等,常與“燕”并提,如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等。
古代詩人常描寫莺兒在枕邊床前啼叫的情景,唐金昌緒《春怨》“打起黃莺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漏,古代計時器,即漏壺。
珊珊,本是玉佩聲,也可用來形容滴漏的聲音,唐莫宣卿《百官乘月早朝聽殘漏》“候曉車輿合,淩霜劍佩寒。
星河猶皎皎,銀箭尚珊珊”。
上下聯都在描寫一種寂靜的場景:上聯的春寂寂是燕兒從簾邊飛過所襯托出來的,因為假如人聲沸騰,熙熙攘攘,燕子不可能從人家的門簾飛過;下聯寫人一覺醒來,聽到門外黃莺啼叫,屋内漏聲珊珊,也正是清晨寂靜的狀态。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廣韻》“赤律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由兩個主謂結構組成。
“燕出簾邊”“莺聞枕上”相對,“春寂寂”“漏珊珊”相對,都是主謂結構。
⑧池柳煙飄,日夕郎歸青瑣闼(tà);砌花雨過,月明人倚玉欄杆:日夕,傍晚,語出《詩經&bull王風&bull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青瑣闼,宮門,借指皇宮、朝廷,南朝梁範雲《古意贈王中書》“攝官青瑣闼,遙望鳳凰池”;青瑣,本指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花紋,後借指宮廷;闼,門。
砌,台階。
月明人倚玉欄杆,典出唐崔橹《華清宮三首》之“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欄幹”。
“杆”或作“幹”,皆可。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夕,《廣韻》“祥易切”,入聲。
語法上,“池柳煙飄”與“砌花雨過”都是主謂結構,為後面兩句提供環境描寫。
“日夕郎歸青瑣闼”“月明人倚玉欄杆”都是狀中結構,“日夕”“月明”充當時間狀語,中心語“郎歸青瑣闼”“人倚玉欄杆”為主謂結構。
“青瑣闼”“玉欄杆”是“歸”“倚”的處所賓語,皆為定中結構;這兩個詞語嚴格來說不太對仗,其節奏前者是“青瑣/闼”,後者是“玉/欄杆”,前者的定語是“青瑣”,後者的定語是“玉”。
【譯文】 家和國相對,治和安相對。
地祇和天神相對。
坎男和離女相對,周《诰》和殷《盤》相對。
三月初三大地回暖,九月初九天氣降溫。
憑空瞎編和正言批評相對。
古老的牆壁下蟋蟀的叫聲四處皆是,寂靜的水亭邊仙鶴的影子孤孤單單。
春日寂寂,燕子從屋下門簾悄然掠過;滴漏珊珊,人在枕上聽到黃莺的啼鳴。
池塘邊的楊柳煙霧缭繞,黃昏時官員從雕有青色花紋的宮門内歸家;台階上的花瓣滴着雨珠,明月下女子倚在玉石砌的欄杆上思念遠人。
其二 肥對瘦,窄對寬①。
黃犬對青鸾②。
指環對腰帶,洗缽對投竿③。
誅佞劍,進賢冠④。
畫棟對雕欄⑤。
雙垂白玉箸,九轉紫金丹⑥。
陝右棠高懷召伯,河南花滿憶潘安⑦。
陌上芳春,弱柳當風披彩線;池中清曉,碧荷承露捧珠盤⑧。
【注釋】 ①肥對瘦,窄對寬:平仄上,“肥”“寬”是平聲,“瘦”“窄”是仄聲。
語法上,“肥”“瘦”和“寬”“窄”是兩組反義形容語。
②黃犬對青鸾:黃犬,《晉書&bull陸機傳》載:“初,機有駿犬,名曰黃耳,甚愛之。
既而羁寓京師,久無家問,笑語犬曰:‘我家絕無書信,汝能赍書取消息不?’犬搖尾作聲。
機乃為書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
其後因以為常。
”陸機家裡有一隻狗,名叫黃耳。
陸機在洛陽做官,很久沒有家裡的消息,就把書信放在竹筒裡系在黃耳的脖子上,讓它把書信帶回南方,又回
平仄上,“杜撰”是仄仄,“包彈”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動詞,都是主謂結構。
⑥古壁蛩(qiónɡ)聲匝(zā),閑亭鶴影單:上聯形容蟋蟀叫聲滿耳的情形,唐孟郊《西齋養病夜懷多感因呈上從叔子雲》有“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蛩聲”,唐白居易《禁中聞蛩》“西窗獨暗坐,滿耳新蛩聲”。
蛩,蟋蟀。
匝,環繞、遍及的意思,南朝梁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篇》“花開已匝樹,流嘤複滿枝”。
關于下聯,《杭州志》中有一副對聯:“泉冷古梅花可與盟心惟白水,亭空孤鶴影居然埋骨共青山。
”其中“亭空孤鶴影”與此下聯意境類似。
在文學作品裡,鶴影經常是很孤單的,如唐齊己《湖西逸人》“琴前孤鶴影,石上遠僧題”。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
匝,《字彙》“作答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定中結構“古壁蛩聲”“閑亭鶴影”充當主語,謂語由形容詞“匝”“單”充當。
⑦燕出簾邊春寂寂,莺聞枕上漏珊珊:上聯當化用唐魏承班《玉樓春》的“寂寂畫堂梁上燕,高卷翠簾橫數扇”。
春寂寂,唐杜甫《涪城縣香積寺官閣》“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飛鹭晚悠悠”。
莺,黃莺,又叫黃鹂、倉庚等,常與“燕”并提,如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等。
古代詩人常描寫莺兒在枕邊床前啼叫的情景,唐金昌緒《春怨》“打起黃莺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漏,古代計時器,即漏壺。
珊珊,本是玉佩聲,也可用來形容滴漏的聲音,唐莫宣卿《百官乘月早朝聽殘漏》“候曉車輿合,淩霜劍佩寒。
星河猶皎皎,銀箭尚珊珊”。
上下聯都在描寫一種寂靜的場景:上聯的春寂寂是燕兒從簾邊飛過所襯托出來的,因為假如人聲沸騰,熙熙攘攘,燕子不可能從人家的門簾飛過;下聯寫人一覺醒來,聽到門外黃莺啼叫,屋内漏聲珊珊,也正是清晨寂靜的狀态。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廣韻》“赤律切”,入聲。
語法上,上下聯都由兩個主謂結構組成。
“燕出簾邊”“莺聞枕上”相對,“春寂寂”“漏珊珊”相對,都是主謂結構。
⑧池柳煙飄,日夕郎歸青瑣闼(tà);砌花雨過,月明人倚玉欄杆:日夕,傍晚,語出《詩經&bull王風&bull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青瑣闼,宮門,借指皇宮、朝廷,南朝梁範雲《古意贈王中書》“攝官青瑣闼,遙望鳳凰池”;青瑣,本指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花紋,後借指宮廷;闼,門。
砌,台階。
月明人倚玉欄杆,典出唐崔橹《華清宮三首》之“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欄幹”。
“杆”或作“幹”,皆可。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夕,《廣韻》“祥易切”,入聲。
語法上,“池柳煙飄”與“砌花雨過”都是主謂結構,為後面兩句提供環境描寫。
“日夕郎歸青瑣闼”“月明人倚玉欄杆”都是狀中結構,“日夕”“月明”充當時間狀語,中心語“郎歸青瑣闼”“人倚玉欄杆”為主謂結構。
“青瑣闼”“玉欄杆”是“歸”“倚”的處所賓語,皆為定中結構;這兩個詞語嚴格來說不太對仗,其節奏前者是“青瑣/闼”,後者是“玉/欄杆”,前者的定語是“青瑣”,後者的定語是“玉”。
【譯文】 家和國相對,治和安相對。
地祇和天神相對。
坎男和離女相對,周《诰》和殷《盤》相對。
三月初三大地回暖,九月初九天氣降溫。
憑空瞎編和正言批評相對。
古老的牆壁下蟋蟀的叫聲四處皆是,寂靜的水亭邊仙鶴的影子孤孤單單。
春日寂寂,燕子從屋下門簾悄然掠過;滴漏珊珊,人在枕上聽到黃莺的啼鳴。
池塘邊的楊柳煙霧缭繞,黃昏時官員從雕有青色花紋的宮門内歸家;台階上的花瓣滴着雨珠,明月下女子倚在玉石砌的欄杆上思念遠人。
其二 肥對瘦,窄對寬①。
黃犬對青鸾②。
指環對腰帶,洗缽對投竿③。
誅佞劍,進賢冠④。
畫棟對雕欄⑤。
雙垂白玉箸,九轉紫金丹⑥。
陝右棠高懷召伯,河南花滿憶潘安⑦。
陌上芳春,弱柳當風披彩線;池中清曉,碧荷承露捧珠盤⑧。
【注釋】 ①肥對瘦,窄對寬:平仄上,“肥”“寬”是平聲,“瘦”“窄”是仄聲。
語法上,“肥”“瘦”和“寬”“窄”是兩組反義形容語。
②黃犬對青鸾:黃犬,《晉書&bull陸機傳》載:“初,機有駿犬,名曰黃耳,甚愛之。
既而羁寓京師,久無家問,笑語犬曰:‘我家絕無書信,汝能赍書取消息不?’犬搖尾作聲。
機乃為書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
其後因以為常。
”陸機家裡有一隻狗,名叫黃耳。
陸機在洛陽做官,很久沒有家裡的消息,就把書信放在竹筒裡系在黃耳的脖子上,讓它把書信帶回南方,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