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文
關燈
小
中
大
指隐逸之士所看到的風景,如唐李白《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顔棄軒冕,白首卧松雲”。
平仄上,“蘿月”是平仄,“松雲”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⑥西池青鳥使,北塞黑鴉軍:上聯的典故出自《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
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
’有頃,王母至,有二青鳥如烏,俠侍王母旁。
”西池,即西王母所居瑤池的别稱,清龔自珍《夢玉人引》詞“陡然聞得,青鳳下西池”。
青鳥或青鳥使,神話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代為取食報信,後都用來作為信使的代名詞,唐李商隐《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下聯出自《新五代史&bull唐莊宗紀上》:“克用少骁勇,軍中号曰‘李鴉兒’……(中和)三年正月,出于河中,進屯幹坑。
巢黨驚曰:‘鴉兒軍至矣!’”說的就是李克用的典故,李克用在唐朝平定黃巢起義時戰功赫赫,曾常年擁軍割據,與朱溫政權對峙。
他本姓朱邪(一作朱耶),由唐皇賜姓李氏,别号“李鴉兒”,骁勇善戰,其軍隊則稱“鴉軍”。
黑鴉軍,就是指鴉兒軍。
李克用是沙陀族人,屬于北方的少數民族人,故而稱“北塞”。
平仄上,“西池青鳥使”是平平平仄仄,“北塞黑鴉軍”是仄仄仄平平。
黑,《廣韻》“呼北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定中結構。
⑦文武成康為一代,魏吳蜀漢定三分:文武成康,指的是周初幾位明君: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
《尚書&bull君牙》:“王若曰:‘嗚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貞,服勞王家。
厥有成績,紀于太常。
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遺緒。
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亂四方。
”周穆王命令君牙擔任大司徒一職,說他自己繼守文、武、成、康的遺業,也希望先王的臣子能夠輔助他治理四方。
魏吳蜀漢,是漢末割據的三方,當時曹魏、孫吳、劉蜀各占一方,三國鼎立。
而在此之前,漢獻帝被曹魏所操控,最後被取而代之。
蜀漢,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号漢,史稱“蜀”或“蜀漢”。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仄平平。
一,《廣韻》“於悉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文武成康”“魏吳蜀漢”充當主語,“為一代”“定三分”是動賓結構充當謂語。
此聯有對仗不工整之處,“文武成康”是周的四個天子,四者并列;而“魏吳蜀漢”實際上隻有三國,是“魏”“吳”“蜀漢”三詞并列,并不整齊。
⑧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曲客;松亭夏日,薰風一曲奏桐君:上聯當出自唐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桂苑,亦作“桂菀”,指栽有桂樹的林園。
秋宵,秋夜。
曲客,琅環閣藏本作“麴客”,也有版本作“麯客”,今本多作“曲客”。
“麯”是“麴”的後起字,二字今簡化作“曲”,意思是“酒母”,《尚書&bull說命下》“若作酒醴,爾惟麴糵”。
故而此處“曲客”當是酒客的意思。
下聯典出《孔子家語》卷八:“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唯修此化,故其興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
殷纣好為北鄙之聲,其廢也忽焉,至于今,王公大人舉以為誡。
夫舜起布衣,積德含和而終以帝。
纣為天子,荒淫暴亂而終以亡,非各所修之緻乎。
”這段話據說是因子路鼓瑟有殺伐之聲而起,以舜彈琴來說明音樂溫柔中和的重要性。
松亭,松間之亭。
桐君,是琴的别稱,宋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
古人以桐木制琴,《後漢書&bull蔡邕傳》載:“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廣韻》“於悉切”,入聲。
此聯兩個“曲”,本不是同一個字,第一個本是“麴”簡化而來,《廣韻》“驅匊切”;第二個“曲”《廣韻》“丘玉切”。
二者都是入聲。
語法上,“桂苑秋宵”“松亭夏日”兩個并列結構充當句子的狀語;中心語“明月三杯邀曲客”“薰風一曲奏桐君”為主謂結構,它采用了倒置的修辭手法,當為“曲客三杯邀明月”“桐君一曲奏薰風”,這在古典詩詞裡是很常見的現象,倒置之後,句式會顯得頗為新穎生動。
【譯文】 言和笑相對,業績和功勳相對。
鹿豕和羊相對。
道士的帽子和月形的團扇相對,拉着對方衣袖和在裙子上寫字相對。
商湯幫助葛國,傅說複興殷商。
藤蘿上所懸挂之月和松樹間所飄蕩之雲相對。
西池王母所派來的使者是青鳥,北部邊塞李克用帶的是鴉兒軍。
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使周成就強盛的一代,魏國、吳國、蜀國形成了三國鼎足而立的天下。
秋夜的桂花園中,詩人舉杯邀請明月和影子共飲美酒;夏日的松間亭下,虞舜彈奏五弦琴賦誦一曲南風之詩。
紅顔棄軒冕,白首卧松雲”。
平仄上,“蘿月”是平仄,“松雲”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⑥西池青鳥使,北塞黑鴉軍:上聯的典故出自《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
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
’有頃,王母至,有二青鳥如烏,俠侍王母旁。
”西池,即西王母所居瑤池的别稱,清龔自珍《夢玉人引》詞“陡然聞得,青鳳下西池”。
青鳥或青鳥使,神話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代為取食報信,後都用來作為信使的代名詞,唐李商隐《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下聯出自《新五代史&bull唐莊宗紀上》:“克用少骁勇,軍中号曰‘李鴉兒’……(中和)三年正月,出于河中,進屯幹坑。
巢黨驚曰:‘鴉兒軍至矣!’”說的就是李克用的典故,李克用在唐朝平定黃巢起義時戰功赫赫,曾常年擁軍割據,與朱溫政權對峙。
他本姓朱邪(一作朱耶),由唐皇賜姓李氏,别号“李鴉兒”,骁勇善戰,其軍隊則稱“鴉軍”。
黑鴉軍,就是指鴉兒軍。
李克用是沙陀族人,屬于北方的少數民族人,故而稱“北塞”。
平仄上,“西池青鳥使”是平平平仄仄,“北塞黑鴉軍”是仄仄仄平平。
黑,《廣韻》“呼北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定中結構。
⑦文武成康為一代,魏吳蜀漢定三分:文武成康,指的是周初幾位明君: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
《尚書&bull君牙》:“王若曰:‘嗚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貞,服勞王家。
厥有成績,紀于太常。
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遺緒。
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亂四方。
”周穆王命令君牙擔任大司徒一職,說他自己繼守文、武、成、康的遺業,也希望先王的臣子能夠輔助他治理四方。
魏吳蜀漢,是漢末割據的三方,當時曹魏、孫吳、劉蜀各占一方,三國鼎立。
而在此之前,漢獻帝被曹魏所操控,最後被取而代之。
蜀漢,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号漢,史稱“蜀”或“蜀漢”。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仄平平。
一,《廣韻》“於悉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文武成康”“魏吳蜀漢”充當主語,“為一代”“定三分”是動賓結構充當謂語。
此聯有對仗不工整之處,“文武成康”是周的四個天子,四者并列;而“魏吳蜀漢”實際上隻有三國,是“魏”“吳”“蜀漢”三詞并列,并不整齊。
⑧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曲客;松亭夏日,薰風一曲奏桐君:上聯當出自唐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桂苑,亦作“桂菀”,指栽有桂樹的林園。
秋宵,秋夜。
曲客,琅環閣藏本作“麴客”,也有版本作“麯客”,今本多作“曲客”。
“麯”是“麴”的後起字,二字今簡化作“曲”,意思是“酒母”,《尚書&bull說命下》“若作酒醴,爾惟麴糵”。
故而此處“曲客”當是酒客的意思。
下聯典出《孔子家語》卷八:“昔者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唯修此化,故其興也勃焉,德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人述而弗忘。
殷纣好為北鄙之聲,其廢也忽焉,至于今,王公大人舉以為誡。
夫舜起布衣,積德含和而終以帝。
纣為天子,荒淫暴亂而終以亡,非各所修之緻乎。
”這段話據說是因子路鼓瑟有殺伐之聲而起,以舜彈琴來說明音樂溫柔中和的重要性。
松亭,松間之亭。
桐君,是琴的别稱,宋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
古人以桐木制琴,《後漢書&bull蔡邕傳》載:“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廣韻》“於悉切”,入聲。
此聯兩個“曲”,本不是同一個字,第一個本是“麴”簡化而來,《廣韻》“驅匊切”;第二個“曲”《廣韻》“丘玉切”。
二者都是入聲。
語法上,“桂苑秋宵”“松亭夏日”兩個并列結構充當句子的狀語;中心語“明月三杯邀曲客”“薰風一曲奏桐君”為主謂結構,它采用了倒置的修辭手法,當為“曲客三杯邀明月”“桐君一曲奏薰風”,這在古典詩詞裡是很常見的現象,倒置之後,句式會顯得頗為新穎生動。
【譯文】 言和笑相對,業績和功勳相對。
鹿豕和羊相對。
道士的帽子和月形的團扇相對,拉着對方衣袖和在裙子上寫字相對。
商湯幫助葛國,傅說複興殷商。
藤蘿上所懸挂之月和松樹間所飄蕩之雲相對。
西池王母所派來的使者是青鳥,北部邊塞李克用帶的是鴉兒軍。
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使周成就強盛的一代,魏國、吳國、蜀國形成了三國鼎足而立的天下。
秋夜的桂花園中,詩人舉杯邀請明月和影子共飲美酒;夏日的松間亭下,虞舜彈奏五弦琴賦誦一曲南風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