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灰
關燈
小
中
大
秋憲府中高唱入,春卿署裡和歌來。
共言東閣招賢地,自有西征謝傅才。
”淑氣,溫和之氣。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仄平平仄仄平。
淑,《廣韻》“殊六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主語“河邊淑氣”“林下輕風”都是定中結構,由動賓結構“迎芳草”“待落梅”充當謂語。
⑧柳媚花明,燕語莺聲渾是笑;松号(háo)柏(bǎi)舞,猿啼鶴唳總成哀:柳媚花明,綠柳明媚、鮮花綻放,形容美好的景色。
明朱有燉《神仙會》第一折:“結此生歡娛境,倚玉偎香,柳媚花明,美景良辰,行樂意同情。
”燕語莺聲,燕子和黃莺的叫聲,也是春天的景色。
宋汪莘《杏花天》有“還憶潇湘風度,幸自是,斷腸無處。
怎強作,莺聲燕語”。
也可以形容女子動聽的聲音,如元關漢卿《杜蕊娘智賞金線池》楔子:“袅娜複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
語若流莺聲似燕,丹青,燕語莺聲怎畫成?”啼,猿的叫聲,唐李白《早發白帝城》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句子。
唳,鶴鳴,漢王充《論衡&bull變動》“夜及半而鶴唳,晨将旦而雞鳴”。
猿啼鶴唳總給人哀怨的感覺,如唐李商隐《和友人戲贈二首》“猿啼鶴怨終年事,未抵熏爐一夕間”,宋吳潛《賀新郎》“奈江南、猿啼鶴唳,怨懷如此”。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柳媚花明”“松号柏舞”都是并列結構;“燕語莺聲渾是笑”“猿啼鶴唳總成哀”都是主謂結構:其主語“燕語莺聲”“猿啼鶴唳”是并列結構,狀中結構“渾是笑”“總成哀”充當謂語。
【譯文】 早和晚相對,去和來相對。
人口衆多和百姓安康相對。
馬肝和雞肋相對,杏眼和桃腮相對。
興緻來到,心情暢快。
北方的雪和春天的雷相對。
白雲飄到了鵲觀上空,太陽照到了鳳凰台之上。
河邊溫和的氣息輕拂着芳草,林中微微的輕風吹落了梅花。
柳樹成蔭鮮花明媚,流莺和燕子的叫聲裡充滿着歡笑;松樹呼号柏樹起舞,猿猴和白鶴的叫聲讓人感到悲傷。
其三 忠對信,博對赅①。
忖度對疑猜②。
香消對燭暗,鵲喜對蛩哀③。
金花報,玉鏡台④。
倒斝對銜杯⑤。
岩巅橫老樹,石磴覆蒼苔⑥。
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⑦。
綠柳沿堤,皆因蘇子來時種;碧桃滿觀,盡是劉郎去後栽⑧。
【注釋】 ①忠對信,博對赅:“忠”“信”是古代儒家提倡的兩種理念,常常并提,如《論語&bull衛靈公》中的“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博,大、豐富。
赅,完備、齊備,或作“該”,皆可。
平仄上,“忠”“赅”是平,“信”“博”是仄。
博,《廣韻》“補各切”,入聲。
語法上,兩組都是形容詞。
②忖度(duó)對疑猜:忖度,推測,《詩經&bull小雅&bull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平仄上,“忖度”是仄仄,“疑猜”是平平。
度,《廣韻》“徒落切”,入聲。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表心理活動的動詞。
③香消對燭暗,鵲喜對蛩(qiónɡ)哀:香,這裡是指有香味或香料做成的物品。
蛩,蝗、蟋蟀的别名。
古人認為秋天的蟋蟀叫聲哀怨,借此表達自己悲秋的情懷,如宋吳文英《新雁過妝樓》“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哀蛩”。
平仄上,“香消”是平平,“燭暗”是仄仄;“鵲喜”是仄仄,“蛩哀”是平平。
燭,《廣韻》“之欲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
④金花報,玉鏡台:金花報,根據《漢語大詞典》,唐宋以來科舉考試登第者的榜帖叫金花帖子,宋洪邁《容齋續筆&bull金花帖子》“唐進士登科,有金花帖子……以素绫為軸,貼以金花”,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二“國初,循唐制,進士登第者,主文以黃花箋,長五寸許,闊半之,書其姓名,花押其下,護以大帖,又書姓名于帖面,而謂之牓帖,當時稱為金花帖子”。
狀元寄家信報喜的帖子,就稱為金花報,類似今天的喜報。
玉鏡台,《世說新語&bull假谲》:“溫公喪婦。
從姑劉氏家值亂離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
姑以屬公覓婚,公密有自婚意,答雲:‘佳婿難得,但如峤比,雲何?’姑雲:‘喪敗之餘,乞粗存活,便足慰吾餘年,何敢希汝比?’卻後少日,公報姑雲:‘已覓得婚處,門地粗可,婿身名宦盡不減峤。
’因下玉鏡台一枚,姑大喜。
既婚,交禮,女以手披紗扇,撫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蔔!’玉鏡台,是公為劉越石長史,北征劉聰所得。
”溫峤死了妻子,看上了堂姑劉氏的女兒。
堂姑托他尋覓女婿,溫峤就問堂姑:“找一個跟我差不多的女婿可以嗎?”對方說:“正值離亂之際,能勉強生活就不錯了,哪裡敢奢求你這樣的女婿呢?”之後溫峤就說已經看好了,還送了玉鏡台作為聘禮。
到婚禮的時候,新娘大笑說:“我本來就疑心是你這老家夥,果然不出所料。
”玉鏡台,就是玉制的鏡台。
平仄上,“金花報”是平平仄,“玉鏡台”是仄仄平。
語法
共言東閣招賢地,自有西征謝傅才。
”淑氣,溫和之氣。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平仄平平仄仄平。
淑,《廣韻》“殊六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主語“河邊淑氣”“林下輕風”都是定中結構,由動賓結構“迎芳草”“待落梅”充當謂語。
⑧柳媚花明,燕語莺聲渾是笑;松号(háo)柏(bǎi)舞,猿啼鶴唳總成哀:柳媚花明,綠柳明媚、鮮花綻放,形容美好的景色。
明朱有燉《神仙會》第一折:“結此生歡娛境,倚玉偎香,柳媚花明,美景良辰,行樂意同情。
”燕語莺聲,燕子和黃莺的叫聲,也是春天的景色。
宋汪莘《杏花天》有“還憶潇湘風度,幸自是,斷腸無處。
怎強作,莺聲燕語”。
也可以形容女子動聽的聲音,如元關漢卿《杜蕊娘智賞金線池》楔子:“袅娜複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
語若流莺聲似燕,丹青,燕語莺聲怎畫成?”啼,猿的叫聲,唐李白《早發白帝城》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句子。
唳,鶴鳴,漢王充《論衡&bull變動》“夜及半而鶴唳,晨将旦而雞鳴”。
猿啼鶴唳總給人哀怨的感覺,如唐李商隐《和友人戲贈二首》“猿啼鶴怨終年事,未抵熏爐一夕間”,宋吳潛《賀新郎》“奈江南、猿啼鶴唳,怨懷如此”。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柳媚花明”“松号柏舞”都是并列結構;“燕語莺聲渾是笑”“猿啼鶴唳總成哀”都是主謂結構:其主語“燕語莺聲”“猿啼鶴唳”是并列結構,狀中結構“渾是笑”“總成哀”充當謂語。
【譯文】 早和晚相對,去和來相對。
人口衆多和百姓安康相對。
馬肝和雞肋相對,杏眼和桃腮相對。
興緻來到,心情暢快。
北方的雪和春天的雷相對。
白雲飄到了鵲觀上空,太陽照到了鳳凰台之上。
河邊溫和的氣息輕拂着芳草,林中微微的輕風吹落了梅花。
柳樹成蔭鮮花明媚,流莺和燕子的叫聲裡充滿着歡笑;松樹呼号柏樹起舞,猿猴和白鶴的叫聲讓人感到悲傷。
其三 忠對信,博對赅①。
忖度對疑猜②。
香消對燭暗,鵲喜對蛩哀③。
金花報,玉鏡台④。
倒斝對銜杯⑤。
岩巅橫老樹,石磴覆蒼苔⑥。
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⑦。
綠柳沿堤,皆因蘇子來時種;碧桃滿觀,盡是劉郎去後栽⑧。
【注釋】 ①忠對信,博對赅:“忠”“信”是古代儒家提倡的兩種理念,常常并提,如《論語&bull衛靈公》中的“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博,大、豐富。
赅,完備、齊備,或作“該”,皆可。
平仄上,“忠”“赅”是平,“信”“博”是仄。
博,《廣韻》“補各切”,入聲。
語法上,兩組都是形容詞。
②忖度(duó)對疑猜:忖度,推測,《詩經&bull小雅&bull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平仄上,“忖度”是仄仄,“疑猜”是平平。
度,《廣韻》“徒落切”,入聲。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表心理活動的動詞。
③香消對燭暗,鵲喜對蛩(qiónɡ)哀:香,這裡是指有香味或香料做成的物品。
蛩,蝗、蟋蟀的别名。
古人認為秋天的蟋蟀叫聲哀怨,借此表達自己悲秋的情懷,如宋吳文英《新雁過妝樓》“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哀蛩”。
平仄上,“香消”是平平,“燭暗”是仄仄;“鵲喜”是仄仄,“蛩哀”是平平。
燭,《廣韻》“之欲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
④金花報,玉鏡台:金花報,根據《漢語大詞典》,唐宋以來科舉考試登第者的榜帖叫金花帖子,宋洪邁《容齋續筆&bull金花帖子》“唐進士登科,有金花帖子……以素绫為軸,貼以金花”,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二“國初,循唐制,進士登第者,主文以黃花箋,長五寸許,闊半之,書其姓名,花押其下,護以大帖,又書姓名于帖面,而謂之牓帖,當時稱為金花帖子”。
狀元寄家信報喜的帖子,就稱為金花報,類似今天的喜報。
玉鏡台,《世說新語&bull假谲》:“溫公喪婦。
從姑劉氏家值亂離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
姑以屬公覓婚,公密有自婚意,答雲:‘佳婿難得,但如峤比,雲何?’姑雲:‘喪敗之餘,乞粗存活,便足慰吾餘年,何敢希汝比?’卻後少日,公報姑雲:‘已覓得婚處,門地粗可,婿身名宦盡不減峤。
’因下玉鏡台一枚,姑大喜。
既婚,交禮,女以手披紗扇,撫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蔔!’玉鏡台,是公為劉越石長史,北征劉聰所得。
”溫峤死了妻子,看上了堂姑劉氏的女兒。
堂姑托他尋覓女婿,溫峤就問堂姑:“找一個跟我差不多的女婿可以嗎?”對方說:“正值離亂之際,能勉強生活就不錯了,哪裡敢奢求你這樣的女婿呢?”之後溫峤就說已經看好了,還送了玉鏡台作為聘禮。
到婚禮的時候,新娘大笑說:“我本來就疑心是你這老家夥,果然不出所料。
”玉鏡台,就是玉制的鏡台。
平仄上,“金花報”是平平仄,“玉鏡台”是仄仄平。
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