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灰
關燈
小
中
大
,去對來①。
庶矣對康哉②。
馬肝對雞肋,杏眼對桃腮③。
佳興适,好懷開④。
朔雪對春雷⑤。
雲移鵲觀,日麗鳳凰台⑥。
河邊淑氣迎芳草,林下輕風待落梅⑦。
柳媚花明,燕語莺聲渾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鶴唳總成哀⑧。
【注釋】 ①朝對暮,去對來:平仄上,“朝”“來”是平聲,“暮”“去”是仄聲。
語法上,“朝”“暮”都是表示時間的名詞;“去”“來”都是動詞。
②庶矣對康哉:庶矣,語出《論語&bull子路》:“子适衛,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此處“庶矣”是說人很多。
康哉,語出《尚書&bull益稷》:“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時惟幾。
’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臯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興事,慎乃憲,欽哉!屢省乃成,欽哉!’乃赓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庶矣”“康哉”是形容國家安定,人口衆多,百姓安康。
平仄上,“庶矣”是仄仄,“康哉”是平平。
語法上,“庶”“康”都是形容詞,“矣”“哉”都是語氣詞。
③馬肝對雞肋,杏眼對桃腮:馬肝,就是馬的肝,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緻人于死,《史記&bull封禅書》“文成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隐》“《論衡》雲,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
雞肋,雞的肋骨,比喻沒什麼用但丢棄又可惜的事物。
《三國志&bull魏書&bull武帝紀》引《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
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有一次曹操進攻漢中被困,猶豫不決之際,下了一個“雞肋”的命令,隻有楊修猜到含義,他說:“雞肋,是那種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食物。
這跟漢中一樣,所以魏王是要班師回朝了。
”杏眼,如杏子形狀的眼睛,形容眼睛很美。
桃腮,形容女子粉紅色的臉頰。
平仄上,“馬肝”是仄平,“雞肋”是平仄;“杏眼”是仄仄,“桃腮”是平平。
語法上,“馬肝”“雞肋”都是定中結構;“杏眼”“桃腮”也都是定中結構,其定語皆表比喻。
④佳興适,好懷開:佳興,饒有興味的情趣,唐王維《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閑”;也指雅興,宋秦觀《雪齋記》“州倅太史蘇公過而愛之,以為事雖類兒嬉,而意趣甚妙,有可以發人佳興者”。
文人雅士經常發佳興而往,興盡而歸,如《世說新語&bull任誕》載:“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隐詩,忽憶戴安道。
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
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适,往、到。
好懷開,出自宋陳師道《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好懷,好興緻。
開懷是形容心中無所拘束,十分暢快。
平仄上,“佳興适”是平仄仄,“好懷開”是仄平平。
興,此處當讀去聲。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定中結構“佳興”“好懷”充當主語。
⑤朔雪對春雷:朔雪,北方的雪,南朝宋鮑照《學劉公幹體詩》“胡風吹朔雪,千裡度龍山”。
平仄上,“朔雪”是仄仄,“春雷”是平平。
語法上,“朔雪”“春雷”都是定中結構。
⑥雲移(zhī)鵲觀(guàn),日麗鳳凰台:鵲,傳說中的異鳥名。
漢代有一個宮觀亦名“鵲”,漢武帝建元中在長安甘泉宮外所建。
《文選&bull司馬相如<上林賦>》說“蹶石阙,曆封巒過鵲,望露寒”,郭璞注引張揖曰“此四觀,武帝建元中作,在雲陽甘泉宮外”。
麗,有“過”的意思,《淮南子&bull俶真訓》“夫貴賤之于身也,猶條風之時麗也”,高誘注曰“麗,過也”;王力《古漢語字典》認為這個“麗”通“曆”,“經過”的意思。
“麗”今本多作“曬”,“曬”是曬物使幹的意思,用在此處顯然不合理;而“麗”作“經過”的意義和上聯“移”恰構成對仗。
繁體字“麗”作“麗”,“曬”作“曬”,大約是形近而訛。
鳳凰台,古台名,在今江蘇南京。
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王琦注引《江南通志》曰:“鳳凰台,在江甯府城内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
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衆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
起台于山,謂之鳳凰台,山曰鳳台山,裡曰鳳凰裡。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仄仄平平。
“觀”,此處作名詞,當讀仄聲。
語法上,二者都是主謂結構,謂語部分都是動賓結構,“鵲觀”“鳳凰台”都是“移”“麗”的處所賓語。
⑦河邊淑氣迎芳草,林下輕風待落梅:上下聯語出唐孫逖《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長安逢立春日贈韋侍禦等諸公》的詩:“忽睹雲間數雁回,更逢山上正花開。
河邊淑氣迎芳草,林下輕風待落梅。
庶矣對康哉②。
馬肝對雞肋,杏眼對桃腮③。
佳興适,好懷開④。
朔雪對春雷⑤。
雲移鵲觀,日麗鳳凰台⑥。
河邊淑氣迎芳草,林下輕風待落梅⑦。
柳媚花明,燕語莺聲渾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鶴唳總成哀⑧。
【注釋】 ①朝對暮,去對來:平仄上,“朝”“來”是平聲,“暮”“去”是仄聲。
語法上,“朝”“暮”都是表示時間的名詞;“去”“來”都是動詞。
②庶矣對康哉:庶矣,語出《論語&bull子路》:“子适衛,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此處“庶矣”是說人很多。
康哉,語出《尚書&bull益稷》:“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時惟幾。
’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臯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興事,慎乃憲,欽哉!屢省乃成,欽哉!’乃赓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庶矣”“康哉”是形容國家安定,人口衆多,百姓安康。
平仄上,“庶矣”是仄仄,“康哉”是平平。
語法上,“庶”“康”都是形容詞,“矣”“哉”都是語氣詞。
③馬肝對雞肋,杏眼對桃腮:馬肝,就是馬的肝,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緻人于死,《史記&bull封禅書》“文成食馬肝死耳”,司馬貞《索隐》“《論衡》雲,氣熱而毒盛,故食走馬肝殺人”。
雞肋,雞的肋骨,比喻沒什麼用但丢棄又可惜的事物。
《三國志&bull魏書&bull武帝紀》引《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
主簿楊修便自嚴裝,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有一次曹操進攻漢中被困,猶豫不決之際,下了一個“雞肋”的命令,隻有楊修猜到含義,他說:“雞肋,是那種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食物。
這跟漢中一樣,所以魏王是要班師回朝了。
”杏眼,如杏子形狀的眼睛,形容眼睛很美。
桃腮,形容女子粉紅色的臉頰。
平仄上,“馬肝”是仄平,“雞肋”是平仄;“杏眼”是仄仄,“桃腮”是平平。
語法上,“馬肝”“雞肋”都是定中結構;“杏眼”“桃腮”也都是定中結構,其定語皆表比喻。
④佳興适,好懷開:佳興,饒有興味的情趣,唐王維《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閑”;也指雅興,宋秦觀《雪齋記》“州倅太史蘇公過而愛之,以為事雖類兒嬉,而意趣甚妙,有可以發人佳興者”。
文人雅士經常發佳興而往,興盡而歸,如《世說新語&bull任誕》載:“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隐詩,忽憶戴安道。
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
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适,往、到。
好懷開,出自宋陳師道《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好懷,好興緻。
開懷是形容心中無所拘束,十分暢快。
平仄上,“佳興适”是平仄仄,“好懷開”是仄平平。
興,此處當讀去聲。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主謂結構,定中結構“佳興”“好懷”充當主語。
⑤朔雪對春雷:朔雪,北方的雪,南朝宋鮑照《學劉公幹體詩》“胡風吹朔雪,千裡度龍山”。
平仄上,“朔雪”是仄仄,“春雷”是平平。
語法上,“朔雪”“春雷”都是定中結構。
⑥雲移(zhī)鵲觀(guàn),日麗鳳凰台:鵲,傳說中的異鳥名。
漢代有一個宮觀亦名“鵲”,漢武帝建元中在長安甘泉宮外所建。
《文選&bull司馬相如<上林賦>》說“蹶石阙,曆封巒過鵲,望露寒”,郭璞注引張揖曰“此四觀,武帝建元中作,在雲陽甘泉宮外”。
麗,有“過”的意思,《淮南子&bull俶真訓》“夫貴賤之于身也,猶條風之時麗也”,高誘注曰“麗,過也”;王力《古漢語字典》認為這個“麗”通“曆”,“經過”的意思。
“麗”今本多作“曬”,“曬”是曬物使幹的意思,用在此處顯然不合理;而“麗”作“經過”的意義和上聯“移”恰構成對仗。
繁體字“麗”作“麗”,“曬”作“曬”,大約是形近而訛。
鳳凰台,古台名,在今江蘇南京。
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王琦注引《江南通志》曰:“鳳凰台,在江甯府城内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
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衆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
起台于山,謂之鳳凰台,山曰鳳台山,裡曰鳳凰裡。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仄仄平平。
“觀”,此處作名詞,當讀仄聲。
語法上,二者都是主謂結構,謂語部分都是動賓結構,“鵲觀”“鳳凰台”都是“移”“麗”的處所賓語。
⑦河邊淑氣迎芳草,林下輕風待落梅:上下聯語出唐孫逖《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長安逢立春日贈韋侍禦等諸公》的詩:“忽睹雲間數雁回,更逢山上正花開。
河邊淑氣迎芳草,林下輕風待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