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佳

關燈
纜春江,橫笛洞箫通碧落;華燈夜月,遺簪堕翠遍香街⑧。

     【注釋】 ①柟(nán)對梓(zǐ),桧(ɡuì)對楷(jiē):柟,琅環閣藏本作“柟”,今本多作“杞”。

    若作“杞”則第一組平仄相同,失對。

    柟,同“楠”,平聲,剛好與“梓”平仄相對。

    故用“柟”為是。

    第二組“桧”為仄,“楷”為平,亦平仄相對。

    “楷”表樹木名時讀平聲。

    語法上,兩組都是指稱樹木的名詞。

     ②水泊對山崖:水泊,湖澤。

    山崖,陡立的崖壁。

    平仄上,泊,《廣韻》“傍各切”,入聲,故而“水泊”是仄仄,“山崖”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表處所,都是定中結構。

     ③舞裙對歌袖,玉陛對瑤階:玉陛,帝王宮殿的台階,所以古人稱皇帝為“陛下”。

    瑤階,玉砌的台階,後來作為石階的美稱;瑤,美玉。

    平仄上,“舞裙”是仄平,“歌袖”是平仄;“玉陛”是仄仄,“瑤階”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風入袂(mèi),月盈懷:風入袂,宋趙抃《寄謝雲安知軍王端屯田》“坐來風入袂,歸去月流波”。

    袂,衣袖。

    月盈懷,月光滿懷。

    平仄上,“風入袂”是平仄仄,“月盈懷”是仄平平。

    語法上,“風入袂”“月盈懷”都是主謂結構。

     ⑤虎兕(sì)對狼豺:虎兕,出自《論語&bull季氏》“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椟中,是誰之過與”。

    兕,犀牛的一種。

    豺,野獸名,狼的一種。

    平仄上,“虎兕”是仄仄,“狼豺”是平平。

    語法上,“虎兕”和“狼豺”都是名詞性的并列結構。

     ⑥馬融堂上帳,羊侃水中齋:堂上帳,出自東漢著名經學家馬融的典故,《後漢書&bull馬融傳》載:“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

    涿郡盧植,北海鄭玄,皆其徒也。

    善鼓琴,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

    居宇器服,多存侈飾。

    常坐高堂,施绛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

    ”馬融才華很高,是一位博學鴻儒,所帶的弟子上千人。

    他常坐在高堂之上,堂上挂着绛色紗帳,前面教授徒弟,後面陳列女樂。

    水中齋,說的是南朝梁國名将羊侃的典故,《南史&bull羊侃傳》載:“侃少雄勇,膂力絕人,所用弓至二十石,馬上用六石弓。

    ……初赴衡州,于兩艖?起三間通梁水齋,飾以珠玉,加之錦缋,盛設帷屏,列女樂。

    乘潮解纜,臨波置酒,緣塘傍水,觀者填咽。

    ”羊侃勇力過人,他剛去衡州赴任的時候,在船上造了三間水齋,裝飾華貴,設置了許多帷幕屏風,陳列女樂其上。

    乘着潮水解開船纜,在水波上飲酒作樂。

    平仄上,上聯是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皆是定中結構。

     ⑦北面黉(hónɡ)宮宜釋菜,東巡岱畤(zhì)定燔柴:北面,是面朝北方,古代臣見君、幼見長、徒見師,都是面向北方而拜。

    黉宮,學校的代稱,也是紀念和祭祀孔子等先賢的祠廟。

    釋菜,亦作“釋采”,是古代入學時祭祀先聖先師的一種典禮,如明歸有光《顧夫人八十壽序》曰“公予告家居,率鄉人子弟釋菜于學宮”。

    釋菜,今本多作“拾芥”,出自《漢書&bull夏侯勝傳》:“勝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指高官顯爵)如俛拾地芥耳。

    ’”夏侯勝對學生說,士人多不明經學,若是明白,那麼要獲得官職是易如反掌的。

    拾芥,即拾地芥,形容取之容易。

    雖然兩個詞語皆與古代學子有關,但上聯用“宜”字,說的是學宮的禮儀規則問題,故當以“釋菜”為是。

    東巡,天子巡視東方,《尚書&bull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

    岱,指岱宗,泰山的别名;古代封禅大典就是在泰山舉行的。

    畤,古時帝王祭祀天地五帝的場所。

    燔柴,古代祭天儀式,将玉帛、犧牲等置于積柴上焚燒,《禮記&bull祭法》“燔柴于泰壇,祭天也”。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北面黉宮”對“東巡岱畤”,都是動賓結構,“宜釋菜”對“定燔柴”,都是狀中結構。

     ⑧錦纜春江,橫笛洞箫通碧落;華燈夜月,遺簪堕翠遍香街:錦纜,用錦緞做纜繩,這是形容富貴人家的船非常奢侈豪華。

    橫笛,笛子,即今七孔橫吹之笛,與古笛之直吹者相對而言。

    洞箫,簡稱箫,古代的箫以竹管編排而成,稱為排箫,排箫以蠟蜜封底,無封底者稱洞箫,宋蘇轼《前赤壁賦》“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碧落,天空、青天,唐白居易《長恨歌》中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下聯是描寫元宵節的熱鬧場景,《夢粱錄&bull元宵》載:“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公子王孫,五陵年少,更以紗籠喝道,将帶佳人美女,遍地遊賞。

    人都道玉漏頻催,金雞屢唱,興猶未已。

    甚至飲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遺簪,難以枚舉。

    ”元宵節,花山燈海,遊人如織,擠擠挨挨,故而珠翠首飾都掉得滿地皆是。

    遺簪、堕翠指的都是女性掉落的首飾,如宋柳永《木蘭花慢》“向路傍往往,遺簪堕珥,珠翠縱橫”。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笛,《廣韻》“徒曆切”,入聲。

    語法上,“錦纜春江”“華燈夜月”相對,作整個句子的狀語,二者都是名詞性并列結構。

    “橫笛洞箫通碧落”“遺簪堕翠遍香街”是主謂結構:主語“橫笛洞箫”“遺簪堕翠”都是名詞性并列結構,“通碧落”“遍香街”都是動賓短語。

     【譯文】 楠樹和梓樹相對,桧樹和楷樹相對。

     湖泊和山崖相對。

     舞裙和歌袖相對,玉陛和瑤階相對。

     清風吹入衣袖,月光落滿懷中。

     虎兕和豺狼相對。

     馬融在堂中設置帷帳教授學徒,羊侃在水上建造居室飲酒聽樂。

     士子入學時要先行祭祀先聖先師之禮,向東巡遊泰山定要燔燒木柴祭祀上天。

     華麗的大船停泊在春江之上,笛聲箫聲吹徹雲霄;精美的彩燈點亮在明月之下,金簪翠玉落滿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