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佳

關燈


    語法上,兩者都是疊音詞,且都是形容詞。

     ⑥賢相聚東閣,良朋集小齋:上聯的典故說的是漢代宰相公孫弘之事,《史記&bull平津侯主父列傳》載:“丞相公孫弘者,齊菑川國薛縣人也,字季。

    少時為薛獄吏,有罪,免。

    家貧,牧豕海上。

    年四十餘,乃學《春秋》雜說。

    ”《漢書&bull公孫弘傳》則載:“時上方興功業,婁舉賢良。

    弘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

    ”東閣,古代稱宰相招緻、款待賓客的地方。

    下聯所講的内容來自唐柳公綽的故事。

    《家範&bull治家》載:“唐河東節度使柳公綽,在公卿間最名。

    有家法,中門東有小齋,自非朝谒之日,每平旦辄出,至小齋,諸子仲郢等皆束帶。

    晨省于中門之北。

    公綽決公私事,接賓客,與弟公權及群從弟再食,自旦至暮,不離小齋。

    燭至,則以次命子弟一人執經史立燭前,躬讀一過畢,乃講議居官治家之法。

    或論文,或聽琴,至人定鐘,然後歸寝,諸子複昏定于中門之北。

    凡二十餘年,未嘗一日變易。

    ”柳公權的哥哥柳公綽,在他家中門東邊有個小書齋,他平時處理公事私事、接待賓客、進食就餐都在小書齋裡進行。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仄平仄,下聯是平平仄仄平。

    閣,《廣韻》“古落切”,入聲;集,《廣韻》“秦入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

     ⑦夢裡山川書越絕,枕邊風月記齊諧:越絕,指《越絕書》,又名《越絕記》,東漢袁康撰,記吳、越二國史地及伍子胥、子貢、範蠡、文種等人的活動,多采傳聞異說。

    齊諧,有人說是人名,也有人說是書名,《莊子&bull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後志怪之書以及敷演此類故事的戲劇,多以“齊諧”為名,如《齊諧記》《續齊諧記》《新齊諧》等。

    此處的“齊諧”當為書名。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仄仄平平。

    絕,《廣韻》“情雪切”,入聲。

    語法上,整個句子是主謂結構:主語“夢裡山川”“枕邊風月”相對,都是動作的受事,是“書”“記”的對象與内容;謂語“書越絕”“記齊諧”都是動賓結構,“越絕”“齊諧”皆為書名作賓語,表示動作的結果。

    “書”“記”本是兩書的名稱,作者調動它們的動詞用法,嵌在兩個名詞詞語之間,非常巧妙。

     ⑧三徑蕭疏,彭澤高風怡五柳;六朝華貴,琅琊佳氣毓三槐:三徑蕭疏,語出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彭澤,陶淵明曾做過彭澤令,《晉書&bull隐逸列傳》載:“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

    複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

    在縣公田悉令種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一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

    素簡貴,不私事上官。

    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歎曰:‘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

    ”陶淵明不想為五鬥米折腰,就辭去了官職,歸隐田園。

    五柳,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有言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号焉”。

    他隐居的房屋旁邊種有五棵柳樹,所以自稱“五柳先生”。

    下聯出自《邵氏聞見錄》所載:“王晉公祐,事太祖為知制诰。

    ……初,祐赴貶時,親賓送于都門外,謂祐曰:‘意公作王溥官職矣。

    ’祐笑曰:‘某不做,兒子二郎必做。

    ’二郎者,文正公旦也,祐素知其必貴,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

    ’已而果然。

    天下謂之三槐王氏。

    ”北宋名相王旦的父親王祐是琅琊世系,他在庭院裡親手種了三棵槐樹,說:“我的子孫一定有為三公之人。

    ”六朝,指曆史上三國至隋朝的南方六個朝代。

    三槐,相傳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天子時,面向三槐而立。

    後來人們用三槐喻三公。

    “毓”,今本多作“種”,琅環閣藏本作“毓”,從詞義、平仄、語法上看,二者皆可。

    從典故來看,以“種”對應“手植”,更加合适;然若從上文“琅琊佳氣”的語勢、意境來看,又似以“毓”更佳;且以“毓”對“怡”,似更相宜。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澤,《廣韻》“場伯切”,入聲。

    語法上,上半句“三徑蕭疏”“六朝華貴”,都是定中結構;下半句都是主謂結構:主語“彭澤高風”“琅琊佳氣”都是定中結構;謂語部分“怡五柳”“毓三槐”都是動賓短語,“怡”在這裡是意動用法,“以……為怡”的意思。

     【譯文】 帽子和鞋子相對,襪子和鞋子相對。

     海角和天涯相對。

     掌供辦雞牲的官員和掌王之警衛的衛士相對,六市和三街相對。

     孔子小時候以陳列俎豆為遊戲,孟子年少時模仿别人壘墓來玩。

     皎皎和皚皚相對。

     漢代宰相公孫弘在東閣聚集賢才,唐節度使柳公綽在小齋招待賓客。

     夢裡山川寫成《越絕書》,枕邊風月寫成《齊諧記》。

     庭院三徑花木荒疏,高風亮節的陶淵明種下五棵柳樹,以此怡悅自己的情感;六朝琅琊王姓後人,北宋名相王旦之父手植三棵槐樹,斷言後世有人為三公。

     其三 勤對儉,巧對乖①。

     水榭對山齋②。

     冰桃對雪藕,漏箭對更牌③。

     寒翠袖,貴荊钗④。

     慷慨對诙諧⑤。

     竹徑風聲籁,花蹊月影篩⑥。

     攜囊佳韻随時貯,荷鋤沉酣到處埋⑦。

     江海孤蹤,雲浪風濤驚旅夢;鄉關萬裡,煙巒雲樹切歸懷⑧。

     【注釋】 ①勤對儉,巧對乖:“勤”“儉”是一對褒義詞,一形容勤快,一形容節儉,古人常提倡勤儉持家,二者經常并提。

    “巧”“乖”今人也常并論,形容人機靈聰明。

    平仄上,“勤”是平,“儉”是仄;“巧”是仄,“乖”是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形容詞。

     ②水榭對山齋:水榭,建築在水邊或水上、供人們遊憩眺望的亭閣,唐崔湜《侍宴長甯公主東莊應制》“水榭宜時陟,山樓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