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齊
關燈
小
中
大
餘錢持歸”,官府常以河伯娶親的名義收取百姓大量的錢财。
河伯娶婦之日,西門豹也前去觀看,“三老、官屬、豪長者、裡父老皆會,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
西門豹就對主持此事的巫說,“呼河伯婦來,視其好醜”。
西門豹看了以後說這個女子不漂亮,“煩大巫妪為入報河伯,得更求好女,後日送之”,于是把為首的女巫扔進了黃河。
過了一會兒,又說:“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又把一個弟子扔進去了,連續扔了幾個。
這件事之後,沒人再敢給河伯娶親。
下聯說的是百裡奚的故事,據說他是春秋時虞國人;晉滅虞時,百裡奚做了晉國嫁女去秦國的媵,後入秦為官。
《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五回對他的故事有很多渲染,“卻說百裡奚是虞國人,字井伯,年三十餘,娶妻杜氏,生一子。
奚家貧不遇,欲出遊,念其妻于無依,戀戀不舍。
杜氏曰:‘妾聞“男子志在四方”,君壯年不出圖仕,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妾能自給,毋想念也!’家隻有一伏雌,杜氏宰之以餞行。
廚下乏薪,乃取質序炊之。
言黃蘋,煮脫粟飯。
奚飽餐一頓。
臨别,妻抱其子,牽袂而位曰:‘富貴勿相忘!’奚遂去”。
百裡奚做官以後,一直未能把妻兒接到秦國。
“百裡奚之妻杜氏,自從其夫出遊,紡績度日。
後遇饑荒,不能存活,攜其子趁食他鄉。
展轉流離,遂入秦國,以浣衣為活”,“及百裡奚相秦,杜氏聞其姓名,曾于車中望見,未敢相認。
因府中求浣衣婦,杜氏自願入府浣衣,勤于搗濯,府中人皆喜”。
後來夫妻父子終于團聚。
賃,出賣勞力,受雇。
浣,洗滌。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語法上,兩句都是定中結構,“投巫救女”“賃浣逢妻”兩個充當定語,修飾後面的“西門豹”“百裡奚”,作為兩個人的典型事例,限定兩個名詞。
⑧阙(què)裡門牆,陋巷規模原不陋;隋堤基址,迷樓蹤迹已全迷:阙裡門牆,典出《孔子家語&bull七十二弟子解》:“顔由,顔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學于阙裡,而受學,少孔子六歲。
”阙裡,後人傳此為孔子故裡,在今山東曲阜城内阙裡街,因有兩石阙而得名。
陋巷規模原不陋,出自《論語&bull雍也》:“子曰:‘賢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以及《論語&bull子罕》:“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隋堤,講的是隋炀帝的故事。
隋炀帝時沿通濟渠、邗溝河岸修築的禦道,道旁植楊柳,後人謂之“隋堤”。
迷樓,《夜航船&bull日用部》載:“隋炀帝無日不治宮室,浙人項陛進新宮圖,大悅,即日召有司庀材鸠工,經歲而就,帑藏為之一空。
帝幸之,大喜曰:‘使真仙遊其中,亦當自迷也。
’因署之曰‘迷樓’。
”隋炀帝所築造的宮室,千門萬戶,曲折幽邃,連真仙都要迷路。
“已全迷”,琅環閣藏本作“已”,今本多作“亦”。
此處作者想以貧窭的陋巷和奢華的迷樓相比較,以君子之德永昭而奢靡之樓速朽相對比,顯然用“已”更貼切。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迹,《廣韻》“資昔切”,入聲。
語法上,“阙裡門牆”“隋堤基址”相對,二者都是定中結構;“陋巷規模原不陋”“迷樓蹤迹已全迷”都是主謂結構。
【譯文】 鳥鳴和狗叫相對,漂遊和栖居相對。
燕語和莺啼相對。
珊瑚和瑪瑙相對,琥珀和玻璃相對。
绛縣老人,伯家州犁。
以瓠瓢測量海的大小,用犀牛角點火照妖怪。
榆樹和槐樹的樹蔭可以讓人乘涼,桃樹和李樹的下面自然就有道路。
西門豹将巫人投入河中救了童女,百裡奚雇傭洗衣女卻遇到了妻子。
孔子居阙裡,顔回住陋巷,有君子在就顯得并不簡陋;隋炀建隋堤,建新宮迷樓,如今蹤迹都迷失在荒草中。
其三 燕對趙,楚對齊①。
柳岸對桃蹊②。
紗窗對繡戶,畫閣對香閨③。
修月斧,上天梯④。
?對虹霓⑤。
行樂遊春圃,工谀病夏畦⑥。
李廣不封空射虎,魏明得立為存麑⑦。
按辔徐行,細柳功成勞主敬;聞聲稍卧,臨泾名震止兒啼⑧。
【注釋】 ①燕對趙,楚對齊:燕、趙、楚、齊都是春秋戰國時的國名。
“燕”今本多作“越”,琅環閣藏本作“燕”。
語義上,“燕”“趙”皆為北方之國,經常并提。
平仄上,“燕”作國名讀平聲,“越”讀仄聲,顯然當以“燕”為是;“趙”為仄聲,與“燕”相對,“楚”為仄聲,“齊”為平聲。
語法上,四者皆為名詞。
②柳岸對桃蹊:桃蹊,指桃樹衆多的地方;蹊,小路。
平仄上,“柳岸”是仄仄,“桃蹊”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都是定中結構。
③紗窗對繡戶,畫閣對香閨:紗窗,蒙紗的窗。
繡戶,雕繪華美的門戶,多指婦女居室。
畫閣,彩繪華麗的樓閣。
香閨,指青年女子的内室。
“窗”與“戶”、“閨”與“閣”古代常常并稱,故而後來構成了兩個詞“窗戶”與“閨閣”。
平仄上,“紗窗”是平平,“繡戶”是仄仄;“畫閣”是仄仄,“香閨”是平平。
閣,《廣韻》“古落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修月斧,上天梯:修月斧,《酉陽雜俎&bull天咫》載:“太和中,鄭仁本表弟,不記姓名,常與一王秀才遊嵩山,扪蘿越澗,境極幽夐,遂迷歸路。
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間,忽覺叢中鼾睡聲。
披蓁窺之,見一人布衣,衣甚潔白,枕一幞物,方眠熟。
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徑,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舉首略視,不應,複寝。
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顧曰:‘來此。
’二人因就之,且問其所自。
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
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
’因開幞,有斤鑿數事,玉屑飯兩裹,授與二人,曰:‘分食此。
雖不足長生,可一生無疾耳。
’乃起,與二人指一支徑:‘但由此,自合官道矣。
’言已,不見。
”講的是兩個人迷路遇仙的故事,仙人告訴他們:月亮乃是七寶合成的,有八萬二千戶在雕琢它,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上天梯,出自《楚辭&bull九思&bull悼亂》“緣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
天梯,古人想象中
河伯娶婦之日,西門豹也前去觀看,“三老、官屬、豪長者、裡父老皆會,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
西門豹就對主持此事的巫說,“呼河伯婦來,視其好醜”。
西門豹看了以後說這個女子不漂亮,“煩大巫妪為入報河伯,得更求好女,後日送之”,于是把為首的女巫扔進了黃河。
過了一會兒,又說:“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又把一個弟子扔進去了,連續扔了幾個。
這件事之後,沒人再敢給河伯娶親。
下聯說的是百裡奚的故事,據說他是春秋時虞國人;晉滅虞時,百裡奚做了晉國嫁女去秦國的媵,後入秦為官。
《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五回對他的故事有很多渲染,“卻說百裡奚是虞國人,字井伯,年三十餘,娶妻杜氏,生一子。
奚家貧不遇,欲出遊,念其妻于無依,戀戀不舍。
杜氏曰:‘妾聞“男子志在四方”,君壯年不出圖仕,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妾能自給,毋想念也!’家隻有一伏雌,杜氏宰之以餞行。
廚下乏薪,乃取質序炊之。
言黃蘋,煮脫粟飯。
奚飽餐一頓。
臨别,妻抱其子,牽袂而位曰:‘富貴勿相忘!’奚遂去”。
百裡奚做官以後,一直未能把妻兒接到秦國。
“百裡奚之妻杜氏,自從其夫出遊,紡績度日。
後遇饑荒,不能存活,攜其子趁食他鄉。
展轉流離,遂入秦國,以浣衣為活”,“及百裡奚相秦,杜氏聞其姓名,曾于車中望見,未敢相認。
因府中求浣衣婦,杜氏自願入府浣衣,勤于搗濯,府中人皆喜”。
後來夫妻父子終于團聚。
賃,出賣勞力,受雇。
浣,洗滌。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語法上,兩句都是定中結構,“投巫救女”“賃浣逢妻”兩個充當定語,修飾後面的“西門豹”“百裡奚”,作為兩個人的典型事例,限定兩個名詞。
⑧阙(què)裡門牆,陋巷規模原不陋;隋堤基址,迷樓蹤迹已全迷:阙裡門牆,典出《孔子家語&bull七十二弟子解》:“顔由,顔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學于阙裡,而受學,少孔子六歲。
”阙裡,後人傳此為孔子故裡,在今山東曲阜城内阙裡街,因有兩石阙而得名。
陋巷規模原不陋,出自《論語&bull雍也》:“子曰:‘賢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以及《論語&bull子罕》:“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隋堤,講的是隋炀帝的故事。
隋炀帝時沿通濟渠、邗溝河岸修築的禦道,道旁植楊柳,後人謂之“隋堤”。
迷樓,《夜航船&bull日用部》載:“隋炀帝無日不治宮室,浙人項陛進新宮圖,大悅,即日召有司庀材鸠工,經歲而就,帑藏為之一空。
帝幸之,大喜曰:‘使真仙遊其中,亦當自迷也。
’因署之曰‘迷樓’。
”隋炀帝所築造的宮室,千門萬戶,曲折幽邃,連真仙都要迷路。
“已全迷”,琅環閣藏本作“已”,今本多作“亦”。
此處作者想以貧窭的陋巷和奢華的迷樓相比較,以君子之德永昭而奢靡之樓速朽相對比,顯然用“已”更貼切。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迹,《廣韻》“資昔切”,入聲。
語法上,“阙裡門牆”“隋堤基址”相對,二者都是定中結構;“陋巷規模原不陋”“迷樓蹤迹已全迷”都是主謂結構。
【譯文】 鳥鳴和狗叫相對,漂遊和栖居相對。
燕語和莺啼相對。
珊瑚和瑪瑙相對,琥珀和玻璃相對。
绛縣老人,伯家州犁。
以瓠瓢測量海的大小,用犀牛角點火照妖怪。
榆樹和槐樹的樹蔭可以讓人乘涼,桃樹和李樹的下面自然就有道路。
西門豹将巫人投入河中救了童女,百裡奚雇傭洗衣女卻遇到了妻子。
孔子居阙裡,顔回住陋巷,有君子在就顯得并不簡陋;隋炀建隋堤,建新宮迷樓,如今蹤迹都迷失在荒草中。
其三 燕對趙,楚對齊①。
柳岸對桃蹊②。
紗窗對繡戶,畫閣對香閨③。
修月斧,上天梯④。
?對虹霓⑤。
行樂遊春圃,工谀病夏畦⑥。
李廣不封空射虎,魏明得立為存麑⑦。
按辔徐行,細柳功成勞主敬;聞聲稍卧,臨泾名震止兒啼⑧。
【注釋】 ①燕對趙,楚對齊:燕、趙、楚、齊都是春秋戰國時的國名。
“燕”今本多作“越”,琅環閣藏本作“燕”。
語義上,“燕”“趙”皆為北方之國,經常并提。
平仄上,“燕”作國名讀平聲,“越”讀仄聲,顯然當以“燕”為是;“趙”為仄聲,與“燕”相對,“楚”為仄聲,“齊”為平聲。
語法上,四者皆為名詞。
②柳岸對桃蹊:桃蹊,指桃樹衆多的地方;蹊,小路。
平仄上,“柳岸”是仄仄,“桃蹊”是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都是定中結構。
③紗窗對繡戶,畫閣對香閨:紗窗,蒙紗的窗。
繡戶,雕繪華美的門戶,多指婦女居室。
畫閣,彩繪華麗的樓閣。
香閨,指青年女子的内室。
“窗”與“戶”、“閨”與“閣”古代常常并稱,故而後來構成了兩個詞“窗戶”與“閨閣”。
平仄上,“紗窗”是平平,“繡戶”是仄仄;“畫閣”是仄仄,“香閨”是平平。
閣,《廣韻》“古落切”,入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修月斧,上天梯:修月斧,《酉陽雜俎&bull天咫》載:“太和中,鄭仁本表弟,不記姓名,常與一王秀才遊嵩山,扪蘿越澗,境極幽夐,遂迷歸路。
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間,忽覺叢中鼾睡聲。
披蓁窺之,見一人布衣,衣甚潔白,枕一幞物,方眠熟。
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徑,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舉首略視,不應,複寝。
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顧曰:‘來此。
’二人因就之,且問其所自。
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
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
’因開幞,有斤鑿數事,玉屑飯兩裹,授與二人,曰:‘分食此。
雖不足長生,可一生無疾耳。
’乃起,與二人指一支徑:‘但由此,自合官道矣。
’言已,不見。
”講的是兩個人迷路遇仙的故事,仙人告訴他們:月亮乃是七寶合成的,有八萬二千戶在雕琢它,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上天梯,出自《楚辭&bull九思&bull悼亂》“緣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
天梯,古人想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