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支
關燈
小
中
大
之地,故不取。
熊虎将,比喻勇猛過人的将領。
下聯化用了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孔子釋氏親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
鳳麟,指鳳凰和麒麟,是古代的吉鳥瑞獸,比喻傑出罕見的人才,漢揚雄《法言&bull問明》“或問鳥有鳳,獸有麟,鳥獸皆可鳳麟乎”。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⑦禹廟千年垂橘柚,堯階三尺覆茅茨(cí):上聯的典故出自唐杜甫《禹廟》:“禹廟空山裡,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
雲氣生虛壁,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橘柚,皆為常綠喬木,果實稱“橘子”和“柚子”。
下聯講的是堯的典故,《韓非子&bull五蠹》說“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史記&bull李斯列傳》“堯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翦”。
“茅茨不翦”是說崇尚儉樸,不事修飾。
茅茨,皆為草名。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平。
橘,《廣韻》“居聿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皆為主謂結構。
⑧湘竹含煙,腰下輕紗籠玳瑁;海棠經雨,臉邊清淚濕胭脂:上聯講的是舜的兩位夫人娥皇、女英在湘江邊上灑淚成斑的故事,見晉張華《博物志》“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
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
湘竹,即斑竹,因娥皇、女英被稱為湘妃、湘夫人,二人眼淚所成之竹就被稱為湘竹。
玳瑁,爬行動物,形似龜,甲殼黃褐色,有黑斑和光澤,可做裝飾品。
下聯化自唐杜甫《曲江對雨》中的“林花着雨胭脂濕”和宋代宋祁《錦纏道&bull燕子呢喃》裡的“海棠經雨胭脂透”。
胭脂,本是女子化妝用的紅色顔料,這裡用來比喻海棠的紅色花瓣。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竹,《廣韻》“張六切”,入聲;濕,《廣韻》“失入切”,也是入聲。
語法上,“湘竹含煙”“海棠經雨”相對,都是主謂結構;“腰下輕紗籠玳瑁”“臉邊清淚濕胭脂”相對,也是主謂結構;其謂語部分“籠玳瑁”“濕胭脂”是動賓結構,“濕”這裡用如使動,與動詞“籠”相對;賓語“玳瑁”“胭脂”皆為聯綿詞。
【譯文】 箴和贊相對,缶和卮相對。
螢火蟲發出的光和春蠶吐出的絲相對。
輕裾和長袖相對,瑞草和靈芝相對。
賈誼流着淚寫成的《治安策》,朱淑真留下幽怨的《斷腸詩》。
喉舌和腰肢相對。
劉備擁有熊虎之将,徐家天賜麒麟之子。
伫立千年的禹廟中的樹上挂滿了橘子和柚子,唐堯住所三尺高的台階上覆蓋着未剪的茅草。
竹林中淡淡煙霧缭繞,湘妃竹像一位美麗的女子,腰上挂着玳瑁飾,罩着輕盈的薄紗裙;春雨輕輕落在花瓣上,海棠花像一位悲傷的美人,眼中流下的淚水,濕透了臉頰的胭脂。
其四 争對讓,望對思①。
野葛對山栀②。
仙風對道骨,天造對人為③。
專諸劍,博浪椎④。
經緯對幹支⑤。
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師⑥。
望切不妨人去遠,心忙無奈馬行遲⑦。
金屋閉來,賦乞茂陵題柱筆;玉樓成後,記須昌谷負囊詞⑧。
【注釋】 ①争對讓,望對思:“争”“讓”的對立出自《論語&bull八佾》:“子曰:‘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争也君子。
’”讓,禮讓、謙讓,“讓”體現的是君子的禮儀風度。
平仄上,“争”“思”是平聲,“讓”“望”是仄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動詞。
②野葛(ɡé)對山栀:葛,一種藤本植物。
栀,即栀子,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夏季開白花,有濃香。
二者皆可入藥。
平仄上,“野葛”是仄仄,“山栀”是平平。
葛,《廣韻》“古達切”,入聲。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③仙風對道骨,天造對人為:“仙風”“道骨”經常用來形容超凡絕俗的品貌風度,二者經常并提,唐李白《大鵬賦并序》“餘昔于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天造,自然所生成,是與“人為”相對而言的;“造”“為”意義相同。
平仄上,“仙風”是平平,“道骨”是仄仄;“天造”是平仄,“人為”是平平。
語法上,“仙風”“道骨”都是定中結構,“天造”“人為”都是主謂結構。
④專諸劍,博浪椎(chuí):專諸,春秋時刺客。
伍子胥知吳公子光欲殺吳王僚以自立,于是推薦專諸給光,以求吳國幫助自己滅楚報仇。
《左傳&bull昭公二十七年》詳細記載了專諸刺殺吳王僚的驚心動魄的整個過程:“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門。
門、階、戶、席,皆王親也,夾之以铍。
羞者獻體改服于門外,執羞者坐行而入,執铍者夾承之及體,以相授也。
光僞足疾,入于堀室。
設諸(專諸)置劍于魚中以進,抽劍刺王,铍交于匈,遂弑王。
”公子光宴請吳王僚,後者守備森嚴。
專諸就把劍置于魚腹之中,進獻給吳王,趁機抽劍刺殺。
專諸成功刺殺吳王僚的同時,自己也被吳王僚的衛士殺死。
漢趙晔《吳越春秋&bull王僚使公子光傳》亦曰“(公子光)使專諸置魚腸劍炙魚中進之”,因劍藏在魚腹之中,故而又稱“魚腸劍”。
博浪椎,《史記&bull留侯世家》載:“良嘗學禮淮陽。
東見倉海君。
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張良尋了一位大力士,做了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錘,趁秦始皇東遊的時候刺殺他。
他們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卻隻是誤中了秦皇的副車,刺殺失敗,張良隻好逃到下邳去。
博浪,即博浪沙,張良刺殺秦始皇之處。
椎,兵器名,一種捶擊工具。
平仄上,“專諸劍”是平平仄,“博浪椎”是仄仄平。
“博”《廣韻》作“補各切”,入聲。
語法上,“專諸劍”“博浪椎”都是定中結構。
⑤經緯對幹支:經緯,指織物
熊虎将,比喻勇猛過人的将領。
下聯化用了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孔子釋氏親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兒”。
鳳麟,指鳳凰和麒麟,是古代的吉鳥瑞獸,比喻傑出罕見的人才,漢揚雄《法言&bull問明》“或問鳥有鳳,獸有麟,鳥獸皆可鳳麟乎”。
平仄上,上聯是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仄仄平平。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⑦禹廟千年垂橘柚,堯階三尺覆茅茨(cí):上聯的典故出自唐杜甫《禹廟》:“禹廟空山裡,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
雲氣生虛壁,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橘柚,皆為常綠喬木,果實稱“橘子”和“柚子”。
下聯講的是堯的典故,《韓非子&bull五蠹》說“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史記&bull李斯列傳》“堯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翦”。
“茅茨不翦”是說崇尚儉樸,不事修飾。
茅茨,皆為草名。
平仄上,上聯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平平平仄仄平平。
橘,《廣韻》“居聿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皆為主謂結構。
⑧湘竹含煙,腰下輕紗籠玳瑁;海棠經雨,臉邊清淚濕胭脂:上聯講的是舜的兩位夫人娥皇、女英在湘江邊上灑淚成斑的故事,見晉張華《博物志》“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
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
湘竹,即斑竹,因娥皇、女英被稱為湘妃、湘夫人,二人眼淚所成之竹就被稱為湘竹。
玳瑁,爬行動物,形似龜,甲殼黃褐色,有黑斑和光澤,可做裝飾品。
下聯化自唐杜甫《曲江對雨》中的“林花着雨胭脂濕”和宋代宋祁《錦纏道&bull燕子呢喃》裡的“海棠經雨胭脂透”。
胭脂,本是女子化妝用的紅色顔料,這裡用來比喻海棠的紅色花瓣。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竹,《廣韻》“張六切”,入聲;濕,《廣韻》“失入切”,也是入聲。
語法上,“湘竹含煙”“海棠經雨”相對,都是主謂結構;“腰下輕紗籠玳瑁”“臉邊清淚濕胭脂”相對,也是主謂結構;其謂語部分“籠玳瑁”“濕胭脂”是動賓結構,“濕”這裡用如使動,與動詞“籠”相對;賓語“玳瑁”“胭脂”皆為聯綿詞。
【譯文】 箴和贊相對,缶和卮相對。
螢火蟲發出的光和春蠶吐出的絲相對。
輕裾和長袖相對,瑞草和靈芝相對。
賈誼流着淚寫成的《治安策》,朱淑真留下幽怨的《斷腸詩》。
喉舌和腰肢相對。
劉備擁有熊虎之将,徐家天賜麒麟之子。
伫立千年的禹廟中的樹上挂滿了橘子和柚子,唐堯住所三尺高的台階上覆蓋着未剪的茅草。
竹林中淡淡煙霧缭繞,湘妃竹像一位美麗的女子,腰上挂着玳瑁飾,罩着輕盈的薄紗裙;春雨輕輕落在花瓣上,海棠花像一位悲傷的美人,眼中流下的淚水,濕透了臉頰的胭脂。
其四 争對讓,望對思①。
野葛對山栀②。
仙風對道骨,天造對人為③。
專諸劍,博浪椎④。
經緯對幹支⑤。
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師⑥。
望切不妨人去遠,心忙無奈馬行遲⑦。
金屋閉來,賦乞茂陵題柱筆;玉樓成後,記須昌谷負囊詞⑧。
【注釋】 ①争對讓,望對思:“争”“讓”的對立出自《論語&bull八佾》:“子曰:‘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争也君子。
’”讓,禮讓、謙讓,“讓”體現的是君子的禮儀風度。
平仄上,“争”“思”是平聲,“讓”“望”是仄聲。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動詞。
②野葛(ɡé)對山栀:葛,一種藤本植物。
栀,即栀子,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夏季開白花,有濃香。
二者皆可入藥。
平仄上,“野葛”是仄仄,“山栀”是平平。
葛,《廣韻》“古達切”,入聲。
語法上,兩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③仙風對道骨,天造對人為:“仙風”“道骨”經常用來形容超凡絕俗的品貌風度,二者經常并提,唐李白《大鵬賦并序》“餘昔于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天造,自然所生成,是與“人為”相對而言的;“造”“為”意義相同。
平仄上,“仙風”是平平,“道骨”是仄仄;“天造”是平仄,“人為”是平平。
語法上,“仙風”“道骨”都是定中結構,“天造”“人為”都是主謂結構。
④專諸劍,博浪椎(chuí):專諸,春秋時刺客。
伍子胥知吳公子光欲殺吳王僚以自立,于是推薦專諸給光,以求吳國幫助自己滅楚報仇。
《左傳&bull昭公二十七年》詳細記載了專諸刺殺吳王僚的驚心動魄的整個過程:“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門。
門、階、戶、席,皆王親也,夾之以铍。
羞者獻體改服于門外,執羞者坐行而入,執铍者夾承之及體,以相授也。
光僞足疾,入于堀室。
設諸(專諸)置劍于魚中以進,抽劍刺王,铍交于匈,遂弑王。
”公子光宴請吳王僚,後者守備森嚴。
專諸就把劍置于魚腹之中,進獻給吳王,趁機抽劍刺殺。
專諸成功刺殺吳王僚的同時,自己也被吳王僚的衛士殺死。
漢趙晔《吳越春秋&bull王僚使公子光傳》亦曰“(公子光)使專諸置魚腸劍炙魚中進之”,因劍藏在魚腹之中,故而又稱“魚腸劍”。
博浪椎,《史記&bull留侯世家》載:“良嘗學禮淮陽。
東見倉海君。
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張良尋了一位大力士,做了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錘,趁秦始皇東遊的時候刺殺他。
他們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卻隻是誤中了秦皇的副車,刺殺失敗,張良隻好逃到下邳去。
博浪,即博浪沙,張良刺殺秦始皇之處。
椎,兵器名,一種捶擊工具。
平仄上,“專諸劍”是平平仄,“博浪椎”是仄仄平。
“博”《廣韻》作“補各切”,入聲。
語法上,“專諸劍”“博浪椎”都是定中結構。
⑤經緯對幹支:經緯,指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