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冬
關燈
小
中
大
甫《望嶽》有“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詩句。
兒孫羅列丈人峰,化自杜甫另一首《望嶽》中的“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
丈人峰,據說狀如老人偃偻,故名。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其中“峽”在《廣韻》中讀作“侯夾切”,入聲。
語法上,“巫峽浪傳”和“岱宗遙望”相對,其形式都是主謂結構;實際“巫峽”和“岱宗”是動作的對象,當為浪傳巫峽、遙望岱宗的意思;“雲雨荒唐神女廟”“兒孫羅列丈人峰”是主謂結構,謂語“荒唐神女廟”“羅列丈人峰”,都是述補結構,意思是荒唐于神女廟,羅列于丈人峰。
【譯文】 清和淡相對,薄和濃相對。
傍晚擊鼓和早晨撞鐘相對。
山茶花和石菊花相對,煙霧籠罩和雲氣缭繞相對。
黃金刻的荷花和玉石雕的芙蓉相對。
綠绮琴和青鋒劍相對。
早上起來先喝醒酒湯以解宿醉,早上的飯吃過之後接着有晚餐。
唐朝府庫裡的金玉能化成蝴蝶,到了延津這裡寶劍會變成蛟龍。
巫峽傳聞,道是楚王和巫山之女幽會于神女之廟;遙望泰山,看到群山如兒孫般羅列于丈人峰周圍。
其三 繁對簡,疊對重①。
意懶對心慵②。
仙翁對釋伴,道範對儒宗③。
花灼灼,草茸茸④。
浪蝶對狂蜂⑤。
數竿君子竹,五樹大夫松⑥。
高皇滅項憑三傑,虞帝承堯殛四兇⑦。
内苑佳人,滿地風光愁不盡;邊關過客,連天煙草憾無窮⑧。
【注釋】 ①繁對簡,疊對重:平仄上,“繁”“簡”是平和仄,“疊”“重”是仄和平。
“疊”在《廣韻》裡是“徒協切”,入聲。
語法上,兩組都是形容詞相對,第一組在詞義上相反,第二組在詞義上相近。
②意懶對心慵:平仄上,“意懶”是仄仄,“心慵”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主謂短語。
③仙翁對釋伴,道範對儒宗:仙翁,一般指道教方面的老神仙;釋伴當指佛教修行者。
道範,道家典範;儒宗,儒家宗師,後泛指讀書人所信仰的學者。
平仄上,“仙翁”是平平,“釋伴”是仄仄;“道範”是仄仄,“儒宗”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花灼灼,草茸茸:灼灼,形容花的鮮豔明媚,如《詩經&bull周南&bull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以“灼灼”形容桃花的容色。
茸茸,形容草的柔細濃密,如元馬彥良《一枝花&bull春雨》有“潤夭桃灼灼紅,洗芳草茸茸翠”。
平仄上,“花灼灼”是平仄仄,“草茸茸”是仄平平。
灼,《廣韻》“之若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謂語以疊語形式的形容詞描述花、草之容色或狀态。
⑤浪蝶對狂蜂:浪蝶、狂蜂,形容舉止輕薄放蕩的男子,如《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紫燕黃莺,綠柳叢中尋對偶;狂蜂浪蝶,夭桃隊裡覓相知。
”平仄上,“浪蝶”是仄仄,“狂蜂”是平平;蝶,《廣韻》“徒協切”,入聲,故為仄聲。
語法上,“浪蝶”“狂蜂”皆是定中結構。
⑥數竿君子竹,五樹大夫松:“君子”與“大夫”都曾是古代對貴族的稱呼,“竹”“松”皆位列歲寒三友。
《晉書&bull王徽之傳》載:“時吳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王徽之)欲觀之,便出坐輿造竹下,諷嘯良久。
主人灑掃請坐,徽之不顧。
将出,主人乃閉門,徽之便以此賞之,盡歎而去。
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
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晉代王徽之非常喜歡竹子,他曾經寄住在空房子裡,叫人種上竹子,有人問他緣故,他說:“怎麼可以一天沒有它呢?”宋蘇轼《於潛僧綠筠軒》也有“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的話,足見中國文人對竹的愛好程度。
“五樹大夫松”的典故出自《史記&bull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峄山。
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下,風雨暴至,休于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
”秦始皇在泰山封禅的時候,遇到暴風雨,就在樹下躲雨,後來就封這樹為“五大夫”。
實際上,《史記》并未提到五棵樹,也沒說明是松樹,隻
兒孫羅列丈人峰,化自杜甫另一首《望嶽》中的“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
丈人峰,據說狀如老人偃偻,故名。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其中“峽”在《廣韻》中讀作“侯夾切”,入聲。
語法上,“巫峽浪傳”和“岱宗遙望”相對,其形式都是主謂結構;實際“巫峽”和“岱宗”是動作的對象,當為浪傳巫峽、遙望岱宗的意思;“雲雨荒唐神女廟”“兒孫羅列丈人峰”是主謂結構,謂語“荒唐神女廟”“羅列丈人峰”,都是述補結構,意思是荒唐于神女廟,羅列于丈人峰。
【譯文】 清和淡相對,薄和濃相對。
傍晚擊鼓和早晨撞鐘相對。
山茶花和石菊花相對,煙霧籠罩和雲氣缭繞相對。
黃金刻的荷花和玉石雕的芙蓉相對。
綠绮琴和青鋒劍相對。
早上起來先喝醒酒湯以解宿醉,早上的飯吃過之後接着有晚餐。
唐朝府庫裡的金玉能化成蝴蝶,到了延津這裡寶劍會變成蛟龍。
巫峽傳聞,道是楚王和巫山之女幽會于神女之廟;遙望泰山,看到群山如兒孫般羅列于丈人峰周圍。
其三 繁對簡,疊對重①。
意懶對心慵②。
仙翁對釋伴,道範對儒宗③。
花灼灼,草茸茸④。
浪蝶對狂蜂⑤。
數竿君子竹,五樹大夫松⑥。
高皇滅項憑三傑,虞帝承堯殛四兇⑦。
内苑佳人,滿地風光愁不盡;邊關過客,連天煙草憾無窮⑧。
【注釋】 ①繁對簡,疊對重:平仄上,“繁”“簡”是平和仄,“疊”“重”是仄和平。
“疊”在《廣韻》裡是“徒協切”,入聲。
語法上,兩組都是形容詞相對,第一組在詞義上相反,第二組在詞義上相近。
②意懶對心慵:平仄上,“意懶”是仄仄,“心慵”是平平。
語法上,二者都是主謂短語。
③仙翁對釋伴,道範對儒宗:仙翁,一般指道教方面的老神仙;釋伴當指佛教修行者。
道範,道家典範;儒宗,儒家宗師,後泛指讀書人所信仰的學者。
平仄上,“仙翁”是平平,“釋伴”是仄仄;“道範”是仄仄,“儒宗”是平平。
語法上,四個詞語都是定中結構。
④花灼灼,草茸茸:灼灼,形容花的鮮豔明媚,如《詩經&bull周南&bull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以“灼灼”形容桃花的容色。
茸茸,形容草的柔細濃密,如元馬彥良《一枝花&bull春雨》有“潤夭桃灼灼紅,洗芳草茸茸翠”。
平仄上,“花灼灼”是平仄仄,“草茸茸”是仄平平。
灼,《廣韻》“之若切”,入聲。
語法上,兩句都是主謂結構,謂語以疊語形式的形容詞描述花、草之容色或狀态。
⑤浪蝶對狂蜂:浪蝶、狂蜂,形容舉止輕薄放蕩的男子,如《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紫燕黃莺,綠柳叢中尋對偶;狂蜂浪蝶,夭桃隊裡覓相知。
”平仄上,“浪蝶”是仄仄,“狂蜂”是平平;蝶,《廣韻》“徒協切”,入聲,故為仄聲。
語法上,“浪蝶”“狂蜂”皆是定中結構。
⑥數竿君子竹,五樹大夫松:“君子”與“大夫”都曾是古代對貴族的稱呼,“竹”“松”皆位列歲寒三友。
《晉書&bull王徽之傳》載:“時吳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王徽之)欲觀之,便出坐輿造竹下,諷嘯良久。
主人灑掃請坐,徽之不顧。
将出,主人乃閉門,徽之便以此賞之,盡歎而去。
嘗寄居空宅中,便令種竹。
或問其故,徽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晉代王徽之非常喜歡竹子,他曾經寄住在空房子裡,叫人種上竹子,有人問他緣故,他說:“怎麼可以一天沒有它呢?”宋蘇轼《於潛僧綠筠軒》也有“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的話,足見中國文人對竹的愛好程度。
“五樹大夫松”的典故出自《史記&bull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峄山。
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下,風雨暴至,休于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
”秦始皇在泰山封禅的時候,遇到暴風雨,就在樹下躲雨,後來就封這樹為“五大夫”。
實際上,《史記》并未提到五棵樹,也沒說明是松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