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東

關燈
居。

    天宮,指天帝、神仙們所居住的宮殿。

    平仄上,“煙樓”“雪洞”是平平和仄仄,“月殿”“天宮”是仄仄和平平。

    語法上,“煙樓”“雪洞”“月殿”“天宮”皆為定中結構。

     ④雲叆叇(àidài),日曈矇(tóngméng):叆叇,形容雲盛之貌,如晉潘尼《逸民吟》“朝雲叆叇,行露未晞”。

    曈矇,今本或作“曈朦”“曈曚”,琅環閣藏本作“曈昽”,音近義同,是同一詞語的不同寫法,皆表示初日漸明之貌。

    “叆叇”“曈矇”皆為聯綿詞,一般由兩個字連綴成義,這兩個字不能拆開單獨表達相關的意義,比如“蝙蝠”“唏噓”“躊躇”“囫囵”等等。

    平仄上,“雲叆叇”是平仄仄,“日曈矇”是仄平平。

    語法上,“雲叆叇”“日曈矇”都是主謂結構,“叆叇”“曈矇”陳述“雲”“日”的狀态。

     ⑤蠟屐(jī)對漁篷:蠟屐,本為用蠟塗抹于木屐之上,典故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bull雅量》:“或有詣阮(阮孚),見自吹火蠟屐,因歎曰:‘未知一生當着幾量屐(不知道一生中能穿多少木屐)!’神色閑暢。

    ”後也以“蠟屐”指悠閑無為的生活,如宋辛棄疾《玉蝴蝶&bull杜仲高書來戒酒》“生涯蠟屐,功名破甑,交友抟沙”。

    此處“蠟屐”的意思當為塗了蠟的木屐,方可與“漁篷”相對。

    漁篷,漁船上遮風擋雨的篷蓋,一般是用竹篾、葦席、布等做成,元任昱《中呂&bull紅繡鞋》有“新亭館相迎相送,古雲山宜淡宜濃,畫船歸去有漁篷”的句子。

    平仄上,“蠟屐”“漁篷”是仄仄和平平。

    屐,在《廣韻》中為“奇逆切”,入聲。

    語法上,“蠟屐”“漁篷”都是定中結構。

     ⑥過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過天星,指流星、隕星,《三寶太監西洋記》說“隻因他一日走地府一遍,一夜走天堂一遍,腳似流星,故此叫做個過天星”,足見“過天星”的含義。

    吐魄月,指初生的月亮;魄,古同“霸”,月始生或将滅時的微光,後來泛指月光,唐盧仝《月蝕》“初露半個璧,漸吐滿輪魄”。

    流星隕落很快,故而說“似箭”;“吐魄月”則才生,故而說“如弓”。

    平仄上,“過天星似箭”是仄平平仄仄,“吐魄月如弓”是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

    此一對仗無論平仄、結構、語義都非常工整。

     ⑦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yì)藕花風:驿旅客,指旅居在驿站的他鄉人。

    梅子雨,又稱“梅雨”,指初夏時期在江南地區持續較長的陰雨天氣,因時值梅子成熟,所以又稱“黃梅雨”“黃梅天”,唐韓偓《贈湖南李思齊處士》有“三春日日黃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的句子。

    池亭人,指在池邊的亭子裡賞花的人。

    挹,舀、酌取。

    藕花風,指微風吹過,帶着陣陣荷花的馨香。

    明李晔《草閣詩集》有《送曹逢吉》詩,其中有“清晨送客過橋東,一路行人在畫中。

    紗帽微沾梅子雨,葛衣輕受藕花風”的句子,恰用“梅子雨”對“藕花風”。

    藕花風自然是不能“挹”得起來的,此處當是把藕花風當作醇香的美酒來酌取和受用了。

    平仄上,上聯為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聯為平平平仄仄平平,完全相對。

    語法上,上下聯都是主謂結構。

    此一聯對仗十分工穩。

     ⑧茅店村前,皓月墜林雞唱韻;闆橋路上,青霜鎖道馬行蹤:這一聯當是化用了唐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雞聲茅店月,人迹闆橋霜”。

    茅店,指用茅草蓋成的旅舍。

    皓月,即明月。

    墜林,指月亮西沉、落入林中,清李瑛《夢登華山書所見》有“皓月墜林巒,涵空水荇影”的句子,與此意境類似,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也有“一川星鬥爛無數,長天一月墜林梢”的詩句。

    雞唱,猶言雞鳴、雞啼。

    韻,指和諧的聲音。

    闆橋,木闆架設的橋。

    青霜,指青白色的霜。

    鎖道,指青霜滿路,不利于行走。

    這裡“韻”“蹤”對得很好,“韻”是聲音,入于耳然後消失于空氣之中,“蹤”是馬在青霜上踏出的足迹,霜化而後不見。

    “雞唱韻”是指皓月西沉之後,晨雞鳴叫之聲此起彼伏,一雞鳴而衆雞皆随之,似有互相唱答的韻律;“馬行蹤”是指早行之馬,踏過滿是青霜的道路,留下行走的痕迹。

    平仄上,上聯是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下聯是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語法上,“茅店村前”“闆橋路上”皆為方位短語充當地點狀語;“皓月墜林雞唱韻”“青霜鎖道馬行蹤”皆由兩個主謂結構組成。

    從結構上說,此句對仗亦相當工穩。

     【譯文】 長江與漢水相對,綠與紅相對。

     雨神與雷神相對。

     煙霧缭繞之高樓與大雪封路之山洞相對,嫦娥之居所與天神之宮殿相對。

     濃雲密布,初日漸明。

     塗了蠟的木屐和漁船上的雨篷相對。

     過天的流星如箭一般飛過,初生的月亮像弓一樣彎曲。

     驿站中的旅客恰逢綿綿黃梅雨,池亭裡的酒客品評淡淡荷花香。

     茅店村前,一輪明月徐徐墜入林間,司晨的公雞開始唱和彼此的聲律;闆橋路上,冷冷青霜滿滿鋪于道路,早行的馬兒留下它們行走的痕迹。

     其三 山對海,華對嵩①。

     四嶽對三公②。

     宮花對禁柳,塞雁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