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經第十三

關燈
願和,乃即牙帳議事,會大雨雪,元振故立不動,烏質勒年老,數拜伏,不勝寒死之類。

    (5)駭亂雷電,如劉锜守順昌,募百人折竹嘂為以為号,直犯金營,電燭則擊,電止則匿,敵不能測,遂終夜自戰,而積屍盈野之類。

    (6)冰障陰霧,如蘇定方從李靖襲突厥颉利,率彀馬二百為前鋒,秉霧而行,去賊一裡讦,霧霁見防帳,遂馳殺數百人之類。

    (7) [注釋](1)見《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

    (2)見《後漢書》卷十九《耿弇傳》。

    (3)見《新唐書》卷一五四《李晟傳》。

    (4)楚國大将公子心,同齊國作戰,當時天空出現彗星,柄部指向齊國。

    有人認為,柄部所指是勝利的一方,因此不可與齊戰。

    但公子心卻認為彗星是沒有知覺的,如同用掃帚打人,隻有倒轉過來用柄部打才能取勝。

    第二天同齊國交戰,大敗齊軍。

    (見《尉缭子&bull天官第一》)(5)見《舊唐書》卷九十七《郭元振傳》。

    (6)見第35條“舊注解”注(7),(7)見《新唐書》卷一一一《蘇定方傳》。

     142.又如雨可以資水攻,風可以助火勢。

    月夜陰夜,大霧大雪,時日之孤虛,支幹(土)之旺相,國皆可以乘人而亦防人之乘我也。

    此實将之當熟谙者。

     [注釋]支幹。

    即天幹地支。

    舊曆以十幹同十二支循環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

    周而複始,循環使用。

     [譯文]又如雨可以幫助水攻,風可以助長火勢。

    月夜陰,大霧大雪,不利的時日,吉利的幹支,都可以乘機襲擊敵人,但也須防備敵人乘機襲擊我軍。

    這實在是将帥應當熟悉的問題。

     [舊注解]此言遇此天時,雖可乘人,尤當防人之乘。

    雨資水攻,如關羽度秋月大霖,漢水必溢,遂乘船以攻于禁,而沒其七軍。

    (1)風助火勢,如黃蓋知曹操連船,可燒而走,乃遺書詐降,乘風發火,火烈風猛,大勝于赤壁。

    (2)此亦于禁曹操不能防所緻也。

    故将當熟識之,餘可例見。

     [注釋](1)見《三國志&bull蜀書》卷三十六《關羽傳》。

    (2)見第22條“舊注解”注(5)。

     143.凡将三軍,不可使人心疑畏。

    将三軍而重其疑畏,未有能濟者也。

     [譯文]大凡統率三軍,不可使軍隊對天象發生疑懼。

    統率三軍而加重軍隊的疑懼,是不能成功的。

     [舊注解]此與下節,又以處己之三軍言。

    疑畏者,緻敗之端,将當先去之也。

     144.故瞽惑于偶然之變,震驚于卒(1)然之異者,惟當決之以理。

    可使吾民知其祥,而不可‘使知其災,可使吾民見其利,而不可使見其害。

    夫不使知、不使見者,非能塞人之耳目也,詭之,而已矣。

     [注釋](1)卒cù(促),同“猝”,突然的意思。

     [譯文]所以,對迷惑于偶然的變化,震驚于突然的災異的,應當合理地加以處理。

    可使軍隊知道它的吉祥,而不可使軍,隊知道它的災害。

    可使軍隊看到它的刹處,而不可使軍隊看到它構害處,不使軍隊知道,不使軍隊看見,并不是把他們的耳目灑塞起來,隻是騙過他們罷了。

     [舊注解]此言天雖有變異之見,不可疑畏,惟以理決之。

    若欲鼓舞人心,則但示之以祥利,而泯其災害。

    蓋非詭為形說,不能誤人之耳目,使之無疑畏故也。

     145.故祥而歸之我,災當歸之敵,劑而歸之我,害當歸之敵。

    任其運之通塞,象之盈虧,之盛衰,數之休咎,而皆有變通之方。

     [譯文]所以吉祥要歸自己,災害應歸敵人,有利的要歸自己,有害的應歸敵人。

    這樣,任憑寒暑變遷的正常不正常,日月星辰的圓缺明暗,氣象變化的強弱緩急,陰陽術數的吉兇禍福,都有變通的辦法。

     [舊注解]此承上詭之言,既以祥利示三軍,又以災害加之敵,且任天之所顯者,不泥一定,而皆能變通之,故詭吾軍者,亦可以詭敵人,而己終無傷也。

     146.故雖鬥蝕彗孛,不能為吾妖。

    疾雷走電,不能為吾懼。

    凄風苦雨,不能為吾憂。

    寒暑霧雪之異常,甲子往亡(1)之忌日,不能為吾阻。

    若此者,所以反其災害而為祥利,定民之疑,順事之機,以制吾之勝者也。

     [注釋](1)甲子,即甲子日;往亡,即往亡日,皆舊時陰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