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術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舊題解]方術,多方之巧法也。
幻術,妖妄之邪行也。
二者能之,斯可以佐吾之勝;知之,可以免士之災。
故于《戰形》之後,而以《方術》為第十篇。
欲将之究心于所用,亦能應夫卒(1)。
[注釋](1)卒cù(促),同“猝”,突然的意思。
[譯文]方術,指各種各樣的巧妙方法,幻術,指妖異荒誕内邪法,能運用這兩種方法,就可以幫助我們取得勝利;能了解兩種方法,就可以免除士兵的災難、所以在《戰形》之後,以方術》為第十篇。
這是希望将帥能細心地考慮和運用它,也能夠應付突然發生的情況。
80.兵也者,以巧取勝者也。
故通小術者,可以集大事;精小藝者,可以成大功。
術不厭卑藝不厭微賤,惟兵為然也。
[譯文]用兵作戰,是憑巧妙手段取勝的。
所以精通小術的,可以成大事,精通小藝的,可以成大功。
術不嫌簡陋,藝不微賤,尤其用兵作戰是這樣。
, [舊注解]此言兵不可泥于常法,當變通詭道以愚惑之。
故凡小術小藝,堪以佐勝者,軍中亦所必資。
此舉其大意,下詳列之。
81.彼刻木為鳥,束藁(1)為人,樹栅為城,結草為序者,所以形敵而使疑也。
[注釋](1)藁gǎo(稿),通稾,稭稈,如稻草、麥稭或:其它草稈等。
[譯文]用木頭刻成鳥,用草稈紮成人,樹栅欄做城寨,結:柴草當營陣,這是用來迷惑敵人使他産生懷疑的。
[舊注解]此是僞設以愚敵人之目。
82.川流可引,山陵可通,丘阜(1)可移,橋梁可易者,所以違害而邀利也。
[注釋](1)丘,小山、土堆。
阜,土山。
[譯文]河水可以疏導,高山可以穿通。
丘阜可以移動,橋:梁可以改變,這些都是趨利避害的方法。
[舊注解]此是變通以為吾軍之利。
83.發機轉車,激輪行舟,裂布懸幢(1),燃火飛槍者,所以利吾之用也。
[注釋](1)幢zhuàng(壯),這裡指簾幕。
[譯文]發動機關使車輛轉動,沖激輪子使船隻行進,用布作為簾幕,用火燃放飛槍,這些都是用來便利我軍作戰的辦法。
[舊注解]此(1)是功制以便吾之用。
[注釋](1)底本在“此”字前有一“幢”字,疑衍,今删去。
84.連雞縱火,(1)封鴿代諜,(2)馴猕劫,(3)驅獸突重(4)者,所以因物之利也。
[注釋](1)據《晉書&bull江逌傳》記載,晉将江逌曾用這個辦法火燒敵營。
(2)據《宋史。
夏國上》記載,北宋慶曆元年(1041年),宋将任福等率兵反擊夏軍,進至羊牧隆城(今甯夏固原西南)附近,發現道旁有數個密封的白色盒子,内有動躍之聲。
任福不知此盒乃夏軍預先置放,啟視,有信鴿百餘隻飛出,夏軍見鴿乃伏兵四合,大敗宋軍。
任福等皆戰死。
(3)據《宋史&bull趙遹傳》記載,宋将趙遹曾用這個辦法襲擊敵人營寨。
(4)重chóng(從),這裡指重圍。
古代多有驅象、驅牛突擊敵陣的作法。
如《史記&bull田單列傳》記載,齊将田單曾用火牛,突出重圍,大破燕軍。
[譯文]把雞用繩索連結起來進行縱火,把鴿子封裝起來代替間諜,馴服猕猴劫敵營寨,驅趕走獸突破重圍,這些都是利用動物作戰的辦法。
[舊注解]猕,猴也。
此是因物以用吾之謀。
85.灑水凍塗(1),浮塵蔽淖(2),機橋(9)陷馬,阙地羅兵者,所以設阱害敵也。
[注釋]“凃”,通“途”。
(2)淖nào(鬧),泥沼。
(3)據《武經總要》卷十二記載,機橋,用一梁作為轉軸,兩端設置插銷,放在溝壕上,人馬踏上就會翻陷。
[譯文]灑水使路面結冰,用薄土把泥沼僞裝,設置機橋陸敵人馬,挖掘深壕捕獲敵人,這些都是設置陷阱來危害敵人的方法。
[舊注解]此是設阱以為敵之害。
86.火焚舟楫,水灌都城,飛石撞垣,擲鈎取物者,所以達兵之不及也。
[譯文]縱火焚燒敵人的船隻,引水淹沒敵人的都城,抛射石塊沖撞敵人城牆,投擲鐵鈎獲取敵人物品,這些都是用來彌補手中武器所不及的方法。
[舊注解]此是借勢以達兵之用。
87.聯牛以導水,拜井以求泉,積冰以成垣,列樁以緩浪,所以濟兵之窮也。
[譯文]把牛用繩索聯結起來引導渡河,查訪泉水以解決水源,積水結冰築成牆垣,設置木樁緩沖波浪,這是用來解決軍隊。
困難的辦法。
[舊注解]此是用權以濟兵之窮。
88.火可以動機,水可以運軸,物可以變遷,人可以出沒者,所以愚敵而使之不測也。
幻術,妖妄之邪行也。
二者能之,斯可以佐吾之勝;知之,可以免士之災。
故于《戰形》之後,而以《方術》為第十篇。
欲将之究心于所用,亦能應夫卒(1)。
[注釋](1)卒cù(促),同“猝”,突然的意思。
[譯文]方術,指各種各樣的巧妙方法,幻術,指妖異荒誕内邪法,能運用這兩種方法,就可以幫助我們取得勝利;能了解兩種方法,就可以免除士兵的災難、所以在《戰形》之後,以方術》為第十篇。
這是希望将帥能細心地考慮和運用它,也能夠應付突然發生的情況。
80.兵也者,以巧取勝者也。
故通小術者,可以集大事;精小藝者,可以成大功。
術不厭卑藝不厭微賤,惟兵為然也。
[譯文]用兵作戰,是憑巧妙手段取勝的。
所以精通小術的,可以成大事,精通小藝的,可以成大功。
術不嫌簡陋,藝不微賤,尤其用兵作戰是這樣。
, [舊注解]此言兵不可泥于常法,當變通詭道以愚惑之。
故凡小術小藝,堪以佐勝者,軍中亦所必資。
此舉其大意,下詳列之。
81.彼刻木為鳥,束藁(1)為人,樹栅為城,結草為序者,所以形敵而使疑也。
[注釋](1)藁gǎo(稿),通稾,稭稈,如稻草、麥稭或:其它草稈等。
[譯文]用木頭刻成鳥,用草稈紮成人,樹栅欄做城寨,結:柴草當營陣,這是用來迷惑敵人使他産生懷疑的。
[舊注解]此是僞設以愚敵人之目。
82.川流可引,山陵可通,丘阜(1)可移,橋梁可易者,所以違害而邀利也。
[注釋](1)丘,小山、土堆。
阜,土山。
[譯文]河水可以疏導,高山可以穿通。
丘阜可以移動,橋:梁可以改變,這些都是趨利避害的方法。
[舊注解]此是變通以為吾軍之利。
83.發機轉車,激輪行舟,裂布懸幢(1),燃火飛槍者,所以利吾之用也。
[注釋](1)幢zhuàng(壯),這裡指簾幕。
[譯文]發動機關使車輛轉動,沖激輪子使船隻行進,用布作為簾幕,用火燃放飛槍,這些都是用來便利我軍作戰的辦法。
[舊注解]此(1)是功制以便吾之用。
[注釋](1)底本在“此”字前有一“幢”字,疑衍,今删去。
84.連雞縱火,(1)封鴿代諜,(2)馴猕劫,(3)驅獸突重(4)者,所以因物之利也。
[注釋](1)據《晉書&bull江逌傳》記載,晉将江逌曾用這個辦法火燒敵營。
(2)據《宋史。
夏國上》記載,北宋慶曆元年(1041年),宋将任福等率兵反擊夏軍,進至羊牧隆城(今甯夏固原西南)附近,發現道旁有數個密封的白色盒子,内有動躍之聲。
任福不知此盒乃夏軍預先置放,啟視,有信鴿百餘隻飛出,夏軍見鴿乃伏兵四合,大敗宋軍。
任福等皆戰死。
(3)據《宋史&bull趙遹傳》記載,宋将趙遹曾用這個辦法襲擊敵人營寨。
(4)重chóng(從),這裡指重圍。
古代多有驅象、驅牛突擊敵陣的作法。
如《史記&bull田單列傳》記載,齊将田單曾用火牛,突出重圍,大破燕軍。
[譯文]把雞用繩索連結起來進行縱火,把鴿子封裝起來代替間諜,馴服猕猴劫敵營寨,驅趕走獸突破重圍,這些都是利用動物作戰的辦法。
[舊注解]猕,猴也。
此是因物以用吾之謀。
85.灑水凍塗(1),浮塵蔽淖(2),機橋(9)陷馬,阙地羅兵者,所以設阱害敵也。
[注釋]“凃”,通“途”。
(2)淖nào(鬧),泥沼。
(3)據《武經總要》卷十二記載,機橋,用一梁作為轉軸,兩端設置插銷,放在溝壕上,人馬踏上就會翻陷。
[譯文]灑水使路面結冰,用薄土把泥沼僞裝,設置機橋陸敵人馬,挖掘深壕捕獲敵人,這些都是設置陷阱來危害敵人的方法。
[舊注解]此是設阱以為敵之害。
86.火焚舟楫,水灌都城,飛石撞垣,擲鈎取物者,所以達兵之不及也。
[譯文]縱火焚燒敵人的船隻,引水淹沒敵人的都城,抛射石塊沖撞敵人城牆,投擲鐵鈎獲取敵人物品,這些都是用來彌補手中武器所不及的方法。
[舊注解]此是借勢以達兵之用。
87.聯牛以導水,拜井以求泉,積冰以成垣,列樁以緩浪,所以濟兵之窮也。
[譯文]把牛用繩索聯結起來引導渡河,查訪泉水以解決水源,積水結冰築成牆垣,設置木樁緩沖波浪,這是用來解決軍隊。
困難的辦法。
[舊注解]此是用權以濟兵之窮。
88.火可以動機,水可以運軸,物可以變遷,人可以出沒者,所以愚敵而使之不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