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衡第四

關燈
失其依。

    (1)執所愛,如甫文斬而高峻無其計。

    (2)解腹心,如範增讒去而楚羽亡。

    (3)告兵威,如宣王叱使而文懿懼。

    (4)示俘囚,如班超送虜首而鄯善服。

    (5)俟其既困從之者,恐未困而忿速攻之,則所傷必多,而且難拔也。

    塞險阻,清原野,絕糧造,如李左車教成安君守井陉之隘,深溝高壘,假奇兵三萬,從間道絕韓信辎重,使野無所掠。

    (6)劫營壘,如劉锜夜衣斫金兵營,折竹為嘂,乘電光以奮擊。

    (7)搗巢穴,如蔣濟勸曹操結東吳襲荊州,關羽必返救,而樊圍自解。

    (8)其既歸襲之者,恐未動而躁急襲之,則彼璃爾力,而且難擒也。

     [注釋](1)見第22條‘舊注解“注(10)。

    (2)東漢建武十年(34年),隗嚣部将高峻據守高平(今甯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漢将耿弁圍攻一年未下,劉秀就派寇恂前往招降。

    高峻派軍師皇甫文談判。

    寇恂見他全無降意,又了解到他是高峻的心腹助手,就把他殺了,高峻失去依靠,隻好投降。

    (見《後漢書》卷十六《寇恂傳》(3)見第22條“舊注解”注(17)(4)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圍攻公孫文懿于襄平(今遼甯遼陽市),公孫文懿兩次請求解圍撤兵,然後投降,并願送子作質。

    司馬懿說:“你不投降,隻有死路一條,勿須送子作質。

    ”不久司馬懿攻破襄平,公孫文懿戰死。

    (見《晉書》卷一《宣帝紀》)(5)鄯善,底本作“善鄯”,顯誤,今根據《後漢書》卷四十七《班超傳》改正。

    此事見第27條“舊注解”注(1)。

    (6)漢高帝三年(前204年),韓信率兵攻趙。

    李左車向趙将成安君陳餘建議,井陉(今河北井陉東)道路狹窄,戰車不能并行,騎兵不能成列,你以主力深溝高壘固守井陉,另以三萬人去截擊漢軍糧道,他們進不能戰,退不能走,又不能從民間搶到糧食,很快就可打敗他們。

    但陳餘拒絕了這個建議。

    韓信偵知此事後,就放膽通過井陉隘路,大破趙軍。

    (見《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7)斫zhúo(酌),砍。

    嘂jiào(叫),古代一種吹奏樂器。

    宋紹興十年(1140年),宋将劉锜守順昌(今安徽阜陽),利用雷雨之夜派百人襲擊金營。

    每人除帶武器外,還帶一個竹嘂作為聯絡信号,電光一閃,就向敵人猛砍猛殺,電光一滅,就伏着不動。

    金兵不明情況,營陣大亂,自相攻殺,遺屍遍野。

    (見《宋史》卷三六六《劉锜傳》)(8)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将關羽圍攻魏将曹仁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市北)。

    司馬懿、蔣濟向曹操建議,派人勸孫權出兵威脅關羽後方,并允許把江南的地方封給他,以解樊城之圍。

    曹操采納了這個建議。

    不久,孫權就襲取了荊州,殺了關羽。

    (見《三國志》卷三十六《關羽傳》) 36.夫攻貴于入,攻城而入其所攻,猶非善攻者也。

    守貴于出,突圍而出其所突,猶非善突者也。

    惟示之以攻,而入其所不攻;示之以突,而出其所不突。

    此攻守之妙也。

     [譯文]進攻主要在于能夠突入敵陣,但攻城直接從所要進攻的方向攻入,還不是善于進攻的。

    防禦主要在于能夠打得出去,但突圍直接從所要突圍的方向突出,還不是善于突圍的。

    隻有對敵人顯示要從這裡進攻,卻從敵人認為不會進攻的方向攻入;對敵人顯示要向這裡突圍,卻向敵人認為不會突圍的方向突出。

    這才算是攻守的巧妙。

     [舊注解]入其所攻者為力難,所不攻者易,如耿弁佯敕諸校攻西安。

    而直入臨淄。

    (1)出其所突者為力難,所不突者易,如漢王夜出女子二千人,而反走西門。

    (2)故入所攻,出所突者,為非善,而入不攻、出不突者,為妙也。

     [注釋](1)東漢建武五年(29年),漢将耿弇yǎn(掩)攻張步,張步令其弟張蘭率精兵兩萬守西安(今山東淄博市東北),另以萬餘人守臨淄(今山東臨淄北)。

    耿弇首先進兵于兩城之間,切斷他們的聯系,假裝命令諸将準備五天後攻西安,但到期卻乘夜進軍,攻下臨淄。

    (見《後漢書》卷十九《耿弇傳》)(2)漢高帝三年(前204年),楚軍猛烈圍攻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