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官 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說明]本篇叙述國家分官設職的必要性,以及君臣職能和施政辦法。反映了作者要求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思想。
官者,事之所主,為治之本也。制者,職分四民①,治之分也。
貴爵富祿必稱,尊卑之體也。好善罰惡②,正比法③,會計民之具也④。(均井地)[均地分]⑤,節賦斂,取與之度也⑥。程工人,⑦,備器用,匠工之功也。分地塞要,殄怪禁淫之事也⑧。守法稽斷⑨,臣下之節也。明法稽驗,主上之操也。明主守⑩,等輕重,臣主之權也?。
明賞赉?,嚴誅責,止奸之術也。審開塞,守一道?,為政之要也。下達上通,至聰之聽也。知國有無之數,用其仂也?,知彼弱者,強之體也。知彼動者,靜之決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術也。
俎、豆同制?,天子之會也。遊說(開)[間]諜無自入?,正議之術也。諸侯有謹天子之禮,君(民)[臣]繼世?,承王之命也。更造易常,違王明德,故禮得以伐也。
官無事洽,上無慶賞,民無獄訟,國無商賈,何王之至[也]?!明舉上達,在王垂聽也。
注釋
①四民——指士、農、工、商。
②好(hào耗)——喜愛,獎勵。
③正——整頓。比法——統計人口、财物的法令。《周禮小司徒》乃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共鄉之衆寡,六畜車辇,辨其物,以歲時入其數。以施政教,行征令。”
④會(kuài快)計——統計、管理。
⑤均地分——原為均井地,從簡本改。《周禮小司徒》:“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
⑥取與之度——指征收賦稅和分配土地的分。
⑦程——這裡指規定完工的期限和定額。
⑧殄(tiǎn舔)——杜絕,消滅。
⑨稽斷——檢查事物處理的情況。
⑩主守——指臣子的所在崗位的職守。
?臣主之權也-笪本作“臣主根也”。
?赉(lài賴)——賞賜。
?一道——統一的政治原則。
?仂(lè樂)——富餘部分,餘數。
?俎豆——古時祭祀用的兩種禮器。俎豆同制一指禮器要統一規格,這是天下大一統的象征。
?間——原作開,從鄂局本改。
?臣——原作民,從鄂局本改。
?王(wàng妄)——天下治理得好。至——極點。也—一原脫,從鄂局本補。何王之至也,簡本作:“成王至正也。”
譯文
官吏,是處理各種政事的主宰,為治國的根本。設立官制,按其職能分别管理士、農、工、商,這是由治理的需要而劃分的。
使高貴的爵位與優厚俸祿一定相稱,符合尊卑貴賤的等級體統(這是天官的職能)。獎勵善良懲罰邪惡,整頓“比法”,搞好統計民财的工具。均分土地給民衆耕種,有節制地征收賦稅,掌握稅收和分配土地的準則(這是司徒官的職能)。規定工人的完工限額,置備好各種器具,提高各種匠工的效能(這是司空官的職能)。劃分防區充實要塞,杜絕壞人壞事,禁止邪惡行為(這是司馬官的職能)。按照法律處理各種政事,這是臣子的職責。頒布法令并檢查執行的情況,這是國君所操持的大權。明确所在崗位的職責,嚴格區分臣下的輕重等級職位,這是臣子和國君各自的權力。
明确賞賜制度,嚴格懲罰制度,這是禁止奸詐邪惡的辦法。審查政策法令是否得當,遵守統一的政策标準,這是治理國家的要訣。上情及時下達,下情及時上通,這是最靈通的訊息聯絡。了解國家财富的底細,隻用其富餘的部分。了解哪裡是薄弱部分,這是國家強盛的基礎。了解哪裡有動亂,這是實現國家安定的關鍵。把官吏分成文臣武将,這是國君的兩個重要統浴術。
俎,豆等禮器統一規格,‘這是天子召會諸侯的要求。說客和間諜無法打入内部,這在于端正議論有辦法。諸侯能夠謹守天子規定的禮儀,君臣關系世代相傳,這是秉受了先王的旨意。更換稱号改變舊制,違背了先王的恩典,因此照規矩就應該加以讨伐。
(老百姓遵守法制)官吏沒有什麼事情可辦,(民衆積極從事農戰)上面無需慶功行賞,老百姓沒有打官司告狀的,國内沒有做生意的商人,國家治理是多麼好到了極點啊!講明這些道理上呈,目的就在于我王傾聽了。
官者,事之所主,為治之本也。制者,職分四民①,治之分也。
貴爵富祿必稱,尊卑之體也。好善罰惡②,正比法③,會計民之具也④。(均井地)[均地分]⑤,節賦斂,取與之度也⑥。程工人,⑦,備器用,匠工之功也。分地塞要,殄怪禁淫之事也⑧。守法稽斷⑨,臣下之節也。明法稽驗,主上之操也。明主守⑩,等輕重,臣主之權也?。
明賞赉?,嚴誅責,止奸之術也。審開塞,守一道?,為政之要也。下達上通,至聰之聽也。知國有無之數,用其仂也?,知彼弱者,強之體也。知彼動者,靜之決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術也。
俎、豆同制?,天子之會也。遊說(開)[間]諜無自入?,正議之術也。諸侯有謹天子之禮,君(民)[臣]繼世?,承王之命也。更造易常,違王明德,故禮得以伐也。
官無事洽,上無慶賞,民無獄訟,國無商賈,何王之至[也]?!明舉上達,在王垂聽也。
注釋
①四民——指士、農、工、商。
②好(hào耗)——喜愛,獎勵。
③正——整頓。比法——統計人口、财物的法令。《周禮小司徒》乃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共鄉之衆寡,六畜車辇,辨其物,以歲時入其數。以施政教,行征令。”
④會(kuài快)計——統計、管理。
⑤均地分——原為均井地,從簡本改。《周禮小司徒》:“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
⑥取與之度——指征收賦稅和分配土地的分。
⑦程——這裡指規定完工的期限和定額。
⑧殄(tiǎn舔)——杜絕,消滅。
⑨稽斷——檢查事物處理的情況。
⑩主守——指臣子的所在崗位的職守。
?臣主之權也-笪本作“臣主根也”。
?赉(lài賴)——賞賜。
?一道——統一的政治原則。
?仂(lè樂)——富餘部分,餘數。
?俎豆——古時祭祀用的兩種禮器。俎豆同制一指禮器要統一規格,這是天下大一統的象征。
?間——原作開,從鄂局本改。
?臣——原作民,從鄂局本改。
?王(wàng妄)——天下治理得好。至——極點。也—一原脫,從鄂局本補。何王之至也,簡本作:“成王至正也。”
譯文
官吏,是處理各種政事的主宰,為治國的根本。設立官制,按其職能分别管理士、農、工、商,這是由治理的需要而劃分的。
使高貴的爵位與優厚俸祿一定相稱,符合尊卑貴賤的等級體統(這是天官的職能)。獎勵善良懲罰邪惡,整頓“比法”,搞好統計民财的工具。均分土地給民衆耕種,有節制地征收賦稅,掌握稅收和分配土地的準則(這是司徒官的職能)。規定工人的完工限額,置備好各種器具,提高各種匠工的效能(這是司空官的職能)。劃分防區充實要塞,杜絕壞人壞事,禁止邪惡行為(這是司馬官的職能)。按照法律處理各種政事,這是臣子的職責。頒布法令并檢查執行的情況,這是國君所操持的大權。明确所在崗位的職責,嚴格區分臣下的輕重等級職位,這是臣子和國君各自的權力。
明确賞賜制度,嚴格懲罰制度,這是禁止奸詐邪惡的辦法。審查政策法令是否得當,遵守統一的政策标準,這是治理國家的要訣。上情及時下達,下情及時上通,這是最靈通的訊息聯絡。了解國家财富的底細,隻用其富餘的部分。了解哪裡是薄弱部分,這是國家強盛的基礎。了解哪裡有動亂,這是實現國家安定的關鍵。把官吏分成文臣武将,這是國君的兩個重要統浴術。
俎,豆等禮器統一規格,‘這是天子召會諸侯的要求。說客和間諜無法打入内部,這在于端正議論有辦法。諸侯能夠謹守天子規定的禮儀,君臣關系世代相傳,這是秉受了先王的旨意。更換稱号改變舊制,違背了先王的恩典,因此照規矩就應該加以讨伐。
(老百姓遵守法制)官吏沒有什麼事情可辦,(民衆積極從事農戰)上面無需慶功行賞,老百姓沒有打官司告狀的,國内沒有做生意的商人,國家治理是多麼好到了極點啊!講明這些道理上呈,目的就在于我王傾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