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談 第二

關燈
四海。

     ?悖(bèi倍)——違背情理,錯誤。

     ?炮(bāo胞)——用猛火爆炒。

    燔(fán凡)——烤燒。

    如炮如燔——形容進攻的迅猛,如烈火焚燒。

     ?垣(yuán元)——牆。

     ?兵——原脫,從鄂局本補。

    這裡指兵器。

    總木——叢木。

    兵如總木——形容兵器多如密集的林木。

    《淮南子》兵略訓作“兵如植木”。

     ?弩(nǔ努)——用機關發射箭的弓。

    羊角——這裡指羊群的翹起的犄角。

    從前有的《尉缭子》注者将這裡的“羊角”釋為旋風。

    弩如羊角——衆兵士佩戴弓弩如羊群冒出的犄角,形容多的意思。

     ?堂堂——形容軍容壯大,兵多勢衆。

    決——勇敢果決。

     譯文 根據土地的肥瘠情況建城。

    建城要與土地情況相适應,城的大小要與人口的多少相适應,人口的多少要與糧食供應相适應。

    三者都相适應,那麼内可以固守國土,外可以戰勝敵人。

    戰勝于外,關鍵在于在内部有好的戰備,這種勝利和戰備相适應的情況,好象符節相合,道理沒有什麼不同。

     治理軍隊,要象隐藏于大地之下那麼秘密,要象處于高天之上那樣不可捉摸,使它生存于無形之中。

    所以實行它(寓兵于農,軍隊組織隐藏于生産組織中),大的方面不暴露破綻,小的方面不顯露形迹。

    弄清楚治理國家的政治措施,老百姓流離失所的就給予撫慰,土地荒蕪的就去開發利用毛土地廣闊而能充分利用,國家就富足;人口衆多而健全制度,國家就安定太平。

    國家富足又安定太平,不必動員老百姓,軍隊也不必出征,就能威制天下。

    所以說,這種戰略勝利就取決于朝廷政治決策。

     不出動軍隊而取得勝利,這是國君決策的勝利。

    通過戰争而取得勝利,這是将領指揮的勝利。

    出兵打仗不可意氣用事,估計有勝利把握就出兵,沒有勝利的把握就不出兵。

    禍患在百裡之内,不能隻作出兵一天的準備。

    禍患在千裡之内,不能隻作出兵一月的準備。

    禍患在邊遠地區,不能隻作出兵一年的準備。

    作為将領,上不受天時氣象的制約,下不受地理條件的制約,中不受國君的制約。

    心胸要寬闊,不能一激就怒;品德要清廉,不能貪圖錢财。

    輕率無謀,看不到實際情況,聽不進别人意見,具有這三種毛病的人統帥軍隊,那就難辦了。

     軍隊所到之處,在羊腸小道的險隘處也能取勝,在犬牙交錯的複雜地形上也能取勝,攀登高山也能取勝,深入峽谷也能取勝,攻方陣也能取勝,攻圓陣也能取勝。

    重兵進擊如高山密林那樣穩重有序,象長江大河那樣勢不可擋;輕兵奇襲,象猛火焚燒那樣暴烈,象城牆那樣壓過去,象烏雲那樣蓋下來。

    叫敵人合不能分,分不能合,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

    (部隊)刀槍林立,弓弩無數。

    人人無不騰躍膽壯,舍生忘死,群威群膽、勇敢果決地奔赴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