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談 第二

關燈
[說明]本篇從建城談起,論述了“戰勝于外,備主于内”,“兵勝于朝廷”的道理。

    指出隻有國富兵強,才能“威制天下”。

     量土地肥硗而立邑①。

    建城稱地②,以城稱人,以人稱粟。

    三相稱,則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戰勝。

    戰勝于外,備主于内③,勝備相應,猶合符節④,無異故也。

     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⑤,生于無。

    故(關)[開]之⑥,大不窕⑦,小不恢⑧。

    明乎“禁、舍、開、塞”⑨,民流者親之,地不任者任之⑩。

    夫土廣而任則國富,民衆而(治)(制)則國治?。

    富治者,民不發轫?,(車)(甲)不出暴?,而威制天下。

    故曰,兵勝于朝廷。

     不暴甲而勝者,主勝也。

    陳而勝者,将勝也。

    兵起非可以忿也,見勝則(與)[興]?,不見勝則止。

    患在百裡之内,不起一日之師。

    患在千裡之内,不起一月之師。

    患在四海之内?,不起一歲之師。

    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

    寬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财。

    夫心狂、目盲、耳聾,以三悖率人者?,難矣。

     兵之所及,羊腸亦勝,鋸齒亦勝,緣山亦勝,入谷亦勝,方亦勝,圓亦勝。

    重者如山如林,如江如河。

    輕者如炮如燔?,如垣壓之?,如雲覆之。

    令之聚不得以散,散不得以聚,左不得以右,右不得以左。

    [兵]如總木?,弩如羊角?。

    人人無不騰陵張膽,絕乎疑慮,堂堂決而去?。

     注釋 ①硗(qiāo敲)——瘠薄。

     ②稱(chèn襯)——适合,适應。

    銀雀山出土竹簡(以下稱簡本)作:“(□□□)□墝而立邑建城,以城稱地,以地稱……。

    ”疑宋本有誤,應作:“量土地肥硗而立邑建城,以城稱地,以地稱人,以人稱粟。

    ” ③備主于内——簡本作“福産于内”。

    按國語越語下有“兵勝于外,福生于内”語。

    疑宋本有誤,似作“福産于内”為宜。

     ④符節——古代派遣使者用的一種行道取信的憑據(六節之一),用竹做成,上刻文字,分為兩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給使臣。

     ⑤邃(suì遂)——高深莫測,不可捉摸。

     ⑥開——原作關,從鄂局本改。

    開啟,實行。

     ⑦窕(tiāo挑)——間隙、破綻。

     ⑧恢——誇張,充塞,露形迹。

     ⑨禁舍開塞——指治理國家的政治措施。

    禁,禁止,指禁止奸邪之心;舍,同赦,赦免小過錯;開,開辟養生之道;塞,杜絕奢靡之風。

     ⑩任——利用。

    這裡指開發土地。

     ?制——原作治,從鄂局本改。

    指法制措施。

     ?轫(rèn任)——阻止車輪轉動的木頭。

    發轫——啟行,開始。

    這裡指動用。

     ?甲——原作車,從鄂局本改。

     ?興——原作與,從鄂局本改。

     ?四海之内——此處泛指邊遠地區。

    《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