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 義

關燈
了。

     【捎】帶(順便給别人帶東西)。

     把大哥的好東西給我們捎回來了。

     【扛】掮(江浙、華南人注意)。

     還有扛着大紅旗的隊伍。

     這裡的“扛”音ka?。

    另音ga?,是“擡”的意思。

     【擡】兩人以上共扛(華南人注意)。

     一根橡樹木頭得六個人用杠子擡。

     【擡杠】争論。

     年輕的小夥子們就跟他擡起杠來。

     【甩】揮,抛。

     說完也把棉衣一甩。

     【揍】打。

    (帶有懲罰和輕蔑的意味,如“他打了你,回頭我揍他!”) 把這個狗爪子揍得可真痛快! 【打發】派。

     你要吃就打發孩子們去擔一些。

     【拾掇】料理,整理。

     叫他幫自己拾掇葡萄。

     【對付、湊合】将就。

     你不管好歹,對付一間吧。

     【惦記】挂念。

     我還惦記着那個脊梁彎得像弓一樣的人。

     【嚷】叫(高聲地)。

     高聲嚷。

     【愣】因驚訝而發呆。

     連教師都愣住了。

     【趕會、趕集】就是廣東人的“趁墟”,雲南人的“趕街子”。

     比趕會還熱鬧呢。

     【解手】小便或大便(小解,大解)。

     一個戰士……去解手兒。

     【加油】更加努力。

     大家都自動加起油來。

     【沖着】向,對。

     沖着他媳婦說。

     【光】隻,僅。

     光叫我吃你的。

     【直】不停地。

     凍得渾身直發抖。

     【挺】很,非常。

     誰知道他們都挺願意。

     他是挺聰明,挺規矩的。

     【……點兒】些。

     走!快點兒! (二)方言的詞彙 寫文章的人不全是會說北京話的。

    因此文章裡偶然夾雜着一些方言的詞彙是可能的。

    再說,為了叙事生動,作家有時還有意地運用一些方言,尤其是華北的方言。

     (甲)華北方言 這裡指北京以外的華北方言。

     【啥】是“什麼”的意思。

    (江浙也有這字。

    ) 發啥料做啥活,不發就不做。

     參謀個啥問題咱們可不行呢。

     【好把式】是精通一種技藝的人。

     提起高老品,那是……無人不曉的種地的好把式。

     華北方言,語文課本上多已注明,這裡不多舉例。

     (乙)西南方言 【哪個】等于說“誰”。

     廢紙哪個要?送給書呆子。

     北京話隻說“誰”,不說“哪個”;北京話裡雖也有“哪一個”,但不等于說“誰”。

     【搞】是“做”或“幹”的意思。

     怎麼搞的?我的鞋哪兒去啦? 現在,“搞”字已經全國化了。

     【口水】北方叫“吐沫”,江浙叫“涎吐”。

     被口水浸濕了。

     (丙)江浙話(江南話、吳語) 【面孔】就是臉。

     明朗的面孔,和善的眼光。

     赤黑色的面孔。

     【打耳光】北方叫“打耳刮子”,西南叫“打耳絲”,華南叫“打嘴巴”。

     還打了他一個耳光。

     【蠶寶寶】就是蠶。

     寶寶健朗,他們就高興。

     【運道】就是運氣。

     這些花紙會給他們帶來好運道。

     【幢】江浙人叫一所樓房作“一幢”(“幢”讀如“撞”字陽平)。

     沒有一幢完整的房子。

     【搭檔】是合作的伴侶。

     列甯跟一個軍人做搭檔。

     【一道】就是“一塊兒”或“一起”。

     毛澤東同志看見和他一道走的一個同學手裡有一本書。

     【剛剛】就是“剛”的意思。

    北方隻說“剛”,不說“剛剛”。

     我剛剛把信箋裝進信封,又接到了一封信。

     試比較第二冊第十課的“他剛由師裡受美術訓回來”,那才是北方的說法。

     【通通(統統、統通、通統)】是“全都”的意思。

     我每天要把發生的事情統統記在日記上。

     出去,出去,通通出去! 一家人通通殺掉。

     這裡作者特地用“通通”二字表示日本鬼子的中國話很生硬。

     (丁)華南方言 【一點鐘】就是一個鐘頭。

     隔一點鐘,還有一艘也要經過這兒。

     再過一點鐘天就全黑了。

     北方人偶然也把一個鐘頭說成“一點鐘”,但最普通的說法還是“一個鐘頭”。

    “一點鐘”或“三點鐘”是第一點鐘或第三點鐘的意思;“一個鐘頭”或“三個鐘頭”是一小時或三小時的意思。

    這樣分别開來是有好處的。

     寫文章的時候,該不該用标準的詞彙呢?應該的。

    那麼用什麼話作為标準語呢?應該用北京話,也就是我國首都的語言。

    不過,咱們應該注意用文學語言,不應該用一些太不常見的字眼。

     如果不是在北京生長的人,要說出或寫出一種純粹的北京話是有困難的。

    但是咱們應該朝着這個方向走,也就是要拿标準語作為咱們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