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字 音
關燈
小
中
大
呢?
一字兩音,有些是由于詞性上的分别。
例如“種”字用為名詞的時候(種子),念上聲;用為動詞的時候(最初的意義是把種子埋在地下),念去聲。
“好”字用為形容詞的時候(好壞),念上聲;用為動詞的時候(好動不好靜,好高骛遠),念去聲。
又如“擔”字用為動詞的時候(挑在肩上)念陰平;用為名詞的時候(挑在肩上的東西)念去聲。
這可以說明為什麼意義雖然不同,字形仍舊相同。
原來這個意義和那個意義是有密切關系的。
有些字讀成兩種聲音不是由于詞性不同而是由于意義有區别(例如觀看的“看”和看守的“看”),意義上是有區别,但仍然是有關系的。
不過也有少數的例外:例如呢絨的“呢”和用作虛字的“呢”,它們在意義上就毫無關系。
(乙)北京音的例子 上面舉的是些普通的例子,不過它們在北京話裡也是一字兩音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北京話所特有(或北方話所特有)的讀音上的分别。
我們把它們叙述出來,給那些用北京音讀書的人作為參考。
【着】陽平(zhuó),着手,沉着。
李完根艦長更沉着地指揮。
【着】陽平,音招(zhāo),着涼。
(不舉例) 【着】陽平(zháo),着火,點着,找着,夠不着,用不着。
準會着火。
有幾個紅燈也點着了。
也用不着花錢辦酒席了。
【着】輕聲(zhe),虛字。
人民委員都等着他去開會呢。
正好郵局裡還點着燈。
注意:“燈點着了”和“點着燈”,“着”字讀音不同。
【了】上聲,音瞭(liǎo),了解,了事,忘不了,不得了。
她一輩子也忘不了。
吃不了不能賣。
這工作我們五個也幹得了。
【了】輕聲(le),虛字,表示動作的完成。
他們透了一口氣。
他們坐了火車。
【了】輕聲(la),虛字,表示肯定。
在這種用途上,也可以寫作“啦”。
“啦”是“了啊”的合音。
“了”字隻有在句尾的時候才有念“啦”的可能。
不再上去當僞軍了。
【得】陽平,音德(dé),獲得,到手。
能立刻得到救治。
【得】上聲(děi),必須。
還得跟體力勞動結合起來。
【得】輕聲(de),虛字。
拿草蓋得嚴嚴的。
【還】音環(huán),歸還。
把這本書還給那個同學。
【還】音孩(hái),尚。
還說出自己對于這本書的意見。
【哪】上聲(nǎ),疑問詞。
從哪兒入海。
【哪】輕聲(nɑ),語氣詞。
到嘴的糧食全沖完哪! 【都】音督(dū),首都,國都。
(不舉例) 【都】音兜(dōu),皆。
咱們都希望成為健康的人。
【縫】陽平,音縫(féng),裁縫,縫紉。
(不舉例) 【縫】去聲,音鳳(fèng),罅隙。
我就在冰縫裡看見一隻海狗。
【的】音帝(dì),目的。
(不舉例) 【的】音笛(dí),的确。
它的力量的确誰都比不上。
【的】輕聲(de),虛字。
它的力量的确誰都比不上。
那時候的水井差不多全是這樣兒的。
【地】去聲(dì),天地。
(不舉例) 【地】輕聲(de),虛字。
人和馬都暢快地喝起水來。
【給】(gěi),拿東西給人家。
你給我個小南瓜吧。
【給】上聲(jǐ),供給。
(不舉例) 近來有許多人把供給的“給”也念gěi,那是錯的。
【待】去聲,音代(dài),等待。
就像等待和歡迎我們自己的兒子。
【待】陰平,音呆(dāi),停留在一個地方。
待了好久……待了半天。
【露】音路(l&ugrav
例如“種”字用為名詞的時候(種子),念上聲;用為動詞的時候(最初的意義是把種子埋在地下),念去聲。
“好”字用為形容詞的時候(好壞),念上聲;用為動詞的時候(好動不好靜,好高骛遠),念去聲。
又如“擔”字用為動詞的時候(挑在肩上)念陰平;用為名詞的時候(挑在肩上的東西)念去聲。
這可以說明為什麼意義雖然不同,字形仍舊相同。
原來這個意義和那個意義是有密切關系的。
有些字讀成兩種聲音不是由于詞性不同而是由于意義有區别(例如觀看的“看”和看守的“看”),意義上是有區别,但仍然是有關系的。
不過也有少數的例外:例如呢絨的“呢”和用作虛字的“呢”,它們在意義上就毫無關系。
(乙)北京音的例子 上面舉的是些普通的例子,不過它們在北京話裡也是一字兩音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北京話所特有(或北方話所特有)的讀音上的分别。
我們把它們叙述出來,給那些用北京音讀書的人作為參考。
【着】陽平(zhuó),着手,沉着。
李完根艦長更沉着地指揮。
【着】陽平,音招(zhāo),着涼。
(不舉例) 【着】陽平(zháo),着火,點着,找着,夠不着,用不着。
準會着火。
有幾個紅燈也點着了。
也用不着花錢辦酒席了。
【着】輕聲(zhe),虛字。
人民委員都等着他去開會呢。
正好郵局裡還點着燈。
注意:“燈點着了”和“點着燈”,“着”字讀音不同。
【了】上聲,音瞭(liǎo),了解,了事,忘不了,不得了。
她一輩子也忘不了。
吃不了不能賣。
這工作我們五個也幹得了。
【了】輕聲(le),虛字,表示動作的完成。
他們透了一口氣。
他們坐了火車。
【了】輕聲(la),虛字,表示肯定。
在這種用途上,也可以寫作“啦”。
“啦”是“了啊”的合音。
“了”字隻有在句尾的時候才有念“啦”的可能。
不再上去當僞軍了。
【得】陽平,音德(dé),獲得,到手。
能立刻得到救治。
【得】上聲(děi),必須。
還得跟體力勞動結合起來。
【得】輕聲(de),虛字。
拿草蓋得嚴嚴的。
【還】音環(huán),歸還。
把這本書還給那個同學。
【還】音孩(hái),尚。
還說出自己對于這本書的意見。
【哪】上聲(nǎ),疑問詞。
從哪兒入海。
【哪】輕聲(nɑ),語氣詞。
到嘴的糧食全沖完哪! 【都】音督(dū),首都,國都。
(不舉例) 【都】音兜(dōu),皆。
咱們都希望成為健康的人。
【縫】陽平,音縫(féng),裁縫,縫紉。
(不舉例) 【縫】去聲,音鳳(fèng),罅隙。
我就在冰縫裡看見一隻海狗。
【的】音帝(dì),目的。
(不舉例) 【的】音笛(dí),的确。
它的力量的确誰都比不上。
【的】輕聲(de),虛字。
它的力量的确誰都比不上。
那時候的水井差不多全是這樣兒的。
【地】去聲(dì),天地。
(不舉例) 【地】輕聲(de),虛字。
人和馬都暢快地喝起水來。
【給】(gěi),拿東西給人家。
你給我個小南瓜吧。
【給】上聲(jǐ),供給。
(不舉例) 近來有許多人把供給的“給”也念gěi,那是錯的。
【待】去聲,音代(dài),等待。
就像等待和歡迎我們自己的兒子。
【待】陰平,音呆(dāi),停留在一個地方。
待了好久……待了半天。
【露】音路(l&ugr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