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 形

關燈
漢語的文字學,一向分為形、音、義三部分來講。

    字形是字的結構形式,字音是字的讀音,字義是字的意義。

    這種分法,直到現在還是适用的。

    這裡所講的形、音、義,都是舉例性質;因為不可能說得很詳盡,而且沒有這個必要。

     現在先講字形。

    我們不想根據什麼六書來講;隻是分析一下怎麼樣的字才算是正确的字。

    所謂正确的字,就是全社會或全民族通用的字。

     (一)正字和俗字 從前的文字學家們對于漢字的正字法,有一種不正确的看法。

    他們以為最古的字形才是正确的字,或者說根據傳統的字典寫法才是正确的字。

    有些字,雖然全社會通用了,仍然被認為“俗字”。

    例如“膽”被認為“膽”的俗字,“還”被認為“還”的俗字等。

    在漢字還沒有簡化的時代,“膽”“還”一類的字算是正楷,印刷必須用它們,正式文件的抄寫必須用它們。

    最可笑的是:有一類字,連正式文件的抄寫也可以用它們了,但是仍然被認為俗字。

    例如“腳”字已經能算是正楷了,字典裡還要說它是俗字,并且說正字是“腳”。

    而這個“腳”啊,連文字學家們自己都不會這樣寫它的!又如“者”字,據說中間應該有一點(即“”)才是正字,但是咱們看見過誰寫那一點呢?總之,如果全社會都通用的字,哪怕它本來是俗字,也應該認為是正字。

    拘泥于古代字典的寫法,把全社會都不通用的字看作是正字,那是錯誤的。

     事實上,經過了初步的文字改革,漢字簡化了,許多“俗字”已經被正式承認為正字了,而原來的正字隻能在古書上見面了。

    例如(左字是原來的俗字,右字是原來的正字): 罷罷 寶寶 備備 辦辦 幫幫 标標 邊邊 廟廟 奮奮 婦婦 複復 達逹 導導 擔擔 當當 黨黨 燈燈 鄧鄧 敵敵 點點 獨獨 奪奪 隊隊 對對 斷斷 動動 态態 頭頭 墊墊 體體 鐵鐵 條條 聽聽 團圑 難難 拟擬 農農 離離 療療 遼遼 劉劉 聯聯 靈靈 羅羅 亂亂 龍龍 開開 蓋蓋 趕趕 國國 過過 歸歸 龜龜 關關 觀觀 廣廣 鞏鞏 塊塊 虧虧 華華 畫畫 獲獲 懷懷 壞壞 會會 歡歡 還還 擊擊 際際 積積 極極 繼繼 階階 舊舊 艱艱 殲殲 盡盡 僅僅 進進 驚驚 懼懼 舉舉 劇劇 齊齊 竊竊 遷遷 慶慶 區區 權權 勸勸 習習 協協 獻獻 響響 興興 選選 執執 這這 戰戰 種種 廠廠 稱稱 懲懲 蟲蟲 産産 實實 勢勢 曬曬 壽壽 傷傷 審審 聲聲 勝勝 雙雙 讓讓 竈竈 總總 辭辭 參參 慘慘 蠶蠶 掃掃 蘇蘇 雖雖 愛愛 礙礙 葉葉 醫醫 義義 壓壓 優優 郵郵 養養 樣様 蠅蠅 應應 務務 萬萬 與與 遠遠 運運 擁擁 上面所舉的例子,有些是通行了幾百年的老俗字,如“寶”“邊”“廟”“當”“黨”“擔”“對”“斷”“頭”“體”“鐵”“條”“聽”“難”“拟”“劉”“靈”“羅”“亂”“國”“過”“歸”“龜”“觀”“壞”“會”“歡”“還”“驚”“繼”“舊”“盡”“懼”“舉”“齊”“竊”“權”“獻”“響”“興”“執”“這”“稱”“蟲”“實”“勢”“曬”“壽”“聲”“雙”“竈”“辭”“參”“蠶”“蘇”“礙”“義”“蠅”“應”“萬”“與”等;有些是最近幾年或十幾年才通行的新俗字,如“達”“敵”“隊”“農”“開”“廣”“華”“擊”“殲”“進”“慶”“習”“廠”“産”“審”“勝”“讓”“優”“樣”“務”“擁”等。

    到了現在,它們都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俗字是人民創造的,現在俗字取得了合法的地位,漢字簡化了,人民學習文字減少了困難,這是人民的勝利。

    但是,我們能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人們可以随便創造文字,而不必遵守正字法呢?不,我們不能這樣說。

    文字改革的工作是要給人民學習上的方便,不是給人們添麻煩。

    漢字簡化了,大家寫起來節省時間,這是好的;但是簡化要有一定的格式,決不是今天你造一個字,明天我造一個字,使漢字進入了無政府狀态,不再有規範可言。

    假使漢字是沒有規範的話,咱們認字就會發生困難了。

    現在漢字簡化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如果大家創造了好的簡化字,可以向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提出建議,将來由政府正式公布,就可以用了。

    但是,沒有經過政府公布的簡化字仍然應該被認為違反正字法的。

     有些字,本來有兩種以上的簡化形式;但是,由于漢字不能沒有規範,政府隻能選擇一個來公布。

    這樣,被擇定的一個應該認為是正字,未被選擇的一個(或更多)應該認為是俗字。

    為了維護正字法,這種俗字是應該避免的。

    在下面所舉各組的簡化字當中,第一個字是正字,其餘一個(或更多)是俗字: 導 鄧邒 國囗 關関 廣塊圤 畫 漢汗 圖 價価 齊 慶 壽夀 勝胂 與 階阰 護 嚴 雜什 總之,為了維護漢字嚴格的規範,咱們仍舊應該提倡正字,避免俗字。

    不過咱們對俗字的看法已經和從前文字學家們的看法有本質上的不同:從前文字學家們為了複古,所以他們反對俗字;現在咱們為了人民學習的便利,已經把大量的“俗字”提升為正字。

    咱們隻是不希望一個字有幾個形體,所以除了正體之外,隻好認為俗字了。

     (二)異體字 上節說過,咱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