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陰陽上去在北曲南曲中的搭配
關燈
小
中
大
元人北曲,類皆出自北方勾欄中普遍流行的時興小調。
雖然經過文人學士和劇作家們不斷地采用、加工,乃至連綴若幹同一宮調的曲牌,成為散套,更進一步演為雜劇、傳奇,但它的基本曲調,比起宋人創作的長調慢曲來,是要簡單得多的。
周德清在他所著的《中原音韻》後面,選取了北曲定格四十首,有的原是單行小令,有的摘自散套或雜劇中。
這些定格北曲的平仄安排,也和唐、宋令詞相差不遠,一般是兩平兩仄更疊使用;但遇到重點所在,講究陰陽、上去的分别,卻要嚴格得多。
随舉數首示例。
例一,《仙呂醉中天》: 疑是楊妃在,怎脫馬嵬災?曾與明皇捧硯來,美臉風流殺。
叵奈揮毫李白觑着嬌态,灑松煙點破桃腮。
白樸《佳人臉上黑痣》 它的平仄如下: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這裡除了“叵奈揮毫李白觑着嬌态”十字一句和“灑松煙點破桃腮”是上三、下四句法,平仄安排有些異樣外,其餘和近體詩的格調完全相同。
周德清特别指出“捧硯”“點破”都是上去,可見這兩處是要兼講四聲的。
例二,《仙呂一半兒》: 自将楊柳品題人,笑拈花枝比較春,輸與海棠三四分。
再偷勻,一半兒胭脂一半兒粉。
陳克明《春妝》 它的平仄如下: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這裡除了結句用了兩個“兒”字兼押一個仄韻外,幾乎和宋人李重元的《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完全是一樣的形式。
例三,《中呂迎仙客》: 雕檐紅日低,畫棟彩雲飛,十二玉闌天外倚。
望中原,思故國,感慨傷悲,一片鄉心碎。
鄭光祖《王粲登樓》雜劇 它的平仄如下: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這裡的平仄安排,構成了和諧的音節。
周德清說:“妙在‘倚’字上聲起音,一篇之中,唱此一字。
”又說:“‘原’‘思’字屬陰,‘感慨’上去,尤妙。
”可見這個曲牌中,“倚”字和“感慨”二字要講究上去,“原”“思”兩字要注意陰陽。
例四,《商調梧葉兒》: 别離易,相見難,何處鎖雕鞍?春将去,人未還,這其間,殃及殺愁眉淚眼。
關漢卿《别情》 它的平仄如下: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這四個三言句都是對稱的形式,結尾是上三、下四句法,音節全部是和諧的。
周德清說:“如此方是樂府。
音如破竹,語盡意盡,冠絕諸詞。
妙在‘這其間’三字,承上接下,了無瑕疵。
‘殃及殺’三字,俊哉語也!”又說:“‘眼’字上聲,尤妙。
”這“眼”字之所以妙,也就是因為“淚”字是去聲的緣故。
例五,《越調天淨沙》: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緻遠《秋思》 它的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這三個六言句,構成對稱形式,但又不能全相匹配;這是運用“奇偶相生”的特殊情調,和諧中見凄婉。
三句純是描寫自然景物,宛然一幅深秋圖畫。
“夕陽西下”四字即景生情,結以“斷腸人在天涯”;因此,上面最美麗的秋光,恰好都是天涯客子的傷心資料。
馬緻遠這寥寥二十八字,确是十分超妙。
這與本曲的諧婉音節,尤其是每句句腳的平仄聲配搭得十分恰當,是有着不可分割的關系的。
周德清卻隻贊美“‘瘦馬’二字去上,極妙”,還
雖然經過文人學士和劇作家們不斷地采用、加工,乃至連綴若幹同一宮調的曲牌,成為散套,更進一步演為雜劇、傳奇,但它的基本曲調,比起宋人創作的長調慢曲來,是要簡單得多的。
周德清在他所著的《中原音韻》後面,選取了北曲定格四十首,有的原是單行小令,有的摘自散套或雜劇中。
這些定格北曲的平仄安排,也和唐、宋令詞相差不遠,一般是兩平兩仄更疊使用;但遇到重點所在,講究陰陽、上去的分别,卻要嚴格得多。
随舉數首示例。
例一,《仙呂醉中天》: 疑是楊妃在,怎脫馬嵬災?曾與明皇捧硯來,美臉風流殺。
叵奈揮毫李白觑着嬌态,灑松煙點破桃腮。
白樸《佳人臉上黑痣》 它的平仄如下: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這裡除了“叵奈揮毫李白觑着嬌态”十字一句和“灑松煙點破桃腮”是上三、下四句法,平仄安排有些異樣外,其餘和近體詩的格調完全相同。
周德清特别指出“捧硯”“點破”都是上去,可見這兩處是要兼講四聲的。
例二,《仙呂一半兒》: 自将楊柳品題人,笑拈花枝比較春,輸與海棠三四分。
再偷勻,一半兒胭脂一半兒粉。
陳克明《春妝》 它的平仄如下: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這裡除了結句用了兩個“兒”字兼押一個仄韻外,幾乎和宋人李重元的《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完全是一樣的形式。
例三,《中呂迎仙客》: 雕檐紅日低,畫棟彩雲飛,十二玉闌天外倚。
望中原,思故國,感慨傷悲,一片鄉心碎。
鄭光祖《王粲登樓》雜劇 它的平仄如下: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這裡的平仄安排,構成了和諧的音節。
周德清說:“妙在‘倚’字上聲起音,一篇之中,唱此一字。
”又說:“‘原’‘思’字屬陰,‘感慨’上去,尤妙。
”可見這個曲牌中,“倚”字和“感慨”二字要講究上去,“原”“思”兩字要注意陰陽。
例四,《商調梧葉兒》: 别離易,相見難,何處鎖雕鞍?春将去,人未還,這其間,殃及殺愁眉淚眼。
關漢卿《别情》 它的平仄如下: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這四個三言句都是對稱的形式,結尾是上三、下四句法,音節全部是和諧的。
周德清說:“如此方是樂府。
音如破竹,語盡意盡,冠絕諸詞。
妙在‘這其間’三字,承上接下,了無瑕疵。
‘殃及殺’三字,俊哉語也!”又說:“‘眼’字上聲,尤妙。
”這“眼”字之所以妙,也就是因為“淚”字是去聲的緣故。
例五,《越調天淨沙》: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緻遠《秋思》 它的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這三個六言句,構成對稱形式,但又不能全相匹配;這是運用“奇偶相生”的特殊情調,和諧中見凄婉。
三句純是描寫自然景物,宛然一幅深秋圖畫。
“夕陽西下”四字即景生情,結以“斷腸人在天涯”;因此,上面最美麗的秋光,恰好都是天涯客子的傷心資料。
馬緻遠這寥寥二十八字,确是十分超妙。
這與本曲的諧婉音節,尤其是每句句腳的平仄聲配搭得十分恰當,是有着不可分割的關系的。
周德清卻隻贊美“‘瘦馬’二字去上,極妙”,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