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論唐宋大曲和轉踏
關燈
小
中
大
歌》的舞态。
他還有形容《柘枝舞》的詩句:“帶垂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回。
”(《柘枝伎》)這些大曲,在演奏時本來需要很大的場面,但也可由一兩個舞伎随時表演,大概是可以節取其中的若幹遍來演出的。
北宋時,這些唐燕樂舞曲,還很流行。
在歐陽修的《玉樓春》詞中,也有“貪看六幺花十八”的句子。
(據《碧雞漫志》記述,《六幺》“曲内一疊名《花十八》,前後十八拍,又四花拍,共二十二拍”)晏殊的《玉樓春》詞又說“重頭歌韻響琤琮,入破舞腰紅亂旋”(《珠玉詞》),于形容舞态外,兼及歌韻和伴奏音樂,可見這些舞曲,也有歌詞。
王灼曾經說過:“後世就大曲制詞者,類從簡省,而管弦家又不肯從首至尾吹彈,甚者學不能盡。
”又說:“凡大曲,就本宮調制引、序、慢、近、令,蓋度曲者常态。
”(《碧雞漫志》卷三)前一段話,說明大曲歌詞所以創作和流傳絕少的原因;後一段話,說明整套大曲,也可以把一兩段抽出來,就其音節的急慢,單獨配上歌詞來演唱。
唐大曲常采當時詩家的創作,割取四句,配入曲中,摻雜一些虛聲,以求吻合音拍。
這在第一章内,已經談過了。
至于改用長短句式作為整套大曲歌詞的,現在找不出唐、五代人的作品。
也許民間或樂工們會有的,因文詞不夠“雅”,沒被保存下來。
宋人作品則有《道宮薄媚》十遍,董穎用作《西子詞》;《水調歌頭》七遍,曾布用來詠馮燕事。
此外又有《采蓮》大曲的《壽卿詞》八遍及相傳為無錫南禅寺所請“巫山神女”寫的《惜奴嬌》大曲九遍(《唐宋大曲考》引洪邁《夷堅志》)。
這四套大曲中,前兩套是用來歌唱曆史故事和當時豪俠的,和諸宮調的内容有些近似,也是後來戲曲文學和說唱文學的先聲。
董穎為北宋末期的窮愁潦倒的詩人,跟江西詩派作家韓駒、徐俯都有來往。
他的《道宮薄媚》大曲,曾慥把它收在《樂府雅詞》的上卷,排在“轉踏”之後,“雅詞”之前,大概在南宋時,還有人演唱。
全錄如下: 薄媚西子詞 排遍第八 怒潮卷雪,巍岫布雲,越襟吳帶如斯。
有客經遊,月伴風随。
值盛世,觀此江山美。
合放懷、何事卻興悲?不為回頭,舊谷天涯。
為想前君事。
越王嫁禍獻西施,吳即中深機。
阖廬死,有遺誓,勾踐必誅夷。
吳未幹戈出境,倉卒越兵,投怒夫差,鼎沸鲸鲵。
越遭勁敵,可憐無計脫重圍。
歸路茫然,城郭丘墟,飄泊稽山裡。
旅魂暗逐戰塵飛,天日慘無輝。
排遍第九 自笑平生,英氣淩雲,凜然萬裡宣威。
那知此際,熊虎途窮,來伴麋鹿卑栖。
既甘臣妾,猶不許,何為計?争若都燔寶器,盡誅吾妻子,徑将死戰決雄雌。
天意恐憐之。
偶聞太宰(伯嚭),正擅權,貪賂市恩私。
因将寶玩獻誠,雖脫霜戈,石室囚系。
憂嗟又經時,恨不如巢燕自由歸。
殘月朦胧,寒雨蕭蕭,有血都成淚。
備嘗險厄返邦畿,冤憤刻肝脾。
第十 種(文種)陳謀,謂吳兵正熾,越勇難施。
破吳策,唯妖姬。
有傾城妙麗,名稱西子,歲方笄。
算夫差惑此,須緻颠危。
範蠡微行,珠貝為香餌,苎蘿不釣釣深閨。
吞餌果殊姿。
素肌纖弱,不勝羅绮。
鸾鏡畔、粉面淡勻,梨花一朵瓊壺裡。
嫣然意态嬌春,寸眸剪水,斜鬟松翠。
人無雙、宜名動君王,繡履容易,來登玉陛。
入破第一 窣湘裙,搖漢珮,步步香風起。
斂雙蛾,論時事,蘭心巧會君意。
殊珍異寶,猶自朝臣未與。
妾何人,被此隆恩,雖令效死,奉嚴旨。
隐約龍姿忻悅,重把甘言說。
辭俊雅,質娉婷,天教汝、衆美兼備。
聞吳重色,憑汝和親,應為靖邊陲。
将别金門,俄揮粉淚,靓妝洗。
第二虛催 飛雲駛香車,故國難回睇。
芳心漸搖,迤逦吳都繁麗。
忠臣子胥,預知道為邦祟。
谏言先啟,願勿容其至。
周亡褒姒,商傾妲己。
吳王卻嫌胥逆耳,才經眼、便深恩愛。
東風暗綻嬌蕊,彩鸾翻妒伊。
得取次、于飛共戲。
金屋看承,他宮盡廢。
第三衮遍 華宴夕,燈搖醉。
粉菡萏,籠蟾桂。
揚翠袖,含風舞,輕妙處,驚鴻态。
分明是,瑤台瓊榭,阆苑蓬壺,景盡移此地。
花繞仙步,莺随管吹。
寶帳暖留春,百和馥郁融鴛被。
銀漏永,楚雲濃,三竿日、猶
他還有形容《柘枝舞》的詩句:“帶垂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回。
”(《柘枝伎》)這些大曲,在演奏時本來需要很大的場面,但也可由一兩個舞伎随時表演,大概是可以節取其中的若幹遍來演出的。
北宋時,這些唐燕樂舞曲,還很流行。
在歐陽修的《玉樓春》詞中,也有“貪看六幺花十八”的句子。
(據《碧雞漫志》記述,《六幺》“曲内一疊名《花十八》,前後十八拍,又四花拍,共二十二拍”)晏殊的《玉樓春》詞又說“重頭歌韻響琤琮,入破舞腰紅亂旋”(《珠玉詞》),于形容舞态外,兼及歌韻和伴奏音樂,可見這些舞曲,也有歌詞。
王灼曾經說過:“後世就大曲制詞者,類從簡省,而管弦家又不肯從首至尾吹彈,甚者學不能盡。
”又說:“凡大曲,就本宮調制引、序、慢、近、令,蓋度曲者常态。
”(《碧雞漫志》卷三)前一段話,說明大曲歌詞所以創作和流傳絕少的原因;後一段話,說明整套大曲,也可以把一兩段抽出來,就其音節的急慢,單獨配上歌詞來演唱。
唐大曲常采當時詩家的創作,割取四句,配入曲中,摻雜一些虛聲,以求吻合音拍。
這在第一章内,已經談過了。
至于改用長短句式作為整套大曲歌詞的,現在找不出唐、五代人的作品。
也許民間或樂工們會有的,因文詞不夠“雅”,沒被保存下來。
宋人作品則有《道宮薄媚》十遍,董穎用作《西子詞》;《水調歌頭》七遍,曾布用來詠馮燕事。
此外又有《采蓮》大曲的《壽卿詞》八遍及相傳為無錫南禅寺所請“巫山神女”寫的《惜奴嬌》大曲九遍(《唐宋大曲考》引洪邁《夷堅志》)。
這四套大曲中,前兩套是用來歌唱曆史故事和當時豪俠的,和諸宮調的内容有些近似,也是後來戲曲文學和說唱文學的先聲。
董穎為北宋末期的窮愁潦倒的詩人,跟江西詩派作家韓駒、徐俯都有來往。
他的《道宮薄媚》大曲,曾慥把它收在《樂府雅詞》的上卷,排在“轉踏”之後,“雅詞”之前,大概在南宋時,還有人演唱。
全錄如下: 薄媚西子詞 排遍第八 怒潮卷雪,巍岫布雲,越襟吳帶如斯。
有客經遊,月伴風随。
值盛世,觀此江山美。
合放懷、何事卻興悲?不為回頭,舊谷天涯。
為想前君事。
越王嫁禍獻西施,吳即中深機。
阖廬死,有遺誓,勾踐必誅夷。
吳未幹戈出境,倉卒越兵,投怒夫差,鼎沸鲸鲵。
越遭勁敵,可憐無計脫重圍。
歸路茫然,城郭丘墟,飄泊稽山裡。
旅魂暗逐戰塵飛,天日慘無輝。
排遍第九 自笑平生,英氣淩雲,凜然萬裡宣威。
那知此際,熊虎途窮,來伴麋鹿卑栖。
既甘臣妾,猶不許,何為計?争若都燔寶器,盡誅吾妻子,徑将死戰決雄雌。
天意恐憐之。
偶聞太宰(伯嚭),正擅權,貪賂市恩私。
因将寶玩獻誠,雖脫霜戈,石室囚系。
憂嗟又經時,恨不如巢燕自由歸。
殘月朦胧,寒雨蕭蕭,有血都成淚。
備嘗險厄返邦畿,冤憤刻肝脾。
第十 種(文種)陳謀,謂吳兵正熾,越勇難施。
破吳策,唯妖姬。
有傾城妙麗,名稱西子,歲方笄。
算夫差惑此,須緻颠危。
範蠡微行,珠貝為香餌,苎蘿不釣釣深閨。
吞餌果殊姿。
素肌纖弱,不勝羅绮。
鸾鏡畔、粉面淡勻,梨花一朵瓊壺裡。
嫣然意态嬌春,寸眸剪水,斜鬟松翠。
人無雙、宜名動君王,繡履容易,來登玉陛。
入破第一 窣湘裙,搖漢珮,步步香風起。
斂雙蛾,論時事,蘭心巧會君意。
殊珍異寶,猶自朝臣未與。
妾何人,被此隆恩,雖令效死,奉嚴旨。
隐約龍姿忻悅,重把甘言說。
辭俊雅,質娉婷,天教汝、衆美兼備。
聞吳重色,憑汝和親,應為靖邊陲。
将别金門,俄揮粉淚,靓妝洗。
第二虛催 飛雲駛香車,故國難回睇。
芳心漸搖,迤逦吳都繁麗。
忠臣子胥,預知道為邦祟。
谏言先啟,願勿容其至。
周亡褒姒,商傾妲己。
吳王卻嫌胥逆耳,才經眼、便深恩愛。
東風暗綻嬌蕊,彩鸾翻妒伊。
得取次、于飛共戲。
金屋看承,他宮盡廢。
第三衮遍 華宴夕,燈搖醉。
粉菡萏,籠蟾桂。
揚翠袖,含風舞,輕妙處,驚鴻态。
分明是,瑤台瓊榭,阆苑蓬壺,景盡移此地。
花繞仙步,莺随管吹。
寶帳暖留春,百和馥郁融鴛被。
銀漏永,楚雲濃,三竿日、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