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
關燈
小
中
大
《賣馬》從前是店主東的正戲,但有許多人不信,我所以寫此者,因為我收藏的舊戲單中,有劉趕三賣馬字樣,并無生腳之名,于是我問過許多老輩,都說從前此戲,實以醜腳為重,于是我才寫了這篇文字。
後來友人周志輔君,出了一本《京戲近百年瑣記》,中亦有光緒二十五年的一張戲單,倒第二出乃是《賣馬》,第一名即德子傑,第二名才是賈洪林。
按彼時賈洪林是正紅的時期,居然名列第二,亦足見該時該戲仍是以店主東為重了。
子傑之名能列于賈之前,亦足見其技術之高。
張黑 張黑本梆子腔班出身,開口跳固好,文戲亦不弱,最初田際雲組玉成皮簧梆子合演之班,班中就有他,所以皮簧也很能唱,以《卧虎溝》《盜銀壺》等戲出名,在光緒年間,北平社會中,提到張黑,必聯貫提到《盜銀壺》。
《連環套·盜鈎》更好,堂會戲往往隻演《盜鈎》,不帶《拜山》,戲園中且常以《盜鈎》演大軸,足見其技術之精,叫座力之大了。
張黑武術極好,一次北衙門拿一大強盜,偵知該盜正在戲園中觀劇,派兵圍捕,該盜逃上戲園之罩棚,官兵不易上去,時張黑正演戲,穿着戲衣躍登棚頂,幫助官兵把盜擒住,因此名氣越大了。
劉七 劉七忘其名,此乃醜腳中特别傑出之人才,他原是梆子腔班出身,可是不但能唱皮簧,且能唱昆腔,而且三種唱的都好,都極有韻味,一次在淳王府堂會,他唱的皮簧的《花子拾金》,恭王聽了很高興,說唱的很好,但此戲昆腔比皮簧的還好。
此語至後台,劉七說,如果王爺想聽昆腔的《拾金》,我可以報效一出,于是又唱了一出昆腔《拾金》,滿座驚歎,乃大賞而特賞。
他能戲極多,每出多有特别技能,雖不及楊鳴玉,然亦有特長,故常以《柏林寺》《醜表功》《打竈》《逛燈》《拾金》《蕩湖船》等戲,演大軸子。
《小放牛》一戲,最初就是他同十三旦排出來的。
溥虎兒 此亦系特别的醜腳,劉趕三以醜婆戲擅長,他是以彩旦戲叫座,如《送親演禮》一戲,便恒演大軸子。
《風筝誤》之醜小姐,據老輩雲,以楊鳴玉為最好,其次就是他。
陸金桂 金桂外号大肚子,勝春奎科班出身,與王長林為師兄弟,初習昆醜,後才演皮簧,以《風筝誤》醜小姐出身,他雖不及楊鳴玉、溥虎兒演的好,但他天賦優越,隻他那一個大肚子,扮出來觀衆就得大樂,演《送親演禮》也是如此。
凡小花臉的戲,都算過的去,《雙搖會》亦有特長。
蕭長華 長華小名二順,故從前多以蕭二順呼之,乃張梅五的徒弟,與徐蘭園之父寶芳為同學。
其父蕭和莊,亦系名醜。
長華能戲極多,知道的舊規矩也多,我得他的益處也極多。
我們倆談話最多,因為他整整比我小一歲,我們二人是一個生日,因此更覺特别有一種好感,除每晚在富連成後台長談外,還請他同勝慶玉,到我家中,作有統系的研究。
可惜他中年以後,便同葉春善君諸位,創立了喜連成,遂把一生的精神,都用于教授徒弟,所以正式演戲之時,特别少了,然各戲演的仍很精彩,尤其《群英會》之蔣幹,據我看來,真可謂前無古人。
老輩雲,他是摹仿小二格,然他那幾次冷笑,恐怕是天賦,我想小二格也不見笑的了那樣好。
其餘好處,知者很多,不必我再多贅了。
趙仙舫 仙舫因為鼻子大,外号趙大鼻子,能醫。
初學花旦,後改醜腳,常與楊小朵配戲,如《拾玉镯》《探親》《頂磚》《雙怕》等戲,演的都很精彩,尤其《下河南》《變羊計》《定計化緣》等等,更是他的拿手。
賈洪林、田桂鳳等排《金生色》一戲,趙去奸夫,演的也特别出色。
張文斌 文斌小名二瑣,故多以張二瑣呼之,乃青衣張芷荃之子,初業老生,但一出台簾,觀衆就樂,王瑤卿勸他改小花臉,果然一改便紅起來,他是以陰冷二字擅長,他說話時難得有笑容,因此觀衆更要樂,至于他都是善演何戲,目下看過他戲的人還很多,不必多贅,大約是醜婆、彩旦、小醜等等戲都好,若方巾醜,則非其所長了。
此外尚有朱芷侬,曾搭四喜班,與楊鳴玉同時。
劉五,乃劉七之兄,但我知不甚清。
又有遲子俊、郭春山、高士傑(小名四寶)、慈瑞泉、李敬山(小名李瑣)、曹二庚等諸人,都不錯,都夠腳兒,但未能擔任正戲,總算不夠名腳,且知道他們的人很多,不再特别介紹了。
後來友人周志輔君,出了一本《京戲近百年瑣記》,中亦有光緒二十五年的一張戲單,倒第二出乃是《賣馬》,第一名即德子傑,第二名才是賈洪林。
按彼時賈洪林是正紅的時期,居然名列第二,亦足見該時該戲仍是以店主東為重了。
子傑之名能列于賈之前,亦足見其技術之高。
張黑 張黑本梆子腔班出身,開口跳固好,文戲亦不弱,最初田際雲組玉成皮簧梆子合演之班,班中就有他,所以皮簧也很能唱,以《卧虎溝》《盜銀壺》等戲出名,在光緒年間,北平社會中,提到張黑,必聯貫提到《盜銀壺》。
《連環套·盜鈎》更好,堂會戲往往隻演《盜鈎》,不帶《拜山》,戲園中且常以《盜鈎》演大軸,足見其技術之精,叫座力之大了。
張黑武術極好,一次北衙門拿一大強盜,偵知該盜正在戲園中觀劇,派兵圍捕,該盜逃上戲園之罩棚,官兵不易上去,時張黑正演戲,穿着戲衣躍登棚頂,幫助官兵把盜擒住,因此名氣越大了。
劉七 劉七忘其名,此乃醜腳中特别傑出之人才,他原是梆子腔班出身,可是不但能唱皮簧,且能唱昆腔,而且三種唱的都好,都極有韻味,一次在淳王府堂會,他唱的皮簧的《花子拾金》,恭王聽了很高興,說唱的很好,但此戲昆腔比皮簧的還好。
此語至後台,劉七說,如果王爺想聽昆腔的《拾金》,我可以報效一出,于是又唱了一出昆腔《拾金》,滿座驚歎,乃大賞而特賞。
他能戲極多,每出多有特别技能,雖不及楊鳴玉,然亦有特長,故常以《柏林寺》《醜表功》《打竈》《逛燈》《拾金》《蕩湖船》等戲,演大軸子。
《小放牛》一戲,最初就是他同十三旦排出來的。
溥虎兒 此亦系特别的醜腳,劉趕三以醜婆戲擅長,他是以彩旦戲叫座,如《送親演禮》一戲,便恒演大軸子。
《風筝誤》之醜小姐,據老輩雲,以楊鳴玉為最好,其次就是他。
陸金桂 金桂外号大肚子,勝春奎科班出身,與王長林為師兄弟,初習昆醜,後才演皮簧,以《風筝誤》醜小姐出身,他雖不及楊鳴玉、溥虎兒演的好,但他天賦優越,隻他那一個大肚子,扮出來觀衆就得大樂,演《送親演禮》也是如此。
凡小花臉的戲,都算過的去,《雙搖會》亦有特長。
蕭長華 長華小名二順,故從前多以蕭二順呼之,乃張梅五的徒弟,與徐蘭園之父寶芳為同學。
其父蕭和莊,亦系名醜。
長華能戲極多,知道的舊規矩也多,我得他的益處也極多。
我們倆談話最多,因為他整整比我小一歲,我們二人是一個生日,因此更覺特别有一種好感,除每晚在富連成後台長談外,還請他同勝慶玉,到我家中,作有統系的研究。
可惜他中年以後,便同葉春善君諸位,創立了喜連成,遂把一生的精神,都用于教授徒弟,所以正式演戲之時,特别少了,然各戲演的仍很精彩,尤其《群英會》之蔣幹,據我看來,真可謂前無古人。
老輩雲,他是摹仿小二格,然他那幾次冷笑,恐怕是天賦,我想小二格也不見笑的了那樣好。
其餘好處,知者很多,不必我再多贅了。
趙仙舫 仙舫因為鼻子大,外号趙大鼻子,能醫。
初學花旦,後改醜腳,常與楊小朵配戲,如《拾玉镯》《探親》《頂磚》《雙怕》等戲,演的都很精彩,尤其《下河南》《變羊計》《定計化緣》等等,更是他的拿手。
賈洪林、田桂鳳等排《金生色》一戲,趙去奸夫,演的也特别出色。
張文斌 文斌小名二瑣,故多以張二瑣呼之,乃青衣張芷荃之子,初業老生,但一出台簾,觀衆就樂,王瑤卿勸他改小花臉,果然一改便紅起來,他是以陰冷二字擅長,他說話時難得有笑容,因此觀衆更要樂,至于他都是善演何戲,目下看過他戲的人還很多,不必多贅,大約是醜婆、彩旦、小醜等等戲都好,若方巾醜,則非其所長了。
此外尚有朱芷侬,曾搭四喜班,與楊鳴玉同時。
劉五,乃劉七之兄,但我知不甚清。
又有遲子俊、郭春山、高士傑(小名四寶)、慈瑞泉、李敬山(小名李瑣)、曹二庚等諸人,都不錯,都夠腳兒,但未能擔任正戲,總算不夠名腳,且知道他們的人很多,不再特别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