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虎雖然不能比楊鳴玉、劉趕三,但亦極好,如演《打砂鍋》等戲,則極叫座,後來羅百歲,便是專學他,乃成一代名醜,比他名氣就大多了,這也有他的原因,與他同時演唱者,尚有黃三雄、劉趕三、楊鳴玉諸人在前,他受了影響,未能得享大名,到了羅百歲的時期,老腳都已去世,前頭沒人,占了便宜。

     杉高王 王姓,因身材太高,故得此名,也呼為長腿王,而真名反無人知道了,搭春台班,小花臉戲都精。

    演《五花洞》去知縣,自己定制一身紅官衣,出場走矮子,非常美觀。

    尤妙者,俟大法官擊掌心雷,妖魔逃去後,知縣即起立,觀衆永遠報以哄堂之好,蓋其所穿之官衣,身長不過至其肚臍之下也。

     宋趕升 趕升與劉趕三同時,但年歲較輕,觀衆常常鬧錯,技術實亦不弱,常常與趕三同場,也不少得好,能戲極多,如《海會寺》《一匹布》等戲,皆其拿手,《馬上緣)之醜丫環尤好,然名氣則總被趕三壓一頭。

     羅壽山 壽山乳名百歲,故都以百歲呼之。

    他是名旦羅巧福之子,先學老生,後改醜行,初學劉趕三,後乃摹仿化虎。

    他之前幾位老名醜,都是各有所長,如楊鳴玉以身段功夫擅長,劉趕三以醜婆戲擅長,黃三雄以神氣幽默擅長,化虎則以話白機趣擅長。

    百歲學化虎,而說白機趣,則實過之,一樣的一句話,他說出來,觀衆就樂,别人說出來,觀衆就許不樂。

    與楊朵仙、田桂鳳,合作多年,如《也是齋》《雙釘計》《闖山》《定計化緣》《雙怕婆》等等,無一不精彩異常,最受歡迎的是《青石山》王老道及《連升三級》之店家。

    嗓音尤好,《天雷報》一戲,最初譚鑫培與周長順合唱(外号周老旦,極有名),奉非常精彩,極能叫座。

    一次百歲高興,與鑫培演了一次,乃大紅而特紅,王長林也繼續演過,于是此戲之媽媽,變成小花臉的戲了。

    《問樵》之樵夫,雖非他所創,但他又加了許多精彩。

     王長林 長林小名拴子,故人都以王拴子呼之,乃勝春奎科班出身,與李連仲、崔祿春等為同學。

    文醜武醜都很好,武功尤好,《連環套·盜鈎》一場,除張黑外,以他為最好,楊小樓一生演戲,倚他為左右手,與小樓配戲,實在是與他增了許多精彩。

    曾搭三慶等班,與程長庚、譚鑫培都合作多年,《珠廉寨》去老軍,極為觀衆稱道,《打漁殺家》之教師爺,可以說是他的拿手,不但話白身段表情都合宜,連扮相也極對工。

    中年曾拜楊鳴玉為師,欲學《盜甲》《偷雞》等戲也,學了半年多,學的不到一半,便未再學,然自鳴玉去世之後,此二戲總算以他為最好,晚年教與葉盛章,遂以之享名,據戲界老輩雲,他學的楊鳴玉,不到一半,他教與盛章,亦不到一半,盛章遂得名,由此往上推,則鳴玉技術之高,可想而知矣。

    總之長林開口跳的戲,出出都好,所以大家都愛着他的武戲,但他最愛唱文戲,若班中派他演湯勤、蔣幹等戲,他甯可不要錢也願意。

     他祖父乃名旦腳朱蓮芬之教習,他父親名德忠,唱花臉,曾搭嵩祝成等班,也算是梨園世家,所以知道的舊規矩很多,我得他益處也不少。

     徐二格 通稱小二格,乃鹹同年間的名醜,三慶班排整本《三國演義》,蔣幹一腳,歸他擔任,相傳《群英會》蔣幹之做功,多其所創,至今大家猶宗法之,總之方巾醜,文醜的戲都好,去《玉玲珑》的鸨母,特别精彩。

     麻德子 麻德子為光緒年間幾十年的名醜,搭永勝奎等班,與劉趕三等合作很久,蓋趕三為文醜,他則武醜,而亦兼演文戲。

    武功極好,開口跳之戲無不精,尤以《打瓜園》為最好,傳說陶洪的身段,由他創出來的很多。

    然文戲中之《送灰面》《雙怕》《頂磚》《一匹布》等戲,也演的非常之精神。

    《長坂坡》之夏侯恩亦其拿手戲。

     德子傑 這也是光緒年間,幾十年的名醜,也是文武全才。

    在光緒年間,觀衆講文武醜四傑,即是王長林、麻德子、德子傑、張黑四人。

    此四人開口跳的戲無不精,而又能演文醜的戲,故彼時又有人說,楊鳴玉是文醜兼開口跳,此四人是開口跳兼文醜,這活确是不錯。

    他搭三慶班,與楊月樓合作多年,如月樓演《飛波島》《惡虎村》《連環套》等戲,總離不開他。

    《慶頂珠》之教師爺,亦極好。

    文醜的戲,則以《賣馬》為最佳,我從前寫過一篇關于賣馬的文字(載于《京劇之變遷》一書中),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