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關燈
一,此書隻錄唱皮簧的名腳,凡專唱昆弋腔者不錄,兼唱皮簧者始錄之,實因昆弋已經衰微,知道的人已不多,感興趣者尤少,且上溯太遠寫不勝寫。

    一,梆子腔班名腳,隻有與皮簧有關系者始錄。隻唱梆子腔者都不錄,其實在我初到北平之時,以至清末,乃梆子腔最勝時代,北平所有戲班,梆子總占十分之六以上。就說同治年間到光緒初年一段時期,宮中特别規定,照例應傳之戲班,共有十三班,其中已有半數是梆子,如三慶、四喜、雙奎、雙和、春台、同春、福壽、廣和成、玉成、寶勝和、義順和、小丹桂、小天仙等等是也。彼時梆子班中的好腳,實比皮簧多,而我在民國以前,認識的戲界中人,亦是唱梆子的較多,所以亦不寫者,實因現在的人,對于梆子腔更不感興趣也。

    一,民國以來的名腳,如在前清已露頭角者方錄,因此編的範圍,是起自嘉慶,訖至清末,不得不爾,且以後仍拟寫第二輯,況民國之名腳,知道的人亦很多,無須我介紹也。

    一,票友未經正式下海者不錄,民國後始下海者亦不錄。

    一,名腳産生于北平,或非産生于北平,而在北平演唱稍久者始錄,若外來偶演幾次之腳則不錄。

    一,各腳年代之前後及次序,雖亦稍有斟酌,然有的人生的早,而出名較晚,有的人生的晚,而出名較早,且有人紅的年代很久,有的則很短,如此則各腳之孰應列前,孰應列後,亦很難斟酌,此編所斟酌者,亦隻大概而已。

    一,對于各腳所述事迹之詳略不同,實因知道的不一樣,知道的較詳者,則寫的自然較多,然因此編宗旨是簡介,雖知道的較詳,亦不能盡錄;知道的較少者,亦隻好知道多少寫多少,不敢妄談。

    一,我平常談話,對于票友之藝術,時露不滿之意,其實宗旨是希望其用功進步,毫無鄙視之意也,故此編特别把票友标出,且有三十餘位之多,約占全數十分之二,足見票界也很能出人才,尤其是黃潤甫,除歌唱外,其一切功架動作,比本界人,有過之而無不及;袁子明,以票友而充當班中總管事人;盧勝奎、玉五,以票友而能編戲挑戲,足見果能用心用功,則無事不可出人頭地,故書此以勵後來之票友。

    一,本編對于名腳,遺漏的或者不少,而錯誤之處,亦所難免,如肯指教,極所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