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之變遷
關燈
小
中
大
“噤聲”二字。
餘初以為應寫禁聲,後看元明兩朝雜劇傳奇中,用“噤聲”二字時頗多,始知此二字有來源也。
編戲一時有一時之風尚,演戲亦一時有一時之變遷,數百年來,留傳之劇本固甚多,而遺失者亦不少,隻傳其名不見其書者固不少,而連其名亦不傳者想尤多。
有明一代,及清初梨園中,多演整本劇,故其時有《百種曲》《六十種曲》等書之纂輯,乾隆以後多演單出劇,故又有《綴白裘》《遏雲閣》等書之纂輯。
《百種曲》《六十種曲》之外,失不傳之劇本,不知凡幾。
《綴白裘》一書,雖似無甚價值,然其中所選各戲,原本之遺不易見者亦頗有幾種,則借此存留幾出戲,亦不為無功。
數十年來,又有《梨園集成》《戲考》等書之纂輯,此類書在現時觀之固似無大價值,然有許多戲可借此不緻遺失,豈不甚好?即以鄙人數十年來所觀之戲,在三十年前常演之戲,如今不見于舞台者約有一二百出,其中有戲界中人連戲名亦不記憶者,亦有數十種。
茲将該戲之情節,就腦力所記,随手拉雜,略書之如下(按此種腳本存留者當甚多也)。
《棗陽山》一戲,乃演秦瓊奉曆城知縣命,護送黃大人天堂潞州上任。
秦瓊因感黃大人送彼黃骠馬之恩,于路中極為盡力,行至棗陽山,遇單雄信路劫,被秦瓊锏打落馬,遂訂交。
單亦改過,并約秦送黃,到任後往河南渑池縣家中相會等情節。
按此為生淨腳并重之戲。
《虎狼彈》一戲,乃演唐朝蘇允近,任太原府總鎮,在轅門設虎狼彈及銅鑼等事。
有人鳴鑼喊冤,先打一百虎狼彈,如果不死,然後追究。
适有雁門縣人金氏王氏,代丈夫趙凱鳴冤一案,後經審問清楚,代為昭雪,并派人送王氏回裡等情節。
按此戲淨腳去蘇允近,中軍牛簡極為重要。
三慶開場戲,方洪順去花臉,陳小奎老生,王桂林去尤素卿旦腳。
《孤鸾陣》一戲,系演韓壽命耶力夫人,擺下孤鸾大陣,楊延昭命次子宗冕,攻打被擒。
耶力夫人欲招為女婿,宗冕不允,遂奉太後命,斬以祭旗,且命楊延輝監斬。
及斬後,有宗冕未婚妻李栖梅,替夫報仇,單騎将孤鸾陣沖破,番軍大敗,李栖梅得勝回來,堅欲與宗冕守節,延昭許之等情節。
末場拜天地,哭靈牌一段頗重。
按此劇李栖梅一腳最重,楊延昭楊延輝次之。
《百花莊》一戲,乃演百花莊居民,白天章、白月娥兄妹二人,因父親被梁山誤殺,立志報仇,立下擂台,延攬天下武士。
梁山偵知,派燕青石秀等五人探莊。
燕青見白月娥正練武藝,遂用假名,上前比武,頗極歡洽。
後燕青等歸報,又由宋江派燕青等前去打擂,李逵亦私往,遂在擂台前擒白氏兄妹,回歸梁山等情節。
此劇從前昆亂并用。
按此劇燕青、白氏兄妹,皆為主要腳色。
《四紅圖》一戲,系演趙匡胤行刺劉化王。
劉之臣火山王楊滾,及崔龍等,奉命巡守城門。
崔龍将趙匡胤拿住。
适有曹仁面貌與趙一樣,由他方貿易歸來,亦被楊滾認為趙而誤拿。
綁至殿上,二人言語一樣,不知真假。
後命曹仁之弟曹義上殿辨認,亦難判斷,遂命曹義将曹趙二人帶回家中,使家人辨認,遂問出真假。
但曹仁曹義二人知趙有大志,暗定計助彼刺死劉化王。
适張光遠羅彥威前來接應,遂定燕京等情節。
按此劇趙匡胤曹仁兩主腳,極為重要,唱做相同,頗似《五花洞》《雙包案》。
《心歡樂》一劇,乃演《聊齋》嬰甯故事,但隻演嬰甯已嫁王子服之後,被鄂邵素調戲,嬰甯遣蠍精将鄂毒螫一段情節。
按此劇隻嬰甯與鄂二腳吃重。
《過巴州》一劇,乃演嚴顔鎮守巴州,張飛用真假張飛之計,将嚴擒獲說降等情節。
按此劇嚴張并重。
三慶開場戲,陳小奎去嚴顔,袁秃子去張飛。
《獻銅橋》一劇,系張九成中狀元,拜見座師秦桧,因無執見禮,被秦桧送與兵營為參謀。
其時嶽飛正到北興兵,張九成到營後,又奉欽命往北國與二聖請安,蓋欲緻張于死地也。
同時楊再興攻頭陣敗死,又派嶽雲嚴成方等五人大戰陸文龍,王佐暗思效忠嶽飛,偷營殺死兀術大敗,适天現銅橋,番将過橋逃脫等情節。
《按八大錘》一劇,即由此劇脫出,不過情節稍有出入耳。
按此劇張九成、楊再興、陸文龍、嶽雲、王佐,皆為重要腳色,三慶曾排過。
《姜維推碑》一劇,系演姜維欲擒司馬懿等,于是出營觀察地理,适見路旁一碑,上書不祥之詞,姜維将碑推倒,見碑中又一小碑,方知為諸葛亮所留等情節。
按此劇純為姜維一人獨唱之劇,且唱詞極多。
《扊扅歌》一劇,系演百裡奚出門求官,到秦國拜相。
其妻杜氏,子孟明,在家寒苦,不能度日,亦逃往秦國。
适在街上見一相國經過,貌似其夫而不敢認,遂僞為洗衣婦,投至百裡奚家。
一日百裡奚使侍女歌唱,覺不悅耳,衆侍女言有一洗衣老婦,頗有新聲,遂命上前歌一曲,唱完彼此相認,一家團聚等情節。
按此劇杜氏為極重之腳,唱功極多。
《卧虎關》一劇,系演伍員請得吳兵,帶領大将王九龍、王九虎,及契弟柳展雄,三員大将攻打昭關。
鎮守昭關大将,為米南窪,自知不敵,乃約請伊好友卧虎山大王伍通之子伍辛助戰。
王九龍、王九虎二人,皆被伍辛打死,又打柳展雄一槍後,伍通始知伍辛系與伍員交戰,方告知伍員乃伍辛之父。
蓋伍員當初逃走,其子伍辛,落于其弟伍通之家,通遂僞為己子,占山為王,教以武藝,今已十八歲矣。
至是說明,始同往陣前認父。
伍員以其曾打死二将,非問斬不可,柳展雄講情方赦,乃共同出兵,殺死米南窪,奪了昭關等情節。
按此戲有與《白良關》《九龍山》相似處。
伍員、伍辛二腳,詞極重要,伍通、柳展雄次之。
《奪昭關》一戲,乃接演上出《卧虎關》。
伍員奪得昭關後,楚平王驚吓而死,妃子命申包胥為帥,命武成黑之子武霸為先鋒,敵擋伍員。
及到陣,申初不欲戰,武非戰不可,後武被伍辛柳展雄殺死,遂大敗,伍員到京城下,要妃子打話,妃子羞愧自盡。
伍員鞭平王屍至完等情節。
按此戲平王妃子吳祥女極重,申包胥伍員等唱功亦極多。
以上二戲,為史松泉編,李順亭去伍子胥。
《雙心鬥》一戲,系演唐僧帶徒弟三人往西天取經,路遇強盜張振彪、尚山狼、夏山虎、祁山豹四人截住,被孫悟空打敗,唐僧等脫逃,投張員外莊上寄宿。
張員外供應頗厚,豈知員外即張振彪之父。
振彪敗回家,見僧之馬,知僧在莊上,急約夥友來擒,乃此時僧等被員外放走,振彪等追上,悟空不聽師言,竟将張振彪等打死。
僧以此事對不住員外,逐悟空回山。
适方寸山金沙洞,鹿耳麋猴,冒充悟空,将僧之缽牒搶去,沙僧追至方寸山,亦誤認為悟空,交打,沙敗回。
此時僧又被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搶去。
沙往南海求救于觀世音,适悟空亦在,沙方知為鹿耳麋猴所為。
悟空往見,與鹿耳麋猴,真假難分,遂大戰亦不分勝負,同往拜觀世音。
觀世音雲須往見太上老君,老君因悟空曾往丹爐煉過,假者必不敢進。
悟空過爐,鹿不能過,遂認罪,同往救僧,将金銀二怪打死,才救僧出險等情節。
按此戲以二猴為重,金銀二怪次之。
四喜班排此戲時,楊隆壽去孫悟空,沈易成去鹿耳麋猴。
德勝奎排時,陳長興去孫悟空,朱長寶去彌猴。
《夜會》一戲,系演唐李世民奉命征讨洛陽,母氏窦太後,思念不置,遂于夢中相見等情節。
按此戲太後極重,世民次之。
《千秋嶺》一戲,乃演唐李世民征王世充時,羅成在王世充帳極勇。
徐世勣為世民軍師,派馬三保戰羅成而敗,又激尉遲敬德出戰,亦大敗。
後徐世勣說羅降唐,因争座位,群公又與尉遲争鬥,世民勸解,方歸和好等情節。
按此戲羅成、尉遲敬德均極重要,徐世勣次之。
末場組織頗好。
三慶袁秃子敬德,馮小山羅成,陳小奎徐世勣,開場戲。
《五裡牌》一戲,系演五裡牌地方九天宮内道士銀面瘟神霍柄,本江湖大盜,因兩徒被施公拿獲正法,遂約金雞島大盜雷燕喜、潘明業、謝美成三人幫助捉拿施公報仇。
适霍柄因截搶王有義之婦,被王有義告于施公案下。
命徐茂私訪,行至廟内,被霍柄擒住。
黃天霸調動官兵,将霍柄殺死等情節。
按此戲黃天霸、霍柄等,自系重腳。
小醜王酒保,亦頗重要。
《青峰嶺》一戲,系演劉飛虎、江老鼠二人,霸占青峰嶺為王,乃有田虎之妻徐鳳英來奪。
劉江大敗,徐遂占有。
适有太原府蘇知府之旗牌官李虎,奉命解銀十萬兩,交蔡京應用,路過青峰嶺,徐鳳英下山擒住李虎,并将款留下等情節。
按上戲徐李二腳,固然重要,劉江二人系小花臉,亦極滑稽有趣。
耿大力徐鳳英,張長寶李虎,王小五大大王,郝昌林二大王。
《京遇緣》一戲,演宋朝狄太後之侄狄青,逃難到京,宰相龐元及其婿韓天化,恐被重用于己不利,乃約同上殿奏參狄青。
适八賢王與包拯亦同上殿保薦。
八賢王先奏,遂授狄為殿前指揮使。
韓天化不服,上命二人比武,惟不許互傷。
奈韓屢欲傷狄,狄不得已殺死韓,上大怒,命即将狄正法,命龐元監斬,包拯催斬,并傳旨如逾午時三刻不斬者,監斬官同罪。
包拯時求太後去哭祭,屆時不得斬。
龐遂得罪。
其中又有韓天化歸家,與其妻争鬥,妻殺兒并自刎一段情節極佳。
按此戲最重要之腳,系韓天化妻龐夫人、至狄青、韓天化、八賢王、包拯等,亦頗重。
三慶陳德霖龐氏,錢金福韓天化,李成林狄青,老旦孫秀華,八賢王陸杏林。
《燭影搖紅》一戲,乃演宋太祖病,禦弟光儀,聽潘洪之言,進宮行刺,被賀後看破,同往禦前告狀。
太祖聽信光儀之言,饬退賀後,命光儀繼位等情節。
按此戲太祖唱功極多,賀後與光儀并重。
光儀為小生。
《羅家窪》一戲,乃演孫伯權之女桂香,因求婿擺下擂台。
張青來打擂,勝卻桂香,遂同往莊中提親等情節。
其中煤鋪掌櫃曹老西,亦來打擂,與丫環插科打诨極趣。
按此戲桂香張青固系正角,而曹老西亦極重要。
《百花詠》一戲,乃演唐朝刑部尚書黑大壽,路見漁翁盧彥之女水英,欲納為妾,使家人王元往報未成,強委紋銀一百兩,言定次日即來招親。
盧彥父女,正無計,适大臣連立過其門,燈籠被風吹滅到其家乞火,遂知此事,次早上朝,乃參黑大壽等情節。
按此戲盧水英、盧彥、黑大壽、連立,皆重要腳色。
《百花詠》為整本之戲,此不過一段情節。
《殺驿》一戲,系演王元成家人吳承恩,抱小主人逛燈,将小主人失落,而主母不但不怪吳,且分吳銀兩,使其私逃,蓋恐主人怪罪也。
吳出門後,遇一友人朱濟,授為羅州驿丞,因嫌官小不欲到任,遂使吳冒朱名到任。
後王元成被奸臣所誣,充軍路過羅州驿,方宿驿中,又有聖旨,命即在驿中正法。
吳乃代其主人一死,王乃逃去等情節。
按此劇吳承恩一人最重。
《結草報恩》一戲,系春秋時晉國,一老者祖克鄞,家貧隻有一女,名祖姬,又一義子,名文德,意欲将文德贅于家未果。
因欠酆舒米一石未償,酆乃約屠岸賈之家人名李獻兒者,幫助前去索債。
因見祖女貌美,欲強折帳,納為妾,緻将祖克鄞氣死。
其女因無錢裝斂,遂賣身葬父。
遇宰相魏雙,乃代葬其父,納女為妾。
後因病恐不起,乃囑其子,當自己死後,務将祖另嫁。
及将終時,又命祖姬殉葬。
及死後,其子不聽遺命,竟将女配與文德焉。
此事《左傳》甚詳,先是晉國有武士杜回者,因打虎與魏雙角力而敗,氣走遇酆舒李獻兒于路問。
因口角,将酆李打死,遂往秦國。
後秦晉動兵,魏雙之子魏夥魏锜,與杜回交戰,杜等已敗,經祖克鄞之魂暗助,始成功。
蓋祖感其嫁女之德也等等情節。
按此劇祖姬杜回均極重要,魏酆等次之。
《黑沙洞》一戲,乃演豬婆龍敖洪之侄金角大王,被濟小塘戰敗,正欲報仇,适泗州知州張文忠求雨。
濟僧小塘,知天旱乃豬婆龍等作祟,遂幫同知州,設法擒妖,與豬婆龍等大戰。
經濟約天兵天将方擒妖等等情節。
按此戲濟僧固為重腳,而起打之後,金角大王、金魚大仙、銀魚大仙等,亦皆重要。
《馬家湖》一戲,系演蟒化真人,被濟颠所害,華青風,使雲方,及金眼真人、江天瑞等報仇。
适常山縣差役周瑞羅虎等,來拿雲方,遂交手,經馬元章、鄭雄幫助,将雲方拿下在牢。
又經韓秀雲飛江天瑞等劫牢,将雲方搶回,知為馬元章幫同拿住,遂商定往馬家湖馬元章家報仇。
雲方因受刑獨留寨中,濟颠到彼,诳彼出寨,又被周瑞羅虎拿住,濟颠并告知周瑞等,須調官兵,往馬家湖擒賊。
蓋濟已先派徒弟五人,往幫馬元章矣。
是夜韓秀雲飛江天瑞等到馬家湖,遂起打,後官兵趕到,即将韓雲等拿住,江等逃走等情節。
按此劇濟颠為主腳,其餘人等,大緻相似。
《眼前報》一劇,系演一瞎子在街前算命回來,适奸夫炳大爺與其妻歡飲。
瞎子聞得房中有男子聲音,疑為奸夫。
其妻告以有耗子鬧,遂插科打诨。
适飯館夥計來與炳大爺讨賬,才與瞎子說明等情節。
按此戲瞎子與其妻最重,炳某次之。
《盟中義》一戲,乃演楚王命裴仲招賢納士。
有西羌人左伯桃者遠路應招。
途遇文人羊角哀,遂定生死交,并同赴楚國應招。
路間大雪絕糧,饑寒交迫,左将衣、糧歸羊一人。
方得到楚,左乃凍餓而死。
羊授官職後,奉命往祭左,并與左建祠。
适祠占荊轲廟之風水,左與荊戰,因高漸離助荊,遂敗左。
左與羊托夢,羊乃憤而自盡,助左逐高荊等情節。
按此劇左羊二人,唱做皆重。
《後勸農》一戲,出自《庶幾堂》。
系演一縣官下鄉勸農,遇勤惰二童,勤惰二牧童,勤惰二農夫,孝子,孝婦,屠賭等匪各情節。
按此戲以縣官唱功最多。
《風流鑒》一戲,系演唐克昌帶領妻女,觀看淫戲。
其女動心,遂同周文彩私逃,被人捉回,縣官審問,始知二人皆為父師教育不好,情有可原等情節。
按此戲唐克昌最重。
《活佛圖》一戲,乃演孝子楊名甫西天求佛,以“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之義告之。
于是歸家孝母。
其妻亦至孝,感動上蒼,遂派接引佛,接彼等西去成佛等情節。
按此戲老旦、小生、旦,及醜劉福,事情均差不多。
《同胞案》一戲,系演張伯仁聽信妻室之言,與弟仲義成訟。
有教讀先生陳五,因向張伯仁借貸不遂,乃慫恿仲義,亦告其兄,仲義之妻,勸攔不聽,遂成詞。
縣官極力勸解,兄弟二人,遂好如初。
縣旌其門,并治陳五之罪,賞仲義之妻花紅等情節。
按此戲縣官、伯仁妻、伯仁、仲義、陳五,皆算正腳。
《義民記》一戲,系演朝廷軍情,需款甚急,大臣都傾家捐助,惟二貪臣,富有家私,獨不肯捐。
結果二人均被賊打死,将家财搶去。
後賊又被義勇之民殺死,又将款奪回捐人公家等情節。
按此戲貪臣之家人為最重要腳色,貪臣次之。
《老年福》一戲,乃演一富翁陸南金,為富不仁,因作惡太多,欲朝普陀忏悔,并載得白米五百石,白銀五百兩,布施于廟中。
先是陸家有老女仆王老娘因見富翁糟蹋糧食太多,得暇便在地上拾取棄糧,日久積得三石,是日亦同家主往朝普陀山。
及到廟時,方丈隻接待王老娘,而不招呼陸南金,并陸之米銀亦不收。
陸羞怒,棄王老娘而去。
王老娘因歸途遙遠,無法還鄉,哭啼不止,忽被靈官護送,先主人半月而還。
及陸到家,聞知益怒,遂逐王。
王去後,陸家失火。
王到家,掘得窖銀,遂大富,與兒子媳婦娛樂終身等情節。
按此戲王老娘最重,春梅婢與陸次之。
《嶽侯訓子》一戲,系演嶽飛與嶽雲、張憲,乘勝追趕番兵,被秦桧十二假金牌追回,并削去兵柄,調回京師。
嶽雲等雲:番賊将滅,若此時撤兵,豈不前功盡棄。
欲不撤兵,被嶽武穆教訓一番,遂奉旨進京。
及到京,又被秦桧矯旨拿問,嶽雲張憲又欲不奉旨,又被嶽武穆教訓一次,遂奉旨就綁,秦桧又命人捉拿嶽家滿門,路間被韓夫人搶回。
韓世忠與秦桧理論,不能挽回,遂挂冠而去等情節。
按此戲嶽侯一腳為最重,嶽雲、秦桧、韓世忠等腳次之。
《英雄譜》一戲,系演王海二、陳金、施三,因看水浒戲,起意為盜。
第一次劫得周全饷銀一百餘兩頗得意,二次遇武士趙文雄,即将王陳打死,将施帶送縣衙領賞。
又有施之母妻,祭奠法場等情節。
按此戲知縣郁本仁、趙、施,皆要腳色。
《掃螺記》一戲,乃演一善士周樂善,見河岸有網魚者,遺下螺蛳滿地,多被行人踐踏,大發恻隐之心,每早持帚,往河邊盡将螺蛳掃入河中,并勸張某不可叉魚。
張不聽,後失手,自叉死。
又勸漁童張學仁,學仁改過,周乃出資,助學仁攻書。
後周子中解元,學仁亦中舉。
中間尚有張老二用死魚訛詐周樂善等情節。
按此戲以周樂善一腳最重。
《前出刲》一戲,系演黃巾造反,楊念劬因前生造孽,故亦在劫數,因負母棄兒逃難,故感動上帝赦免。
其中有老仆帶銀兩同行,被賊沖散,所帶之銀失而複得。
蓋由官軍殺敗自刎之賊首,身上搜得銀兩,與主人一家團圓等情節。
按此戲老仆與楊念劬夫人,均為重腳,賊首次之。
《後出劫》一戲,系演金陵人張文煥,前世與王三麻子有冤,本世當洪楊之戰,三為洪營頭領,張應死于王手,張已由夢中得知。
後因張救得母子二人,及婆媳二人,遂邀天赦。
張對王說明夢中情節,王竟不殺張,張并勸王改過自新。
中間尚有亂民搶人被殺等情節。
按此戲張文煥一人最為重要,王三麻子次之。
《義犬記》一戲,乃演蘇州阿大,揚州阿二,兩人盜狗,将殺而食之,經一商人劉朝奉見之,用銀五錢,将狗買放,并送阿大阿二三兩銀子,勸彼等改過。
阿大未改,後竟被狗咬死。
當時買放之狗,即随劉回家。
一日,劉奉店主命,帶銀三百兩,往江北買花,在船上被船夫灌醉,推落江中,該狗舍命救得主人,經官拿獲船夫,将原銀追回,船夫正法,并給狗披紅等情節。
按此戲劉朝奉系主腳,餘人均不十分重要。
《回頭案》一戲,系演張大年好賭傾家,不得已将女蓮姐賣與趙明達家。
蓮姐至孝,将每日點心錢份八文錢,積存至一兩銀子,送與其父母。
張大年感女之孝,遂改過不賭,以女兒之一兩銀,做一小本營業。
後賭友偷盜犯法,因曾向張借貸不遂,便将張攀為大盜論死。
其妻女欲上告無川資。
趙老太太賞銀十兩作為川資,乃得伸冤。
其中尚有蓮姐乘船宿廟感動神靈等情節。
按此戲蓮姐最重,張大年及其妻次之。
《推磨記》一戲,乃演孝女錢秀貞為童養媳婦,被婆婆百般虐待每夜推磨。
母親代女央告婆婆,亦無效。
後婆婆病,錢秀貞割肉煎湯,婆婆食之方愈,小姑見之,以情告母,母乃大悔前非,諸事惟媳命是聽。
縣官奉命旌表錢氏之孝。
其中有小姑助虐,鬼神呵護等情節。
按此戲婆婆及錢秀貞并重,他人次之。
《酒樓記》一戲,系演狄阿三,欠辛阿一之錢,屢讨不還,卒将狄之衣服脫去,狄懷恨在心。
一日,辛與李大淘同飲酒樓,辛調戲李,争鬥起來,狄暗将辛打死,縣官不察,屈李抵命。
後辛李二人,在陰司控告,狄亦被捉去,罰狄轉世為禽獸等情節。
按此戲狄一人最重,酒樓掌櫃及辛二人,地保等,次之。
《燒香案》一戲,系演曾英與魏金姐定婚,因亂失散,金姐被人拾去,賣與陸必大為女,陸夫婦甚愛。
一日,陸夫人張氏,帶女往尼庵燒香,被本地土豪顧先亮看見,欲納為妾不得,遂賄通縣中戶房李某,派陸為收糧之首領,緻賠累太多,被壓變産贖罪。
顧使女尼幫張氏賣産,并慫恿張氏金姐在庵中暫住。
顧聞到庵,欲強奸金姐,适曾英進京路過此間,因渴燥亦往庵中借茶,遇此事,遂捆顧尼等送官問罪。
正問案時,戶房李某家失火,官人往救回,路過一廟,恰值顧先亮妻女與和尚通奸,乃一并捉來,遂各治其罪。
陸感曾德,欲送女為妾,因詳談乃知金姐,即曾前訂失散之妻,适該府知府即曾之父執,即代為完婚焉。
中間尚有女尼徒弟三人,與顧通奸等情節。
按此戲金姐、陸必大、顧先亮、尼靜修,皆為重要腳色。
張氏、曾生次之。
以上至《後勸農》,皆出自《庶幾堂今樂》。
《安河鎮》一戲,乃四傑村之後,鮑賜安籌救狄仁傑事。
中有鮑賜安遣普天鵬與狄仁傑上書,狄私自出京,被栾儀萬等劫去,欲在廟中殺害,被和尚蕭計,當場将栾儀萬殺死,經鮑賜安蕭月等,将雷聲遠魯雄殺敗,始救出狄仁傑等情節。
按此戲鮑賜安、花展芳、普天鵬、栾儀萬、雷聲遠、蕭月、蕭計、蕭安等,均為重腳。
《降龍誅忠》一戲,乃演武後遣武三思害死國舅王守一之事。
中有武氏聞知王皇後在冷宮産下太子,特遣太監杜回前往行刺。
奈杜回将太子救送江夏王府,皇後撞死,馬周與李敬業在刑部探問,武三思等審問王守一,及褚遂良被貶等情節。
按此戲王守一、皇後、杜回、武三思,均重要,馬周、李敬業等次之。
《碧明鏡》一戲,即梆子班中《紅梅閣》之總本。
其中情節,系張定國辭家當軍後,其父張楚善、母龐氏,因亂失散。
楚善被邱登高收留,龐氏被周鑒收留。
周邱為兒女親家。
邱登高因周家窮欲退婚,适邱生日,周鑒來拜壽,當面言講退婚一事,以緻口角,經邱鳳嬌小姐忍羞相勸,方罷。
邱登高家人邱岡,獻計留周鑒宿于家,使丫環送茶,邱岡将丫環殺死,即誣告周鑒調戲,丫環不允,殺死丫環,并賂上蔡縣,知縣遂定案。
龐氏不平,往見邱登高論理,邱留龐氏,使張楚善于夜間殺之,張本拟放走龐氏,及見面始知為其妻,遂同往見小姐,小姐與以川資,使二人代周鑒伸冤。
次日周貴生(周鑒之子,邱登高之婿)同母亦往邱宅理論,乃家院因邱正睡,即帶見小姐,小姐知為婆婆,便當面定計,一同私自逃走,因出門太促,未帶川資,使周貴生往見邱宅家院,并以金钗一枝為憑。
蓋家院乃好人也。
奈适遇邱岡又生計害貴生。
此即《紅梅閣》一場。
當亦将貴生送官,治以拐女殺仆之罪。
後張楚善夫婦往欽差前控告,乃欽差即其子定國,已由軍功封為定國侯,欽命鎮守邊庭。
父子團圓,周案遂亦雪。
因邱待張楚善有恩,亦未治罪。
其中尚有定國侯獻與皇上碧明寶鏡等情節,故名碧明鏡。
按此戲周鑒、周貴生、邱登高、邱小姐、丫環、邱岡、龐氏、張楚善等,均極重要。
《安五路》一戲,系演曹丕聞劉先主氣忿身亡,大樂,司馬懿奉請出五路大兵攻蜀,取西川之地。
第一路為鮮卑國王轲比起羌兵十萬,第二路為孟獲兵十萬,第三路為約吳兵取蜀城,第四路為孟達起上庸兵十萬攻漢口,第五路命曹真帶中原兵十萬攻打陽平關。
諸葛亮聞知此事,即派四路旗牌,分頭去傳令,北路命趙雲在陽平關,暗設人馬,不許交鋒,候曹真糧盡兵退時,再進殺。
西路命駐西平關之馬超,立起自己旗号,羌兵必不敢戰,容他自退。
南路命魏延在南郡用疑兵之法,令蠻兵自退。
東路命急調關興張苞,各帶漢中人馬三萬,四面接應。
又自與孟達寫一信,乃用李嚴下款,使孟達佯病,蓋李嚴與孟達生死交也。
諸葛亮又以東吳之兵,必不肯攻涪,一定是兵紮三江口,坐觀成敗,故不必派重兵。
各路安置已定,即回家佯病不出。
後主因各路來兵,無人主持,乃親臨其家,始述明上項安置,所以不入朝者,恐人知洩露機密也。
次日上朝,謀聯吳敵魏之計。
此戲孔明初上場,即有大段唱功。
于各路旗牌派畢後,又有大段唱功。
見後主之一場,持釣竿上。
及見後主,又皆有大段唱功。
最末即為魏延與孟獲,及其妻祝融夫人大打。
按此戲自以孔明為最重腳色,魏延、關興、張苞、孟獲、祝融夫人,亦皆重要。
《連環陣》一戲,乃演楚莊王熊羽,與晉國魏奇交戰,被魏奇暗傷一箭。
公子側獻計诏養由基助戰,将魏奇射死。
晉成公發悶,荀林甫獻計,約請鄭國公子監,陳國公子都,蔡國曹良臣,宋國魏子敬,前來會陣。
晉國擺下連環大陣,指揮大衆,共戰養由基。
莊王在城樓觀戰,後将各國大将均擒住。
按此劇莊王唱功頗多,養由基打的最多,自均系重要腳色,然荀林甫一角,事情亦很多,各國大将,僅會陣而已。
《翠鳳樓》一戲,系演首相張天佐之子,聘定武三思之女為妻。
适武女死,張子非娶武氏之女不可,張天佐無法,故将武女之死,暫不告知其子,乃密與禮部尚書栾守禮謀。
栾雲,目下朝廷,因外國進來綠牡丹,召天下女子會試,何不在會試女子中,秘選一美麗者,僞稱為武氏之女,豈不甚妙?張從之。
适鮑賜安、花展芳,帶同女兒鮑金花、花碧蓮,赴京會試。
張使家人張用暗訪,訪得鮑金花在店中居住,乃請栾守禮為媒,強欲定婚,鮑賜安無法,又因正欲助狄武襄勤王,無有招牌,不能入城,遂僞應賺得招牌;又命花碧蓮僞扮丫環,一同進城,将張天佐一家殺死。
适官兵太多,不能抵擋,鮑等乃逃出城外。
此蓋《綠牡丹》中一段事迹也。
按此戲自以鮑賜安、花展芳等為主角,而栾守禮也甚重要。
戲界組織,原來皆稱為班,如三慶班、四喜班等。
自民國元年,正樂育化會,因與清吟小班之班字相混,特通令改為社。
其實此班字來源頗遠。
據王棠《知新錄》引《懷鉛錄》雲:“演戲而以班名,自宋雲韶班起考宋教坊外,又有鈞容直、雲韶班二樂。
宋太祖平嶺表得劉氏閹官聰慧者八十人,使學于教坊,初賜名箫韶部,後改名雲韶班。
鈞容直,軍樂也”雲雲。
班字來源,大緻始此。
現時文字中雖改用社字,而口頭上則仍盡說班字,蓋風行已久,不易改變也。
北京戲班,從前也講包銀,各腳包銀說定以後,一年不許更改,班主賠賺與腳色無幹,這個情形傳了多少年,沒有更動。
到光緒初年,楊月樓由上海回京,搭入三慶班,非常之紅,極能叫座,他自己以為拿包銀不合算,所以與班主商妥,改為分成,就是每日賣多少錢,他要幾成,從此以後,北京包銀班的成規,算是給破壞了。
上海現時還都是包銀班,北京算是沒有了。
科班學生名字,排字由來久矣。
從前小和春徒弟都排和字,如武老生蔡和如,花臉吳和吉。
福壽班排德字。
小榮春排榮字春字。
從前三慶班的徒弟,都排金字,如錢金福等等都是。
德勝奎班的徒弟,都是排長字,如花臉錢長永,老生陳長興,武生牛長寶,小醜王長林,武旦德長順等都是。
從前小榮春科班(即楊小樓學徒之科班),以排新戲做切末出名。
當年曾排出一出《陳塘關》,乃演哪吒廟開光故事。
其中有開路、扛箱、雙石、五虎等會,皆系本科徒弟扮演,頗能叫座,亦足見該班徒弟之肯用功也。
彼來各班排演此類戲,遇有過會等事,便外串各會之人上台,則真毫無意味矣。
近來戲班過年祭神,都扣各腳的戲份。
在從前隻有三月十八日,十一月十三日祭神,扣份名曰作會,言其是大家湊錢賽神。
可是年底祭神,決不扣份,因為正月初一日,大家都拿喜封,所以年前不能再扣份子(喜封是無論大小腳,每人一吊大個錢,現在又多點了)。
西城口袋底胡同,從前有兩個坤班,原先即名女班,也常演堂會。
鄙人曾看過幾次,也還不錯。
光緒庚子後就散了,各腳有許多往天津謀生活的,如恩曉峰等,都是口袋底的腳色。
于是女腳在上海天津,就膨漲起來。
民國初年,坤班來京,其勢也甚洶洶。
初來時原本男女合演,後因女腳叫座的力量太大,男腳恐受影響,于是正樂育化會建議,呈請禁止男女合演,警廳批準。
當育化會建此議時,原想若男女一分演,則女腳人才配腳等等都不足自立,定必消滅。
豈知女腳獨立後,雖然腳色不足,也可對付成班,丫環家院該用兩個的,他隻用一個,龍套該用八個的他隻用兩個,甚至不用,好在台下的觀客,隻看一人,其餘他都不管,所以女班居然也能站的住。
日子長了,又排練出許多配腳,到目下各腳各事,雖然不及男班完備,但也算不離大格。
比方曹家八将,居然也能上兩個或四個了。
在民國四五年,女班極盛的時候,男班除梅蘭芳一班可以與之抵抗外,其餘男班可以算是都站不住。
到民國十二三年以後,女班漸漸的又衰落下來了。
曹顧庵學士,在京師觀女伶,賦《高陽台》一阕雲:“莺舌新調,鴉鬟猶亸,湘裙欲整還拖。
懶散心情,朝來悉畫雙蛾。
風約繡簾搖桦燭,對菱花倦眼生波。
盡嬌憨動人些子,元不争多。
魂銷一曲清歌,卻似曾相識,無可如何。
影好難描,空勞石墨三螺。
燈前小立,紅妝換笑還嗔,喚弟稱哥。
暗相憐細腰無力,又着蠻靴。
”按此當即前口袋胡同之女班,則該女班自乾隆前便有矣。
三慶班,乃乾隆五十八年,八旬萬壽,閩浙總督伍拉納,命浙江鹽商帶之入都。
見伍子舒某所批《随園詩話》。
餘初以為應寫禁聲,後看元明兩朝雜劇傳奇中,用“噤聲”二字時頗多,始知此二字有來源也。
編戲一時有一時之風尚,演戲亦一時有一時之變遷,數百年來,留傳之劇本固甚多,而遺失者亦不少,隻傳其名不見其書者固不少,而連其名亦不傳者想尤多。
有明一代,及清初梨園中,多演整本劇,故其時有《百種曲》《六十種曲》等書之纂輯,乾隆以後多演單出劇,故又有《綴白裘》《遏雲閣》等書之纂輯。
《百種曲》《六十種曲》之外,失不傳之劇本,不知凡幾。
《綴白裘》一書,雖似無甚價值,然其中所選各戲,原本之遺不易見者亦頗有幾種,則借此存留幾出戲,亦不為無功。
數十年來,又有《梨園集成》《戲考》等書之纂輯,此類書在現時觀之固似無大價值,然有許多戲可借此不緻遺失,豈不甚好?即以鄙人數十年來所觀之戲,在三十年前常演之戲,如今不見于舞台者約有一二百出,其中有戲界中人連戲名亦不記憶者,亦有數十種。
茲将該戲之情節,就腦力所記,随手拉雜,略書之如下(按此種腳本存留者當甚多也)。
《棗陽山》一戲,乃演秦瓊奉曆城知縣命,護送黃大人天堂潞州上任。
秦瓊因感黃大人送彼黃骠馬之恩,于路中極為盡力,行至棗陽山,遇單雄信路劫,被秦瓊锏打落馬,遂訂交。
單亦改過,并約秦送黃,到任後往河南渑池縣家中相會等情節。
按此為生淨腳并重之戲。
《虎狼彈》一戲,乃演唐朝蘇允近,任太原府總鎮,在轅門設虎狼彈及銅鑼等事。
有人鳴鑼喊冤,先打一百虎狼彈,如果不死,然後追究。
适有雁門縣人金氏王氏,代丈夫趙凱鳴冤一案,後經審問清楚,代為昭雪,并派人送王氏回裡等情節。
按此戲淨腳去蘇允近,中軍牛簡極為重要。
三慶開場戲,方洪順去花臉,陳小奎老生,王桂林去尤素卿旦腳。
《孤鸾陣》一戲,系演韓壽命耶力夫人,擺下孤鸾大陣,楊延昭命次子宗冕,攻打被擒。
耶力夫人欲招為女婿,宗冕不允,遂奉太後命,斬以祭旗,且命楊延輝監斬。
及斬後,有宗冕未婚妻李栖梅,替夫報仇,單騎将孤鸾陣沖破,番軍大敗,李栖梅得勝回來,堅欲與宗冕守節,延昭許之等情節。
末場拜天地,哭靈牌一段頗重。
按此劇李栖梅一腳最重,楊延昭楊延輝次之。
《百花莊》一戲,乃演百花莊居民,白天章、白月娥兄妹二人,因父親被梁山誤殺,立志報仇,立下擂台,延攬天下武士。
梁山偵知,派燕青石秀等五人探莊。
燕青見白月娥正練武藝,遂用假名,上前比武,頗極歡洽。
後燕青等歸報,又由宋江派燕青等前去打擂,李逵亦私往,遂在擂台前擒白氏兄妹,回歸梁山等情節。
此劇從前昆亂并用。
按此劇燕青、白氏兄妹,皆為主要腳色。
《四紅圖》一戲,系演趙匡胤行刺劉化王。
劉之臣火山王楊滾,及崔龍等,奉命巡守城門。
崔龍将趙匡胤拿住。
适有曹仁面貌與趙一樣,由他方貿易歸來,亦被楊滾認為趙而誤拿。
綁至殿上,二人言語一樣,不知真假。
後命曹仁之弟曹義上殿辨認,亦難判斷,遂命曹義将曹趙二人帶回家中,使家人辨認,遂問出真假。
但曹仁曹義二人知趙有大志,暗定計助彼刺死劉化王。
适張光遠羅彥威前來接應,遂定燕京等情節。
按此劇趙匡胤曹仁兩主腳,極為重要,唱做相同,頗似《五花洞》《雙包案》。
《心歡樂》一劇,乃演《聊齋》嬰甯故事,但隻演嬰甯已嫁王子服之後,被鄂邵素調戲,嬰甯遣蠍精将鄂毒螫一段情節。
按此劇隻嬰甯與鄂二腳吃重。
《過巴州》一劇,乃演嚴顔鎮守巴州,張飛用真假張飛之計,将嚴擒獲說降等情節。
按此劇嚴張并重。
三慶開場戲,陳小奎去嚴顔,袁秃子去張飛。
《獻銅橋》一劇,系張九成中狀元,拜見座師秦桧,因無執見禮,被秦桧送與兵營為參謀。
其時嶽飛正到北興兵,張九成到營後,又奉欽命往北國與二聖請安,蓋欲緻張于死地也。
同時楊再興攻頭陣敗死,又派嶽雲嚴成方等五人大戰陸文龍,王佐暗思效忠嶽飛,偷營殺死兀術大敗,适天現銅橋,番将過橋逃脫等情節。
《按八大錘》一劇,即由此劇脫出,不過情節稍有出入耳。
按此劇張九成、楊再興、陸文龍、嶽雲、王佐,皆為重要腳色,三慶曾排過。
《姜維推碑》一劇,系演姜維欲擒司馬懿等,于是出營觀察地理,适見路旁一碑,上書不祥之詞,姜維将碑推倒,見碑中又一小碑,方知為諸葛亮所留等情節。
按此劇純為姜維一人獨唱之劇,且唱詞極多。
《扊扅歌》一劇,系演百裡奚出門求官,到秦國拜相。
其妻杜氏,子孟明,在家寒苦,不能度日,亦逃往秦國。
适在街上見一相國經過,貌似其夫而不敢認,遂僞為洗衣婦,投至百裡奚家。
一日百裡奚使侍女歌唱,覺不悅耳,衆侍女言有一洗衣老婦,頗有新聲,遂命上前歌一曲,唱完彼此相認,一家團聚等情節。
按此劇杜氏為極重之腳,唱功極多。
《卧虎關》一劇,系演伍員請得吳兵,帶領大将王九龍、王九虎,及契弟柳展雄,三員大将攻打昭關。
鎮守昭關大将,為米南窪,自知不敵,乃約請伊好友卧虎山大王伍通之子伍辛助戰。
王九龍、王九虎二人,皆被伍辛打死,又打柳展雄一槍後,伍通始知伍辛系與伍員交戰,方告知伍員乃伍辛之父。
蓋伍員當初逃走,其子伍辛,落于其弟伍通之家,通遂僞為己子,占山為王,教以武藝,今已十八歲矣。
至是說明,始同往陣前認父。
伍員以其曾打死二将,非問斬不可,柳展雄講情方赦,乃共同出兵,殺死米南窪,奪了昭關等情節。
按此戲有與《白良關》《九龍山》相似處。
伍員、伍辛二腳,詞極重要,伍通、柳展雄次之。
《奪昭關》一戲,乃接演上出《卧虎關》。
伍員奪得昭關後,楚平王驚吓而死,妃子命申包胥為帥,命武成黑之子武霸為先鋒,敵擋伍員。
及到陣,申初不欲戰,武非戰不可,後武被伍辛柳展雄殺死,遂大敗,伍員到京城下,要妃子打話,妃子羞愧自盡。
伍員鞭平王屍至完等情節。
按此戲平王妃子吳祥女極重,申包胥伍員等唱功亦極多。
以上二戲,為史松泉編,李順亭去伍子胥。
《雙心鬥》一戲,系演唐僧帶徒弟三人往西天取經,路遇強盜張振彪、尚山狼、夏山虎、祁山豹四人截住,被孫悟空打敗,唐僧等脫逃,投張員外莊上寄宿。
張員外供應頗厚,豈知員外即張振彪之父。
振彪敗回家,見僧之馬,知僧在莊上,急約夥友來擒,乃此時僧等被員外放走,振彪等追上,悟空不聽師言,竟将張振彪等打死。
僧以此事對不住員外,逐悟空回山。
适方寸山金沙洞,鹿耳麋猴,冒充悟空,将僧之缽牒搶去,沙僧追至方寸山,亦誤認為悟空,交打,沙敗回。
此時僧又被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搶去。
沙往南海求救于觀世音,适悟空亦在,沙方知為鹿耳麋猴所為。
悟空往見,與鹿耳麋猴,真假難分,遂大戰亦不分勝負,同往拜觀世音。
觀世音雲須往見太上老君,老君因悟空曾往丹爐煉過,假者必不敢進。
悟空過爐,鹿不能過,遂認罪,同往救僧,将金銀二怪打死,才救僧出險等情節。
按此戲以二猴為重,金銀二怪次之。
四喜班排此戲時,楊隆壽去孫悟空,沈易成去鹿耳麋猴。
德勝奎排時,陳長興去孫悟空,朱長寶去彌猴。
《夜會》一戲,系演唐李世民奉命征讨洛陽,母氏窦太後,思念不置,遂于夢中相見等情節。
按此戲太後極重,世民次之。
《千秋嶺》一戲,乃演唐李世民征王世充時,羅成在王世充帳極勇。
徐世勣為世民軍師,派馬三保戰羅成而敗,又激尉遲敬德出戰,亦大敗。
後徐世勣說羅降唐,因争座位,群公又與尉遲争鬥,世民勸解,方歸和好等情節。
按此戲羅成、尉遲敬德均極重要,徐世勣次之。
末場組織頗好。
三慶袁秃子敬德,馮小山羅成,陳小奎徐世勣,開場戲。
《五裡牌》一戲,系演五裡牌地方九天宮内道士銀面瘟神霍柄,本江湖大盜,因兩徒被施公拿獲正法,遂約金雞島大盜雷燕喜、潘明業、謝美成三人幫助捉拿施公報仇。
适霍柄因截搶王有義之婦,被王有義告于施公案下。
命徐茂私訪,行至廟内,被霍柄擒住。
黃天霸調動官兵,将霍柄殺死等情節。
按此戲黃天霸、霍柄等,自系重腳。
小醜王酒保,亦頗重要。
《青峰嶺》一戲,系演劉飛虎、江老鼠二人,霸占青峰嶺為王,乃有田虎之妻徐鳳英來奪。
劉江大敗,徐遂占有。
适有太原府蘇知府之旗牌官李虎,奉命解銀十萬兩,交蔡京應用,路過青峰嶺,徐鳳英下山擒住李虎,并将款留下等情節。
按上戲徐李二腳,固然重要,劉江二人系小花臉,亦極滑稽有趣。
耿大力徐鳳英,張長寶李虎,王小五大大王,郝昌林二大王。
《京遇緣》一戲,演宋朝狄太後之侄狄青,逃難到京,宰相龐元及其婿韓天化,恐被重用于己不利,乃約同上殿奏參狄青。
适八賢王與包拯亦同上殿保薦。
八賢王先奏,遂授狄為殿前指揮使。
韓天化不服,上命二人比武,惟不許互傷。
奈韓屢欲傷狄,狄不得已殺死韓,上大怒,命即将狄正法,命龐元監斬,包拯催斬,并傳旨如逾午時三刻不斬者,監斬官同罪。
包拯時求太後去哭祭,屆時不得斬。
龐遂得罪。
其中又有韓天化歸家,與其妻争鬥,妻殺兒并自刎一段情節極佳。
按此戲最重要之腳,系韓天化妻龐夫人、至狄青、韓天化、八賢王、包拯等,亦頗重。
三慶陳德霖龐氏,錢金福韓天化,李成林狄青,老旦孫秀華,八賢王陸杏林。
《燭影搖紅》一戲,乃演宋太祖病,禦弟光儀,聽潘洪之言,進宮行刺,被賀後看破,同往禦前告狀。
太祖聽信光儀之言,饬退賀後,命光儀繼位等情節。
按此戲太祖唱功極多,賀後與光儀并重。
光儀為小生。
《羅家窪》一戲,乃演孫伯權之女桂香,因求婿擺下擂台。
張青來打擂,勝卻桂香,遂同往莊中提親等情節。
其中煤鋪掌櫃曹老西,亦來打擂,與丫環插科打诨極趣。
按此戲桂香張青固系正角,而曹老西亦極重要。
《百花詠》一戲,乃演唐朝刑部尚書黑大壽,路見漁翁盧彥之女水英,欲納為妾,使家人王元往報未成,強委紋銀一百兩,言定次日即來招親。
盧彥父女,正無計,适大臣連立過其門,燈籠被風吹滅到其家乞火,遂知此事,次早上朝,乃參黑大壽等情節。
按此戲盧水英、盧彥、黑大壽、連立,皆重要腳色。
《百花詠》為整本之戲,此不過一段情節。
《殺驿》一戲,系演王元成家人吳承恩,抱小主人逛燈,将小主人失落,而主母不但不怪吳,且分吳銀兩,使其私逃,蓋恐主人怪罪也。
吳出門後,遇一友人朱濟,授為羅州驿丞,因嫌官小不欲到任,遂使吳冒朱名到任。
後王元成被奸臣所誣,充軍路過羅州驿,方宿驿中,又有聖旨,命即在驿中正法。
吳乃代其主人一死,王乃逃去等情節。
按此劇吳承恩一人最重。
《結草報恩》一戲,系春秋時晉國,一老者祖克鄞,家貧隻有一女,名祖姬,又一義子,名文德,意欲将文德贅于家未果。
因欠酆舒米一石未償,酆乃約屠岸賈之家人名李獻兒者,幫助前去索債。
因見祖女貌美,欲強折帳,納為妾,緻将祖克鄞氣死。
其女因無錢裝斂,遂賣身葬父。
遇宰相魏雙,乃代葬其父,納女為妾。
後因病恐不起,乃囑其子,當自己死後,務将祖另嫁。
及将終時,又命祖姬殉葬。
及死後,其子不聽遺命,竟将女配與文德焉。
此事《左傳》甚詳,先是晉國有武士杜回者,因打虎與魏雙角力而敗,氣走遇酆舒李獻兒于路問。
因口角,将酆李打死,遂往秦國。
後秦晉動兵,魏雙之子魏夥魏锜,與杜回交戰,杜等已敗,經祖克鄞之魂暗助,始成功。
蓋祖感其嫁女之德也等等情節。
按此劇祖姬杜回均極重要,魏酆等次之。
《黑沙洞》一戲,乃演豬婆龍敖洪之侄金角大王,被濟小塘戰敗,正欲報仇,适泗州知州張文忠求雨。
濟僧小塘,知天旱乃豬婆龍等作祟,遂幫同知州,設法擒妖,與豬婆龍等大戰。
經濟約天兵天将方擒妖等等情節。
按此戲濟僧固為重腳,而起打之後,金角大王、金魚大仙、銀魚大仙等,亦皆重要。
《馬家湖》一戲,系演蟒化真人,被濟颠所害,華青風,使雲方,及金眼真人、江天瑞等報仇。
适常山縣差役周瑞羅虎等,來拿雲方,遂交手,經馬元章、鄭雄幫助,将雲方拿下在牢。
又經韓秀雲飛江天瑞等劫牢,将雲方搶回,知為馬元章幫同拿住,遂商定往馬家湖馬元章家報仇。
雲方因受刑獨留寨中,濟颠到彼,诳彼出寨,又被周瑞羅虎拿住,濟颠并告知周瑞等,須調官兵,往馬家湖擒賊。
蓋濟已先派徒弟五人,往幫馬元章矣。
是夜韓秀雲飛江天瑞等到馬家湖,遂起打,後官兵趕到,即将韓雲等拿住,江等逃走等情節。
按此劇濟颠為主腳,其餘人等,大緻相似。
《眼前報》一劇,系演一瞎子在街前算命回來,适奸夫炳大爺與其妻歡飲。
瞎子聞得房中有男子聲音,疑為奸夫。
其妻告以有耗子鬧,遂插科打诨。
适飯館夥計來與炳大爺讨賬,才與瞎子說明等情節。
按此戲瞎子與其妻最重,炳某次之。
《盟中義》一戲,乃演楚王命裴仲招賢納士。
有西羌人左伯桃者遠路應招。
途遇文人羊角哀,遂定生死交,并同赴楚國應招。
路間大雪絕糧,饑寒交迫,左将衣、糧歸羊一人。
方得到楚,左乃凍餓而死。
羊授官職後,奉命往祭左,并與左建祠。
适祠占荊轲廟之風水,左與荊戰,因高漸離助荊,遂敗左。
左與羊托夢,羊乃憤而自盡,助左逐高荊等情節。
按此劇左羊二人,唱做皆重。
《後勸農》一戲,出自《庶幾堂》。
系演一縣官下鄉勸農,遇勤惰二童,勤惰二牧童,勤惰二農夫,孝子,孝婦,屠賭等匪各情節。
按此戲以縣官唱功最多。
《風流鑒》一戲,系演唐克昌帶領妻女,觀看淫戲。
其女動心,遂同周文彩私逃,被人捉回,縣官審問,始知二人皆為父師教育不好,情有可原等情節。
按此戲唐克昌最重。
《活佛圖》一戲,乃演孝子楊名甫西天求佛,以“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之義告之。
于是歸家孝母。
其妻亦至孝,感動上蒼,遂派接引佛,接彼等西去成佛等情節。
按此戲老旦、小生、旦,及醜劉福,事情均差不多。
《同胞案》一戲,系演張伯仁聽信妻室之言,與弟仲義成訟。
有教讀先生陳五,因向張伯仁借貸不遂,乃慫恿仲義,亦告其兄,仲義之妻,勸攔不聽,遂成詞。
縣官極力勸解,兄弟二人,遂好如初。
縣旌其門,并治陳五之罪,賞仲義之妻花紅等情節。
按此戲縣官、伯仁妻、伯仁、仲義、陳五,皆算正腳。
《義民記》一戲,系演朝廷軍情,需款甚急,大臣都傾家捐助,惟二貪臣,富有家私,獨不肯捐。
結果二人均被賊打死,将家财搶去。
後賊又被義勇之民殺死,又将款奪回捐人公家等情節。
按此戲貪臣之家人為最重要腳色,貪臣次之。
《老年福》一戲,乃演一富翁陸南金,為富不仁,因作惡太多,欲朝普陀忏悔,并載得白米五百石,白銀五百兩,布施于廟中。
先是陸家有老女仆王老娘因見富翁糟蹋糧食太多,得暇便在地上拾取棄糧,日久積得三石,是日亦同家主往朝普陀山。
及到廟時,方丈隻接待王老娘,而不招呼陸南金,并陸之米銀亦不收。
陸羞怒,棄王老娘而去。
王老娘因歸途遙遠,無法還鄉,哭啼不止,忽被靈官護送,先主人半月而還。
及陸到家,聞知益怒,遂逐王。
王去後,陸家失火。
王到家,掘得窖銀,遂大富,與兒子媳婦娛樂終身等情節。
按此戲王老娘最重,春梅婢與陸次之。
《嶽侯訓子》一戲,系演嶽飛與嶽雲、張憲,乘勝追趕番兵,被秦桧十二假金牌追回,并削去兵柄,調回京師。
嶽雲等雲:番賊将滅,若此時撤兵,豈不前功盡棄。
欲不撤兵,被嶽武穆教訓一番,遂奉旨進京。
及到京,又被秦桧矯旨拿問,嶽雲張憲又欲不奉旨,又被嶽武穆教訓一次,遂奉旨就綁,秦桧又命人捉拿嶽家滿門,路間被韓夫人搶回。
韓世忠與秦桧理論,不能挽回,遂挂冠而去等情節。
按此戲嶽侯一腳為最重,嶽雲、秦桧、韓世忠等腳次之。
《英雄譜》一戲,系演王海二、陳金、施三,因看水浒戲,起意為盜。
第一次劫得周全饷銀一百餘兩頗得意,二次遇武士趙文雄,即将王陳打死,将施帶送縣衙領賞。
又有施之母妻,祭奠法場等情節。
按此戲知縣郁本仁、趙、施,皆要腳色。
《掃螺記》一戲,乃演一善士周樂善,見河岸有網魚者,遺下螺蛳滿地,多被行人踐踏,大發恻隐之心,每早持帚,往河邊盡将螺蛳掃入河中,并勸張某不可叉魚。
張不聽,後失手,自叉死。
又勸漁童張學仁,學仁改過,周乃出資,助學仁攻書。
後周子中解元,學仁亦中舉。
中間尚有張老二用死魚訛詐周樂善等情節。
按此戲以周樂善一腳最重。
《前出刲》一戲,系演黃巾造反,楊念劬因前生造孽,故亦在劫數,因負母棄兒逃難,故感動上帝赦免。
其中有老仆帶銀兩同行,被賊沖散,所帶之銀失而複得。
蓋由官軍殺敗自刎之賊首,身上搜得銀兩,與主人一家團圓等情節。
按此戲老仆與楊念劬夫人,均為重腳,賊首次之。
《後出劫》一戲,系演金陵人張文煥,前世與王三麻子有冤,本世當洪楊之戰,三為洪營頭領,張應死于王手,張已由夢中得知。
後因張救得母子二人,及婆媳二人,遂邀天赦。
張對王說明夢中情節,王竟不殺張,張并勸王改過自新。
中間尚有亂民搶人被殺等情節。
按此戲張文煥一人最為重要,王三麻子次之。
《義犬記》一戲,乃演蘇州阿大,揚州阿二,兩人盜狗,将殺而食之,經一商人劉朝奉見之,用銀五錢,将狗買放,并送阿大阿二三兩銀子,勸彼等改過。
阿大未改,後竟被狗咬死。
當時買放之狗,即随劉回家。
一日,劉奉店主命,帶銀三百兩,往江北買花,在船上被船夫灌醉,推落江中,該狗舍命救得主人,經官拿獲船夫,将原銀追回,船夫正法,并給狗披紅等情節。
按此戲劉朝奉系主腳,餘人均不十分重要。
《回頭案》一戲,系演張大年好賭傾家,不得已将女蓮姐賣與趙明達家。
蓮姐至孝,将每日點心錢份八文錢,積存至一兩銀子,送與其父母。
張大年感女之孝,遂改過不賭,以女兒之一兩銀,做一小本營業。
後賭友偷盜犯法,因曾向張借貸不遂,便将張攀為大盜論死。
其妻女欲上告無川資。
趙老太太賞銀十兩作為川資,乃得伸冤。
其中尚有蓮姐乘船宿廟感動神靈等情節。
按此戲蓮姐最重,張大年及其妻次之。
《推磨記》一戲,乃演孝女錢秀貞為童養媳婦,被婆婆百般虐待每夜推磨。
母親代女央告婆婆,亦無效。
後婆婆病,錢秀貞割肉煎湯,婆婆食之方愈,小姑見之,以情告母,母乃大悔前非,諸事惟媳命是聽。
縣官奉命旌表錢氏之孝。
其中有小姑助虐,鬼神呵護等情節。
按此戲婆婆及錢秀貞并重,他人次之。
《酒樓記》一戲,系演狄阿三,欠辛阿一之錢,屢讨不還,卒将狄之衣服脫去,狄懷恨在心。
一日,辛與李大淘同飲酒樓,辛調戲李,争鬥起來,狄暗将辛打死,縣官不察,屈李抵命。
後辛李二人,在陰司控告,狄亦被捉去,罰狄轉世為禽獸等情節。
按此戲狄一人最重,酒樓掌櫃及辛二人,地保等,次之。
《燒香案》一戲,系演曾英與魏金姐定婚,因亂失散,金姐被人拾去,賣與陸必大為女,陸夫婦甚愛。
一日,陸夫人張氏,帶女往尼庵燒香,被本地土豪顧先亮看見,欲納為妾不得,遂賄通縣中戶房李某,派陸為收糧之首領,緻賠累太多,被壓變産贖罪。
顧使女尼幫張氏賣産,并慫恿張氏金姐在庵中暫住。
顧聞到庵,欲強奸金姐,适曾英進京路過此間,因渴燥亦往庵中借茶,遇此事,遂捆顧尼等送官問罪。
正問案時,戶房李某家失火,官人往救回,路過一廟,恰值顧先亮妻女與和尚通奸,乃一并捉來,遂各治其罪。
陸感曾德,欲送女為妾,因詳談乃知金姐,即曾前訂失散之妻,适該府知府即曾之父執,即代為完婚焉。
中間尚有女尼徒弟三人,與顧通奸等情節。
按此戲金姐、陸必大、顧先亮、尼靜修,皆為重要腳色。
張氏、曾生次之。
以上至《後勸農》,皆出自《庶幾堂今樂》。
《安河鎮》一戲,乃四傑村之後,鮑賜安籌救狄仁傑事。
中有鮑賜安遣普天鵬與狄仁傑上書,狄私自出京,被栾儀萬等劫去,欲在廟中殺害,被和尚蕭計,當場将栾儀萬殺死,經鮑賜安蕭月等,将雷聲遠魯雄殺敗,始救出狄仁傑等情節。
按此戲鮑賜安、花展芳、普天鵬、栾儀萬、雷聲遠、蕭月、蕭計、蕭安等,均為重腳。
《降龍誅忠》一戲,乃演武後遣武三思害死國舅王守一之事。
中有武氏聞知王皇後在冷宮産下太子,特遣太監杜回前往行刺。
奈杜回将太子救送江夏王府,皇後撞死,馬周與李敬業在刑部探問,武三思等審問王守一,及褚遂良被貶等情節。
按此戲王守一、皇後、杜回、武三思,均重要,馬周、李敬業等次之。
《碧明鏡》一戲,即梆子班中《紅梅閣》之總本。
其中情節,系張定國辭家當軍後,其父張楚善、母龐氏,因亂失散。
楚善被邱登高收留,龐氏被周鑒收留。
周邱為兒女親家。
邱登高因周家窮欲退婚,适邱生日,周鑒來拜壽,當面言講退婚一事,以緻口角,經邱鳳嬌小姐忍羞相勸,方罷。
邱登高家人邱岡,獻計留周鑒宿于家,使丫環送茶,邱岡将丫環殺死,即誣告周鑒調戲,丫環不允,殺死丫環,并賂上蔡縣,知縣遂定案。
龐氏不平,往見邱登高論理,邱留龐氏,使張楚善于夜間殺之,張本拟放走龐氏,及見面始知為其妻,遂同往見小姐,小姐與以川資,使二人代周鑒伸冤。
次日周貴生(周鑒之子,邱登高之婿)同母亦往邱宅理論,乃家院因邱正睡,即帶見小姐,小姐知為婆婆,便當面定計,一同私自逃走,因出門太促,未帶川資,使周貴生往見邱宅家院,并以金钗一枝為憑。
蓋家院乃好人也。
奈适遇邱岡又生計害貴生。
此即《紅梅閣》一場。
當亦将貴生送官,治以拐女殺仆之罪。
後張楚善夫婦往欽差前控告,乃欽差即其子定國,已由軍功封為定國侯,欽命鎮守邊庭。
父子團圓,周案遂亦雪。
因邱待張楚善有恩,亦未治罪。
其中尚有定國侯獻與皇上碧明寶鏡等情節,故名碧明鏡。
按此戲周鑒、周貴生、邱登高、邱小姐、丫環、邱岡、龐氏、張楚善等,均極重要。
《安五路》一戲,系演曹丕聞劉先主氣忿身亡,大樂,司馬懿奉請出五路大兵攻蜀,取西川之地。
第一路為鮮卑國王轲比起羌兵十萬,第二路為孟獲兵十萬,第三路為約吳兵取蜀城,第四路為孟達起上庸兵十萬攻漢口,第五路命曹真帶中原兵十萬攻打陽平關。
諸葛亮聞知此事,即派四路旗牌,分頭去傳令,北路命趙雲在陽平關,暗設人馬,不許交鋒,候曹真糧盡兵退時,再進殺。
西路命駐西平關之馬超,立起自己旗号,羌兵必不敢戰,容他自退。
南路命魏延在南郡用疑兵之法,令蠻兵自退。
東路命急調關興張苞,各帶漢中人馬三萬,四面接應。
又自與孟達寫一信,乃用李嚴下款,使孟達佯病,蓋李嚴與孟達生死交也。
諸葛亮又以東吳之兵,必不肯攻涪,一定是兵紮三江口,坐觀成敗,故不必派重兵。
各路安置已定,即回家佯病不出。
後主因各路來兵,無人主持,乃親臨其家,始述明上項安置,所以不入朝者,恐人知洩露機密也。
次日上朝,謀聯吳敵魏之計。
此戲孔明初上場,即有大段唱功。
于各路旗牌派畢後,又有大段唱功。
見後主之一場,持釣竿上。
及見後主,又皆有大段唱功。
最末即為魏延與孟獲,及其妻祝融夫人大打。
按此戲自以孔明為最重腳色,魏延、關興、張苞、孟獲、祝融夫人,亦皆重要。
《連環陣》一戲,乃演楚莊王熊羽,與晉國魏奇交戰,被魏奇暗傷一箭。
公子側獻計诏養由基助戰,将魏奇射死。
晉成公發悶,荀林甫獻計,約請鄭國公子監,陳國公子都,蔡國曹良臣,宋國魏子敬,前來會陣。
晉國擺下連環大陣,指揮大衆,共戰養由基。
莊王在城樓觀戰,後将各國大将均擒住。
按此劇莊王唱功頗多,養由基打的最多,自均系重要腳色,然荀林甫一角,事情亦很多,各國大将,僅會陣而已。
《翠鳳樓》一戲,系演首相張天佐之子,聘定武三思之女為妻。
适武女死,張子非娶武氏之女不可,張天佐無法,故将武女之死,暫不告知其子,乃密與禮部尚書栾守禮謀。
栾雲,目下朝廷,因外國進來綠牡丹,召天下女子會試,何不在會試女子中,秘選一美麗者,僞稱為武氏之女,豈不甚妙?張從之。
适鮑賜安、花展芳,帶同女兒鮑金花、花碧蓮,赴京會試。
張使家人張用暗訪,訪得鮑金花在店中居住,乃請栾守禮為媒,強欲定婚,鮑賜安無法,又因正欲助狄武襄勤王,無有招牌,不能入城,遂僞應賺得招牌;又命花碧蓮僞扮丫環,一同進城,将張天佐一家殺死。
适官兵太多,不能抵擋,鮑等乃逃出城外。
此蓋《綠牡丹》中一段事迹也。
按此戲自以鮑賜安、花展芳等為主角,而栾守禮也甚重要。
戲界組織,原來皆稱為班,如三慶班、四喜班等。
自民國元年,正樂育化會,因與清吟小班之班字相混,特通令改為社。
其實此班字來源頗遠。
據王棠《知新錄》引《懷鉛錄》雲:“演戲而以班名,自宋雲韶班起考宋教坊外,又有鈞容直、雲韶班二樂。
宋太祖平嶺表得劉氏閹官聰慧者八十人,使學于教坊,初賜名箫韶部,後改名雲韶班。
鈞容直,軍樂也”雲雲。
班字來源,大緻始此。
現時文字中雖改用社字,而口頭上則仍盡說班字,蓋風行已久,不易改變也。
北京戲班,從前也講包銀,各腳包銀說定以後,一年不許更改,班主賠賺與腳色無幹,這個情形傳了多少年,沒有更動。
到光緒初年,楊月樓由上海回京,搭入三慶班,非常之紅,極能叫座,他自己以為拿包銀不合算,所以與班主商妥,改為分成,就是每日賣多少錢,他要幾成,從此以後,北京包銀班的成規,算是給破壞了。
上海現時還都是包銀班,北京算是沒有了。
科班學生名字,排字由來久矣。
從前小和春徒弟都排和字,如武老生蔡和如,花臉吳和吉。
福壽班排德字。
小榮春排榮字春字。
從前三慶班的徒弟,都排金字,如錢金福等等都是。
德勝奎班的徒弟,都是排長字,如花臉錢長永,老生陳長興,武生牛長寶,小醜王長林,武旦德長順等都是。
從前小榮春科班(即楊小樓學徒之科班),以排新戲做切末出名。
當年曾排出一出《陳塘關》,乃演哪吒廟開光故事。
其中有開路、扛箱、雙石、五虎等會,皆系本科徒弟扮演,頗能叫座,亦足見該班徒弟之肯用功也。
彼來各班排演此類戲,遇有過會等事,便外串各會之人上台,則真毫無意味矣。
近來戲班過年祭神,都扣各腳的戲份。
在從前隻有三月十八日,十一月十三日祭神,扣份名曰作會,言其是大家湊錢賽神。
可是年底祭神,決不扣份,因為正月初一日,大家都拿喜封,所以年前不能再扣份子(喜封是無論大小腳,每人一吊大個錢,現在又多點了)。
西城口袋底胡同,從前有兩個坤班,原先即名女班,也常演堂會。
鄙人曾看過幾次,也還不錯。
光緒庚子後就散了,各腳有許多往天津謀生活的,如恩曉峰等,都是口袋底的腳色。
于是女腳在上海天津,就膨漲起來。
民國初年,坤班來京,其勢也甚洶洶。
初來時原本男女合演,後因女腳叫座的力量太大,男腳恐受影響,于是正樂育化會建議,呈請禁止男女合演,警廳批準。
當育化會建此議時,原想若男女一分演,則女腳人才配腳等等都不足自立,定必消滅。
豈知女腳獨立後,雖然腳色不足,也可對付成班,丫環家院該用兩個的,他隻用一個,龍套該用八個的他隻用兩個,甚至不用,好在台下的觀客,隻看一人,其餘他都不管,所以女班居然也能站的住。
日子長了,又排練出許多配腳,到目下各腳各事,雖然不及男班完備,但也算不離大格。
比方曹家八将,居然也能上兩個或四個了。
在民國四五年,女班極盛的時候,男班除梅蘭芳一班可以與之抵抗外,其餘男班可以算是都站不住。
到民國十二三年以後,女班漸漸的又衰落下來了。
曹顧庵學士,在京師觀女伶,賦《高陽台》一阕雲:“莺舌新調,鴉鬟猶亸,湘裙欲整還拖。
懶散心情,朝來悉畫雙蛾。
風約繡簾搖桦燭,對菱花倦眼生波。
盡嬌憨動人些子,元不争多。
魂銷一曲清歌,卻似曾相識,無可如何。
影好難描,空勞石墨三螺。
燈前小立,紅妝換笑還嗔,喚弟稱哥。
暗相憐細腰無力,又着蠻靴。
”按此當即前口袋胡同之女班,則該女班自乾隆前便有矣。
三慶班,乃乾隆五十八年,八旬萬壽,閩浙總督伍拉納,命浙江鹽商帶之入都。
見伍子舒某所批《随園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