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謎語所得的内證
關燈
小
中
大
我曾寫過一篇小文:《謎中識謎》。意猶未盡,現在,不妨再找補幾句。
在《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賈政出的謎語是:
身自端方,體自堅硬。
雖不能言,有言必應。
——打一用物。
書中由賈政悄悄說與寶玉,寶玉告訴賈母,賈母點頭相信,便說是“硯台”。
但我從來認為,這個謎的謎底,直截了當地說,就是“玉玺”。這裡透露着曹家祖宗的尊諱。
庚辰本下有雙行小批:“好極的是賈老之謎,包藏賈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筆’字,妙極,妙極!”這位批者,也是故弄玄虛,會賣關子。
因為批語中說:“必”字隐“筆”字,所以我才兜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圈子,猜作“筆洗”,用“洗”的諧音,落到“玺”上。這樣一來,“筆”和“玺”便都有了着落了。
其實,曹雪芹的祖先曹玺,字“完璧”,批書人是了解的,所以謎底暗含“必”字與“璧”正好諧音。“戚本”批注說,暗寓祖宗名兒。足證批書的人,确實知道曹雪芹的家世内幕,才能寫出這樣的批語來。不知内情的人是憑空編造不出來的。
在十四回脂硯批語中說過這樣的話:“作者不負大家後裔!”可見批書者心目中總記着作者是位“大家後裔”。這裡的“大家”就是指“曹府”,從曹府後裔向上推,便可推到曹玺,字完璧,這就指出謎底的真意所在。
“玉玺”這種東西,在封建時代是很尊貴的,既端方,又堅硬。它雖不會說話,但一旦印在紙上,就鐵案如山,必然應驗。
從“曹玺”及曹寅到曹雪芹,這樣捋下來,順理成章,暗含“玉玺”是恰當的。
當前,有人提出《紅樓夢》有“原作者”,還有“再創作者”。這樣一來,曹雪芹的“十年辛苦”就被分割成兩截。“一把辛酸淚”也分成了“兩把”。曹雪芹一個整人,也被劈成兩半。但曹玺居于祖宗地位并未動搖,所以,從這一則“謎語”,可作鐵證。這就是曹雪芹的祖先是曹玺,字完璧。
當前,還有人懷疑庚辰本的真實性,脂硯齋也遭到同樣的命運。
恰恰相反,從我引用的批語來看,足可以說明庚辰本既是可靠的,絕非僞作;脂硯齋也是曹雪芹同時人。這批語不是旁人可以僞造得出來的,隻有了解曹雪芹家事底細的人才能寫出。這是毋庸置疑的。
1996年2月
(原載《北京日報》,1996年2月24日)
在《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賈政出的謎語是:
身自端方,體自堅硬。
雖不能言,有言必應。
——打一用物。
書中由賈政悄悄說與寶玉,寶玉告訴賈母,賈母點頭相信,便說是“硯台”。
但我從來認為,這個謎的謎底,直截了當地說,就是“玉玺”。這裡透露着曹家祖宗的尊諱。
庚辰本下有雙行小批:“好極的是賈老之謎,包藏賈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筆’字,妙極,妙極!”這位批者,也是故弄玄虛,會賣關子。
因為批語中說:“必”字隐“筆”字,所以我才兜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圈子,猜作“筆洗”,用“洗”的諧音,落到“玺”上。這樣一來,“筆”和“玺”便都有了着落了。
其實,曹雪芹的祖先曹玺,字“完璧”,批書人是了解的,所以謎底暗含“必”字與“璧”正好諧音。“戚本”批注說,暗寓祖宗名兒。足證批書的人,确實知道曹雪芹的家世内幕,才能寫出這樣的批語來。不知内情的人是憑空編造不出來的。
在十四回脂硯批語中說過這樣的話:“作者不負大家後裔!”可見批書者心目中總記着作者是位“大家後裔”。這裡的“大家”就是指“曹府”,從曹府後裔向上推,便可推到曹玺,字完璧,這就指出謎底的真意所在。
“玉玺”這種東西,在封建時代是很尊貴的,既端方,又堅硬。它雖不會說話,但一旦印在紙上,就鐵案如山,必然應驗。
從“曹玺”及曹寅到曹雪芹,這樣捋下來,順理成章,暗含“玉玺”是恰當的。
當前,有人提出《紅樓夢》有“原作者”,還有“再創作者”。這樣一來,曹雪芹的“十年辛苦”就被分割成兩截。“一把辛酸淚”也分成了“兩把”。曹雪芹一個整人,也被劈成兩半。但曹玺居于祖宗地位并未動搖,所以,從這一則“謎語”,可作鐵證。這就是曹雪芹的祖先是曹玺,字完璧。
當前,還有人懷疑庚辰本的真實性,脂硯齋也遭到同樣的命運。
恰恰相反,從我引用的批語來看,足可以說明庚辰本既是可靠的,絕非僞作;脂硯齋也是曹雪芹同時人。這批語不是旁人可以僞造得出來的,隻有了解曹雪芹家事底細的人才能寫出。這是毋庸置疑的。
1996年2月
(原載《北京日報》,1996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