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随記
關燈
小
中
大
每次讀《紅樓夢》,都感到《紅樓夢》有個“脾氣”:就是不管你什麼時候翻開它,就會讓你放不下,不管什麼時候看下去,都會有新鮮感。
我從八歲偷看父親書箱裡的《紅樓夢》,至今,不知讀了多少次了。
但我每次重讀時,仍有一種初讀的感覺。
從而,也有一些新的想法。
我想,不拘形式,不分先後,把這些想法随手記下來,以便再讀時,做些考校,也是好的。
或在靜夜,或在清晨,或在寫作的間歇中,翻閱《紅樓夢》,對我來說,已成為一種習慣。
後來在病中,不能通讀長篇大作時,這種翻閱,就更需要了。
它像窗外的綠葉那樣誘人。
看到綠色,就會使我覺得增添氣力了。
但願我在閱讀《紅樓夢》時,能多做些手記,為寫作《曹雪芹》不斷打底子。
可卿之謎 《紅樓夢》中有幾樁有名的疑案。
秦可卿的死,應居首位。
《紅樓夢》裡寫太虛幻境的可卿和賈蓉媳婦的可卿,一幻一實,假假真真,引起好多人的推測和疑猜。
後來由于脂批的發現,更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談論。
脂硯曾經鄭重其事地宣稱,是他命雪芹删除秦可卿淫喪天香樓這段長文的,其中,包括“更衣”、“遺簪”等細節的描寫。
為什麼要删掉呢?從現行本中,亦可看出一些端倪來。
不但秦可卿死得令人納悶,就是秦可卿和賈寶玉的關系,也耐人尋思。
對于秦可卿的下場,大概有兩種看法:一種是:秦可卿和賈珍有不正當關系,被丫頭撞見,秦可卿羞愧無地,懸梁自盡。
一種是:秦可卿暴病身亡,就如現在流行本《紅樓夢》所叙述的那樣。
凡是看過脂批的人,每每都會得出一種印象,仿佛删去“更衣”、“遺簪”等這段文字,不是曹雪芹的原意,而是曹雪芹秉承脂硯之命,不得不删的。
事實果真如此嗎? 是的,“更衣”、“遺簪”等細節,現行本上仍然殘存着蛛絲馬迹。
但從作品中所取得的藝術效果,和它所反映的作家思想境界吻合的強度來看,就會感到,曹雪芹删去賈珍“扒灰”的細節,決不會僅僅由于脂硯的主張。
脂硯認為秦可卿平日待人接物,大有可取,因此,不該把她的穢史,公之于世。
這雖是脂硯的真實想法,但卻不能代表曹雪芹後來的思想。
我們不妨進一步加以分析,向作者藝術構思的提高和藝術造型的逐步深入中,去尋找答案。
試想: 如果在《紅樓夢》裡,放進賈珍這個不堪的人物,來和秦可卿作出“更衣”、“遺簪”這樣惡劣的事來,請問:那樣一個“可卿”,如何可以和神仙姐姐的可卿複合在一起呢? 在《紅樓夢》第五回裡,描寫秦氏這個侄媳婦對年輕的寶叔叔的關系,由作者的筆下,是這樣展開的: 秦氏早已有“給寶叔收拾下的屋子”。
秦氏随即對賈母說:“老祖宗放心,隻管(把寶叔)交與我就是了。
”因為“賈母素知秦氏是個極妥當的人,生得袅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平和,乃衆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見他去安置寶玉,自是安穩。
”賈母對此自然會十分放心,這樣,才能演出一幕詭谲多姿的太虛幻境來。
在曹雪芹筆底下,行文舒展曼衍,情節蝕骨銷魂;奇峰疊起,異遇層出,收到了極大的藝術效果……曹雪芹是何等作者?這種改寫,蓋有深意在焉者也: 秦氏特意給寶玉安排的“正房”雖好,但是寶玉看了牆上挂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對聯,便覺無法共處,扭身便走。
因此,秦氏才隻得把寶玉讓到自己的房裡來。
而這個寝室,是“神仙也可以住得的”。
這裡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和秦太虛一副對聯:“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
”這和前邊屋中的對聯,完全是相反的兩種格局,兩種情調。
不難看出,兩副對聯,不僅是極明顯的對照,而且,二者中間有個不可逾越的鴻溝,成為兩個世界的分界線。
而寶玉總是躲開前者,接近後者。
因此,寶玉到了這神仙也可以住得的房裡,才得留住。
而這邊的景象是怎樣的呢? “案上設着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着飛燕立着舞過的金盤,盤内盛着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着壽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聯珠帳。
” “寶玉含笑連說:‘這裡好……’” “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神仙
我從八歲偷看父親書箱裡的《紅樓夢》,至今,不知讀了多少次了。
但我每次重讀時,仍有一種初讀的感覺。
從而,也有一些新的想法。
我想,不拘形式,不分先後,把這些想法随手記下來,以便再讀時,做些考校,也是好的。
或在靜夜,或在清晨,或在寫作的間歇中,翻閱《紅樓夢》,對我來說,已成為一種習慣。
後來在病中,不能通讀長篇大作時,這種翻閱,就更需要了。
它像窗外的綠葉那樣誘人。
看到綠色,就會使我覺得增添氣力了。
但願我在閱讀《紅樓夢》時,能多做些手記,為寫作《曹雪芹》不斷打底子。
可卿之謎 《紅樓夢》中有幾樁有名的疑案。
秦可卿的死,應居首位。
《紅樓夢》裡寫太虛幻境的可卿和賈蓉媳婦的可卿,一幻一實,假假真真,引起好多人的推測和疑猜。
後來由于脂批的發現,更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談論。
脂硯曾經鄭重其事地宣稱,是他命雪芹删除秦可卿淫喪天香樓這段長文的,其中,包括“更衣”、“遺簪”等細節的描寫。
為什麼要删掉呢?從現行本中,亦可看出一些端倪來。
不但秦可卿死得令人納悶,就是秦可卿和賈寶玉的關系,也耐人尋思。
對于秦可卿的下場,大概有兩種看法:一種是:秦可卿和賈珍有不正當關系,被丫頭撞見,秦可卿羞愧無地,懸梁自盡。
一種是:秦可卿暴病身亡,就如現在流行本《紅樓夢》所叙述的那樣。
凡是看過脂批的人,每每都會得出一種印象,仿佛删去“更衣”、“遺簪”等這段文字,不是曹雪芹的原意,而是曹雪芹秉承脂硯之命,不得不删的。
事實果真如此嗎? 是的,“更衣”、“遺簪”等細節,現行本上仍然殘存着蛛絲馬迹。
但從作品中所取得的藝術效果,和它所反映的作家思想境界吻合的強度來看,就會感到,曹雪芹删去賈珍“扒灰”的細節,決不會僅僅由于脂硯的主張。
脂硯認為秦可卿平日待人接物,大有可取,因此,不該把她的穢史,公之于世。
這雖是脂硯的真實想法,但卻不能代表曹雪芹後來的思想。
我們不妨進一步加以分析,向作者藝術構思的提高和藝術造型的逐步深入中,去尋找答案。
試想: 如果在《紅樓夢》裡,放進賈珍這個不堪的人物,來和秦可卿作出“更衣”、“遺簪”這樣惡劣的事來,請問:那樣一個“可卿”,如何可以和神仙姐姐的可卿複合在一起呢? 在《紅樓夢》第五回裡,描寫秦氏這個侄媳婦對年輕的寶叔叔的關系,由作者的筆下,是這樣展開的: 秦氏早已有“給寶叔收拾下的屋子”。
秦氏随即對賈母說:“老祖宗放心,隻管(把寶叔)交與我就是了。
”因為“賈母素知秦氏是個極妥當的人,生得袅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平和,乃衆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見他去安置寶玉,自是安穩。
”賈母對此自然會十分放心,這樣,才能演出一幕詭谲多姿的太虛幻境來。
在曹雪芹筆底下,行文舒展曼衍,情節蝕骨銷魂;奇峰疊起,異遇層出,收到了極大的藝術效果……曹雪芹是何等作者?這種改寫,蓋有深意在焉者也: 秦氏特意給寶玉安排的“正房”雖好,但是寶玉看了牆上挂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對聯,便覺無法共處,扭身便走。
因此,秦氏才隻得把寶玉讓到自己的房裡來。
而這個寝室,是“神仙也可以住得的”。
這裡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和秦太虛一副對聯:“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
”這和前邊屋中的對聯,完全是相反的兩種格局,兩種情調。
不難看出,兩副對聯,不僅是極明顯的對照,而且,二者中間有個不可逾越的鴻溝,成為兩個世界的分界線。
而寶玉總是躲開前者,接近後者。
因此,寶玉到了這神仙也可以住得的房裡,才得留住。
而這邊的景象是怎樣的呢? “案上設着武則天當日鏡室中設的寶鏡,一邊擺着飛燕立着舞過的金盤,盤内盛着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着壽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聯珠帳。
” “寶玉含笑連說:‘這裡好……’” “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