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盛唐詩歌的百花争豔

關燈
維描寫農村的“閑逸”生活的,還有《渭川田家》。

    詩中寫傍晚的田家景象說: 斜光照墟落[54],窮巷[55]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56]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 這裡把農村生活加以美化,詩的末尾并流露出對這種“閑逸”生活的欣羨之情,其實這裡所寫的都是從士大夫眼裡看到的假象,和真正的勞動人民生活是大不相同的。

    這首詩是王維晚年寫的,在幹戈紛擾、民不聊生的時代,居然寫出這樣的作品,顯然是粉飾太平,違反當時的客觀現實的。

     王維除善于描寫山水田園以外,還擅長運用五、七言絕句來表達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中的感情。

    像《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感,像《相思》中以紅豆來寄托相思之感,都是真摯動人的。

    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的《渭城曲》,也是傳誦之作,曾經被譜成《陽關三疊》的送行樂曲。

    詩不過這樣短短的四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友人元二出使安西(都護府),王維特地趕到長安西北的渭城驿站來相送。

    他惋惜的是行人西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之後,就再沒有“故人”了。

    所以才請元二喝幾杯,殷勤再勸。

    這最後一句表現了狹隘的友誼,胸襟是不夠開朗的。

    這首詩當時一出,很快地流行起來,中晚唐詩人如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隐等人的詩裡都曾提到它,可見它影響之大。

     我們對于王維的作品,必須放在發展變化的曆史環境中去考察。

    王維出身于豪門地主家庭,很早就走上政治舞台,但在政治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出使塞上給他一次生活上的鍛煉,因而出塞前後的作品,風格是豪放的。

    到了後期,他的消極的一面更加發展,而佛家的出世思想,也給他的詩帶來不良的影響。

    固然他後期的詩,藝術技巧更加成熟了,可是内容卻更消沉。

    所以我們讀他前後期的詩篇是要分别對待的。

     屬于山水田園詩派的詩人,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丘為等人,其中以儲光羲存詩較多,但是成就都不高。

    儲光羲的經曆和王維有些類似,他的作品以田園詩為主。

    他在終南山有自己的莊園,《田家雜興》八首就是他隐居終南山時所作。

    這種詩篇,無非是寫他“衣食既有餘,時時會親友”的閑逸生活,引導人們逃避現實,走向消極頹廢的隐逸道路。

    像《田家即事》所描寫的田園景象,則是宣揚他的“恻隐”之心。

    隻有《釣魚灣》等小詩,寫出“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等畫面,比較清新自然。

     常建也是以隐士、“高人”自居的,他的有名的《題破山寺後禅院》,無非是寫“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的孤寂生活,沒有什麼積極意義。

     總的看來,山水田園詩的盛行,有它的經濟基礎和思想基礎。

    開元天寶時代,經濟上還保持着表面的繁榮,農村社會也比較安定,便于莊園制的發展。

    這些莊園在經濟上能夠自給自足,莊園地主過着悠閑的生活,山水田園詩就是這種經濟條件下的産物。

    從思想上來說,士大夫階層的“自得其樂”的小康思想,是産生山水田園詩的根源。

    從表現手法來說,這派的詩人是比較接近于自然而不崇尚雕琢的。

    以上這三方面的因素,又給予山水田園詩那種樸素、淡泊的風格以一定的影響。

     就山水田園詩人來說,他們熱衷于功名利祿,很想通過“終南捷徑”走上飛黃騰達的道路,隐居隻是他們追求功名的一種手段。

    由于他們對統治者存在着很多的幻想和依賴,比較得意的如王維,過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而不得意的,則采取軟弱逃避的方式,企圖脫離醜惡的政治鬥争,寄情于寂靜的山水田園之中。

    其實他們所欣賞的田園,并不是廣大的農村,而是一些地主莊園,他們對于農民生活的反映也是偏離事實的。

    山水田園詩派雖然和邊塞詩派并稱為盛唐詩歌的兩大流派,但是山水田園詩的價值是不能和邊塞詩相提并論的。

    隻是他們對于山水田園風景的描寫,藝術技巧比較高,有些地方還可以借鑒。

    他們最擅長的詩體是五言詩。

     *** [1]極邊土:一直到邊疆的盡頭。

     [2]憑陵:仗恃暴力來侵犯。

     [3]窮秋:深秋。

     [4]當:承受。

     [5]玉箸:涕淚。

     [6]三時:早、午、晚,在這裡指整天。

     [7]李将軍:李廣。

     [8]淇:今河南臨淇縣。

     [9]河南浒:一作“南河浒”,即河的南岸。

     [10]舄鹵(xìlǔ):鹽堿地。

     [11]獻芹:獻計策。

     [12]钜野澤:在今山東巨野北。

     [13]古代認為秋位在西,所以稱秋熟為“西成”。

     [14]黾(měng):蛙的一種。

     [15]一川:一片。

     [16]撥:碰撞。

     [17]五花:五色花紋。

    連錢:馬身上的裝飾。

    旋作冰:立刻變成冰。

     [18]檄:軍事文書。

     [19]懾(shè):害怕。

     [20]車師:當時安西都護府所在地,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1]連雲屯:像屯聚的連雲一般。

     [22]劍河:在今新疆境内。

     [23]沙口:指劍河的渡口。

    脫:打滑。

     [24]不得控:拉不開。

     [25]闌幹:橫七豎八地。

     [26]武威:今甘肅武威。

     [27]碛(qì):沙漠。

     [28]都護:官名。

    都護行營:指節度使的行營。

    太白:指西方太白星。

     [29]樓蘭:漢時西域少數民族政權。

     [30]洮(táo)河:在今甘肅西南部。

     [31]吐谷(yù)渾:鮮卑族的一個部落,據有今青海省一帶;這裡泛指敵人首領。

     [32]漢武帝遣嫁烏孫公主和親,令人在馬上彈琵琶來安慰她。

    這裡是泛指,取其幽怨以說明戰士遠征的悲苦。

     [33]逐輕車:是說追随輕車将軍去殺敵。

     [34]這是說無數戰士的生命所換來的隻是少數民族政權向漢家王朝進貢葡萄。

    葡萄原為西域産物,漢代始移入中原地帶。

     [35]悠悠:久遠的樣子。

     [36]曆曆:分明可數。

     [37]鹦鹉洲:在黃鶴樓東北長江中。

     [38]喜懼:《論語·裡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 [39]箪瓢:《論語·雍也》:“一箪食,一瓢飲。

    ” [40]強仕:古人把四十歲叫作強仕之年。

     [41]太清:天空。

     [42]雲夢澤:今湖北南部一帶低窪之地,總稱雲夢湖。

     [43]端居:隐居。

    聖明:太平時代。

     [44]合:是說連接起來。

     [45]桐廬江:在今浙江桐廬境。

    廣陵:即揚州。

     [46]滄江:江水蒼色,“滄”、“蒼”字通。

     [47]浔陽:今江西九江。

    香爐峰是廬山中最著名的高峰之一。

     [48]席:船帆。

    挂席:就是坐船。

     [49]渭城:今陝西鹹陽東。

     [50]新豐市:故址在今臨潼東。

     [51]細柳營:在今鹹陽西南,傳說漢代将軍周亞夫屯兵的地方。

     [52]浦:水邊。

     [53]山翁:指晉山簡,他曾鎮守襄陽,有政績,好飲酒。

     [54]墟落:村落。

     [55]窮巷:深巷。

     [56]雉雊(gòu):野雞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