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唐詩歌的新陳代謝
關燈
小
中
大
的志願不能實現。
他随武攸宜征契丹,屢次進計,武攸宜不但不聽,反而把他從參軍降職為軍曹。
他保衛邊疆的壯志不能伸,在登上幽州台(在今北京市)遠望時,高聲唱出: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那種懷才不遇,感慨萬端的激昂情緒,用蒼涼雄壯的聲調抒發出來,短短四句就成了震撼人心的浩歌。
一個有才能的人,在黑暗勢力壓制之下不得重用,而又無人理解他的苦衷,所以才發出這樣悲憤的呼聲。
有了這樣的風骨凝煉的詩篇,才能一掃初唐宮體詩的靡靡之音,而開擴詩的境界。
這類詩篇對盛唐詩人的創作有過不少啟發和影響。
介乎初唐和盛唐之間的,還有所謂“吳中四士”,指的是賀知章、張旭、包融和張若虛。
其中比較有名的是賀知章和張若虛。
“四士”的詩風并不相同,而且有的已經到了盛唐時代,嚴格講來,不能算作一個流派。
賀知章寫了一些應制作品,到了天寶初年八十多歲時,才歸隐,自号“四明狂客”。
他的《回鄉偶書》是大家比較熟悉的。
其一說: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一方面寫年老回鄉,看到故鄉人事變易而引起的感觸,一方面也表示自己雖然做了一輩子的官,在告老還鄉之後,還是願意和鄉裡人接近的。
張若虛遺留下來的詩隻有兩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首比較有名。
這首詩沿用樂府舊題,從題目上看屬于宮體詩一類,但用語卻不同于宮體詩的陳詞濫調,風格也不像宮體詩那樣濃重華麗,而是比較清新自然。
全詩音調婉轉,組織也是層次分明,脈絡細密的。
例如詩的第一段說: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37],月照花林皆似霰[38]。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從這裡可以看出作者對周圍景色觀察的細密,所以詩情之中兼有畫意,藝術性較高。
但詩中說:“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是說人生一代一代地過去,而大自然如江和月,以及江中的月影則依然如故。
這是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反映了作者對人生悲觀絕望的感傷情緒。
總之,陳子昂和“吳中四士”的詩,已經體現了由初唐詩到盛唐詩過渡的一些特色。
*** [1]郁金堂:燃燒郁金這種珍貴香料的廳堂。
[2]玳瑁(dàimào):一種海龜,龜甲半透明,黃黑相間。
玳瑁梁:裝飾成玳瑁色的屋梁。
[3]催木葉:催着樹葉下落。
[4]白狼河:在今遼甯南部。
白狼河北:即指遼陽,當時邊防要地。
[5]丹鳳城:指長安。
[6]誰謂:一作“誰為”、“誰知”。
獨不見:指不能和征人相見。
[7]流黃:指帷帳。
[8]黃龍戍:在今遼甯開原北,唐時屯兵在這一帶。
[9]龍城:匈奴祭天處,這裡泛指入侵敵軍集結之地。
[10]辭國:辭别首都。
[11]轺(yáo):旅行的輕車。
[12]翥(zhù):飛。
[13]這是以賈誼自比。
漢時賈誼被貶到長沙,聽說長沙地氣濕,又因為受貶谪,心中愁怨。
[14]這句是說海上現出曙光時一片紅霞。
[15]渡江春:于渡江後顯示出新春氣象。
[16]淑氣:暖和的氣候。
黃鳥:黃莺。
[17]古調:指陸丞的詩。
[18]東臯:王績隐居處,在今山西河津市。
臯:水邊地。
[19]徙倚:徘徊。
[20]采薇:《詩經·召南·草蟲》:“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亦既見止,亦既觏止,我心則夷。
” [21]揚子:指揚雄。
[22]這句是說過隐居生活。
[23]南山:即終南山,在長安城南。
[24]滕王閣:唐高祖的兒子滕王元嬰做洪州都督時建造的,故址在今江西新建縣城西。
[25]城阙:這裡指長安的城樓。
三秦:指今陝西關中地區。
輔三秦:以三秦為輔。
[26]五津:是長江的五個渡口,都在四川。
全句是說:遠望五津隻見一片風煙。
[27]西陸:指秋天。
[28]南冠:是囚犯的意思。
[29]玄鬓:指蟬的薄翅。
[30]白頭:指自己未老先衰。
[31]牙璋:古代發兵用的兵符。
鳳阙:指帝王宮阙。
[32]雪暗雕旗畫:是說大雪紛飛,天昏地暗,軍旗上的彩畫也顯得雕殘而不鮮明。
[33]百夫長:泛指下級軍官。
[34]芊(qiān)蔚:茂盛的樣子。
[35]朱蕤(ruí):下垂的花。
[36]袅袅:微弱貌。
[37]芳甸:芳草叢生的田野。
[38]霰(xiàn):雪珠。
他随武攸宜征契丹,屢次進計,武攸宜不但不聽,反而把他從參軍降職為軍曹。
他保衛邊疆的壯志不能伸,在登上幽州台(在今北京市)遠望時,高聲唱出: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那種懷才不遇,感慨萬端的激昂情緒,用蒼涼雄壯的聲調抒發出來,短短四句就成了震撼人心的浩歌。
一個有才能的人,在黑暗勢力壓制之下不得重用,而又無人理解他的苦衷,所以才發出這樣悲憤的呼聲。
有了這樣的風骨凝煉的詩篇,才能一掃初唐宮體詩的靡靡之音,而開擴詩的境界。
這類詩篇對盛唐詩人的創作有過不少啟發和影響。
介乎初唐和盛唐之間的,還有所謂“吳中四士”,指的是賀知章、張旭、包融和張若虛。
其中比較有名的是賀知章和張若虛。
“四士”的詩風并不相同,而且有的已經到了盛唐時代,嚴格講來,不能算作一個流派。
賀知章寫了一些應制作品,到了天寶初年八十多歲時,才歸隐,自号“四明狂客”。
他的《回鄉偶書》是大家比較熟悉的。
其一說: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一方面寫年老回鄉,看到故鄉人事變易而引起的感觸,一方面也表示自己雖然做了一輩子的官,在告老還鄉之後,還是願意和鄉裡人接近的。
張若虛遺留下來的詩隻有兩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首比較有名。
這首詩沿用樂府舊題,從題目上看屬于宮體詩一類,但用語卻不同于宮體詩的陳詞濫調,風格也不像宮體詩那樣濃重華麗,而是比較清新自然。
全詩音調婉轉,組織也是層次分明,脈絡細密的。
例如詩的第一段說: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37],月照花林皆似霰[38]。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從這裡可以看出作者對周圍景色觀察的細密,所以詩情之中兼有畫意,藝術性較高。
但詩中說:“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是說人生一代一代地過去,而大自然如江和月,以及江中的月影則依然如故。
這是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反映了作者對人生悲觀絕望的感傷情緒。
總之,陳子昂和“吳中四士”的詩,已經體現了由初唐詩到盛唐詩過渡的一些特色。
*** [1]郁金堂:燃燒郁金這種珍貴香料的廳堂。
[2]玳瑁(dàimào):一種海龜,龜甲半透明,黃黑相間。
玳瑁梁:裝飾成玳瑁色的屋梁。
[3]催木葉:催着樹葉下落。
[4]白狼河:在今遼甯南部。
白狼河北:即指遼陽,當時邊防要地。
[5]丹鳳城:指長安。
[6]誰謂:一作“誰為”、“誰知”。
獨不見:指不能和征人相見。
[7]流黃:指帷帳。
[8]黃龍戍:在今遼甯開原北,唐時屯兵在這一帶。
[9]龍城:匈奴祭天處,這裡泛指入侵敵軍集結之地。
[10]辭國:辭别首都。
[11]轺(yáo):旅行的輕車。
[12]翥(zhù):飛。
[13]這是以賈誼自比。
漢時賈誼被貶到長沙,聽說長沙地氣濕,又因為受貶谪,心中愁怨。
[14]這句是說海上現出曙光時一片紅霞。
[15]渡江春:于渡江後顯示出新春氣象。
[16]淑氣:暖和的氣候。
黃鳥:黃莺。
[17]古調:指陸丞的詩。
[18]東臯:王績隐居處,在今山西河津市。
臯:水邊地。
[19]徙倚:徘徊。
[20]采薇:《詩經·召南·草蟲》:“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亦既見止,亦既觏止,我心則夷。
” [21]揚子:指揚雄。
[22]這句是說過隐居生活。
[23]南山:即終南山,在長安城南。
[24]滕王閣:唐高祖的兒子滕王元嬰做洪州都督時建造的,故址在今江西新建縣城西。
[25]城阙:這裡指長安的城樓。
三秦:指今陝西關中地區。
輔三秦:以三秦為輔。
[26]五津:是長江的五個渡口,都在四川。
全句是說:遠望五津隻見一片風煙。
[27]西陸:指秋天。
[28]南冠:是囚犯的意思。
[29]玄鬓:指蟬的薄翅。
[30]白頭:指自己未老先衰。
[31]牙璋:古代發兵用的兵符。
鳳阙:指帝王宮阙。
[32]雪暗雕旗畫:是說大雪紛飛,天昏地暗,軍旗上的彩畫也顯得雕殘而不鮮明。
[33]百夫長:泛指下級軍官。
[34]芊(qiān)蔚:茂盛的樣子。
[35]朱蕤(ruí):下垂的花。
[36]袅袅:微弱貌。
[37]芳甸:芳草叢生的田野。
[38]霰(xiàn):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