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火襖與大秦摩尼之異同
關燈
小
中
大
唐時外教之入中國,火襖而外,尚有大秦、摩尼、(或作末尼)回教等三種。回教唐代未大盛,記錄絕少;惟火襖、大秦、摩尼三教,均原自波斯,學者每混而為一。其間分辨明晰者,唐有韋述、舒元輿、李德裕等,宋有王溥(《唐會要》)、宋敏求、張邦基等;若唐之杜佑,則分析不見明了;宋之贊甯、姚寬、宗鑒、志磐,則尚無辨别諸教之知識也。
因述火襖,不得不兼述大秦、摩尼。大秦在唐代,本名景教,為基督教之别派,所謂聶思脫裡派是也。聶思脫裡倡異說于劉宋元嘉間,其說不容于西歐,乃轉而傳播于波斯及中央亞細亞,唐貞觀九年入中國,寺稱波斯寺。波斯滅後,天寶四年改稱大秦寺。以其寺名大秦,故人又稱其教為大秦。是大秦寺、波斯寺,一也。
摩尼則起于西曆後二百餘年,在後漢建安中,波斯人摩尼取火襖教、基督教、佛教而折衷之,别成一教。武後時入中國,為回纥人所信奉。唐中葉數借援兵于回纥,其教遂挾回纥人之勢力,頗盛一時。其教與佛教相類,開元二十年曾诏辨明之。其教又與火襖相類,《佛祖統紀》且稱之為末尼火襖。至南宋末,尚有傳習之者,實與火祆是二非一也。(詳見(摩尼教入中國考》)
唐時火襖與大秦、摩尼相異之點,有一顯而易見者,即大秦、摩尼二教,均有傳教舉動,且翻譯經典,流傳于世,故奉其教者,有外國人,有中國人。火襖則不然,其人來中國者,并不傳教,亦不翻經:故其教隻有胡人,無唐人。近年敦煌發見大秦、摩尼二教經典,各有數種,而火祆教經典獨無聞,此其證也(近日本世界聖典全集刊行會新譯有火襖教經名(阿威士陀經》已出版)。又大秦、摩尼寺均稱寺,而火襖祠獨稱祠,間有稱廟者,亦隐與大秦、摩尼有别。
因述火襖,不得不兼述大秦、摩尼。大秦在唐代,本名景教,為基督教之别派,所謂聶思脫裡派是也。聶思脫裡倡異說于劉宋元嘉間,其說不容于西歐,乃轉而傳播于波斯及中央亞細亞,唐貞觀九年入中國,寺稱波斯寺。波斯滅後,天寶四年改稱大秦寺。以其寺名大秦,故人又稱其教為大秦。是大秦寺、波斯寺,一也。
摩尼則起于西曆後二百餘年,在後漢建安中,波斯人摩尼取火襖教、基督教、佛教而折衷之,别成一教。武後時入中國,為回纥人所信奉。唐中葉數借援兵于回纥,其教遂挾回纥人之勢力,頗盛一時。其教與佛教相類,開元二十年曾诏辨明之。其教又與火襖相類,《佛祖統紀》且稱之為末尼火襖。至南宋末,尚有傳習之者,實與火祆是二非一也。(詳見(摩尼教入中國考》)
唐時火襖與大秦、摩尼相異之點,有一顯而易見者,即大秦、摩尼二教,均有傳教舉動,且翻譯經典,流傳于世,故奉其教者,有外國人,有中國人。火襖則不然,其人來中國者,并不傳教,亦不翻經:故其教隻有胡人,無唐人。近年敦煌發見大秦、摩尼二教經典,各有數種,而火祆教經典獨無聞,此其證也(近日本世界聖典全集刊行會新譯有火襖教經名(阿威士陀經》已出版)。又大秦、摩尼寺均稱寺,而火襖祠獨稱祠,間有稱廟者,亦隐與大秦、摩尼有别。